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期末复习卷(一)班级 姓名 学号 (一)船过三峡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du qio( )。群山起伏高耸,云雾lio ro( ),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m m)样!三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chung( )西zhung( )。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zhe zho)山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我更喜
2、欢三峡中的神女峰。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丽极了!这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浪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多美的神女峰,多shn ling ( )的姑娘!我们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 )里。(8分)2、给带点字圈出正确的读音。(4分)3、照样子写词语。(12分)天昏地暗:天_地_ 天_
3、地_ 平安无事:_无_ _无_ 七弯八拐:七_八_ 七_八_ 4、这篇文章第 、 、 自然段的结构是相同的,都采用了_结构方式,写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二是( )三是( )(用两个字概括)全文通过对三峡 的描绘,反映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5、文中的过渡句是 ,它所起的作用是 。 6、用“ ”画出文中比喻句。这些比喻句分别把山比作 、 、 ;把水比作 ;用 、 比喻船。 7、“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该用 的语气读(二)迷途笛音 那年我6岁。离我家仅一箭之遥的小山坡旁,有一个早已被(fi q )的采石场,父母亲不准我去那儿,其实那儿风景十分迷人。 一个夏天的下午,我随一群
4、小伙伴偷偷上那儿去了。就在我们穿越了一条僻静的小路后,他们却把我一个人留在原地,然后奔向更危险的地带了。 等他们走后,我(jng hung sh cu)地发现,再也找不到回家的那条小道了。我像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钻,衣裤上挂满了芒刺。太阳已经落山,此时此刻,家里一定吃晚餐了,父母亲正盼着我回家想着想着,我不由得伤心地大哭起来 突然,不远处传来了声声柳笛。我像找到了救星,急忙循声走去。一条小道边的树桩上坐着一位吹笛人,手里还正削着什么。走近细看,他不就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吗?“你好,小家伙,”卡廷说,“看天气多美,是出来散步的吧?” 我怯生生地点点头,答道:“我要回家了。”“请耐心等上几
5、分钟,”卡廷说,“瞧,我正在削一支柳笛,差不多就要做好了,完工后就送给你吧!”卡廷边削边不时地把未成形的柳笛放在嘴里试吹一下。没过多久,一支柳笛递到我手中。我俩在一阵(qng cu yu r)的笛音中,踏上了归途 当时,我心中只充满感激,而今天,当我自己也成了祖父时,却突然(lng w)到他用心良苦!那天他听到哭声时,便断定我迷了路,但他并不想在孩子面前扮演“救星”的角色,于是吹响柳笛以便让我能发现他,并跟着他走出困境!卡廷先生以乡下人的纯朴,保护了一个小男孩强烈的自尊。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肯定( ) 布满( ) 质朴( ) 表演( )3、理解词语意思意思。“
6、一箭之遥”的意思是 ,文中表示 。“僻静”的意思是 ,文中表示 。4、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我俩在一阵清脆悦耳的笛音中,踏上了归途”句中省略号省去我俩 如何回家的情景。( )“看天气多美,是出来散步的吧?”是反问句。( )“走近细看,他不就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吗?”是反问句。(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我和小伙伴们喜欢到一个被(fi q)的采石场玩,是因为 父母亲不准我去那儿是因为 。我不由得伤心地大哭起来,那是因为 。6、用“ ”划出第三小节中的一句比喻句,句中把 比作 。这样比的作用是 7读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并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5分)“当时”是指 的时候;“今
7、天”是指 的时候。“lng w”的意思是 “用心良苦”的意思是心眼好,考虑得十分周到。“他用心良苦”在文章具体表现在 。8用“/”给文章分段,并写出段意。(9分) 9、在你的生活、学习和活动中,遇到过怎样的困难?得到了谁的帮助?请你选择一个事例,把它写下来。5分 (三)荷包蛋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别后悔?”“不后悔!”儿
8、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那碗?”“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个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父亲问儿子:“吃那碗?”“孔融
9、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也藏卧着的荷包蛋。“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1、联系上下文解释句中带点字(词)的意思:a、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 )b、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 ( )c、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 )d、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 ( )e、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 )f、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 )2、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列要求。父亲第一次让儿子让面,儿子不让的原因 ,说明儿子 ,父亲告诫儿子 ,第二次父亲让儿子让面,儿子不让的原因 ,父亲告诫儿子 ,第三次父亲让儿子让面,儿子让的原因 ,父亲告诫儿子 。父亲三次总结性的语言之间有着递进的关系,请你依次写出这三个词 、 、 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 之情。3、读句子完成练习:(1)“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 句中的破折号作用: ;双引号作用: (2)、把直接语言改为间接语言:“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 (3)、缩句: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也藏卧着的荷包蛋。 3、你认为父亲教育儿子的方法好吗?谈谈你的观点。 4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