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教育目 录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2)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 课题1 空气(2) 课题2 氧气(1) 课题2 氧气(2) 课题3 制取氧气 (1) 课题3 制取氧气 (2)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 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题3 元素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保护水资源 课题2 水的净化 课题3 水的组成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学价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
2、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C60 (1)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C60(2)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课题2 溶解度课题3 溶液的浓度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2 化学肥料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
3、活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学习目标: 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3. 知道化学的发展史。4.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实验、阅读、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化学发展史经历了几个阶段,个有哪些成就?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5.我国古
4、代四大发明有_、 _、 _、 _ ,其中_ 、_两种工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化学方面所作的贡献。6填空: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 会破裂,而 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7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碳:C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铁:Fe 水:H2O 过氧化氢:H2O2 情境导入:(1)演示魔棒点灯、烧不着手绢、水变葡萄酒、水变汽水牛奶,要解释以上实验现象,我们必须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2)化学还可以使我们梦想成真,你有哪些梦想呢?如果要想是你的梦想成真,我们就必须学习化学。自主学
5、习:用10分时间阅读课文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思考以下内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4).怎样学习化学?学生展示 学生逐一回答,学生补充。教师:点拨(小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1. 化学的发展历史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道尔顿、阿附加的罗)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门捷列夫)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绿色化学:化学发展的趋势、方向。
6、(其核心就是利用化学从源头上消除污染)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4.如何能学好化学呢?(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2)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总结:学生谈本节课学习收获课堂检测: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的运动规律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A、 B、 C、 D、2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但组成纸屑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 )A.3000多种 B.
7、1000多种 C.30多种 D.100多种31896年,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史于 4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课后反思:作业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教学过程课前预
8、习:1.日常生活中水的常见状态有 、 、 三种。2.在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1.物理变化是指 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化学变化常伴有 、 、 、 、 等现象。4记住如下元素的符号:碳C氢H氧O氮N氯Cl硫S磷P钾K 钙Ca 钠Na 镁Mg 铝Al 锌Zn 铁Fe情境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知道,水可以变为水蒸气、也可以结成冰,铁在潮湿地方易生锈,食物放久易变质,这些变化有何本质区别呢?再如取两张纸,一张撕碎,另一张点燃,两种变化又有何区别?我们学习物质变化。自主学习:生自学课文P6-8页,思考以下问题1. 什么是物理变化?2
9、. 什么是化学变化?有何特征?常伴有那些现象?3.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何区别和联系?合作探究:(分成四个组,每个组分别合作完成各自一个实验)完成实验,填写表格记录,并讨论、展示,教师点拨。实验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物质成分变化前变化后实验1:水加热实验2:胆矾研碎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一、物理变化1、概念: 叫做物理变化。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实验,填写记录实验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物质成分变化前变化后实验3胆矾+氢氧化钠实验4:石灰石+盐酸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两个变化都有 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我们日
10、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二、化学变化1概念: 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何区别和联系?总结:学生谈本节课学习收获课堂检测:1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有颜色变化 B生成其它物质C有发光发热现象 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易燃烧 B钢铁生锈C木材燃烧D水结成冰3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
11、土成山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来防蛀的卫生球消失B生米煮成熟饭C敞口久置的白酒没有酒味 D自行车胎炸裂7.(2011巢湖市)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苹果腐烂 B榨取果汁C面包发霉 D菜刀生锈8.(2011.黄冈市)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B.干冰汽化C.点燃蜡烛D.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9蜡烛燃烧之所以是
12、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 )A先熔化 B再发出黄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10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用木柴燃烧取暖,就是把 能转化为 能和 能。课后反思:作业课题1 物质变化和性质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二者的区别,并能正确加以辨别2.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3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重点、难点重点:说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难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区别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13、教学过程情景导入1.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尽可能多的描述你所熟悉的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有哪些性质和用途。你能将这些性质进行分类吗?2.白糖、食盐分别有哪些性质,如何区分?本节学习物质的性质。自主学习:学生看书P8-9页思考以下问题1. 什么是化学性质?其包括哪些方面?2. 什么是物理性质?其包括哪些方面?3. 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如何区别?4. 性质与用途你有何关系?5. 如何闻气体气味? 学生展示 学生讨论、回答、交流教师 点拨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 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
