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82.50KB ,
资源ID:7226285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72262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第7章、暗器.doc)为本站上传会员【xrp****6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第7章、暗器.doc

1、20508c8adb829ba533bb4432f28b28ca.doc迅雷铳外观和用法鸟铳固然是一种很有威力的兵器,但是发射时间间隔较长。为解决这个缺点,进行了许多尝试。迅雷铳(图1)就是把五支60cm长的枪身集中在一起的一种改良型鸟铳。由于五支枪身连续发射弹丸,所以缩短了发射时间的间隔。射击时,和一把小斧及圆形盾牌配套使用。盾牌装在枪身前边,用以遮挡强风;为使枪身稳定,把斧子扎在地面上,当枪架使用。用火绳点火。点火后,五支枪身就顺次发射弹丸。五发射击完毕后,如果来不及装填弹丸,就把枪反过来,用后端的枪尖作战。掣雷铳是利用佛朗机子炮的装填机构,以鲁密铳的基本型的一种改良型鸟铳。掣雷铳保持了鲁

2、密铳原有的威力,只通过子铳的交换,而能迅速发射下一颗弹丸。掣雷铳全长177cm,重约297kg,每支掣雷机配备五个子铳。历史和发展自铳出现之日起,几经改良和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多管枪身的铳和连发铳。从明末到清初,曾出现了构思奇特的改良型鸟铳。但是由于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加之机构复杂,而未能成为主导兵器。迅雷铳和掣雷铳都是明朝赵土祯发明的。他在北京,向土耳其人学习鲁密统等新式火器制造技术,又采纳了中国历代多管枪身铳的机构,以及佛朗机这些欧洲传到中国的新式装填方式,加上独创设计,终于在1597年前后,发明了这两种改良型鸟铳。后来,他又对迅雷铳加以改进,制造了能连续发射十八颗弹丸的新型迅雷铳。在连发

3、鸟铳之中,最有威力和最先进的,要算清朝初期戴梓发明的连珠铳。这是一种相当于现代机关枪的连发铳。外形很像乐器的琵琶,能连续发射二十八发弹丸。连珠铳,是1674年在后三藩之乱时期,由在讨伐耿精忠军队里从军的戴梓研制的。连珠铳在这次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威力为人们所承认。正因为这样,人们已不是把它作为一种兵器,而是将其视为珍宝来收藏。从此,就再没有把它用于战场,也再没有出现过任何改良型。火绳铳除了发射时间间隔长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因风、雨等天气影响不能使用。为克服这一致命弱点,除了使用不易受潮的火绳材料外,对铳本身也作了种种改进。轩辕铳是赵士祯发明的一种在点火装置部分安装有可以防风雨的罩

4、,即使在恶劣气候也能使用的新型铳。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点火装置不用火绳,而是使用火石的“燧石联锁式”鸟铳的问世。明代崇祯八年(1635)的华懋康发明的自生火铳就是这种铳。从外形看,自生火铳和历来的鸟铳没有什么不同,性能和威力也和鸟铳相差无几。但是,由于是使用火石,就克服了用火绳点火的缺点。在自生火铳出现以后,燧石联锁式的点火装置,虽然没能成为点火装置的主流(尤其是打猎用的鸟铳,多半还是使用火绳的点火装置),但两种点火方式并存,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火箭外观和用法这里介绍的火箭,是以火药作燃料,不使用弓弩等发射器,而是利用火药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喷射力量飞向目标的火箭(注意:与现代的“火箭”所指的武器

5、不同)。图1是它的基本型,是在箭杆上装了燃烧筒的箭。发射时,为了使弹道稳定,使用倾斜的发射台,或是发射筒进行发射。最大射程可达700m,有效射程约500m。这种火箭,虽然推进方法不同,但是效果和历来的普通箭是一样的。当然,在命中目标时,还有烧伤敌人的效果。也有预先在燃料筒裹掺加些特殊成分,使之还具有火焰喷射和毒气攻击的效果。火箭有很多变化的样式。飞刀箭就是其中的一种,是为了增加杀伤威力,对箭头作了改进的一种火箭。历史与发展这种靠自力方式推进的火箭,大约出现在十三世纪前后(准确年代不详)。关于火箭的起源,英国科学史家约瑟夫尼达姆在中国科学之发展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不知是谁,在矢的后面装上了火

6、枪,使箭划破天空,向目标飞去。”进入十四世纪明朝初年,这种利用火药燃烧喷射的火箭已用于实战之中。这里说的“火箭”,是狭义的火箭。而在火箭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被称做“火箭”的武器。其中包括在箭头上沾上火焰的火矢,以及在装有油的容器里沾上可燃物,点燃了火矢,它们都是用弓或弩来发射的。一窝蜂箭外观和用法一窝蜂箭(图1)是能同时发射三十二发火箭的一种装置。这种被叫做“多发火箭”的,有许多变化类型,但是其基本构造和一窝蜂箭是一样的。一窝蜂箭全长约140cm,发射口宽35cm。从上面看为六角形,很像蜂巢。其中一面是有点火用火门(A)的火门板。在火门上有防止火箭发射时漏气的火门盖(B)。不发射时,盖最上部的

