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课资料一、课文补注1.“讽、谏、谤、讥、说”浅析“讽、谏、谤、讥、说”,这五个字是古汉语中的常见字,从表面上看,它们的字义颇为相近,其实它们的字义是有差别的,下面略作阐释。讽:意思是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例如:“优孟常以谈笑讽谏”(史记滑稽列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两个“讽”字的意义都是指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对方。在古汉语中,“讽”大都不含贬义。谏:意思是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一般用于下对上,用言语纠正君王或尊长的过失。例如:“太后不肯,大臣强谏。”(战国策赵策四),谏逐客书(秦,李斯),召公谏厉王止谤(国语周语上)。上面三例中的“谏”都是下属或臣子对上直言规劝,使之改正错误。“谏”在大
2、多数场合用作动词,有时也用作名词,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谏”,动词转化为名词,是“纳”的宾语。谤:意思是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一般不作贬义词用。例如:召公谏厉王止谤中,“厉王虐,国人谤王”,“谤”,就是公开指责厉王的过失,在这里,“谤”没有贬义色彩。不过,“谤”有时也用作贬义词,即指说别人坏话,诽谤。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此处的“谤”是指诽谤。讥:“讥”也是指责别人的过失,但与“诽”“谤”的意义稍有差别,“谤”是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诽”是背地议论别人的过失;而“讥”则是微言讽刺。如:“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讥,有时也作讥笑讲,如:“称郑伯,讥失教也。”(左传隐公
3、元年)说:意思是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例如:触龙说赵太后和庄辛说楚襄王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选自语文周报高中版1998年15期 作者:洪金发)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义辨人教版新高中语文第二册(试验修订本必修)把谏太宗十思疏的“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注为:“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人民(的力量)。”这注释不符合原意,应当修正。“怨不在大”语出尚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孔颖达解释说:“人之怨不在事大,或由小事而起;虽由小事而起,亦不恒在事小,因小至大。”意思是说,凡是使臣民怨恨的事都不能做。谏太宗十思疏虽只引用了“怨不在大”,省去了“亦不在小”,但基
4、本意思是相同的。“怨不在大”应注为:“(臣民的)怨恨不在(事情的)大(小),(凡是使他们怨恨的事情都不能做)。”“可畏惟人”是用名词“人”直接作谓语的判断句“惟”是句中语气词,帮助判断,可译为“是”或“只是”。这里的“人”既不能译为“人民”,也不能译为“平民”或“老百姓”。“可畏惟人”是魏征规劝唐太宗的话,根据这句话前面的“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中的“下”(人君以下的人)和“物”(人君自己以外的人),这里的“人”应是指“众人”即“臣民”。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选编的古代散文选和孙德仁、田玉衡编著的高中文言文讲读也都是这样注释的。“可畏惟人”应注为:“可怕的是臣民(
5、不拥护)。”综上所述,“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应当注为:“(臣民的)怨恨不在(事情的)大(小),(凡是使他们怨恨的事情都不能做),可怕的是臣民(不拥护)。”(选自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12期 作者:岳泽和)二、课文析读谏太宗十思疏艺术魅力浅探王学华1.丰富的情感容量真挚、炽烈、满腔热血的感情波动于深刻的说理之中,使人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情感撞击。如果说第一段开始说理时沉着从容,感情平缓,娓娓道来,那么,至“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一句,则感情初起波澜:这里既有对不“积德”却指望“国安”的断然否定,也有不亢不卑的自谦,更有希望太宗无愧于明哲的殷殷期冀;“人君当神器之重”一句的感情则波峰涌起,
6、它无异于对太宗敲响警钟:身处高位,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其情之真、之切可见一斑。至第二段,作者才从激越高亢的感情中平息下来,转入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总结经验,剖析教训,语重心长,感情委婉深沉。特别是最后一句“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推心置腹,情真意切,既是提醒,也是规劝;既是希望,也是警告,不能不令人动容。末段,在具体提出“十思”的时候,更是真挚恳切,赤诚坦露,满含忧虑和期待,感情深沉而低婉。“总此十思”以下几句则勾勒出人君“思后”出现的美好图景,感情又趋于热烈奔放。2.雄辩的逻辑力量三个段落,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第一段,作者旗帜鲜明地揭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
7、危,戒奢以俭”。那么,人君为什么当“思”呢?文章的第二段就阐述了这个问题。作者从历史教训出发,提醒太宗必须谨慎从政,要善待臣民,勿失民心。本段虽没有用到一个“思”字,但却始终是扣住“思”字着笔的,它实际上紧承第一段解释了人君当“思”的原因,那就是“凡百元首”的难以善始善终;“取之易,守之难”的严峻事实;“殷忧”时、“得志”后的不同态度,“可畏惟人,载舟覆舟”的深刻教训。同时,为下文的“十思”作了有力的铺垫。到第三段,作者则明确提出了如何“思”。在前二段说明道理的基础上,作者向太宗提出了“十思”的具体内容,并说明如果能够做到这“十思”,就能够发扬光大“九德”修养,使百官各尽其职,各竭其力,天下可
