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 章信息资源的标准化管理 6.1 标准化概述 6.2 标准化实施 6.3 信息资源标准化 6.1 标准化概述6.1.1标准与标准化 信息资源的标准化是信息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化: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6.1.2 标准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实践证明,标准化在经济发展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对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标准化可提高产品质量
2、、增加产量2.标准化便于科学化、现代化管理3.标准化有利于专业化协作4.标准化可减少浪费、增加有效5.标准化可促进世界贸易交流6.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意义与作用意义:是进行科学管理和组织生产的重要前提是进行技术开发,提高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保证信息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础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是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开展国际交流,进行国际合作的桥梁信息资源管理的作用:保证信息产品开发与使用各个环节的技术衔接和协调改进、保证和提高信息资源产品的质量合理开发新产品促进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便于信息资源的使用和维护缩短信息资源的开发周期,提高劳动生产
3、率保护用户和消费者的利益6.1.3标准化空间 标准化空间是指由专业(X)、内容(Y)、级别(Z)三维组合成的空间。6.1.4标准化分类 1、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2、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3、工作标准工作标准是对工作的责任、权利、范围、质量要求、程序、效果、检查方法、考核办法等所制定的标准。6.1.5标准化分级 1、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是对全国技术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而必需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 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代号、标准发布顺序号和发布的年号(即发布
4、年份的后两位数字)组成。2、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是指全国性的各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审批、编号和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行业标准编号由行业标准代号、行业标准顺序号和发布年号组成。公路软土地基路堤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JTJ 01796)96)3、地方标准 地方标准是指在某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需要统一的标准。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地方标准编号由地方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发布年号组成。4、企业标准 企业
5、标准是指由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和为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凡是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的企业,都有权利和义务按照标准化法的规定制定企业标准。企业标准编号由企业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发布年号组成。6.2 标准化实施6.2.1标准化原则与方法 简化、统一、协调、最优是实施标准化的基本原则。在标准化活动中,无论是对标准系统的简化,因素的统一,关系的协调,都要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使整个系统的功能最佳。6.2.2标准化的管理原理 系统效应原理 结构优化原理 有序发展原理 反馈控制原理 6.2.3标准化的过程 标准化的过程,包括标准的制订、贯彻、效果评定、修订等几个主要部分。6.3
6、 信息资源标准化6.3.1信息资源标准化概述 1、信息资源管理的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是指针对信息资源和人类信息活动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l信息资源过程管理:对信息资源过程进行的管理。l信息资源技术管理:对处理信息的硬件和软件的管理。l信息资源经济管理:从经济的角度进行的管理。2.信息资源过程管理信息资源过程管理是有组织地、及时地进行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存储、分析、研究和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管理。大体上可分为:1.收集;遵循的原则、采用的方法。2.整理;对信息资源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描述和记录。3.保管;存储、更新。4.服务;阅览、宣传、参考咨询、检索、复制等。3.信息资源管理