7、盖板(C),防止雨水淋湿边的火箭。在发射筒内部,放有用以固定火箭用的两张开孔的板。发射简内装放的火箭,长度为131cm,固定在火箭杆上装有推进药的燃烧筒,长12.4cm。为了增加火箭的杀伤力,在箭头上还涂有猛毒。多发火箭的操作方法,小型的如图2所示那样,把发射装置的皮带挂在肩上,用手抱着发射筒进行发射。大型的由于又重又大,所以将它固定在地面上发射,或者把多发火箭装载在“架火战车”上发射。(插图32)由于火箭弹道不稳定,所以命中率很低(现代的火箭也是如此)。而多发火箭正是为了弥补这一点而发明的。在古代战场上,多以密集队形布阵。因此,由少数人来操纵多发火箭这种可一次发射多支箭的兵器,是最有效、也是

8、最可怕的一种兵器。多发火箭和现代的火箭炮一样,是在向敌人发起攻击之前,为打乱敌阵而进行预先炮击,或用来阻止敌人发起冲锋时使用。用一窝蜂箭发射的火箭,最大射程约500m,其它火箭最大射程为600m左右。一窝蜂箭多在敌人进入300m距离时开始发射。射程可以依靠改变发射箭的角度来调整。历史与发展这种多发火箭,出现于明代。除了一窝蜂箭,还有以下几种多发火箭。神机箭,3发五虎出穴箭,5发火龙箭,20发长蛇破敌箭,30发群豹横奔箭,40发四十九矢飞廉箭,49发群鹰逐兔箭,230发百虎齐奔箭,100发在武备志中记载的十六世纪设计的架火战车,相当于现在的自行式火箭炮。上面装有四个长蛇破敌箭和两个百虎齐奔箭,合

9、计发射火箭三百二十发。同时还配备有用于近战的三门百子铳和两支长枪。这种架火战车,一般不是一辆,而是把几辆架火战车并排起来使用。神火飞鸦火龙出水外观和用法下面介绍一种比较先进的火箭,即带有弹头的火箭(“导弹”)和多级式的火箭。神火飞鸦(图1)在形似飞鸟用竹编制而成的骨架上,安装有4枚带羽毛箭翎、装有火药推进用的火箭。这是一种带弹头的“导弹”。为了伪装麻痹敌人,也有在主体上装上鸟羽的,看上去很像天空飞鸟一样,不易被敌人识破。据说,有的飞行能力长达300m以上。内装的火药可在命中目标后燃烧,是一种攻城战用的兵器。火龙出水(图2)是在长150cm的粗竹筒上装有木制龙头和四枚推进火箭的多级火箭式的典型例

10、子。在竹筒中装有几支火箭,点燃四枚推进火箭即可发射。在飞行到一定时间时,连接内藏火箭的导火线被点燃,竹筒内的火箭即发射出去,飞向攻击目标。内藏火箭在2级式推近装置的连续工作,使射程达到11.5km。顾名思义,火龙出水是一种水战用的兵器。历史与发展这里介绍的“导弹”和多级火箭,都出自武备志,在明代发明,并用于实战。这种导弹,最初是使用弓或弩发射的。作为运送弹头的手段,发明了火箭。于是又出现了飞空击贼震天雷炮。这是在竹编框架上的推进火箭筒内藏的火球上,安上纸糊的翼,具有飞行能力的一种兵器。由于外形奇特,所以很容易被发现。为弥补这个缺点,才出现了伪装成飞鸟的神火飞鸦。把火箭做成多级式,是作为延长射程

11、方法的一种很先进的结构方式。火龙出水实际射程已超过1km,是明代诸多种火箭之中最先进的一种。除此之外,作为多级火箭类兵器,还有飞空砂筒。飞空砂筒,是利用火焰和喷射砂大面积杀伤敌人的一种水战用的大型火箭。为了防止敌人掌握结构上的秘密,还装有反方向飞行的火箭。上述这些兵器,构思新颖,外观也很奇特有趣,但是它们并没有成为主力兵器,而且在也没有任何改进和新型的延续。带弹头的导弹,以及多级火箭,竟然这样早出现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古战场上,但是要成为武器的主流,也许还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第7章、暗器何谓暗器本章介绍中国的“秘密武器”暗器。这些暗器历史悠久,而且流传至今,但是有关暗器的使用方法,并没有全部公开。

12、暗器之中,有一部分纯属防身之用。在现在公开的暗器中,就有许多种类。当然还有不少至今尚未公开、将会永远“秘密”下去的暗器。由于暗器是“秘密武器”,所以就很难知道别人带或没带,或者带着哪种暗器。暗器的秘藏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像携带普通兵器那样,把兵器尽量做得小而轻;另一种方法是使用人们生活常见的工具、农具、食用器皿类,这是一种任何人携带都不会引人注意的伪装类暗器。从上述分类可见,属于不易隐藏、长而大、显眼的长兵器都不能算作是暗器。而那些形体小、容易隐藏的短兵器,远射兵器和软兵器,几乎都可作为暗器来使用。属于大一点的短兵器的暗器,几乎都是伪装类暗器。按用途分,暗器可分为暗杀用和护身用两大类。由于

