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原国芳“富育”思想的可借鉴性研究于 洋(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00)摘要:小原国芳是日本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全人教育思想享誉日本、蜚声世界。他所主张的“富育”思想,诞生于明治维新后资产阶级民主思潮广泛传播之际,意在纠治日本社会出现的病态现状,充分借鉴吸收了东西方教育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何正确看待、使用和创造财富,其中一些思想观点仍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同类的社会和教育问题,对今天物质不断富足的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其“富育”思想带有浓厚的宗教唯心主义色彩,他把实际上属于社会形式的个人抽象化了。因此,他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和社会现实中受到层层的阻碍。关键词:小原国芳;富的教育
2、;思想启示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3)18-0123-04An Instructive Study of Obara Kuniyoshis Thought of Wealth Education Yu Ya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0 Abstract Obara Kuniyoshi was a famous educator in modern Japan and his idea of whole-person education is well known both in Ja-pa
3、n and worldwide.His concept of wealth education arose during the wide spread of bourgeois democracy after the Meiji Reform.He aimed to improve Japan s unhealthy state by drawing on educational theories from both the East and the West.Its main contents include how to correctly view use and create wea
4、lth and some of its ideas can still help us to solve similar social and educational problems that are of significant relevance to today s China which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financially prosperous.Simultaneously his concept of wealth edu-cation is heavily influenced by religious idealism and he abst
5、racted the individual which is actually a form of society.As a result both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social reality his educational principles have been hampered.Keywords Obara Kuniyoshi wealth education ideological enlightenment 小原国芳(18871977)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学家,他所主张的“富育”思想不仅对日本教育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世界教育改革与实践上取得
6、了引人瞩目的成果。为了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不仅需要教育者们去研究我国的教育历史与现状,总结教育经验,而且需要研究国外的教育历史与现状,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和经验。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外来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糟粕,所以在借鉴小原国芳“富育”思想的同时,应始终保持批判的眼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辩证地吸收其中有益的东西,绝不能无条件地照搬照抄。一、“富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一)社会背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资产阶级民主思潮广泛传播,“天赋人权”思想涌进,“自由民权运动”蓬勃兴起,人民开始觉醒,工人罢工,农民暴动,民主平等的呼声此
7、起彼伏,彼时的日本陷入了民主的浪潮之中。民主的浪潮与军国主义势力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日本人民的民主意识被进一步激发起来,造就了小原国芳的民主主义思想。小原国芳就是在这种民主思潮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四处游学,求教名流,接触民主进步思想,潜心研究,为全人教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此走向了反对封建专制、军国主义、旧式教育的民主教育革新道路。3212023 年 9 月下半月刊(总第 195 期)教育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理论中大力倡导尊重个性、尊重自然界,师生情感融合,这些思想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国内的法西斯主义相抗衡,他用这种民主教育的思想与日本法西斯主义对峙。在那个时代,小原国芳敏锐地观察到
8、了日本社会出现的病态现状:日本的物质条件不断发展,经济腾飞,但精神方面却并没有伴随着物质发展而进步起来。学校的道德教育内容空洞,没有适应社会实际发展的需要,学校和家庭对道德教育也不重视,这种教育现状让小原国芳痛心疾首,小原国芳呼吁国家和政府重视经济层面的教育,只有国家尊重教育,整个社会才会形成尊重教育的良好风尚,全体国民才会崇敬教育,唯有如此,“富的教育”才会有了保障和前提。(二)理论背景小原国芳借鉴吸收了东西方教育理论。小原国芳在教育思想上十分崇拜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著书仰慕裴斯泰洛齐,日本人甚至称小原国芳为“日本的裴斯泰洛齐”。小原国芳受到其“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全人教育
