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末测试A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20分) 1.人的活动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人难免会遇到挫折。造成挫折的自然 因素是指:( )。 ①洪涝灾害②人间的生老病死③某些生理缺陷④恶劣的环境 A. 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有的人能够面对挫折,在挫折面前百折不挠;有的人一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造成两者不同的自身原因,主要是因为()的不同。 ①生活的态度②自然环境③挫折的大小④人生的理想和目标 A.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3.林肯总统
2、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仍然不屈不挠不懈努力,终于竞选成功。他的成功说明了()。 A.经历了挫折后,肯定会有成功 B 挫折会让人丧失信心 C.挫折是对人的意志的考验,也是一种磨练 D 要想成为名人就要经受住挫折 4.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放弃目标的人是( )。 A.胆怯、懦弱的人B 自信的人C 聪明的人D 知足的人 5.古人云“蚌病成珠”就是指( )。 A. 凡是遇到挫折,身处逆境的人都可以成功 B.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孕育着成功 C.遇到挫折时,要学会自我疏导 D 我们
3、要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6.毛泽东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句话说明( )。 A. 做好事太难,高不可攀 B.做好事只能偶尔做,因为它很难 C.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做好事 D 做好事贵在坚持,楔而不舍 7.下列对于法律理解错误的是()。 ①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的舆论中 ②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③它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④它对普通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A.①② B.①④ C
4、①③ D ③④ 8.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守规则,尤其不能()。 A.违反法律B 违反道德C 违反市民公约D.违反校规 9.对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A.批评教育为主,放宽处罚的力度 B.严厉惩治,杀鸡做猴的原则 C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D.惩罚为主,教育为辅的原则 10.在生活中,青少年合法权益常受到来自各方面侵害。当受到非法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 ①以牙还牙地进行报复 ②通过有关
5、部门、社会团体,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 ③使用法律手段,打击侵害自己权益的违法者 ④忍气吞声,忍一时风平浪静 A.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二、判断题(,共20分) 1.人生路上,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我们看到大挫折要避开,看到小挫折要坚决克服。() 2.当遇到挫折时,向长辈、朋友倾诉自己心中的苦恼是懦弱的表现。() 3.具有坚强的意志,是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 4.能正视自己的弱点,不沮丧,不自卑,这是意志坚强的表现。() 5.磨破坚强意志,要从细微之处做
6、起,从小事做起。() 6.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其中道德最具有权威性。() 7.只有违反刑法的行为才叫做违法行为。() 8.刑法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公安机关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 强制的方法。() 9.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指挥的。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行为上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10.受到国家司法保护的青少年是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 三、探究与实践(60分) 1.说说心理话。(6分) (1)你有没有因做错事被老师批评的经历?当时你的心理反应是:
7、 (2)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画家,但是你的眼睛存在先天性缺陷——色盲,你会如何对待: (3)由于没有认真复习,你这次期中考成绩十分不理想,你的心情是: (4)你想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可是你以前因破坏公物而受到学校的处分,你的想法: 通过分析上述的想法,我们可以看出: ⒉一批登山者从不同的路线接近峰顶。突然,一阵猛烈风暴压住了他们。一位业余登山者,当风暴开始袭击时,几次想站起来都没有成功,最终他屈服了,也就永远地倒下了。有一位登山者,因失去知觉倒在雪地中。当他终于清醒过来时,马上意识到自己面临生与死选择。这时,他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努力活下来。他知道停下来意
8、味着死亡,所以,一步不停地走着。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好似几个世纪,他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动着。最后,他走回营地,迷迷糊糊地倒在营地的帐篷前,队友们最终把他救活了。(6分) (1)请问两位登山者面临同样的困难,为什么结果不一样? (2)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3.卡耐尔·桑达斯是肯德基炸鸡的创始人。65岁时他开始经营餐馆,生意兴隆。但是,由于修路,他的餐馆搬迁,顾客由此骤减,最终倒闭。但卡耐尔在失败面前没有放弃。他想,餐馆虽然倒闭了,但可以把制作炸鸡的秘方转让给其他人。于是,他开始遍访美国国内的餐馆,教给各家制作炸鸡的秘诀——调味法。每售出一份炸鸡,他可以获得5分的回
9、扣。5年之后,出售这种炸鸡的餐馆遍及美国和加拿大,达400余家。后来,青德基炸鸡店遍布全球,而卡耐尔自己也成了大富翁。(6分) (1)“炸鸡大王”卡耐尔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他的成功之路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6.2002年9月 29 S,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馆基签署国务院第363号令,公布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该《条例》自 2002年11月 15日起实施。该《条例》第 30条明确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的行为的,未悬挂《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成年人禁入标志的行为的,由文化行政部门给予