13、暗器是一种即使携带也不引人注意的一种兵器,所以很容易接近暗杀目标。又由于能在旁人无警戒的状态下携带,所以一旦有事的时候,还可作为护身兵器来使用。虽然这些暗器都具有暗杀和护身的双重作用,但是沾上毒药,或为了在漆黑夜晚使用涂以黑色的暗器,即成为暗杀的武器。何物作暗器总的来说,所有平时使用的工具、农具、食用器皿,均可作为暗器使用,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和训练而已。而这些一点也不引人注目的日常用具,比正统的暗器更具“奇袭效果”,是最可怕的暗器。当然,即使是同样的日常用具,作为暗器使用时,威力也因人而异,而且还必要进行奇妙的伪装。善于把身边日常用具作为武器的最佳例证,那就是少林武术。这些生活在少林寺的僧侣,他

14、们身边的一切用具,无一不能当作武器来使用。烧饭的僧侣用的烧火棍、清扫寺院僧侣用的竹扫帚,甚至,僧侣们吃饭用的碗筷,都是极好的护身武器。即使什么也没带的僧侣,他们身上穿的袈裟、腰间系的山海带、脚上穿的草鞋,都是很有套路、胜过刀枪、得心应手的武器。暗器的效果在敌人没有武器的时候,小小的暗器往往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在敌人手拿武器的时候,暗器能不能发挥作用呢?和前述的诸兵器相比,从表面看来,暗器的威力是微不足道的。当然,也有不少威力大、套路多变的暗器变成了常规性武器。实际上,在本章介绍的暗器中,有一些已经不再属于暗器的范畴了。这样看来,暗器的存在似乎已没有更大的意义,然而,每一种暗器的的确确

15、有着一般兵器所不具备的“奇袭效果”。所谓“奇袭效果”,就是出其不意的制敌能力。从敌人意想不到的方向、意想不到的物体,以及意想不到的时间来攻击敌人,就能收到防不胜防、给敌人以致命打击的效果。同时,还常常给敌人一种心理上的压力和打击。造就是暗器“奇袭效果”的最大特点。暗器的用法和练法,多半是在自己的流派内秘传,有时就连暗器的外形、名称都是绝对保密和不轻易外传的,更不会把用法和练法写成书公开于世。暗器几乎都是采用口传方式(最近好像也有用书籍进行秘传的)。这样做,一是为了防止暗器的滥用,二是为了保持暗器“奇袭效果”这种最大(也是最根本)的威力。护身用的暗器,首先必须想到面对的是刀、枪这些威力很大的武器

16、。这就需要先了解这些武器用法和套路,才能研究出与之对抗的暗器的用法和练法。也正因为如此,一些高手才能用根本称不上武器的草鞋等物击败手拿长枪的敌人。在暗器中,之所以多是一些远射兵器或软兵器,是考虑到面对威力较大的长兵器或长一点的短兵器。能在对方武器尚未接近自己的时候,就能先发制人。而作为短剑的匕首这种暗器,也是考虑到它的灵活和时效性。例如在比较狭窄的屋内,或障碍物比较多的空间,长兵器难以施展,短兵器也不易发挥作用,而锋利、灵便的匕首,就有了用武之地,威力大增。暗器的发展中国最初使用的暗器,是匕首。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了战国时代使用匕首的刺客们的生活情景。尤其在刺客列传中,许多暗杀事件都是使用匕首

17、这种暗器。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裹,直到宋朝,匕首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成为暗器中的佼佼者。情况的变化是在宋代以后。这是由于接下来的几个朝代,对武器的持有限制很严,以及民间武术越来越盛行的缘故。特别是在蒙古族统治的元朝,由少数蒙古族统治着多数的汉族。害怕汉族武装叛乱的元朝政府,以法律形式严禁武器持有。被禁止的武器种类之多,为历代王朝所不及。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反而促进了新型武器的开发,也加速了工具、农具向武器的转化。对这些新出现的武器,即不在禁止之列的武器,政府还来不及立法予以禁止。而从工具,农具转化而来的诸多武器又具有伪装性,是历来武器中所没有的。因此,没有理由取缔或禁止使用。研究一下有关暗器起

18、源的各种传说,不难看出,多数的暗器是起源在宋代或明代。其实,在这些暗器中,有一些在元代就已经出现了。只是由于名气不大,还处于秘密状态,所以就把这样暗器的起源划进了更早的宋代。直到明朝,才成为名副其实的暗器。明朝以后,出现了许多至今还保留的武术流派,这对暗器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些武术流派,都进行过有组织的暗杀活动,从而又发展了暗器的使用技巧。这也是直到现在还有很多暗器的重要原因。易于携带的火器的发展,特别是高性能手枪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冷兵器暗器自古以来的霸主地位。这里介绍的暗器,如今已经很少见了。然而,作为暗器所特有的“奇袭效果”,却没有因此而消失。也许有些暗器作为时代的产物,仍然秘密

19、地存在和发展着。例如,携带方便的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就是一种现代的暗器。这是一种类似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性能的暗器(又有“铁电脑”之称),不管在什么场合,也不会令人生疑。*本章没有附上年表或分类等表。这是因为暗器本身的性质,使起源、发展经过、用法、练法都很保密,所以,就不能多作介绍了。*标度用10cm。匕首外观和用法匕首(图1),是一种双刃的短剑,同时也是一种最普通的暗器。包括柄在内,全长30cm左右,据说汉代的匕首长达40.5cm。在战国时代以后已经使用钢作为材料,在此之前多为铜制的。锋刃是用来刺杀对手的部分。匕首可用单手或双手握着使用,是一种近战使用的武器,但是也可用投掷的方式来杀伤敌人。历