14、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1)你的猜想: (2)设计实验方案:利用两种具有不同性质的物质,由物质具有的性质推测物质的用途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别取一集气瓶瓶氧气和二氧化碳,仔细观察他们的颜色、状态和气味取一根燃着的火柴慢慢地分别放入这两个集气瓶中,(3)探究结论:氧气可 ,二氧化碳可用来 ,说明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 了物质的性质。总结:学生谈本节课学习收获课堂检测1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1B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
15、色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固态氧2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低 B耐磨损 C导电性差 D抗氧化性强3.下列叙述中,与铁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铁能传热导电 B. 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金属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 D.纯铁有良好的延展性4.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酒精可作燃料 B.铜丝可做导线 C.金钢石制作刀具 D. 钢材制铁轨5.下列各组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别的是 ( )A.水和食醋 B.铜片和铝片 C. 水和澄
16、清石灰水 D.铁粉和食盐6.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生铁制成铁锅 B金刚石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氢气作高能燃料7.(2011.雅安市)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 B.天然气用作燃料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铜用于制造导线8如何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下列物质(写出利用的具体性质)(1)酒精和水_,(2)厨房中的白糖和食盐_(3)酱油和醋_,(4)铜丝和铝丝_(5)铁块和铝块(同体积的)_(6)晴纶衣服与纯羊毛衣服_其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不同加以区分开的一组是 _(填序号)。9.坚硬的金刚石可以加工成钻石,把灼热的金
17、刚石放入液态氧气中,金刚石可以燃烧。在这两种情况中,金刚石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金刚石具有什么性质?拓展提升1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够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可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酒精的用途是 。2.如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修正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和图片,请仔细阅读、观察,根据此图及日常生活经验分析、推测修正液的性质。(至少答出三条) 修正液 使用方法:使用前须摇匀修正,液,
18、涂于修正处少许,待完全干后书写。注意事项:用完后请及时盖上帽,严禁食用。(1) 。(2) 。(3) 课后反思: 作业课题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对蜡烛及燃烧的探究,初步学会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说出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重点:对蜡烛及燃烧的探究课前预习1.化学是一门以 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2.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 猜想和假设-搜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试验-解释和结论-表达和交流-反思和评价。3.写出下列元素符号钠 镁 铝 硅 磷 自主学习 看书P12-12页思考下列问题 对蜡烛及燃烧的探究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
19、态、气味,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观察蜡烛的溶解性、密度比水密度大还是小?2.燃烧时,蜡烛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分几部分,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物质,怎么验证?3.熄灭后,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地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说明蜡烛具有什么性质?学生展示 讨论交流回答教师 点拨完成实验报告单 操作步骤现象结论总结:学生谈本节课学习收获课堂检测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化学的基础是 ( ) A数字计算 B化学实验 C逻辑推理 D物质的测量3.(2011湛江市)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对着干燥玻璃呼气 木炭在O2中燃烧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A
20、B C D4.小军凭他的经验对红蜡烛做出如下判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有滑腻感 B难溶于水 C密度比水大 D熔点低5.蜡烛是有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某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实验时,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石蜡的固体颗粒,就这推测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6.下列关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 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燃烧时发光,放出热量 火焰分为三层吹灭后有一股白烟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蒸馏水食盐水糖水澄清石灰水.在探究蜡烛燃烧产物时,小明同学说
21、:“生成物可能是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属.若将涂有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火焰上方,若,说明甲烷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化学学习过程中要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以及能发生那些变化和发生过程的现象。()水是色味的液体,空气是色。()写出下列物质在通常情况下的状态:食盐是态。二氧化碳是态,酒精是。()生活中有许多物质具有气味,试举两例:()铁和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铁的硬度铝的硬度。()将食用植物油倒入水中,植物油浮在水面上,说明水的密度植物油的密度。 11、李强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实验,并
22、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C、询问老师和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D、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物.小明、小鹏、小芳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的燃烧,他们将短玻璃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是什么呢?猜想:小明说: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可燃性气体)。小鹏说: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小芳说: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试验。现象和结论现象,则小明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现象,则小鹏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现象,则小芳猜
23、想正确。课后反思作业课题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学习目标通过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初步学会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重点探究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课前预习 1.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一瓶人呼出的气体和一瓶空气中,在盛空气的瓶中燃烧一会儿熄灭,而在人呼出的气体中很快熄灭。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 。 2向一瓶人呼出的气体和一瓶空气中各滴加几滴澄清石灰水振荡。人呼出气体中 。空气中 。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 。 3.取两块同样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并与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对着玻璃片呼气的一块产生 ,另一块 。说明:呼出的气