9、的思想体系。他认为,理想当中的人就是全人,教育的内容必须包含人类文化的全部,由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生活六个方面组成。全人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创造真、善、美、圣、健、富六项基本价值,前四项为“绝对价值”,是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后两项是手段价值,是维持身体层面的问题。“绝对价值是手段价值的指引;但是没有手段价值,绝对价值也无法实现。”1其中,“富的教育”是“全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全人”价值论是富育思想理论的思想基础。同时,他还推崇卢梭的“回归自然”思想、福禄培尔的“人的教育”理念、第斯多惠“教师论”、帕克赫斯特“道尔顿方案”和苏格拉底的“发现教育法”等。将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
10、走向社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研究和学习,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里和课程之中,在自由研究的过程当中提升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原国芳还借鉴了哲学的观点,他认为“富”的根本是哲学。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许多学生都转到经济系去学习,这就是德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原因所在,而日本人之所以发生劳资争议就是没有树立牢固的人生观,没有对哲学有所了解,就不能够以哲学作为指导去处理和解决经济问题。二、“富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如何正确看待财富的教育小原国芳对于“富”的意义,引用了李普斯教授的伦理学的根本问题中的话进行了概括总结,“所谓富,要尽可能在使用上合乎人道德才行”,“对富的本身来说,富是没
11、有意义的。但被人掌握了的富,就会产生出价值来”“富的教育”的根本内涵在于通过教育的手段使富的生活“合乎人格和道德”,确立正确健康的财富观念和与之相匹配的人生观211。如何正确看待财富是确立健康财富观的前提条件,确立正确的财富观必须要对财富有正确的认识。小原国芳在陈述富的意义的时候,提及南州的家训:“不为儿孙置良田。”父母在创造财富的时候,不要为子女和后代积攒财富,他们本以为积攒财富对子女有利,实则是有害。小原国芳希望父母留给孩子的不应该是财富而是关于财富的教育,是获取财富的本领而不是财富本身。如果只留下了财产,孩子守着父母的金库,“吃老本”,让孩子对父母的财产产生依赖,使得他们产生不劳而获的心
12、理,留下了懒惰的习惯和薄弱的意志。小原国芳强调对待财富要拥有善意,必要时刻牺牲自己,给予他人,把财富留给需要帮助的人。在这里,他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高小一年级的女孩的叔父因为生意窘困需要筹借资金,父母有能力借钱但是很勉强,最终决定不借,这女孩为父母的行为感到羞愧一直默念“施比受有福”,最后,父母被小女孩美好的心灵所打动,下定了支援小女孩叔父的决心。后来小女孩生病,隔壁邻居家的孩子也生了病,但是需要钱,小女孩跟自己的父母说人迟早要死,都是要上天堂的,请把钱借给邻家,他家就这么一个儿子,就这样,邻居家的孩子住进了病院,小女孩的善良美德在四邻里传为美谈,后来小女孩听说自己的行为帮助了他人,也非常喜悦
13、,病情转好。人们为了生活而需要面包,在面对手中的财富时要建立正确的财富观,财富的意义绝对不是一味索取、积攒,如果仅仅是拥有财富,而缺乏精神层面的教育引导,那么就会成为“不能持有财富的败类们”,这些人超额的拥有金钱就会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二)如何正确使用财富的教育教育下一代如何正确地使用财富比创造财富更为重要3。人为了生存就需要创造财富,当财富创造出来了之后,如何不违背人格道德地去正当使用财富4212023 年 9 月下半月刊(总第 195 期)教育是一件难事,也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小原国芳认为,社会上每一个个体都是银行的经理,使用自己的财富是个人自由,但是他希望有制度有规范,这种制
14、度规范让人们“遵照自己良知的最高命令”2312。希望所有有产阶级的后代能够正当使用遗产,正当使用其一切财富。日本的农村有好多人因为贩卖土地赚取了大笔钱财,成为了暴发户,但因为自身懒惰的本性以及未能及时接受正确使用财富的教育,就会堕落。年轻人因为积攒财富,将钱全部存在银行,然后靠银行利息存活,不去工作、不去劳动、不去实现自身价值,最后也是自甘堕落,无药可救。小原国芳从宗教的视角出发,把产生出这种结果看作是因为忘记培养品德而得到的一种报应。种下了懒惰不劳而获的因,而结出堕落萎靡的果。所以,他希望有学问有道德教育能力的人去担任村长、校长等职务,这样就能够及时对农民和学生进行财富教育,避免这样的后果产
15、生。富就是人不应该超越道德和人格拥有和使用的东西,如果没有及时进行使用财富的教育,就会使得社会受到危害,过度滥用财富会破坏社会公德,勤俭储蓄是好的品德,但如若过度积攒,大量积蓄起来不使用又会导致社会整体经济停滞不前,小原国芳发现了这个矛盾,主张把财富献给国家和世界文化。人们应该首先在道德层面和社会层面上行为正当,拼命劳动,在劳动致富的道路上不要谨小慎微,安于小康。洛克菲勒捐赠东京大学四百万美元,他言道,如果捐献给政府,让政府下发给学校的话,会让日本的官吏瓜分掉,抹杀了这笔捐款的真正使用价值,便以个人名义寄给了学校的校长和馆长。而且,在洛克菲勒几十亿美元的财富中,他只留给自己子女两千万美元,其余
16、的部分全部捐献给世界和平事业当中去。小原国芳对这种行为十分赞赏,通过勤劳奋斗而获得的财富,最终应该用在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上去,手中掌握的财富越多,就越要承担起相对应的社会责任和道义,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财富就该掌握在有德之人的手中,成为欲望的主宰,不被欲望所驱使。(三)如何正确创造财富的教育要想创造财富,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职业和劳作。首先,要培育正确的职业观。富的教育让学生知晓职业的意义,也就是人生观和职业观需要保持和谐一致。那么,受教育者本人、社会、国家甚至是全世界都会随之净化。其次,要重视劳作教育。小原国芳认为思考和行动二者缺一不可。他认为,人类生存的第一真谛就是不劳动者不得食。小原国芳
17、看到了劳作教育与体验教育的必要性,认为日本的小、初、高教育过于单一,为了能考上东京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将学生培养成准备考试的奴隶,不实验、不观察、不劳动、不创作,死读书读死书。他赞成将大学“从成名发迹登龙门的藩篱中解放出来,使其成为只从事研究的研究生院”2310。小原国芳认为“百闻不如一见”这句话还不如说“百见不如一干”。将财富教育的实践与农作教育结合。农业是国家之本,农业同时兼顾着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日本国内有一大部分土地因为人手不足被闲置浪费,这些土地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向苏联、中国、以色列学习,将它们用作学校劳作教育的场地,让学生们参与劳动,用劳动去创造财富,亲身体验和实践,培育正确的职业
