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谈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最佳作用点“湖北移动校讯通杯”第八届“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评选活动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论文大赛湖北选拔赛作品登记表姓名张凤鲜性别7女出生年11985籍贯湖北E-mailphjiang研究方向办公电话8712695手机号码13697227869通讯地址湖北省老河口市张集镇李岗小学邮编441804征文类别A类网上注册号职称二级教师出版意向专著 电子杂志 学术刊物 增刊 不同意参赛调查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您参加过我们举办的哪几届征文大赛,请在相应的年份后打勾)作品名称谈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最
2、佳作用点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及其使用原则, 首先说明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然后提出有的电教课效果欠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点。接着结合教学实践说明了应从哪些方面来确定其最佳作用点。最后,阐明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必须建立在与其他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必须通过合理的教学过程才能实现。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作用点注:此表由参赛教师填写。请各地电教馆(站)组织参赛教师将填写完整的作品登记表设为参赛作品首页。网上注册号必填。谈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最佳作用点湖北省老河口市李岗小学 张凤鲜 邮编44
3、1804【内容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及其使用原则,运用了大量的实例阐述了在小学课堂数学教学当中使用多媒体的几个最佳时机。 首先说明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以及多媒体教学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信息传播形式的改变的积极意义。然后提出有的电教课效果欠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点。接着结合教学实践说明了应从哪些方面来确定其最佳作用点。文章联系了“分数的意义”、“相遇应用题”、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半圆周长的计算”及一些习
4、题教学的教学实践阐述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新旧知识连接点上、教学重点处、教学关键处、学生思维转折处、困惑处等地方的最佳作用。最后,阐明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必须建立在与其他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必须通过合理的教学过程才能实现。证明了只有适时适量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才会对教学起到良好的效果。【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作用点电化教育,即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它包括两个要素:一是电教媒体,二是教育过程。只有把电教媒体应用于教育过程,使二者有机结合才构成电化教育。电教媒体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很有意义:它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同时也促
5、进了小学生认知心理和智力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但有不少电教课效果欠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点。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应从哪些方面来确定其最佳作用点。 一、在新旧知识连接点上 在领会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凭借电教手段助一臂之力,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从而轻松地获取新知识。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设计了两组画面。第一组认识一个数或一个计量单位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再通过学具配以折折、摆摆、画画等实际操作,感知单位1,认识
6、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以及何为“平均分”。第二组认识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如六个苹果组成的整体、八面小旗组成的整体通过幻灯在银幕上依次显示。于此同时教师边引导边板书,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回答教师在讲解“分数的意义”过程中所提出的有关问题。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诸多要素有了全面的感知,即而抽象概括,一个东西(一个苹果、蛋糕)、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些小旗、一片森林、一群羊、一队小朋友)都可看作单位1(同时银幕不断显示这些画面,加深对单位1的具体理解单位1小可小到比细胞还小,大可大到整个宇宙)。由平均分成2份、3份最后抽象为平
7、均分成若干份然后将抽象出来的各个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就很自然地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二、在教学重点处 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其要点是: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在能正确分析此类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如教学时,在两张胶纸上各画一汽车,通过抽拉直观演示,显现两车相遇的全过程。如这样分解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a时间:同时;b地点:两地;c方向:相对;d结果:相遇。待学生掌握了这些特征后,进一步通过投影片抽、拉的演示,弄清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的含义。即速度和单位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相遇时间从两车同时出发到同时相遇所经过的时间;相距距离相遇的这段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
8、教者通过投影的直观演示,突出了相向而行的两车各从起点出发开始直到两车相遇难点。突破了难点后,学生对相遇应用题特征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因而解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一课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这一教学手段解决了“纸上谈兵”的问题。化静为动,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向右移,小数与原来相比是缩小;向右移,是扩大”的实质。而且,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多媒体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使学生的知、情、意、行都保持了良好的状态,打破了原有的学习方法和模式。使知识面不断扩大与更新,有效激发了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三、在教学关键处在教学关键处,借助电教
9、手段,过电教媒体的参与,把一本由枯燥的文字表达形式的教材书变成了文图、声形并茂的活教材。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关键是要求学生弄清楚分母不同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在教学1/ 2+1/3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屏幕展示第一个圆的画面,启发提问:1/2+1/3结果是多少呢?是2个1/2吗?是2个1/3吗?使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使之旋转,从1/2部分的阴影使学生看清2个1/2的阴影面积便是整个圆;然后旋转1/3的部分,使其占有2个1/3的阴影面积,此时再将1/2阴影面积与1/3阴影面积相加后,与上两次2个1/2与2个1/3面积所得圆的阴影面积均不同,然后再让它们各复
10、原位。使学生直观观察到1/2+1/3既不是2个1/2,也不等于2个1/3。从而自然得出异分母分数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结论。明确了这个道理后,学生由于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正迁移的启示,就会立刻联想到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后再相加减。如教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一节时,在实物投影仪上引入一些实物模型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观察有关圆柱、圆锥的现实原型,使其建立直观表象,感性认识。在具有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入其相关概念。这种通过原型进入有关概念的教学比直接运用模型教学更有益于学生形成和理解准确的有关立体图形的概念。继而再通过多媒体演示展开、旋转、分解等动作,使学生能够形象清晰地将各
11、概念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对于“侧面的长、弧长等于底面圆周长”这一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学生看清楚了,自然也能想明白,能够充分理解这一转化过程。这样,整个思维过程、计算方法全容于屏幕中,不知比传统媒体由几个不透明的图来讲述效果要好多少呢。因此,电教媒体能使课堂活跃,学习气氛浓,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感到学中有乐,欲罢不能。心中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激励了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在电教媒体的作用下,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小学生的智力潜力。四、在学生思维转折处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思维转折处采用恰当方法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又少走弯路
12、,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又如当学生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学生在计算半圆周长时,常把圆周长的一半误为半圆周长。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一是受圆周长计算方法和“半”(1/2)字的影响。二是在思维转折处发生了障碍,没考虑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二者的区别。此刻,展示半圆图(弧长和直径可以分离的复合片)。通过抽拉演示并伴以“半圆周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一提问,学生就会立刻明白错在哪里,并使之印象非常深刻。 五、在学生思维困惑处 教者如能在学生思维困惑处介入电教媒体,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 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
13、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投影在银幕呈现“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总之,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确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电教媒体所具有的潜在优势是客观存在的,但其优势的发挥,必须建立在与其他教学媒体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必须通过教学过程加以实现。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能促进教学结构要素发生变化,产生新作用,同样,能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得到有效地发展和提高。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绝不可认为电教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弄成了电教满堂灌,切不能为了电教而电教,把多媒体辅助变成了“多媒体缚住”。【参考文献】:1张飞翔.浅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教学与研究,20092关超.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J.教育信息化,2007【作者简介】:张凤鲜,女,本科学历。多次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并获奖。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