24、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 。 4.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5.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6.写出1-15号元素符号 自主学习 学生看书P14-15合作探究:(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盖好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 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 (2)向一瓶呼出气体和一瓶空气中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 (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观察。 (4)取两块玻璃片,向其中一片玻璃片呼气与另一玻璃片比较,观察。 (5)完成实验报告单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234总结:学生谈本节课学习收获课堂检测1.夏季打开雪碧后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敏将气体收集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
25、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 A雪碧中存在着大量空气 B雪碧中存在着大量二氧化碳 C雪碧中存在着大量氧气 D雪碧中存在着大量水蒸气2.小明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 A氧气 B氮气 C 二氧化碳 D水蒸气3.放冰的杯子外壁有水珠产生,说明空气中含有 。4.实验室里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放久了,就会失效,为什么?澄清石灰水应如何保存?5.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 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
26、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C.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D.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6.下列现象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是 ( )晚秋季节,空气中常常弥漫大雾 刚从冰箱取出饮料瓶壁上有许多水珠对干燥玻璃片吹气,玻璃片上有许多水雾生成干而脆饼干放在空气中变软7.小敏同学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来说,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该实验的现象是 。8.下表是张强对自已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的结果(体积分数)气体吸入气体呼出气体氮气78.2574.88氧
27、气21.0515.26二氧化碳0.043.68水蒸气0.666.18 (1)因参与新陈代谢而被人体消耗胡是 。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你的实验方法是 。 (2)请你分析:氮气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呼出气体中体积分数却减少了,原因是 课后反思作业课题三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能够识别常见的化学仪器,了解常见仪器的用途和注意事项。知道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2. 能够取用固体和液体药品的简单操作。重点:常用仪器的用途和注意事项;固体、液体药品取用操作课前预习 1.不能 药品,不要 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不得 药品的味道。(三不)2.注意节约,严格按照 的用量取用药品,若没
28、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液体取 ,固体 即可。3.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即不能 ;也不能 ;更不能 ;要放入 。(三不一指)4.固体药品的取用:(1)存放: 。(2)取用:A块状药品一般用 夹取放在 (试管要横放)再将其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缓慢地 ,以免打破试管。(一横二放三慢竖)B取用粉末状药品一般用 或 ,先将试管 ,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 ,再把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一斜二伸三直立)5.液体药品的取用:(1)存放: 。(2)取用要点:瓶塞 放,试剂瓶口 容器口;标签向 ;取完立即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 。6.取用一定量液体药品,常用 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 ,视线
29、要与量筒内液体的 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在读出液体的体积。7.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 ,胶头滴管的操作要领:垂直、悬空、逐滴滴加,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自主学习一 认识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及注意事项。(P150151页)二 实验室药品的取用规则1. 因有的药品有毒性或腐蚀性,因此注意三不2. 要节约药品3. 剩余药品的处理三 药品的取用合作探究分组实验 1.固体药品的取用(所用仪器、操作) 2.液体药品的取用(所用仪器、操作)讨论思考下列问题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3.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细口瓶的标签要向着手心? 4
30、.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5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如果仰视或俯视刻度,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总结课堂检测1.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3)用作量度一定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4)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结合下列实验仪器回答问题:(1)写出AE仪器的名称: 。(2)说出A-E的用途ABCDE3.将A组适当的仪器与B组相应的用途连线: A组 B组 漏斗 取块状药品 药匙 给酒精灯添加酒精 量筒 量取20毫升液
31、体 镊子 滴加少量液体 试管夹 夹持试管 胶头滴管 取用少量粉末药品4(2011.百色市)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B C D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闻气体气味 C.读液体体积 D.给液体加热6.正确量取15毫升液体时,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 (1)5毫升 (2)10毫升 (3)20毫升 (4)胶头滴管 A(3)(4) B(1)(2)(4) C(2)(4) D(3)7.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是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是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
32、液体体积是( ) A小于6毫升 B大于6毫升 C等于6毫升 D无法确定8.指出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 。 (2)倾倒细口瓶的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 (3)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瓶中 。 (4)将锌粒直接投入口朝上且直立的试管中 课后反思作业课题三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课时物质加热)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使用酒精灯的方法,知道火焰的构成及与温度的关系。2、初步学会给固体和液体加热的方法;知道用试管加热固体和液体时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重点: 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课前预习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 、 ,其中酒精灯的 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 。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四分之一,也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酒精洒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 。2.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