20、史与发展在诸多暗器之中,出现的最早,使用时间最长,效果最好的暗器之王,就是匕首。史记中的刺客列传是一部介绍古代刺客高手的列传,匕首则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暗器。匕首虽然是一种比较短小的武器,但是要想使敌人不察觉,接近到有效的范围,还有很困难的。这就要求刺客有极好的隐蔽技巧。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是把匕首藏在烧鱼中来接近目标的。而荆轲欲刺秦王政(后来的始皇帝),则是把匕首藏在卷成卷的地图里面。把毒药涂在匕首刃上,往往可致敌人于死地。荆轲为了刺杀秦王政所用的匕首叫“徐夫人匕首”,这是一种很有名的上等匕首。为了刺杀成功,是经过染毒特殊加工的剧毒匕首。据说只要被这种匕首划破皮肤,就会见血封喉,即刻致人于死

21、地。飞蝗石外观和用法被叫做飞蝗石的武器,只是一块小石子。飞蝗石是一种不需要任何加工的小石块,信手而拾,信手而发。像这样无需费钱购买、又不要费时加工的武器,可谓是世上绝无仅有的武器了。但是,在选取和使用上却是要下番功夫才行,要选取适合投掷的形状。从其形状和扔出去空中飞行的样子,很像蝗虫,故此得名飞蝗石。历史与发展人类最早发明的投射兵器,就是石块。即使在现在,手无寸铁的暴徒在和警察,治安队格斗,也使用投石。由于这种武器有效而廉价,所以才成为久盛不衰、寿命最长的武器。飞蝗石是用手投的一种武器,而且对石子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可拿来即用。这是由于选取石子和投扔技术,已是经过长时间磨练成型的技术。铁弹则是一

22、种需要特殊加工的投射兵器,是靠手或手指的力量来发射的一种不带锋刃的球状铁制的弹丸。铁弹是一种不以杀伤敌人为目的的护身武器。形状似球,没有锋尖锋刃,便于携带。有的涂上黑色,以提高夜间使用效果。发射这种弹丸,讲究的是实际应用技术,即使没有经特殊加工的铁弹,也可随手使用小石子之类的坚物。在历代武侠小说中,有许多使用小石子的武林高手。水游传中,使用称做“没羽箭”的这类石子的高手,有张清和他的妻子琼英。此外,还有封神演义中,手使五色石的女将邓婵玉,以及能一次发射数块石子的龙须虎,据说他发射的石子,似蝗群一般,甚是厉害。钢圈外观和用法钢圈是一种直径2430cm的金属环。图l是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在实

23、战中,还有圈外侧带有利刃的乾坤乌龟圈(图2),和内侧带月牙状锋刃的日月乾坤圈(图3)。在打击敌人时,可用手握着圈当拳头使用。外侧带刃的,可充分利用刃的各种形状来斩、刺敌人,还可用圈的内侧来封阻敌人的兵器。内侧有刃的钢圈,用来斩、削敌人兵器的柄和手。外侧有突起锋尖的,还可作为投掷武器来使用。金砖在古代章回小说中,偶而出现一种叫“金砖”的兵器。所谓金砖,就是金属砖的意思。外形和砖形状相同,此外也有三棱锤形的。从投掷块状物这一点来说,是类似飞蝗石的一种兵器。南游记中的华光天王、水浒传的马灵和封神演义中的哪咤,都是使用这种兵器的有名人物。这些小说中出现的金砖,都是法宝,或是带有法术的,而绝对非是普通的

24、兵器。历史与发展圈原本是跳舞时使用的一种小道具。外侧光滑无刃的圈,是印度的一种投射兵器,所以,圈这种暗器很可能是从印度传到中国的。实战使用的圈,内外侧的刃是各种各样的。其中,攻击和防御能力都很强的鸡爪鸳鸯钺就是典型的代表。这是一种在握手部左右两侧带有外伸锋刃的钢圈。带有这种刃的兵器,通常叫做钺或镋,但是它无疑是圈的一种。除了上述圈的用法之外,带有这种外伸锋刃的圈,不仅可用来防御敌人的攻击,而且还能进行刺、斩。当然,这种圈不能作投掷兵器使用。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哪咤太子使用的乾坤圈,就是典型的代表。乾坤圈是他出生时带来的一种有仙术的法宝,为金属制,主要是投掷使用。把乾坤圈掷出去,如果击不中敌人,就会

25、自动回到使用人的手中。乾坤圈威力很大,龙王部将夜叉和龙王太子,都是死于哪咤的乾坤圈。飞爪外观和用法飞爪(图1)是在系绳上拴有手掌大小的铁制钩爪的一种暗器。飞爪百链索或带有两个爪的双飞爪,都是此种兵器。除了一根拴飞爪的索绳而外,还有一根由铁环牵连的软绳。飞爪全长约6m,有效杀伤范围3m左右。飞爪上有许多伸缩自如的关节。在飞爪之中,有如同龙爪一样的龙咤,还有爪似梅花的梅咤,此外,还有只一端有爪的飞爪。这种暗器,不但能杀伤敌人,还能擒拿敌人。一旦命中目标,锋利的爪尖就会深陷入肉,或枢住锁甲,衣服等物,使敌人难以摆脱。此外,也常用来攀越高墙等障碍物。历史与发展飞爪这种暗器在明代发明,但是在北宋的武经总

