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奉贤教院附小惊弓之鸟教学设计奉教院附小三语教学目标:1. 联系上下文,理解两个“直”、“惊弓之鸟、射箭能手、孤单失群”等字词的意思。2借助板书,简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能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对话,了解魏王心情的变化,同时感受本课语言描写叙述故事的特点。4能借助提示,用连贯的语言说清楚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的原因。5.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教学重点:能从字里行间感受“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教学重难点: 用连贯的语言说清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的原因。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学习第1节,概括主要内容。1.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成
2、语故事,题目叫“惊弓之鸟”(板书课题)2. 故事里出现了哪些人或物 媒体:大雁 更羸 魏王3、其中谁是主角?板书:更羸1)更多音字,作人的姓时读第一声。羸,记法:亡口月羊凡,编个羸的记法?(生再读人名)2)更羸是什么人?谁能用书上的一句话介绍。媒体: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A、 能手: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文中指什么?(更羸是擅长射箭的人,师:所以他是射箭能手。B、 引读: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C、 有名:说明他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而是(赫赫有名、大名鼎鼎、名声在外)4、引出主要内容1)师:射箭需要张弓搭箭,(板书:箭、弓),但更羸却(不用箭,只拉弓,就),这差不多就是惊弓之鸟这个
3、故事的主要内容了。2)谁能借助板书,加上时间、地点等,再更清晰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预设: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只用弓,不用箭,就“射”下一只大雁。3)小结:真棒,根据板书我们把主要的人、事、物都穿起来了,语言非常简洁。二、学习25节,了解事情的具体“结果”。过渡:更羸是如何只用弓,不用箭就射下大雁的?找相关小节。)1指名回答。师:那就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的25节用直线划出魏王的话,有感情地读读。2交流:“是吗?” “你有这样的本事?”魏王说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怀疑)怀疑什么?3、引出句子:更羸仔细看了看,“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1)抓关键词理解: “只要
4、就” 说话时,更羸心里?(很有把握、信心十足、胸有成竹、胜券在握)2)提示语填空中指导朗读: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 )地对大王说3)仔细看,看到了什么?这只大雁是怎样的大雁?(填空中要求再代入“慢慢飞来,边飞边鸣” )4、更羸这么胸有成竹地说,那他做到了吗?齐读第5节。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1)理解两个“直”的不同含义:出示直在字典中的四个意项,两处的“直”分别应选哪项?(直往上飞:写出大雁一个劲儿往高处飞,说明飞得急,飞得用力;直掉下来:一点儿也不能飞,掉得快,直线下落)2)生交流,师同时板书方向箭头。
5、5、小结:不用箭,只拉一下弓,这只“慢慢飞来,边飞边鸣”的大雁就能掉下来。这真实太(预设:神奇了、不可思议了)!三、学习69节,研读 “拉弓射雁”的具体“原因”。1、以读带讲人物对话,并指导朗读:1)难怪看到这个情景的魏王大吃一惊(多种形式读魏王的话,读准“啊”字的上扬音)?此时他的心情充满了(预设:吃惊、)2)当更羸告诉他,魏王更加(奇怪了),问(男女生分别读魏王的话)2、师: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看到更羸是那么的胸有成竹,而魏王的心情不断发生着哪些变化?(媒体:怀疑吃惊更奇怪)4、本课非常有特点,他运用人物间的对话叙述故事,最终引出故事的原因。和老师一起来合作朗读吧。我做更羸,你们做魏王。(
6、师生合作读)。B1.课文学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对更羸的敬佩之情已经油然而生,那么大雁为什么会掉下来?是更羸手上的那把弓太神奇了吗?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给我们解开了谜团呀?(生答9 )真聪明!2.那就请你们默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用直线划出更羸看到的,听到的,用浪线划出他推测的,用括号括出他最终推断的。(出示要求)(生自学)学生交流回答后板书 观察:飞得慢 叫得惨 推测:箭伤作痛 孤单失群1).理解孤单失群,这个词语中的失和群两个字的意思就在这个句子中,谁能联系上下文找一找。(失就是离开,群就是同伴,谁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2)假设你就是更羸,用上因果关系,把自己观察到的和分析推断的内容连起来说给越
7、来越疑惑不解的魏王听听!之所以是因为因为所以3)这样一只“箭伤作痛 孤单失群”的大雁听到弦响后的表现是怎样的呢?老师这里有几个词语,媒体:“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往高处飞(直往上飞)、伤口裂开、掉了下来(直掉下来)”请你给他们排顺序。4)再读第一节,说说在更羸身上学习什么?板书:善于 善于师:是呀,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与一般的射箭能手不同在:他善于仔细的观察,善于缜密的推测,并最终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才能只用弓,不用箭,就“射”下一只大雁。板书:(善于)观察 (善于)推测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理解课题:大雁听到弓响就害怕,也就是说,这是一只被弓箭吓怕了的鸟,这就是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本义。
8、成语故事的特点是借一个小故事,来揭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那么惊弓之鸟比喻什么呢?(出示: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异常恐惧。)2.布置分层作业课外阅读一些成语故事,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讲给家长听,最后说说这个成语的本义和比喻义。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惊弓之鸟” 的现象?请用“惊弓之鸟”造一个句子。板书: 28、惊弓之鸟 只拉弓 更羸 大雁 不用箭 (善于)观察 飞得慢 叫得惨 (善于)推测 箭伤作痛 孤单失群 惊弓之鸟教案说明奉教院附小惊弓之鸟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从中反映出更羸善于思考,并能根据
9、所见所闻作出正确分析。全文不仅用字极为准确,而且在写法上也极有特点,那就是:小至更羸对大雁分析的句子,大至整篇课文的结构安排,都是通过倒装因果关系的句段组合来谋篇布局的,不仅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特点,也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1、问题贯穿法。本节课我始终让学生带着“更羸是个怎样的人”这个大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又以魏王心情的变化为载体进行朗读教学。从课开始,你知道更羸是个怎样的人吗?能用文中的一句话说一说吗?到课最后的问题:从更羸身上你们能学到些什么?而本文又以魏王情绪的变化贯穿全文:从怀疑到惊讶到更加奇怪,人物对话简洁,故事的语言生动,形象鲜明,让读者在读中,在魏王的心情
10、起伏中感受到了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物品质。2、图解文字法。课文第五自然段中的两个“直”含义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在教学时采用图解文字法,用箭头画出大雁飞行的路线,帮助学生理解两个“直”字的不同含义。这是引导学生把语言还原成形象的一种方式,有助于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本篇课文还有一个特点:让学生了解具体的事例先写结果,再交代原因的叙述特点,能用连贯的语言说清楚更羸只拉弓就能让大雁掉下来的原因。老师过渡到:是更羸的这把弓太神奇了吗?请默读课文第九节,读时要罗列出他看到的听到的(观察),他猜想的猜测的(推测),通过观察和推测后得出的最终结论(推断),一步跟着一步,环环相扣,最终用
11、词语卡理解了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用简单的卡片完成了三年级学生尚为难点的复述难点,省去了大量的时间,也不再拘泥与文字游戏。3、角色体验法。我给足时间让学生进行角色朗读,在不断的角色体验过程中,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得以外化,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人物身上所蕴涵的情感因素,如:在学了第九节知道更羸的观察和推测内容后,请学生扮演更羸用上A或B的句式(因果关系句)告诉越来越迷惑不解的魏王听,和同桌说一说演一演。 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读、划划、议议,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4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