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领航】201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 6.3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池练习 鲁科版必修11下列各装置中,在铜电极上不能产生气泡的是()答案:B2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铜电极沿外电路流向锌电极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正极被氧化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解析:A太阳能的光电转换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B项电子从锌流向铜;C项氢氧燃料电池中氢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答案:D3可以将反应ZnBr2=ZnBr2设计成蓄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Br22e2Br2BrBr22eZnZn22eZn22eZn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
2、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A和B和C和 D和解析:充电时阳极上Br发生氧化反应,放电时负极上Zn发生氧化反应。答案:A4工业上利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产物再溶于水的方法制得盐酸,流程复杂且造成能量浪费。有人设想利用原电池原理直接制备盐酸的同时,获取电能,假设这种想法可行,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A两极材料都用石墨,用稀盐酸做电解质溶液B通入氢气的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C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通氢气的电极移动D通氯气的电极反应式为Cl22e2Cl答案:B5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6
3、CO224H24eC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 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 L解析:该燃料电池为微生物燃料电池,微生物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在高温下蛋白质会变性,所以该电池不能在高温下工作,A不正确;该燃料电池的原理为C6H12O66O2=6CO26H2O,根据总反应方程式可书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负极为C6H12O66H2O6CO224H24e,正极为6O224H24e12H2O,B正确;从电极反应式可知H应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C不正确;从总反应方程式可得每生成1 mol CO2应消耗1 mol O2,D不正确。答案:B6如图装置中,U形管内为红
4、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Fe22e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解析:Fe与碳及电解质溶液形成原电池,Fe是负极:FeFe22e;C是正极,在a中发生吸氧腐蚀,a中压强减小;b中发生析氢腐蚀,正极2H2eH2,由于放出H2,b管中压强增大,故U形管中的红墨水应是左高右低。答案:B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O22H2O4e=4O
5、HD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2Cl2e=Cl2解析:A项,铁表面镀锌是应用电解原理,镀件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镀层金属锌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A项错误;B项,船底镶嵌锌块是应用原电池原理,活泼金属作负极被氧化,铁作正极得到保护。答案:A8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研读下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K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PbSO42H2O2e=PbO24HSOB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中消耗的H2SO4为0.2 molCK闭合时,中SO向c电极迁移DK闭合一段时间后,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解析:由图示关系可知,池为原电池
6、,池为电解池,a极为正极,b极为负极,K闭合后,c极为阴极,d极为阳极,因电极材料为PbSO4,结合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可判断d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PbSO42H2O2e=PbO24HSO,A项正确;由题给方程式可判断,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中消耗的H2SO4为0.2 mol,B项正确;电解池工作时,阴离子移向阳极,即d电极,故C项错误;因池反应为:2PbSO42H2OPbPbO22H2SO4,因此K闭合一段时间后,池可作为原电池对外供电,其中析出的铅附着在c极上作负极,析出的PbO2附着在d极上作正极,D项正确。答案:C9超晶格电解质的氧离子(O2)导电率较常规的燃料电池器件高出
7、近1亿倍,可有效地提高燃料电池效率。用该超晶格材料作为某燃料电池的电解质,并在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H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超晶格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B通入空气的一极为负极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O2H2O2e解析:负极反应:H2O2H2O2e,正极反应:O24e2O2,O2由正极移向负极,只有D项正确。答案:D10ZnMnO2干电池应用广泛,其电解质溶液是ZnCl2NH4Cl混合溶液。(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_(填“正极”或“负极”)。(2)若ZnCl2NH4Cl混合溶液中含有杂质Cu2,会加速