18、观。同时,小原国芳也非常欣赏瑞士人勤劳、钻研、创造、节俭的美德,他在著作中大力号召日本人“向瑞士学习”。瑞士人具有勤劳致富的美德,用少量的资本进口原材料,增加技术投入,精加工原材料,使得利润翻倍上涨。瑞士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精密产品出口国家,而日本当时的国民劳作教育缺乏,所有学校都中魔似地要考入名牌大学,成为东京大学的牺牲品,整个日本的教育都是培养准备升学考试教育和填鸭式教育的奴隶,这种功利性明确的教育与小原国芳倡导的富的教育要“合乎人格和道德”的原则相违背。三、“富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局限性(一)“富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借鉴小原国芳的“富育”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同类的社会和教育问题。
19、富的教育不仅对当时的日本意义重大,也对现如今的中国教育有着启迪意义。共同富裕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用教育力量为共同富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这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主题、新使命、新要求。小原国芳的“富育”思想对今天物质不断富足的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的“共同富裕”教育在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人的全面发展、财富的正义取舍以及人生哲理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是需要这样的教育来培养处理自身和财富关系的能力,正确认5212023 年 9 月下半月刊(总第 195 期)教育识、获取和使用财富,培育正确的财富价值观,包括正确理性的金钱消
20、费观、积极择业创业观和科学的投资理财观。已有学者以小原国芳富育教育为视角,对高中财经与生活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与探索4。借鉴小原国芳的“富育”思想可以促进精神文明的进步。“富育”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教育让富裕的生活去合乎人类完美的人格和至善的道德,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财富观和价值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充盈人的精神生活,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人是需要物质与精神全方面的发展,追求社会共同富裕的同时,也要追求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使得人类精神文化需求在更高阶段、更深层次得到满足,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走向丰富多元、立体复合的发展趋势,促进社会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二)“
21、富育”思想的局限性小原国芳“富育”思想的局限性表现在他思想理论上浓厚的宗教唯心主义色彩。在阐述“富育”的时候,将“富育”与宗教紧密结合,倡导产业的宗教化,他说“愿神来支配产业,原算盘打得干干净净,砸烂奸商的劣根性,祝算盘与圣经并存,经济与宗教并存”5。这些言论都包含浓厚的宗教情节,将关于“富育”的论述与宗教论述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偏颇的唯心主义哲学观倾向,他将教学的极致总结是“宗教境界”,把个体的最高价值归结为“圣”,把教育的根本问题归结为“宗教”问题,虽然这样给予“富育”概念神圣性的积极意义,但他将教育思想当成一种现实或者目标来实现,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教育不能是独立王国,受教育者是处在社会
22、当中的人,是无法做到不受社会的制约就去塑造抽象的个体。四、研究结论小原国芳的问题是把实际上是属于社会形式的个人抽象化了。所以说他的教育思想会在教育实践和社会现实中受到层层的阻碍,即便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公认,但是永远摆脱不了社会实际现实的制约,他所创办的玉川学园过于理想主义,永远无法做到沙漠中的绿洲和世外桃源。小原国芳的确是从理性角度出发阐述宗教的观点,无论是哲学层面还是教育学层面,都不能完全否定“圣”的价值,但这绝对不应该成为最高价值。教育无法抵达宗教的境界,人也无法实现最高的价值“圣”。人类社会就是人类社会,不能成为大地上的天国,这些都带有唯心主义色彩,是一种纯理想主义的思想,这些理想,在世
23、俗化的现代世界,早已经不合时宜。小原国芳的教育思想是整个世界教育思想发展的继续,既然是发展中的事物,就一定不是完美无缺的,对于思想理论的探求绝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为了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教育者在借鉴小原国芳的“富育”思想的同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运用好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批判吸收其有益成果,研究和借鉴其思想正负两面的东西,去修正、补充和发展,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参考文献:1檀传宝.“富的教育”及其实现:小原国芳的富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比较教育研究,2014(3):25-29.2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下卷M.由其民,刘剑乔,吴光威,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檀传宝.中国也需要“富的教育”:小原国芳的富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人民教育,2015(21):73-75.4蔡珂.新课标下财经与生活的教学探索:以小原国芳的“富育”思想为视角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8):58-60.5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上卷M.由其民,刘剑乔,吴光威,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98.作者简介:于洋(1998),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单位为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编辑:张震)6212023 年 9 月下半月刊(总第 195 期)教育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