1、10日月潭教学目标1认识“谭、湾”等15个生字,会写“湾、名”等8个字,会写“群山、树木”等9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3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词语,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2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词语,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课前查阅有关我国台湾地区的名胜古迹。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潭、湾”等10个生字,会写“湾、名、胜、迹、央”5个
2、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3理解“群山环绕”等词语,初步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教学过程板块一视频导入,质疑入文1谈话:同学们,在我国台湾省有一个著名的湖叫日月潭。那里风光秀丽,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视频播放:日月潭风景)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日月潭。(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引导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4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读读课文吧。【设计意图】导入环节开门见山,简明有效。“学贵有疑”,引导学生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板块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出示学习提示。课件出示l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l 标明自然段序号。l 边读边思考:课文介绍了日月潭哪些方面的内容?2学生开火车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3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板书:位置、名字、美景。【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把握,了解课文基本内容。板块三品读课文,随文识字1学习第1自然段。(1)这么美的日月潭在哪儿呢?(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学生齐读)(2)识记“湾”。区分“湾、弯”,组词识记“湾”。(3)利用简笔画,理解识记“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画简笔画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教师引导学生在日月潭简笔画上描绘山、树,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的意思。课件出示日月潭周围的名胜古迹,借助图片理
4、解“名胜古迹”。(4)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2学习第2自然段。(1)教师范读第2自然段,学生思考日月潭名字的由来。(2)比较句子,感受日月潭的美。出示句子。课件出示l 湖中央有个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的叫日潭;南边的叫月潭。l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比较句子。学生自读句子,体会哪个句子好,并说说为什么。感受比喻的精妙。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精妙,明白日月潭是根据湖面的形状特点来命名的。指导朗读。注意读好“圆圆的”和“弯弯的”两个词语。(3)识记“潭”。回忆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朗读“日月潭很深”,
5、理解“潭”是很深的湖,识记“潭”。(4)识记“湖、央、岛”。利用简笔画描绘日月潭。教师先引导学生画一个湖,理解识记“湖”与水有关,组词识记“湖”。根据课文“湖中央有个小岛”,画出小岛的位置,理解识记“中央”。通过比一比“岛”和“鸟”来识记“岛”。(5)借助简笔画理解第2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在图纸上画图,在北边勾勒出圆圆的日潭,南边勾勒出弯弯的月潭。(6)读出日月潭的美丽。出示日月潭图片,教师引读:日月潭湖水碧绿,看到圆圆的日潭,弯弯的月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读第2自然段。(7)借助简笔画背诵第2自然段。【设计意图】简笔画的使用简单快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简笔画能更好地理解如“
6、群山环绕”等难懂词语,突破重难点;也能让学生借助简笔画背诵第2自然段。板块四巩固识字,规范书写1指导写“湾、胜”。(1)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指名认读。(2)引导观察:你有什么发现?(3)教师范写,提示:这2个字都是左窄右宽,右边稍过竖中线。“湾”要注意右边第四笔是短竖,“弓”要写得窄一些,笔顺为“横折、横、竖折折钩”。“胜”第一笔为竖撇,“生”首笔短撇起笔于竖中线,竖笔起笔高于“月”。(4)学生描红,练写。2指导写“名、央”。(1)出示范字,指名认读。(2)引导观察:你有什么发现?(3)教师范写,提示:“名”是上下结构,“央”是独体字。“名”中“夕”略偏左上,“口”略偏右下,“夕”第二笔横撇的