26、要中曾有飞钩(钩)的记载,也许就是飞爪的前身。飞钩是一种守城用的兵器,也是在带有铁环的钩爪上系以软绳的暗器。使用这种飞钩,可以从城墙上抓钩住攻城敌人的装备以擒之。峨嵋刺外观和用法峨嵋刺(图1)长30cm,是铁棒两端制成锋利笔尖状的一种兵器。为防止从手中脱落,在铁棒中央位置,设有一个插中指用的可转动的圆环。和其它兵器一样,峨嵋刺也派生有多种样式。既有两端都带尖的,也有只是一端带尖的。还有不带手指环,前端为笔状的点穴笔和判官笔。此外,还有比峨嵋刺短一半、有三个不同方向带锋尖的子午钉。使用峨嵋刺时,中指插入环内握紧,使两端与之呈垂直状,用以刺或打击敌人。峨嵋刺中,最厉害的是专门点敌人要害穴位的点穴针

27、。顾名思义,这种峨嵋刺不但可刺可打,还可用于点穴,使敌人苦不堪言。峨嵋刺携带方便。中指插入转动环内,使铁棒与手指相干行,使敌人难以发现。以此状态,迅速旋转铁棒,即可变成攻击的态势。除了使用一支,还可同时使用两支峨嵋刺。峨嵋刺也可当作投掷兵器来使用。而叫做飞刺的峨嵋刺,则是经过特殊加工,专作投掷使用。它比普通峨嵋刺稍短,长20cm左右,重约220260g。以12支为一组,装在囊袋中携带。历史与发展峨嵋刺的历史并不久远,是清代以后出现的一种暗器。据说最早起源于宋代,但是,至今尚无这方面的确实证据。峨嵋刺也从中国传到了日本,只是名称有所不同,被叫做“守铁”或“铁柱”等。点穴点穴,为武打中一种特殊的攻

28、击手段。中国医学源远流长,很早就有通过刺激人体表面穴位使体内引起反应的点穴技术。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不但掌握了人体各个部位的穴位,还知道给以怎样的刺激,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其中,既有能治病的穴位,也有给予致命打击的穴位。根据这个医学上的发展,就产生了武术中的攻击穴位的点穴术。由于点穴是以简洁的动作,就能给予敌人致命伤害的技术,所以,武术各流派,无一不潜心于这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攻击技术点穴和防御技术(解穴),当然也包括中医治病的穴位疗法。点穴,一般是用手指进行,但是也有使用专门武器的。暗器多半是一些小型的武器。所以历代武术流派在研究点穴术的同时,还发明了点穴针之类的点穴专用武器。子母鸳鸯钺

29、外观和用法子母鸳鸯钺(图1)是把两个锋利月牙组合在一起的一种兵器,长度47cm。虽然把这种兵器冠以“钺”的名称,但是和斧并无关系,毋宁说它是一种圈类暗器更合适。其中,鸡爪钺是子母鸳鸯钺尺寸最大的一种。由于这种兵器和拳合为一体使用,所以拳法高手使用,威力倍增。有了这种兵器,在遇上带有武器的敌人时,就比赤手空拳好得多。所以,子母鸳鸯钺是一种可攻可防的兵器。历史与发展这些戴在手上的兵器具有很大的杀伤力,而且随着拳法的发展而层出不穷。在明代的三才图会中就曾记述了没有刃叫做“铁拳”的一种兵器。关于子母鸳鸯钺的由来,目前还不清楚,但是,有人认为它是出自明代。子母鸳鸯钺作为八卦掌的代表性兵器,为人们所熟知,

30、故又有八卦锁之称。武林高手八卦门的董海川(17961770)善使这种兵器,故此得名八卦钺。据说这种兵器是他发明的。但是,除八卦门派外,少林等武界流派也使用子母鸳鸯钺。流星锤绳镖外观和用法流星锤(图1)又称流星槌,是在软绳端栓有带铁环金属锤的一种暗器。绳长310m。锤身用铸铁或铜制成,形状有爪形,球形和多棱形等多种。锤头重约23kg,最重者达5kg。锤头重量依使用者而定,但是不能低于1.7kg,否则就会因过轻而失去威力。流星锤,又分为只在绳一端拴锤的单流星,和绳两端均有锤的双流星。而带利刃突起的狼牙锤,则是从流星锤脱胎而出的一种。绳镖(图2)是在软绳端拴有钢镖的一种暗器。绳的长度和流星锤一样。镖

31、由纯钢所铸,镖身为三棱形,和脱手镖相似。绳镖也有像流星锤那样两端带镖的双头镖。用法和脱手镖相同,可刺、可打。双头的锤或镖,用手握绳中央位置。单头的是握在没有锤或镖的一头。使用法,一种是像脱手镖那样,靠直接发力刺打敌人;另一种是利用软绳把锤或镖抡起,靠甩劲打击敌人。双流星锤,还有用嘴叨着的一种使用方法。这些带绳武器,使用起来灵活多变,可远可近,可刺、可劈、可打,在打击正面敌人的同时,亦可攻击背后之敌。流星锤和绳镖的锤头、鳔头都制成小型,和软绳相连,易于隐藏携带。而最大的特点,是能在打出后用绳收回。因此,同于脱手镖,不必准备和携带多支镖头。历史与发展流星锤大约出现在宋代前后,是从西域传到中国的。多

