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选资料24商周时期的文献礼记王制和礼器中记载有“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士一”的庙祧制度,这一制度的建设有利于()A保证宗族的番衍 B巩固宗法等级制度C完善祭祀仪式 D消除贵族之间争斗【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 【解析】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庙祧制度是为保证宗族的番衍,故A项错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士一”,可以看出天子和诸侯庙祧数量是不同的,反映的是政治地位的不同,因此可以看出是巩固等级制度的工具,故B项正确;材料更多体现的是庙祧数量差别,与祭祀无关联,故C项错误;庙祧制度本身不能消除贵族间的斗争,故D项错误。【答案】B25西汉儒学家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在中国
2、传统主流思想中的正统地位开始确立,但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中废为中大夫”,后又因推算阴阳灾变,“于是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最后“去位归居以修学著书为事。”他的命运说明在汉武帝时期()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十分突出 B皇权与儒学之间存在隔阂C儒学的地位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崇高 D君主专制集权统治空前加强【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解析】君权与相权矛盾之争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更多的是董仲舒个人地位的变化,与皇权无关联,故B项错误; 董仲舒个人命运的变化,能够看出儒学地位并非想象中的崇高,故C项正确;君主专制集权的加强在材料看不出,故D项错误。【答案】C
3、26在中国古代,“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每日侵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这种情形最早应该出现于()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材料中“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说明坊市界限已经打破,而汉朝时期坊市界限分明,故A项错误;唐朝时期坊市界限依旧分明,故B项错误;宋代坊市界限已被打破,故C项正确;清朝时期坊市界限早已被打破,故D项错误。【答案】C2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方镇中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
4、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黄宗羲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A主张推行郡国并行制度B扩大地方权力,限制中央集权C深刻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 D设方镇以克服郡县制度的弊端【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思想主张 【解析】从材料中“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可知黄宗羲不主张分封制,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可知黄宗羲主张扩大地方的权力,故B项正确;材料与君主专制无关,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可知其并未提到郡县制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B2820世纪初,中国翻译出版的书籍除亚当斯密的原富、斯
5、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外,还有杨廷栋译的卢梭民约论、蔡元培译的科培尔哲学要领,以及大多由出国留学生翻译的政治学经济通论美国独立战争史万国宪法比较葡萄牙革命史等书。这反映出()A西方学说已经完全统治中国思想界 B欧洲启蒙思想成为舆论界大一统学说C民主革命思想逐步成为思想界主流 D资产阶级政体大争论仍然持续进行着【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西方学说完全统治中国思想界太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与早期启蒙思想无关,故B项错误;“孟德斯鸠的法意外,还有杨廷栋译的卢梭民约论、蔡元培译的科培尔哲学要领,以及大多由出国留学生翻译的政治学经济通论美国独立战争史万国宪法比较葡萄牙革命史等书”的信息说明近代
6、书籍翻译从经济主张到民主革命思想,故C项正确;资产阶级政体争论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C29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内曾多次出现“右倾”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谓右倾是指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实际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下列属于“右倾”错误表现的是()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B坚持全面抗战路线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 【解析】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属于“左倾”错误的表现,故A项错误;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是中共民主革命时期的正确路线,故B项错误;处于幼年的中共,缺乏实际斗争
7、的经验,在国民革命运动中放弃了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导致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国民革命运动走向失败,这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故C项正确;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故D项错误。 【答案】C30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一次谈话中说到“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师团可以调到其他方面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这一谈话表明()A美国将派兵参加中国抗战 B美国重视中国抗战的作用C中国已经跻身世界大国行列 D中国最终会彻底打败日本【考点】中国军民抗日斗争【解析】美国派兵参加抗战
8、材料中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二战期间中国战场是亚洲战场主战场,抗击着绝大多数日军,为美国反法西斯斗争减轻了压力,故B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仍然受到侵略,不可能跻身世界大国行列,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强调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并没有强调中国最终会彻底打败日本,故D项错误。【答案】B31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C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D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
9、突破【考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解析】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至今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应该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材料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由“个体企业”、“雇工”等信息,可知该企业属于公有制以外的类型,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故D项正确。【答案】D32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写道:“到了希腊人那里,我们马上便感觉到仿佛置身于自己的家里一样。”这句话旨在说明希腊文明奠定了欧洲人的()A社会习俗 B道德规范 C法律秩序 D精神基础【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0、 【解析】社会习俗是特定社会的产物,与社会制度变革有密切关系,古希腊政治文明不可能奠定近代欧洲人的社会习俗,故A项错误;道德规范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不符合主旨,故B项错误;罗马人的法律奠定了近代西方的法律基础,与希腊无关,故C项错误;“到了希腊人那里,我们马上便感觉到仿佛置身于自己的家里一样。”可知希腊政治文明对欧洲人精神层面的影响是深远的,故D项正确。【答案】D33意大利经济历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说:“(18世纪后半期)的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察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这里的“大变动”主要是