7、横短撇长,撇过田字格中心。“央”字竖撇上段在竖中线,撇尖、捺脚持平。(4)学生描红,练写。3指导写“迹”。(1)出示范字,学生交流:书写时应注意什么?(2)教师范写,提示:注意“迹”的笔顺,先写“亦”,再写“辶”,“亦”的第三笔撇从竖中线起笔。(3)学生描红,练写。【设计意图】低年级识字、写字是重点,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能直观地了解汉字正确的书写方法,起到很好地引领作用。第2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纱、童”等5个生字,会写“丽、展、现”3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3理解“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词语的意思,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教学过程板块一
8、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回顾旧知。(1)学生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欣赏日月潭的美景。2自由读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思考:你觉得日月潭美在哪里?找出相关语句,边读边动笔圈画。【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导入新课,既回顾旧知,也唤起学生对学习课文的期待。板块二研究课文,随文识字1猜图画,赵特点。日月潭就像一位魔术师,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美景,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幅图,它们分别表示日月潭什么时候的美景呢?请学生判断,并理解三幅美景的特点。课件出示( 清晨 ) ( 中午 )( 雨中 )2品读“清晨美景”。(1)你们
9、喜欢日月潭清晨的景色吗?(指名读) (2)“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的呢?(预设:看不清,朦朦胧胧的)(3)除了飘着薄雾以外,你还看到了什么?(预设:晨星、点点灯光)(4)这些景物都看得清楚吗?为什么?结合图片理解“隐隐约约”,想象清晨日月潭的美。(5)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能把清晨的日月潭的美读出来吗?(6)指名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3品读“中午美景”。(1)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课件出示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2)理解“太阳高照”。这时的天气怎么样?(预设:晴天)从哪里看出来的?(预设:太阳高照)(3)理解“清晰”。太阳高照下的日
10、月潭有什么特点?(预设:清晰)“清晰”就是清楚的意思。(4)想象画面。想象一下,此时的日月潭有什么美景呢?(5)指导朗读。结合图片,读一读晴天美丽的日月潭。4品读“雨中美景”。(1)课件出示句子,齐读。课件出示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2)哪些词语让你们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预设:轻纱、朦胧、仙境)(3)结合图片理解“蒙蒙细雨、轻纱、童话、仙境”,识记“纱、童、境”。(4)如果说太阳高照下的日月潭是清晰可见的,那么雨中的日月潭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呢?(预设:朦胧)(5)理解“清晰、朦胧”。通过图片对比,理解、积累“清晰”和“朦胧”这对反义
11、词。(6)指导朗读。看到朦朦胧胧的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设计意图】通过“品读词语、想象画面、朗读课文”的方法感受日月潭美景,引导学生抓重点词感悟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用词的优美,教授学生品读美景的方法。板块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日月潭的风光实在太美了,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赞美一下日月潭的风光吗?(预设:景色优美、山清水秀、风景如画)2课文中是怎么说的?(预设:风光秀丽)全班齐读第5自然段。3我国台湾地区还有许多美丽的地方,通过预习查资料,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学生分享)【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聚焦词语“风光秀丽”,知道课文就是围绕这个词语来写的。课前预习资料的分享,将课
