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2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已经明确要想知道物品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称一称,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
2、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学中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同时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从而有效地培养估测意识。
3重点难点
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
3、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4.1.2学时重点
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4.1.3学时难点
将生活中的东西与教学结合思考
4.1.4教学活动
一、课题揭示
同学们,看看他们在
超市都买了什么?分
别是多重呢?
二、探究新知
初步教学生分辨较轻与较重的东西
这些物品都比较轻,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净含量”指桶里、箱里的物品实际有多重。
像这些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
三、知识运用
1. 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
2. 计量下面的物品用哪个单位合适?圈一圈。
3. 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连一连。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105页练习二十,第3题。第106页练习二十,第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