32、半是由铁链夹棒、连珠双铁鞭这种多节棍,多节鞭,以绳代环演变而成。武备志中的飞锤(双流星)和三才图会中的锤星(单流星)都记述了比较完整的流星锤。到了明代,已经出现了各种样式的流星锤。不但流传在武术界,而且用到了战场上。绳镖具体出现的年代已无从考证,可能是在流星锤出现之后以镖代锤就脱颖而出。脱手镖外观与用法脱手镖又称飞镖,相当于日本的“手里剑”(撒手剑、甩镖),靠腕力直甩而发。形状如图1、图2所示,除圆中所示棱状镖身以外,还有棒形飞镖。不论哪种镖形,尖部都锋利无比。镖长714cm,重约150260g。长短、重量亦依人而别,并不都在此限之内。为使甩出的镖飞行稳定,而在镖身末端扎有红绿绸,即镖衣,用以

33、鼓风乘势,犹如箭羽。带镖衣的叫带衣镖,不带镖衣的称光杆镖。脱手镖通常以十二支或九支为一套,每一套中必有一支比其它长而重的镖,此镖即为绝手镖。这支镖,非在迫不得已时,决不轻易使用。射程以7m左右为最佳,最大可60m。毒药镖是一种带有剧毒的特殊脱手镖。所用之毒药及配方,各武术流派相戒不传,而为自家门派秘传。历史与发展脱手镖的真正创始已无从考证。据武当派的武当绝技(续集)称,是出于北宋。说是有一老僧少年游西域时,得异人传授包括脱手镖在内的各种武术。后归隐于四川某寺,悉心研究十余载。成正果之后,出山遍游中原各地,传授技艺。又通过他的弟子,相传不绝。据说,南宋名将岳飞也受其真传。镖师清朝末期天下不太平,

34、相当于今天的保镖和护卫的镖师这种职业应运而生。镖师这个名称的由来,大多认为是镖师之中多为脱手镖高手而得名。脱手镖是一种暗器,练法和套路,自然是秘传。而受此秘传者,即为武林高手,当作保镖、护卫当然是最合适的了。袖箭外观和用法袖箭(图1)是利用弹簧的弹力发射短箭的筒状发射器。由于能隐藏在袖内发射,故此得名。袖箭不靠腕力,却威力甚大,有效射程可达100m,而且飞行平稳。发射器用铜、铁所铸,为圆筒状。下图所示,长约26cm,外径2.6cm左右,筒内装有钢丝盘成的弹簧。箭杆用无节竹作料,加工成长约23cm,如最细的筷子粗细。前端装有梭形锐利钢箭头,长约3cm。每次只能发一箭的的箭筒,为单筒袖箭。除此之外

35、,还有可连发数箭多种。其中包括两筒的双筒袖箭、三筒的三才袖箭、四筒的四象袖箭、六筒的梅花袖箭、七筒的七星袖箭、九筒的九宫袖箭。除单筒袖箭外,其它可连发者,均需备用相应数量的袖箭于筒内。以装箭一次,可连发六箭的梅花袖箭为例,它不同于单筒袖箭,是集六个较细单筒袖箭为一身,排成梅花形状。梅花袖箭以六支箭为一套,但通常持箭人,至少身带三套,计十八支,均先入筒备用。历史与发展袖箭始出于哪个年代不详。根据武当派的武当绝技(续集)说,在宋真宗时,有一道士号霞鹤,为修行而云游四海。后入川,于峨嵋山发现一石屋,那是仙人的故居所在。在石屋中,他寻得机轮经一书,乃东汉诸葛武侯所著。书中详记有木牛、流马、火炮等诸种机

36、关制造之法,其中亦有袖箭制法说明。霞鹤道士终归西天,也未曾揭秘此书内容于世。机轮经一书亦无影无踪,未能流传于后人共享。所幸他公开了袖箭制造之法,世间方有袖箭传至今日。单筒袖箭不失为一种暗器之最,但不能连发实为一大缺陷。到了明代前后,出现可连发数箭的袖箭,直至风行于世的梅花袖箭。仙术篮和少林寺挎虎篮八仙之一蓝彩和所用的仙术篮,作为他的招牌法宝而家喻户晓。此篮为竹制,大小和形状与普通之物无大差异,然而它能入人,甚至可包容整个宇宙万物于内。未熟青果置于篮中,可自成熟。也许受此仙术篮的启发所致,少林寺流传一种铁丝编成、叫做挎虎篮的防身用篓筐。这种篓筐是从上山采集食料、草药的竹筐发展而成的。只因山贼猛兽