11、指()A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B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开始发展C资产阶级控制生产和市场 D推动了科技进步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工业革命导致国际分工日益明显材料无法体现,故A项错误;民族工业开始发展材料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资产阶级控制生产和市场反映的是经济领域的变化,不符合“大变动”,故C项错误;材料“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可知工业革命对科技和文化的巨大推进作用,故D项正确。【答案】D34为解决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问题,1933年5月美国政府专门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这是一个具有私营企业灵活性的独立国营公司,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战胜私
12、人垄断资本家的成功案例,这一机构的建立()A反映了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B体现了美国计划经济的实施C标志着美国混合经济的建立D终结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考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美国政府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改变了先前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干预力度,故A项正确;美国属于市场经济模式,故B 项错误;混合经济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终结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说法过于肯定,故D项错误。【答案】A351968年加拿大政府提出:“我们在与中国的贸易方面拥有经济利益,在避免中国与邻国,尤其是中国与美国之间出现紧张状态方面拥有政治利益。我们
13、的目标是尽快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使得该政府占有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同时考虑到在台湾有一个分立的政府。”对上述材料中所蕴含的信息解读准确的是()A谋求在中美力量角逐中的经济政治利益最大化B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C停止了依从美国的作法,形成联华的外交政策D打破文革期间中国外交冰封局面引发建交热潮【考点】20世纪60年代外交关系 【解析】任何外交政策都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故A项正确; 材料中“考虑到在台湾有一个分立的政府”,可知加拿大政府并未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故B项错误;加拿大是美国的盟国,不可能采取联华政策,故C项错误;打破文革期间中国外交坚冰的是19
14、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外交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晚于题干时间1968年,故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40(25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关系国计民生,纵观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都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受露田40亩,妇女20亩(注:露田基本上是无主荒地)受田者年满70岁或死亡之后,其所受露田交还国家,不准买卖。节选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和魏书食货志自此便出现了如北魏杨炫之在洛阳伽蓝记中所述“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材料二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1921年发表)里这样写
15、道:“(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分析该土地制度推行的背景及其历史作用。(9分)(2)作品中赵秀才和假洋鬼子认为革命仅仅是把写有皇帝万岁的龙牌砸掉,而其他均不知名目。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从孙中山阐发的民生主义角度来分析个中原因。(4分)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有怎样的发展?(2分)(3)请分别说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及前苏联国家工业化时期
16、的农业政策并分析积极作用。(10分)【考点】(1)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均田制(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3)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运动【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联系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的时代特征即可得出结论;第二小问作用从材料一中“均给天下民田”“不准买卖”和杨炫之所述“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等信息作答。(2)第一小问民生主义中提倡“平均地权”并未解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需求,辛亥革命影响力有限;第二小问革命时期革命形势发生变化,孙中山先生对民生主义进一步阐发。(3)中国社会
17、主义改造时期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引导农民走农业集体化道路;罗斯福新政期间为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下的农业过剩问题,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苏联工业化时期为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形成“斯大林模式”走农业集体化道路。【答案】(1)背景:分裂战乱出现大量无主荒地。(3分)作用: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恢复与发展;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稳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限制土地兼并。(6分,每个要点2分,任意答出其中3个要点即给6分)(2)原因:民生主义中提倡的“平均地权”是: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并未解决农民
18、的最大愿望对土地的需求,因此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力极为有限。(4分)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2分)(3)中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生产,减少耕地面积,政府为农业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了美国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前苏联:斯大林模式,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为重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为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10分,答出一个政策及积极作用给3分,答出两个政策及积极作用给7分,答出三个政策及对应的积极作用给10分,只要答