10、警告,可以并处1500O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同时,该《条例》第 9条规定: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2004年 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在春节、寒假来临之际下发 T 2004年第2号文件,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实施专项治理。该通知明确规定:网吧自设立以来两次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责令停业整顿;对累计三次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对倩节严重或在规定营业时间以外接纳未成年人的,一律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⒈)为什么要对接纳未成年人的网
11、吧进行处罚?(5分) (2)为什么不得在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内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5分) (3)国家为什么要这样做?(8分) 期末测试B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20分) 1.“土可杀而不可辱”表明()。 A.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信心 B 每个人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C.每个人都有坚强的意志 D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 2.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曾说“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 指望幸运……我激励自己,我用尽了所有的力量应付一切……我的毅力终于占了上风。”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居里夫人是世上最不幸的人②坚强
12、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可靠保证 ③坚强的意志是一切成功的基石④任何人的人生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A.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3.被誉为“中国童话大王”的郑渊洁,小时候数学老是不及格。数学学不好,他就在写作方面发展自己,终于走上了童话创作的道路。他的成功告诉我们()。 A.可以不学数学,只要学写作就可以了B.学生只要注重个人特殊能力的培养,不要全面发展自己 C.扬长避短,是走向自强的捷径 D.童话创作是所有青少年成功的出路 4.中国有很多祝福语,如“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等,表达的意思是()。 A. 人可以通过努力使自
13、己不遇到挫折、失败 B 人们内心的良好愿望,希望时时幸运,事事顺利 C.人可以通过祈福使自己不遇到挫折、失败D 能否遇到挫折、失败因人而异 5.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心理品质是()。 A. 智力正常B 开朗乐观C 意志坚强D.情绪积极 6.重庆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张君等14名罪犯,分别在重庆、常 德被执行死刑。表明()。 A.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意志的体现 B.法律只打击抢劫、杀人犯罪 C.法律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 公民的权利义务具有一致性 7.我国目前
14、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其重要原因是()。 A. 青少年违反了法律不受法律制裁 B 缺乏法律知识,法制观念淡薄 C 法律对青少年的要求过于苛刻 D 法律对青少年没有约束力 8.某小学教师因学生小王没有完成家庭作业非常恼火,便拧小王的耳朵,结果将小王的左耳朵拧掉了。对此,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赔偿小王医疗费等费用2万余元。这表明我国法律:()。 ①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③禁止和制裁老师批评教育学生的行为 ③禁止和制裁老师体罚学生的行为 ④禁止和制裁老师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15、 D ②③④ 2004年9月,某市四名未成年人因没钱上网玩游戏,短短9天时间持刀抢走他人钱物共计价值1万多元。当地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不公开审理,依据我国刑法判处四人有期徒刑。据此回答: 9.四名未成年人的行为是()。 A. 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 C 一般违法行为D 应受行政处罚的行为 10.人民法院对此案不公开审理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 A. 学校保护B 家庭保护C、社会保护D 司法保护 二.判断题(共20分) 1.“金无足赤,人无先人”是指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因此,对于缺点不必惊 慌,也不必急。() 2.“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说明小错
16、虽不断,但只要大错不犯就行。() 3.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日常的学习、娱乐、体育锻炼、家务劳动、休息和饮食等活动,就可以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4.能正视自身的弱点,不沮丧,不自卑,这是意志坚强的表现。() 5“宝剑锋从磨项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坚强意志高尚品德,必定要经历艰难、困苦和不幸的磨炼。 6.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是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包括有严重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 7.学生违反纪律,班主任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这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校保护要求的行为。() 8.刑罚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9.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