37、时常出没,少林寺僧侣用铁丝编筐,一作搬运山物之用,同时又可作防身武器使用。筐把高13.4cm,筐沿至底深16cm,筐口长35.2cm*宽14.4cm,筐底长17cm*宽13.4cm。由于用铁丝细密编就,不但是打击的利器,而且可防御包括投射兵器在内的各种武器的进攻。柳叶飞刀外观和用法柳叶飞刀(图1)是用于甩投的特制暗器,因刀形似柳叶而得名。刀身带刃,长17cm,刀柄长约5cm,刀刃最宽处约6cm,刀重以170g左右为标准。刀刃和刀柄均为铁制。为了甩投时飞行平稳,命中率高,在刀柄末端拴有长约6cm的彩绸。外观似刀,但两侧出锋带刃,所以,不但可用刀头扎刺,两面锋刃亦可伤人。其刃锋利无比,但因甚薄,功

38、夫不深者,难以用于劈砍。刃尖锐利,是制敌之主要部位。柳叶飞刀,每刀以十二口为一鞘,刀柄露鞘外,可随手取用。欲练成柳叶飞刀高手,非十年以上功夫不可,投甩远及200m。历史与发展投甩刀剑之技术,恐非始于战场,大概是杂耍特技演练而成。这种投甩杂技,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是中国一种很古老的曲艺节目。后来被纳入武术之中,继而发展为柳叶飞刀。从水浒传中的八臂哪咤项充使用飞刀可考,专用的飞刀起码出现于明代。飞叉外观和用法飞叉(图1)是为投掷而制的一种叉。形状按叉头分为两股、三股、五股多种,其中,以中股挺出如枪头的三股飞叉为多见。标准飞叉,全长约29cm,叉头锐利,约占三分之一。两股飞叉以全长约20cm为标准型

39、,叉头占二分之一。五股飞叉,尺寸与三股相同。各种飞叉皆以铁铸而成。重以600g为标准,可视用者的力度而有所差异,但以不超过1200g为限。射程依训练程度而异;最远可投及160m。叉将发出之前,高举过顶,向后一挫,顺其势向前,松手,叉即飞出。飞叉以每九支为一组,叉头朝上,装于皮袋携带。历史与发展就飞叉的起源而言,作为一种兵器,恐怕不是由乡间农民所用农具之类发展而来,大抵是渔民捕鱼用的鱼叉演变而成的。鱼叉由来已久,自古有之,从出土文物已经知道,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用拴绳的鱼叉捕鱼的事。然而,究竟是何时、何人把这种鱼叉加工成飞叉这种武器的,至今虽无定论,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至少在明代就有了飞叉的存在

40、。飞铙外观和用法飞铙(图1)是用铜钹这种乐器做成的武器。形状为圆盘状,中央有突起,四周边缘薄如锋刃。一般以铜铸,也有用纯钢铸成。由于外观看似乐器,更使其成为一种令人难以提防的奇怪暗器。按尺寸分,有大小两种。大的直径约32cm,小的约为16cm。大者中央突起之正中有一圆孔,贯系一根长约3.3m的软绳。用法与流星锤、绳镖相似。若旋飞出去不中目标,可用系绳收回。因受索绳长度所限。有效杀伤范围只在3m左右。由于可用绳收回再用,故一个或两个足矣。小的飞铙,中央突起没有孔,亦无须系绳。使用时,用手握其边缘用腕力而发。以九个或十二个为一套携带。旋转飞出的飞铙,靠其边缘锋刃,取较远之敌。此物杀伤范围甚广,很难

41、躲避。威力虽依用者而异,但是因其旋力,威力大增。不但衣服、皮肉不能抵御,竟连树木、岩石亦被切断划裂。历史与发展飞铙初非武器,原是铙钹乐器,据说是在南北朝南齐(479502)前后,由南方或西方传过来的。但是,是谁把此乐器制成武器却不得而知。传说飞铙是在唐代从西域传入中原的一种杂技曲目,这也许是确有其事。不但有这种正圆形的飞铙,还有把铜钹一分为二呈半圆状称之为钹(图2)的武器。它不是投掷类武器,而是用手捏其中央凹处使用的一种短兵器。用纯钢铸成,和飞铙一样,边缘部分锋利成刃。图2所示,长约35cm,两个为一套,两手使用。不但用边缘锋刃砍劈,而且因其面积较大,亦可作盾使用。最早的乐器类武器用乐器作武器

42、来使用,可考的最早历史事例,就是使筑(古代弦乐器,像琴,用竹尺敲打)高手燕人高渐离刺杀始皇帝。高渐离是荆轲之密友。荆轲暗杀秦始皇失败,始皇帝大怒而灭了他的故乡燕。逃离了燕国的高渐离隐姓埋名,然而他时常弹筑以发泄心中的不悦。此事终于被始皇帝知道,于是召他入宫。始皇帝知道他是荆轲之密友,然而颇爱他的才能。为防复仇,始皇帝刺瞎了高渐离的双眼。尽管这样,高的演奏依然不同凡响,楚楚动听,每次都使始皇帝大为感动,使高有机会接近始皇帝。高渐离备铅块藏于筑内,伺机行刺。但是高已双目失明,一击并未打中始皇帝而失败。从此以后,始皇帝再也不准秦以外的他国异人接近自己了。掷箭外观和用法掷箭(图1)是一种不用弓弩箭筒,