8、“垂拱而治”了。细读文章,便会发现,作者用一“思”字贯穿全文,前后勾连,层层深入,水到渠成。从提出问题应当“思”,到分析问题为何“思”,再到解决问题怎样“思”,结构谨严,浑然一体,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3.精妙的设喻艺术设喻,把道理说得简明形象,富于启发性。本文开篇设喻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把自己要进谏的主旨寄寓于老幼皆知的比喻之中,开卷一读就令人精神为之一振。作者抓住事物的相似点,通过准确恰当的两个比喻,将“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论点,淋漓痛快地写了出来,形成鲜明的类比,使人一读便触类旁通。“木之长”,根“必固”;“流之远”,源“必浚”,这是“虽下愚,
9、知其不可”的浅显易懂之事,于是“国之安”,德义“必积”之理就浅显化、形象化了。比喻是手段,说理才是真谛。这样设喻,使事物自然清晰生动,复杂的道理自然简单明了,而且形象具体,耐人寻味。设喻,是用已知的事物来说明别人未知或知之不深的事物,或先喻后本义,或只喻,让人自己去理解本意。本文正是采取后者,意让太宗去体会设喻与本义之间的相似点,并从中得到启迪,幡然醒悟。(选自语文报高中版)三、类文荐读谏逐客书李 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10、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 ,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魏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
11、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12、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阅读提示:谏逐客书是李斯劝谏秦王取消逐客令而上的一本奏章,写于秦王政十年(前237)。本文力陈客卿在历史上对秦国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论述了逐客之误,指出要使国家富强,就决不能逐客。作者旗帜鲜明,以事实为依据慷慨陈辞,气势不凡,富于说服力。文章情文并茂,音调铿锵,既排比铺张,有战国纵横辞说之风;又修饰整齐,与
13、汉初散体赋相近。它还是一篇趋向骈偶化的政论文,清李兆洛骈体文钞称之为“骈体初祖”。四、阅读方略文言文阅读之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也是对文章的综合把握与评价,是对文言文阅读的较高要求,近年来列入考查范围,应予以重视。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思想和感情倾向性。具体地说,记叙文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就是对文中人物事件的是非评价和爱怜憎恶,这种思想感情有的集中体现于文章议论性的语句中,有的融于细微的字里行间。议论文的观点态度就是文章的论点或由论点引发的对现实的观点和感慨。一篇文言文,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有积极的一面,也会有历史阶级的局限性。抒发爱国情怀,表
14、现忧国忧民,表达人间真情,表现和歌颂民族的传统美德,表现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揭露假恶丑等都有积极的一面;而宣传封建伦理道德,宣传剥削阶级意识,宣传迷信思想,贬损劳动人民,宣传愚忠而不辨是非等,都有消极因素。比如读杜牧的阿房宫赋,知道杜牧的政治抱负和才能,了解当时的敬宗皇帝“大起宫室,广声色”固然有用;即使不了解这些,就从文章的“嗟乎”“呜乎”两段文字,从“独夫之心”“可怜焦土”这样的措辞,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样的警句,也是完全可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又如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贬居永州的作品,作品借捕蛇者蒋氏一家三代的遭遇,严峻地指出残害人民的苛政比毒蛇还要厉害。这是一
15、篇内容进步而揭露性强烈的文章。但作者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观人风者”身上,而作者笔下的捕蛇者也只能隐忍苟活。这些都充分反映了作者“哀而不怨、怨而不怒”的思想感情,由于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作者不可能从根本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再如促织,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政治黑暗,最高统治者荒淫腐朽,官吏对人民压迫剥削的残酷、凶狠和科举制度的虚伪、腐败。小说的主题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小说结尾把成名的逆来顺受看做“长厚”,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因果报应的思想,削弱了作品的批判力量。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研究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认识其写作动机;看其对劳动人民的态度;看其对统治阶级的态度;看作者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看其作品在当时的意义;看在今天有无进步意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注意两点:概括要完整全面,不可以偏概全;概括要准确、恰当。- 4 -用心 爱心 专心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