19、出政策并言之有理的进行评价即可给分)41独立与富强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任务,阅读材料:材料 一部20世纪中国历史中,始终贯穿的鲜明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华民族面对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它必须分两步走:后者是人们憧憬和奋斗的目标,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请结合20世纪中国的史实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论。(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解析】20世纪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
20、放,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有成功也有失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完成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朝着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迈向坚实一步。【答案】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紧扣评论观点;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如:论点:民族独立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前提。可从20世纪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试图通过“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等途径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都以失败而告终,而只有新中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正朝着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而迈进等史实进行论
21、证。二等(95分)能够结合评论观点;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偏离评论观点;未引用史实或引用史实不完整;论证欠说服力,表述不清楚。选作题(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所选题目对应题号右侧的方框涂黑。)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婚姻习俗的的变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婚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了十姓百世不通婚。 史仲
22、文中国全史材料二 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推行禁欲主义成为罗马教会公开标榜的政府目标,提倡不婚单身,并且规定不允许离婚。当时,有40的妇女过单身生活。马丁路德发起了修女还俗、教士结婚运动,提出制定新的婚姻法规,用政府控制的世俗法庭或由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审核批准结婚。 朱孝远宗教改革和婚姻的世俗化(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北魏孝文帝和马丁路德在婚俗方面的各自改革措施。(9分)(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婚俗改革作用的认识。(6分)【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欧洲的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改革【解析】(1)从材料一中“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婚亲关系”、
23、“ 规定了十姓百世不通婚”、“ 发起了修女还俗、教士结婚运动,提出制定新的婚姻法规,用政府控制的世俗法庭或由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审核批准结婚”中提取信息即可得出改革措施。(2)结合材料一“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婚亲关系”、 材料二“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提倡不婚单身”、北魏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并进入中原汉族地区的政权、孝文帝改革的背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回答。【答案】(1)措施:北魏孝文帝: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禁止鲜卑族宗族十姓通婚。马丁路德:允许宗教人员结婚;制定婚姻法规;婚姻审判权由世俗政权掌握。(9分,每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
24、,答出任意四个要点给9分)(2)认识:婚俗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联姻是处理政治矛盾的一种有效策略;婚俗变化反应时代变化并推动社会进步。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辛亥革命失败后,为维护民主与共和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不懈的努力的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下面,我们要谈的是第二次政治选择,辛亥革命以后的政治精英把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当作推行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当时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认为西方的民主政治是最先进的政治,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当时的中国有二十二个独立的省,他们各自为政,要让他们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那只能采取一省一票的方式,形成一个共和国,一个联
25、邦国家,所以中国当时就走上了多党竞争的议会民主制度。当时的中国一下子涌现出了三百多个政党,无穷无尽的党争,而各党都各自运用自己的政治资源,在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下来进行议会的争夺,最后导致了矛盾冲突不可调和,多元民主政治就失败了。 萧功秦民国初年议会党争民主政治失败(1)根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后政治精英把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当作中国现代化载体的原因,说明材料中“第二次政治选择”的含义。(6分)(2)指出当时“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表现,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辛亥革命后民主政治实验。(9分) 【考点】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解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中“不约而同地认为西方的民主政治是最先进
26、的政治,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当时的中国有二十二个独立的省,他们各自为政当时就走上了多党竞争的议会民主制度。当时的中国一下子涌现出了三百多个政党”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指的是议会民主制度的实施。(2)第一小问联系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与共和的斗争进行回答。第二小问联系材料中“一下子涌现出了三百多个政党,无穷无尽的党争在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下来进行议会的争夺”等信息、民族资产阶级及其同盟会和领导人的局限性、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回答。【答案】(1)原因:人们普遍认为西方的民主政治是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且适合中国;独立的省份各自为政,多党竞争。(4分,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含义:议会民主制度。(2分)