8、某电极的腐蚀,其主要原因是 _。欲除去Cu2,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填代号)。aNaOHbZn cFedNH3H2O(3)MnO2的生产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若电解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MnO2的理论产量为_g。解析:(1)由原电池原理可知,负极材料是Zn,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Cu排在Zn的后面,Cu2能将Zn氧化为Zn2,从而使Zn电极受到腐蚀,利用反应Cu2Zn=CuZn2,可用Zn除去Cu2,另外几种试剂在除Cu2时会引入杂质。(3)电解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H在阴极得电子被还原
9、。由关系式Mn2MnO22e可得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时,MnO2的理论产量为87 g。答案:(1)Zn(或锌)正极(2)锌与还原出的铜构成铜锌原电池而加快锌的腐蚀b(3)2H2eH28711某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装置工作过程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NaOH=2Na2CO36H2O。试回答下列问题:(1)甲池溶液中的Na移向_(填“a”或“b”)电极;乙池溶液中的Na移向_(填“A”或“B”)电极。(2)电极A的名称为_。(3)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4)乙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当乙池中电极A处得到0.71 g产物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_mL(
10、标准状况下)。解析:(1)甲池中OH移向a极生成CO,Na移向b极;乙池中A为阳极,B为阴极,故Na移向B极。(3)b极反应为O2得电子转化为OH。(4)乙池中电解饱和NaCl溶液得到NaOH、H2和Cl2。(5)A处得到0.71 g Cl2,转移0.02 mol e,根据电子守恒,需O2的量为22.4 L/mol112 mL。答案:(1)bB(2)阳极(3)O22H2O4e=4OH(4)2Cl2H2OCl2H22OH(5)11212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1)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铝材 槽液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原因是_(用离
11、子方程式表示)。为将碱洗槽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_。aNH3bCO2 cNaOHdHNO3以铝材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取少量废电解液加入NaHCO3溶液后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沉淀的原因是_。(2)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而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_。(3)利用右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_处。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_。解析:(1)铝与碱反应产生H2,离子方程式为2Al2OH6H2O=2Al(OH)43H2,通CO2气体,可以让溶液中的Al
12、(OH)4全部转化为Al(OH)3沉淀。阳极材料是铝,属于活性电极,电极本身参与反应,反应过程中失去电子而生成Al2O3。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溶液中的水为金属铝提供了氧元素,所以电极反应式为2Al3H2O=Al2O36e6H,电解后的溶液中含有大量H和少量Al3,加入NaHCO3消耗H产生CO2气体,Al3的水解平衡向右移动,产生Al(OH)3沉淀。(2)电镀时,镀件做阴极,镀层金属做阳极,镀层金属的盐溶液做电解液。(3)X为碳棒时,接M时,Fe做负极,被腐蚀;接N时,Fe做阴极,被保护。X为Zn时,接M时,形成原电池,Zn为负极,Fe为正极,属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1)2Al2OH6
13、H2O=2Al(OH)43H2(或2Al2OH2H2O=2AlO3H2)b2Al3H2O=Al2O36H6eHCO与H反应使H浓度减小,使Al3的水解平衡向右移动,产生Al(OH)3沉淀(2)补充溶液中的Cu2,保持溶液中的Cu2浓度恒定(3)N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13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现红棕色的锈斑,某同学根据相关原理做了模拟实验,并对若干问题进行了探究。(1)该同学准备了下列实验用品:20% NaCl溶液、纯铁丝、碳棒、U型管、导线等;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模拟铁的吸氧腐蚀(用装置图表示,装置图画在线框内),并写出两极的电极反应式。负极:_。正极:_。(2)请用酚酞溶液、KSCN
14、溶液、新制氯水作试剂检验两极产物,简述操作步骤,并写出检验负极产物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3)以下措施不能使上述装置中铁的腐蚀速率加快的是_。A20%的NaCl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B向插有碳棒一端的溶液中通入O2C向插入碳棒的U型管一端滴加稀H2SO4溶液D向插入碳棒的U型管一端滴加CuSO4溶液(4)目前我国许多大型铜质文物露天放置腐蚀严重,在不影响观瞻效果的条件下,除用加保护层法保护外,请你再提出一项简单而有效的保护方法并简述其保护原理:_。答案:(1)负极:2Fe2Fe24e正极:O24e2H2O4OH(2)上述反应数分钟取出电极后,向插入铁丝的一端滴入12 滴KSCN溶液未显色,再滴入氯水显红色,证明负极有Fe2生成,相关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向插入碳棒的一端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有OH生成。(3)A(4)将铁块(或锌块)连接文物底座并埋入地下,定期更换;原理是:使文物成为原电池的正极(或使铜文物用导线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正极用导线连接埋入地下的导体。原理是:使文物成为电解池的阴极)7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