17、法,包括罚款、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10.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三、探究与实践(60分) 材料一:海伦·凯勒的故事。她在 19个月大时国发高烧差点丧命,成了既盲又聋的孩子。但她并不是个轻易向命运低头的人,尽管身有残疾,但海伦从不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差别,她有惊人注意力和记忆力,同时还具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7岁时的她自己发明了 60多种不同的手势,靠此得以和家人交流。靠着顽强的毅力,她还学会说话,这对一个失聪的人来说是个巨大的成就。1904年,她以优异成绩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上大学时她就写了《我的生命》一书。毕业后她周游全美国
18、不断举行各种讲座。1932年,她被任命为英国皇家盲人学院的副院长。她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还上演了关于她生平的戏剧和电影。海伦面对挫折并没有倒下,而是勇敢面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二:一个歌唱家的故事。他就是农民的儿子、总政歌舞团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谁能想到,这位征服了世界级音乐人的歌唱家,在还是中央戏剧学院学生时,曾深受贫穷的折磨。但困苦的生活没有使他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为了打工助学,他每天赶到建筑工地,推土、筛沙、和泥,做临时工。他曾经为了在一个晚上铺完商场前的地砖而彻夜劳作,以致到第二天天亮时,在地上跪了一夜的膝盖又红又肿,几乎站不起来。面对生活的挫折
19、他常常鼓励自己:“实现理想必须付出代价,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只有经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磨难,才能有灿烂辉煌的明天。”(4分)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人物取得成功,他们的经历有什么共同点? (2)他们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2.仿照例题完成“展望未来”。 例:七年级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学期里,我克服了一些困难,取得了一些成功。阳光总在风雨后,在实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估计还会遇到这样的困难:在做科学实验一次又一次失败。对此,我准备这样面对:不丧失信心。告诉自己:失败一次就向成功迈进了一步,必须坚持下去!以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与同伴密切合作,找出失败原因,总结经验,继续实验,直到
20、成功为止。 在回顾与展望中,我能感受到自己长大了、成熟了。成长中,我受到很多人的帮助与关爱,经历过泪水与欢笑,所有的经历造就了我。我心怀感激,满怀信心走向未来!(6分) (1)阳光总在风雨后,在实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估计还会遇到这样的困难(写出一种): (2)对此,我准备这样面对: (3)请你根据材料的最后一段,也续写一段意思相近的话: 3.某校八年级学生小张,一天放学后,在校外遭到几名社会青年的勒索。这几名社会青年强行将小张身上的钱抢走,并威胁小张以后每周星期五放学后都要在校门旁交出20元钱。小张又气又恼,想出了三条对策。其一是:惹不起躲得起;其二是:告诉老
21、师并报警;其三是:纠集“朋友”去报仇。 请你帮助小张决策,应该选择什么对策,不选什么,并说明理由。(8分) 4.材料一:1996年10月,在西安市某小学,因未按时交纳打针、取暖等费用17元,二年级五班有数名七八岁的小学生被班主任勒令站在讲台上自己扇自己嘴巴,每人一百下…… 材料二:李明的父亲看见别人发了财,而自己的儿子不挣钱还要花学杂费,就将五 岁的李明送到乡里的砖瓦厂去做工。(6分)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有关人员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哪些规定? (2)如果你是这些同学中的一员,你应该怎样做? ⒌ A、B、C都是某校初中七年级学生。C因
22、小事与B发生矛盾,并动手打了B。A看到 B受了委屈,不问青红皂白就上来把 C打倒在地。老师批评 A有事应该找老师解决而不应该打架,并打电话要A的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B出于感激,在放学后邀A到自己家里玩,到晚上9点仍不肯分手。B的父母出差外地,A说已经晚了不想回家,因打架怕爸爸教训自己,提出在B家过夜。B说:“这算什么!就住我家吧。”A的家长起初因孩子打架违反纪律而生气,见晚上 10点他未回来转而着急。于是与亲友联系并四处寻找A,结果没找到。12点多,家长无奈地到派出所报案。民警一边安慰A的家长一边说:“未成年人夜不归宿危害很大,容易受委屈,受坏人欺负,和坏人在一起还容易参加违法犯罪活动。”听到
23、这儿,家长更急了,顾不得是否影响老师休息,打电话问老师“A可能与谁在一起”。老师考虑到A打架与 B有关,于是打电话给 B,这才知道 A的下落,并告诉 A的家长。 (l)A夜不归宿给家人、民警、老师带来什么麻烦?(3分) (2)民警的话给你什么启示?(3分) (3)设身处地地替A作利弊分析,说明如何选择正确的行为。(3分) 6.作为中学生,面对不良行为,让我们共同探讨矫治以下行为的有效方法。(15 分) (1)假如你的同学旷课打游戏,并且准备整夜不归,你应该怎么办? (2)假如遇见你的同学正在强行向小同学索要财物,你应该怎么办? (3)假如你的同学受到欺辱,为报复对方,邀
24、你一道和对方打架斗殴,你应该怎么办? (4)假如发现同学正在阅读含有大量色情、淫秽内容的卡通读物,你应该怎么办? (5)假如发现你的同学正在吸食甚至注射毒品,你应该怎么办? 7.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初中八年级的男孩,由于很复杂的原因,爸爸长期不在家,也没有任何经济援助。家里的生活全靠妈妈打一份勤杂工来维护,月薪不足200元。但母亲人穷志不短,她不依赖他人的照顾,任劳任怨地抚养着孩子。孩子很节俭,也很孝顺,甚至还省下班上剩余的早餐当中餐,学校得知这件事后,特别 钦佩这位母亲的人格,也为学生的懂事而欣慰、于是在免除该生的借读费之外,还从学校师生募捐的助困基金中,每月提供100元生活补助,帮助那
25、位坚强善良的母亲,也为这位学生提供更好一些的学习条件。 可是,当班主任把钱送到该生的手中,他却不肯接受,原因是他认为班里、学校里还有比他更困难的,特别是来自郊区的住宿生,更需要这笔钱。后经老师多次交流沟通,该生怀着感激的心情接受了这笔补助款。我们以为他会用这笔钱去改善他的伙食或买些衣物,然而,令我们感动的是,他悄悄地用这笔钱一方面帮助身边遇到困难的同学,另一方面他每周都买些水果的几个同学到敬老院慰问并帮助孤寡老人。 (1)围绕这个学生的做法想一想,假如自己面临挫折或逆境,如何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3分) (2)上述故事反映了对未成年人哪些方面的特殊保护?此外,社会、学校和班级还能从哪些方面来帮助这位同学?(3分) (3)结合自己实际生活,想一想如何从自己生活的点滴小事中磨项坚强的意志,并制定一份计划书。(6分)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