27、(2)表现:宋教仁案的发生;二次革命;袁世凯解散国会;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评析:辛亥革命后政党博兴,可是党争无穷无尽且不遵守游戏规则;革命派及其领导人虽有良好的民主政治理想,但缺乏实际的政治历练,且组织涣散,领导软弱,没有基本的依靠力量和实力支撑;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条件不充足,致使民主政治实验终归失败已成必然;民主政治实验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5分,答出两点即可)4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前世之事,后事之师”,有许多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也有很多因素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警醒,阅
28、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以军部为核心力量。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化的主要决策者和推动者,军部要求在天皇的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实行对外侵略扩张。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又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这种变化的新的军政关系。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帅权,并赋予军令长官“帷幄上奏权”,即凡有关军令事项,可以不经过内阁直接上奏天皇,由天皇裁决。这就是战前日本盛行的“统帅独立原则”。如何理解“以军部为核心”是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材料二 (20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后,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抑郁已久的对政党政治的仇恨,对海外殖民的渴望,对亚洲盟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
29、现状的不满等各种右翼思潮一下子迸发出来,为(日本)激进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提供了充分的气候和土壤。 武寅从协调外交到自主外交材料三 日本帝国主义的法西斯化大体经历了法西斯势力的抬头、急剧发展和法西斯体制的完成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均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侵华战争促进了日本对内的法西斯化,而法西斯化又进一步扩大了侵华战争。最后随着侵华战争的惨败,法西斯政权也就彻底崩溃了。 金相春日本法西斯化与侵华战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析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6分)(2)依据材料三信息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此观点。(9分)【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
30、背景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日本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特点之一是以军部为核心力量及材料二中“各种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为(日本)激进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提供了充分的气候和土壤”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限制进行回答。 (2)第一小问联系材料三中“侵华战争促进了日本对内的法西斯化,而法西斯化又进一步扩大了侵华战争” 信息回答;第二小问从20世纪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建立过程及发动和扩大侵华战争的史实进行回答。【答案】(1)原因:历史上,日本有军国主义的传统,明治维新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或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满;现实上,19291933
31、年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的各种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为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提供了充分的气候和土壤。(6分,能结合材料信息言之有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2)观点:侵华战争促进了日本对内的法西斯化,而法西斯化又进一步扩大了侵华战争。(3分)论证: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吞并中国东北,法西斯势力在日本进一步膨胀,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法西斯专政初步建立;1936年法西斯专政初步建立后大力推行法西斯主义,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每个要点给3分,共6分,联系20世纪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建立过程及发动和扩大侵华战争的史实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张澜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人
32、士,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今之计,政府所执之政策,应急倾注于社会方面,力为民众谋裕其生计,毋使不均。并须速求教育之普及,使民众关于生计得有相当之智识,自由发展。而先知先觉诸人,则将公平正确之国家社会主义著为书报,发为演说,介绍于我国民,使咸晓然于社会主义之真,非同于强盗土匪之掠夺。盖必先求避去无意识之社会革命,使社会秩序不至于破坏。 1919年4月28日张澜答梁乔山先生书材料二 1949年9月,张澜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他说:“这个新的政治制度,将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现有制度。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
33、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澜先生的思想主张。(6分)(2)材料二中张澜先生的思想主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考点】张澜【解析】(1)从材料一中的“政府所执之政策,应急倾注于社会方面,力为民众谋裕其生计”得出关注民生,据“ 速求教育之普及”得出普及教育,据“ 将公平正确之” 得出公平公正,据“必先求避去无意识之社会革命,使社会秩序不至于破坏”得出主张改良。(2)第一小
34、问从材料二中“1949年9月,张澜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新的政治制度放弃了总统制、内阁制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得出赞同民主集中制;承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据材料二“ 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得出主张人民主权;第二小问相对于国民政府的一党专政而言可以得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人民民主获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张澜对民主政治的追求。【答案】(1)主张:关注民生;普及教育;公平公正;反对革命,主张改良。(6分,任意答出三个要点即可)(2)变化:赞同民主集中制;承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主张人民主权。(4分,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原因:国民政府实行一党专政,镇压民主运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张澜对民主政治的追求。(5分,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修改编辑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