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特殊教育中心(以下简称“甘井子特教中心”)创办于2003年,是一所集教育、康复、培训、指导、教科研于一体的十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同时也是具有多重服务职能的特殊教育研究和指导中心。董欣于1993年投身特殊教育事业,2003年起担任甘井子特教中心党支部书记、校长。20年来,董欣校长始终秉持“一切为了孩子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对特教事业不懈的追求和无限的热爱,带领教师们刻苦钻研,着力推进特色教学改革、融合教育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力打造“学校精致、管理精细、教师精心、学生精神”的“四精”品牌,奋力书写特殊教育现代化发展精彩篇章。在董欣校长的领导下,甘井子特教中心先后获得“全国教
2、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孤独症儿童创新进步达标单位”“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单位”“辽宁省特殊教育先进集体”“辽宁省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问:学校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请问您是如何推动构建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生命成长共同体”,打造协同育人德育新生态的?董欣校长: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的目的。对特殊教育学校来说,德育更是特殊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多年来,甘井子特教中心始终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的原则,把“追求理想、超越自我”作为办学目标,努力创造有温度、有推进协同育人,促进特殊学生适宜融合发展专访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特殊教育中心校长董欣杨渟渟潘彧谢瑶冰汤友玖张畅芯【摘要】辽
3、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特殊教育中心创办于2003年,是一所以招收智力障碍学生为主的十五年一贯制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董欣校长聚焦特殊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以“三好”德育理念为核心,构建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生命成长共同体”;以创新性的“职业陶冶教育模式”为抓手,促进学生社会融合;以名校长工作室为平台,引领区域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词】名校长;德育;协同育人;适宜融合【中图分类号】G760董欣校长20基础教育研究厚度、有高度、有气度的德育环境,积极打造有方向、有内容、有涵养的德育模式。具体到实践层面,学校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好”德育理念,以“我是好孩子”“我是好家长”“我是好老师”为主题,推动构建幸福学
4、生、自信家长、阳光教师的“生命成长共同体”。学校以树立榜样、学习榜样、靠近榜样、成为榜样的“广树进步小榜样”模式为切入点,不断培养品德高尚、自立自强的好学生,以身作则、积极乐观的好家长,眼中有光、心中有爱,把每个孩子放在心上的好老师,形成协同育人德育新生态。树立榜样,就是凝聚典范,构筑典型样本。学校通过评选好习惯之星、文明之星、特教美少年、卫生星级班级等,树立“好孩子”和“好集体”典范;通过家长工作坊、家长义工团、亲子共携手系列家校互动活动,树立积极进取、理性正直的“好家长”样板;通过评选阳光教师、优秀班主任等,树立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好老师”形象。学习榜样,就是依样模仿,汲取榜样力量。学校
5、开展“我是好孩子”系列活动,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激励学生向“好孩子”迈进;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分享会等活动,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使其逐步成长为“好家长”;通过“甘井子区千名教师访万家”“我是好老师”教师分享交流等活动,引导教师对标先进,争做“好老师”。靠近榜样,就是紧随脚步,得到耳濡目染。学校把评选出来的“好孩子”“好家长”“好老师”分配到各班级、各家长群、各教研组,通过言传身教、比照效仿,感染和带动周边群体。同时,在学生、家长、教师中开展“爱你我就画画你”“爱你我就抱抱你”“爱你我就夸夸你”系列活动,加强学生、家长、教师的情感联系。成为榜样,就是成就自我,产生质变和飞跃。从模仿“好
6、孩子”“好家长”“好老师”的语言、行为等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问候一句早安、主动协助老师工作、自主进行科研等,通过自身行为来践行、体现和弘扬“好孩子”“好家长”“好老师”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使自己成为“好孩子”“好家长”“好老师”。立德树人最好的方式是增加感染力、强化示范力,引德为镜,向光而行。学校正是依托“三好”德育理念,把学生、家长、教师紧紧地聚合在一起,构建“生命成长共同体”,共同点燃希望之灯,合力托举起孩子终身发展的未来。问:“职业陶冶教育模式”是学校职业教育的创新探索,有力促进了特殊学生的社会融合,请您谈一谈该模式的具体做法。董欣校长:早在2008年,甘井子特教中心就成立了第一
