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庄子故事两则学习目标1、能翻译课文,并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自学能力。2、查阅有关庄子的资料,了解庄子的思想。3、感知庄子和惠子的不同,理解庄子的志趣。学习重点1、欣赏惠子相梁中反映的庄子的志趣2、感受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学习难点1、理解庄子和惠子的辩论思维。2、分析庄子和惠子的关系。前置作业 1、借助工具书,找出常用文言词汇,翻译理解课文。2、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3、从这两则故事中,你看出对庄子和惠子是怎样的人?4、搜集有关庄子故事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庄子。学习流程一、导入观看视频庄子,通过视频了解庄子的思想,了解庄子作品的一些内容,如巨
2、大的怪鸟、寒蝉和灵龟、小麻雀的得意等。提示学生,通过视频的介绍,我们初步了解了庄子的思想,还从惠施的大葫芦中知道了惠子和庄子好像是朋友,现在我们就通过学习故事两则来进一步了解庄子。(作者简介 文学作品简介)二、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师: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过朗诵关,要注意停顿、语气等,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一遍。然后小组合作,积累文言词汇。学生活动:1、齐读课文。2、小组讨论,找出常见的文言词汇,找出不懂的词句。3、全班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积累的词语,共同理解难懂的词句。教师的准备:惠子相梁:做宰相或谓惠子曰:有人欲代子相:想,想要子知之乎:你,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夫鹓鶵发于南海:句首发语词;非梧桐不止:
3、栖息于是鸱得腐鼠:在这时是鱼之乐:这固不知子矣:本来汝安知鱼之乐:怎么三、再现课文,初识庄子教师:这两则故事写的都是发生在庄子和惠子之间的故事,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同学们根据课文故事改编的课本剧。学生活动:两名男生表演惠子相梁,两名女生表演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师:谢谢两位同学精彩的表演。通过课本剧的表演,结合课文内容,你看出庄子和惠子分别是怎样的人?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找出能表现庄子和惠子的性格的语言和行动描写。教师的准备:惠子相梁1、作为好朋友,惠子在得知庄子要来的时候为什么害怕?显然关键词在于“相”,也就是惠子和庄子之间的矛盾在于物质利益。这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板书事件关键词:惠子、庄
4、子、相。用符号表示二者的关系。为下面的教学作准备。2、学生举庄子的比喻,写出关键词:鹓鶵、鸱、腐鼠。然后让学生与事件的关键词连线。学生连好线后,一定要问他为什么这么连。庄子用这个故事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的讥讽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但从逻辑上看,惠
5、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2、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它愉悦心境的投射。庄子此时快乐,他认为鱼也应该是很快乐的。我们把话题说得远一点,庄子的这种人生态度,我以为是非常重要的,带着这样的眼光我们可以在冰冷的现实中找寻到诗意,从而丰富我的精神家园。板书:诗意的栖居四、拓展延伸,感悟庄子板书设计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结合两则故事,比较庄子与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
6、惟恐不及。庄子与惠子游于谦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板书设计庄子 惠子 相 鄙弃功名利禄鹓鶵 鸱腐 鼠鱼庄子 出游从容,是鱼之乐 诗意的栖居惠子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检测反馈1、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 。庄周,是 (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2、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 ,“鸱”比喻 ,“腐鼠”比喻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惠子相梁( )(2)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 (3)是鱼之乐也( ) (4)子非鱼,安
7、知鱼之乐( )4、翻译下列句子。(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5、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1. 庄子去看望惠子,惠子心态怎样?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态?他对庄子来梁国有何反应?说明了什么? 害怕。怕庄子取代他的位置。起初的反应可能也是欣喜。可是在别人的挑拨下,他马上对庄子起了疑心,进而大动干戈,在城里进行大搜捕,非要把庄子拿捏在自己手里不可。说明惠子薄情寡义,利欲熏心。2.庄子对此的反应呢?他没有躲,没有逃,没有破口大骂、当面痛斥,而是大大方方地主动来到惠子面前。面对利欲熏心、
8、薄情寡义的惠子,给他讲了一个鹓鶵的故事,极其辛辣的讽刺了惠子醉心功名利禄,心胸狭小,让惠子自己去感悟故事的用意。3.惠子相梁这则故事对什么样的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醉心功名利禄,心胸狭小的人。4.你认为惠子相梁一文中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一种怎样的态度?清高自守,淡薄功名利禄。5.读了惠子相梁的故事,我们从中可以悟出一个什么道理?做人要豁达、大度。豁达、大度可以使人树立远大目标、坚定理想;豁达、大度可以使人避免因眼前小利而迷失方向。6.惠子相梁这则故事富有趣味。很能体现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你能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美点吗?(1)、情节出人意料。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2)、人物形象鲜明。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3)、比喻巧妙贴切。巧借鹓鶵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4)、描摹生动传神。鸱卫护“腐鼠”,丑态十足,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七分析文中庄子和惠子两个人物的性格:庄子:清高自守、鄙视荣华富贵、淡泊功名利禄。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别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