43、而靠腕力空手发射的一种箭,又有甩手箭之称。箭长2330cm,前端锐利似镞。箭分三种,一是全箭用铁打成(重300400g),粗如小指,前端为镞,呈三棱形;箭杆,前细后渐粗。二是铁镞,但以竹或藤作箭杆(70120g),末端加羽,以稳定飞行。三是完全以竹削制而成,既不用镞,也不加羽,但必锐其端。练此掷箭,完全取其便利。练成此功者,树枝、竹筷之类皆可用以代箭,打击敌人。以十二枝为一套,随身携带。练掷箭必先练腕劲。从3m距离开始练掷,直至160m命中目标为止。有效射程虽依腕力和训练而异,但160m已为极限。历史与发展掷箭由来已久,起源于从周代传下的投壶。投壶原本是主宾饮宴时,投矢于壶中的娱乐之具,后来把

44、这种投壶游戏用的短矢演变掷箭技法。据武当派的武当绝技(续集)所云,乃唐代少林寺僧侣所创。据说,少林寺僧侣最先以竹筷代箭,此后就一代传给一代。实际上,少林寺有一种叫双竹筷这类的武器,以每两枝为一套使用,并练就了用此破解枪,棍诸多武器的技法。除了用其端点穴的技法外,还有掷甩技法。金钱镖外观和用法金钱镖又称“罗汉钱”,是把普通硬币(即大青钱)作为武器使用的一种飞掷类暗器。金钱镖作暗器极为合适,随身携带硬币,谁也不会生疑,练就此功,随取随发,非但便利,且使人防不胜防。金钱镖分为两种。一种是不经任何加工,直接使用;第二种是将硬币四周锉薄磨锋成刃。其中,以中央有孔的大青钱类硬币最为多见,其周径约3cm,铜

45、钱重47g,银元约重37.3g。硬币重量远不及其它投掷类暗器,所以,本身并无甚大的杀伤威力。关键在于腕力训练,加之平飞旋转,威力才会大增。历史与发展据传,硬币最早出于夏王朝。而作为金钱镖使用的这种中央有孔的金属硬币,是出于战国时代,为青铜硬币。此后,历代王朝无不大量铸造。到了宋、元,明时期,所铸造的硬币大量输向以日本为主的东亚各国,作为货币广为流通。至于金属硬币是何时、何人将其作为武器使用,虽无从考证,但金钱镖至少在明代就已出现,这一点是明确的。铁橄榄外观和用法铁橄榄(图1)又称核子钉、枣核箭,为一种外形似橄榄的防身暗器,长2.3cm,重3775g,由铜或纯铜锻造而成。两端出锋,可制敌之要害部

46、位。铁橄榄以手直发为主,但也有用口劲发射的。口含发射者,必苦练内功。以皮袋携带,内装1632个,随发随取。历史与发展铁橄榄创始于武术三大流派之一的武当派。武当派历来注重内功,口含发射之法自然最先出于武当派。因口含发射很难练成,所以易于掌握的用手直发技法延续不绝,得到普及。作为三大流派之一的少林派,使用一种类似铁橄榄,叫枣仁镖(图1上)的暗器。大小为铁橄榄倍余,长约5cm。外形酷似枣核,一端带锋,尖锐异常。铁笛外观和用法铁笛(图1)即铁制的笛子,乃一种护身用的打击武器。图中所示的铁笛,长约65cm。虽为铁笛,但是吹奏起来,如同乐器笛子一般,故有很大的伪装性。铁笛为中间空心之管状,故体轻,但坚实不

47、易折断,可攻可防。历史与发展笛分为七个孔的横笛和五个孔的竖笛。七孔笛乃前汉武帝时丘仲所发明,五孔笛据说是东漠时期从羌族传过来的。暗器铁笛,是指七孔横笛而言。在MARTIAL ARTS这本书中,对铁笛有这样的记述:“使此笛者,吹奏出之优美旋律,可令敌人狂乱不能自制。”用声音作武器之说,虽然有些荒诞无稽,但是在中国,自古就有一种传说,说的是有一种音乐法术无边,不仅能呼风唤雨,甚至能夺取人的性命。除铁笛、飞铙之外,还有不少武器都是从乐器变化而来的。少林寺使用的铁琵琶就和铁笛一样,是一种外形和乐器琵琶完全一样的武器。闭血鸳鸯幡外观和用法闭血鸳鸯幡(图1)是少林寺传下来的一种护身用武器,属短兵器之类。是

48、由僧侣传道时使用的幡演变而来的一种武器。鸟形部分可打,叉状爪可刺,而且是一种很好的防御武器。这种武器看似鸟,却非鸟,正是这种朦胧得使人捉摸不定的外形,更加令人生畏。历史与发展据说,旗最早出现于黄帝和蚩尤打仗的战场上。旗和军队是同时出现的,从有军队之日起,就有旗。旗是军中传达命令、或用来通知集合地点的一种工具。在战场上,最早是用乐器类来传达命令的。但是在喧嚣的战场上,噪音太大,靠乐器声音很难传到远处,于是就出现了靠视觉传递特殊消息和命令的旗。军队用的旗,不都是用布做的,更多的是用动物的尾和羽毛。包括羽、旄、旌、物、旗、获旌、幡、旆、旃、太常、幢等多种。这些种目繁多的旗,不仅只用于军队,还常用在宫廷和宗教的一些仪式上,用以象征人物和神灵。据少林护身暗器秘传记载,掣幡原本是吊丧死人的一种民间风俗。作为佛教寺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