7、个职业班,那时学生残障程度相对较轻。随着学生残障程度的不断加重,以及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学校开始思考新的课程模式。2014年,学校成为国家发展性障碍者支持式职业教育实验校,开启了支持式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探索之路。一是探索全新的课程模式,构建支持式职业陶冶课程体系。学校以“职业陶冶教育”为核心,构建全新的职业课程体系,学制为三年。前两年开设职业陶冶教育课程,为学生精心选择6门职业技能课程,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和兴趣取向,每学期进行一次轮换。两年内学生最多可以修读4门不同的职业技能课程。第三年开设职业转衔教育课程,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工作岗位需求,进行岗位体验教学,实施更加精准的职业培养。二是开发高质量
8、的教学样本,编制个性多元的职业样本集。在全新的课程模式下,针对学生的能力水平、学习特点以及个性化需求,学校编制了60多个具有实用性、创新性、发展性的职业样本,包括理货、快递包装、西点烘焙、打字复印等。每个职业样本都涵盖了职业陶冶目标、技能教学目标、个体培养目标等。职业陶冶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倾向、职业人格和职业态度;技能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地指向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单一工作技能和独立责任编辑:黄春露/名校长访谈21基础教育研究生活所需要的技能;个体培养目标关注个别化教育计划在样本中的具体落实情况,旨在促进职业样本更加精准地与学生个体需求相匹配、相吻合。三是科学开展个案评估,制订规范化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9、。学校从学生、学校、家庭、社会4个层面形成学生个别化职业教育调查报告。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进行多元化综合能力、学科能力的评估,明晰学生的优势和劣势,为学生设计职业教育个别化培养方案。基于培养方案,确定学期专业学习目标及每周的学习内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安排的科学性,增强学生掌握技能的实效性。除了上述的专业基础课程,职业道德课程也是学校职业陶冶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职业道德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教授学生与职业劳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等工作必备知识,提升学生遵守规则、服从规范的意识。职业陶冶教育模式的重点在于培养就业的通用能力,而非单一的职业技能教学。其
10、最终目标是让学生适应广泛的职业市场,而非单一局限的工作岗位,从而探索更多的就业可能性,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问:学校在推动甘井子区融合教育学校校长共同体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请问您是如何利用名校长工作室辐射带动全区融合教育工作开展,构建区域融合教育新样态的?董欣校长:2015年,大连市甘井子区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区为单位承担3个实验项目的实验区。由此,甘井子特教中心转变为具备多重服务职能的地区性特殊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2016年,甘井子区教育局启动了融合教育学校校长共同体建设,设立了董欣名校长工作室。工作室通过特教专委会、普校校长和教师三级联动
11、开展服务,持续推进校长领导力、教师专业力和学校文化力一体化发展,推动甘井子区融合教育高质量建设。2016年至 2023年,学校先后启动了融合教育“校长共同体”、区域融合教师“亮星计划”,通过名校长工作室平台,面向融合教育学校的校长、教师开展继续教育研训,已累计开展集中专业培训150多场、普通学校巡回讲座50多次,培训教师1.2万人次。学校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构建区域研修1+N共同体,以校本融合教育实践教研组、学生行为指导教师教研组、资源教师教研组为核心,打造了多支专业的融合教育教师团队,以分享共研的智慧为原则,促进团队共同发展,形成了“进入一个学校,研究一个个案,成熟一个团队”的“理论+实践
12、+反思+分享+行动”的种子模式。学校聘请相关专家作为名校长工作室的指导教师,以“专业+特色”推进巡回指导工作,以校长领导力与教师专业力的提升来提高巡回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名校长工作室促进了校长共同体建设、教师专业化发展,营造了融合教育良好环境。越来越多的普通教育工作者了解融合教育的价值立意,开始关注、理解特殊学生的成长需求;越来越多的普通学校主动向特殊学生敞开大门,加入对特殊学生的协同研究中;越来越多的普通学生善意地与特殊学生交往、交流。甘井子区融合教育逐渐呈现出多点开花、各具特色的局面,如周水子小学“乐学教育伴随一生”、东华小学“运动融合”、恒远小学“全面融合育人”等,普特学校协同推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成功构建了甘井子区融合教育新样态。三十载春秋育桃李,芬芳满园初心不改。董欣校长表示,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上,将进一步凝聚特殊教育发展合力,戮力前行,促进特殊学生适宜融合发展。(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系,200062)特别鸣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系责任编辑:黄春露/名校长访谈22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