7、的内容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一般包括:1.信息的采集、编码与记录标准;2.中文信息处理标准;3.数据通信与开放系统互连标准;4.软件工程标准;5.信息的安全与保密标准;6.声像技术标准;7.文献标准。6.3.2信息资源的标准化 1、信息的采集、编码与记录标准、信息分类及其标准化 信息分类的基本方法是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线分类法,即层次分类法。其特点是把作为信息分类依据的各个属性或特性,按平行关系和包含关系分成若干层次,并排列成分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例如,劳动防护用品分类采用线分类法。面分类法,即组合分类法。其特点是把作为信息分类依据的各个属性或特性,作为分类的各个因素方面,每个方面又细分为若干
8、项,各个项在各个方面的组合构成分类体系。例如:服装的分类可采用面分类法,首先选服装所用材料,男女式样、服装款式作为三个“面”,每个“面”又可分成若干个类目。使用时,将有关类目组配起来,如纯毛男式中山装,中长纤维女式西服等。基本原则:1)根据需要选择分类对象有本质属性和特征作为分类对象的各个“面”。2)不同“面”的类目不应相互交叉,也不能重复出现。3)每个“面”有严格的固定位置。4)“面”的选择以及位置的确定应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面”分类的主要优点是:分类结构上有较大的柔性,分类体系中任何一个“面”内类目的改变,不会影响其他的“面”,而且便于添加新的“面”或删去原有的“面”。除此之外,“面”分类
9、适用性比较强,可实现按任意“面”的信息进行检索,这对计算机处理信息有良好的适应性。“面”分类的主要缺点在于不能充分利用容量。这是因为在实践中许多可组配的类目无实用价值。例如:上例中像纯毛男式连衣裙这样的组合类目就无实用意义。、信息编码及其标准化 编码,是指给事物或概念赋予具有一定规律的数字、符号等,即用一定的符号体系把事物或概念表示出来。编码是一种信息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它对事物或概念的描述,比用自然语言要直接、简洁、准确和有力。编码作为一种信息表现形式,应具有一致性,在一定范围内为人们共同接受,否则就不能发挥其作用。编码是一种信息交换的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编码实际上是对文字信息进行字符化
10、处理,使之量化,从而便于利用各种通信设备进行信息传递和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进行标准化信息编码,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唯一性;简短性;易识别性;可扩展性;操作方便;常见的编码方法和代码形式:顺序码:用顺序的自然数或字母进行的编码。无序码:用无顺序的自然数或字母进行的编码。层次码:代码由左至右分为若干层次,每个层次内再采用顺序码。优点是能明确表示出分类对象的类别,代码结构有严格的隶属关系;缺点是层次较多时,代码位数较长。例如GB22608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1392792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都是采用了层次码作为代码的结构。组合码:由左至右分为若干部分,每个部分对应面分类
11、体系中的相应方面,各个部分的代码没有层次关系或隶属关系。复合码:由两个以上完整、独立的代码复合而成的编码。复合码常表现为“分类部分+标识部分”的形式。复合码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标识散装商品(随机称重商品)、蔬菜水果、医疗保健品及非零售的小件物品以及商品的运输与物流管理。、条码及其标准化 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它是一种特殊的代码。条码中的条、空分别由两种不同深浅的颜色(通常为黑、白色)表示,并满足一定的光学对比度要求,其目的是便于光电扫描设备识读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条码中的字符供人直接识读。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条码是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制定的标准化的EA
12、N条码,由13位数字码以及对应的条码组成。商品条码中的前缀码是标识国家或地区的代码。以“690”打头的商品条码是中国商品条码。商品条码中的前缀码是标识国家或地区的代码。我国的国家代码为“690”。、通用文件格式标准化 GB970488 国家机关公文格式GB82689 发文稿纸格式GB970588 文书档案案卷格式、使用文种名称要规范、运用语言要规范、使用数字要规范、使用标点符号要规范、引文和使用计量单位要规范、图形符号及其标准化 图形符号主要包括技术文件图形符号,设备图形符号,和标志图形符号三类。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使图形符号具有一致的含义和统一的形式,避免人们理解上的模糊和使用中的混乱;保证图
13、形符号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以便于人们识别。2、中文信息处理标准 中文信息处理标准包括汉字代码,汉字输入和汉字输出。常用汉字由GB2312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规定,非常用汉字由 GB758987和 GB759087两个辅助集作出了规定。BIG5是台湾计算机界实行的汉字编码字符集。汉字输入码简称外码,指操作人员从键盘上输入的代表汉字的编码。字形输出码指在输出设备显示器和打印机上输出汉字时所要送出的汉字字形点阵码。3、数据通信与开放系统互联标准 信息处理系统 开放系统互连 基本参考模型(OSI)国际标准 EDI电子数据交换 4、软件工程标准 GB8588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8567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软件维护规范 软件质量规范 5、信息的安全与保密标准 数据加密与保护系统物理安全 6、声像技术标准 照相标准摄像标准音频技术标准视频技术标准 7、文献标准 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普通图书著录规则(GB3792.2-85)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ISBN-80039-990-7)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