12、堂引向课外,激发学生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兴趣。板块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指导写“丽、展”。(1)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指名认读。(2)引导观察:你有什么发现?(3)教师范写,提示:“丽”首笔长横居上居中,盖住下部,下部左右两半分居竖中线两侧。“展”字的“尸”从上、左包围,居上偏左,“”的第二横在横中线下侧,竖提在竖中线左侧,捺脚略长。(4)学生描红,练写。2指导写“现”。(1)出示范字,指名认读。(2)引导观察:你发现了什么?(3)教师范写,提示:左窄右宽。“现”的“王”第二横在横中线上侧,“见”左竖紧贴竖中线,收笔于横中线下侧,竖撇撇尖伸至“王”下。(4)学生描红,练写。【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
13、观察、比较、临写,让学生掌握书写汉字的方法,写正确、规范、美观的汉字。板书设计日月潭由来:日潭 月潭风景:晨午时分晴雨天气教学反思1巧用简笔画,突破重难点。在本课第1、2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使用了简笔画教学,引导学生画简笔画,明白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也通过简笔画理解难懂词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简单生动的简笔画与教学结合,让学生感受艺术的同时,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2以朗读为重点,感知美景。这篇课文文质兼美,通过作者的语言文字,能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范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语感,特别是引导学生抓住日
14、月潭不同时间的变化和美,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根据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读得很有兴致,把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感受尽情地展现出来了。2023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审定版】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 看拼音,写词语。 bn f n l tu dng yn jng xu bi d p hi z zh shi 二、 比一比,再组词。埋(_) 岭(_) 积(_) 逃(_)理(_) 铃(_) 织(_) 跳(_)悔(_) 晌(_) 杨(_) 副(_)诲(_) 响(_) 扬(_) 幅(_)三、 根据要求填空。1皮:一共有(_)画,第一画是(_)。2片:一共有(_)画,第三画是(_)。3两:一
15、共有(_)画,第二画是(_)。四、 下面的词语应该怎样搭配?请你连一连。呛人的 火 悠闲地 景象 烫人的 话 悄悄地 森林 吓人的 活 茂密的 散步 累人的 烟 奇异的 试穿 五、 选词填空。团结 团圆1春节是全家(_)的日子,是个喜庆的日子。2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同学之间要(_),要相互帮助。热闹 吵闹3国庆节的广场上人山人海,(_)极了。4夜晚,(_)了一天的弟弟累了,很快就睡着了。六、 想一想,填一填。风景(_)(_) 风(_)日(_) (_)面(_)方 春(_)满(_) 名(_)大(_) 无(_)无(_)自(_)自(_) 取(_)补(_) (_)同(_)异七、 按照要求写句子。(1)仿写
16、句子。例句: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A仿写:_例句:路边的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地毯。B仿写:_像_(2)扩写句子。原句:小姑娘跑出了院子。扩句:小姑娘_跑出了院子。(3)换个说法,使用恰当的语气。原句:妈妈,我想学打架子鼓。这样说更好:妈妈,_(4)按原文填写。若_,若饮食,_,勿生戚。_则大信_。不知细叶谁裁出,_。_,孤光一点萤。八、 延伸小阅读。露珠儿天亮了,鸟儿醒了,叽叽喳喳地唱着:“露珠儿,亮晶晶,好像小珍珠,挂在草尖上。”小花、小树听见鸟儿的歌声都睁开眼睛仔细瞧。呵!真的,一颗颗露珠儿晶莹剔透,真漂亮啊!太阳公公听见了,说:“露珠儿是什么样?让我看看。”太阳公公睁大
17、眼睛对着小草使劲儿看。奇怪的是,不管太阳公公怎么努力看,都什么也看不见。太阳公公呆住了,自言自语:“咦,露珠儿呢,哪儿去了?”1用“”画出小鸟说的话,这句话中“小珍珠”指的是_。2你知道太阳公公为什么看不见露珠儿吗?_3“我”是水,“我”在短文中又变成了_。九、 快乐写话。请仔细看图,展开想象,编个故事写下来。好词推荐:下雨 乌龟 小白兔 淋雨 龟壳 雨伞_参考答案1、办法 哪里 头顶 眼睛 雪白 肚皮 孩子 知识2、埋葬 山岭 积雪 逃跑 道理 铃铛 织布 跳跃 后悔 晌午 杨桃 副队长 教诲 音响 飞扬 一幅画3、五 乛 四 一 七 丨 4、5、团圆 团结 热闹 吵闹 6、优 美 和 丽 四 八 色 园 山 川 边 际 言 语 长 短 大 小 7、池塘里开着很多亭亭玉立的荷花。 月亮弯弯的 一把镰刀 蹦蹦跳跳地 我可以学打架子鼓吗? 衣服 不如人 小信成 立 二月春风似剪刀 月黑见渔灯8、1露珠儿,亮晶晶,好像小珍珠,挂在草尖上。 露珠儿2露珠儿被太阳一晒变成汽了。3露珠儿9、乌龟和小白兔下雨啦,大家都急匆匆的。小乌龟看到小白兔没有带雨伞,于是它灵机一动,把自己的壳取下来当做雨伞,举过小白兔的头顶。小白兔看到了,对它竖起大拇指。小乌龟不顾自己淋雨,一路坚持把小白兔送到家。后来,它们成为了非常好的好朋友。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