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了在农林高校 无机与分析化学 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通过挖掘课程中具有育人导向的思政元素、动员学生加入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创新创业等教育。关键词农林高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育人效果 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3)16-0216-02 Strateg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Course in Agric
2、ulture and Forestry Colleges Yu Ruijin,Gong Ning,Shan Liwei,Liu Lu,Geng Huiling*(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Pharmacy,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China)Abstract: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he course of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in ag
3、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is analyzes in this paper.By exploring the edu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curriculum,mobiliz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and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s,stude
4、nts are taught core socialist values,dialectical materialism philosophy,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Keywords: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cultivating students by virtue;education effect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
5、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因而,高校要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落实到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并在专业课、实践课、公共基础课等各类课程的教学中得以体现。2020 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高等学校要结合专业分布、课程设置的情况,不断推进课程思政。专业课程承载课程思政的重要任务。认真分析专业课的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寻找其中的育人元素,挑选学生熟知的生活案例,将正确的价值观,巧妙的融进课程教学,成为引领学生积极向上的引路人。如何将专业知识、实验技能与综合素养协同培养,是目前课程思政的研究热点。如何挖掘专业课程中
6、蕴含的育人元素,并且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到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养成正确的三观,是当目前专业课开展课思政的重点。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农林高校开设的一门重要必修课,介绍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同时这门课配备了相应的实验课,是经典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这门课涉及到现代先进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测试手段,成为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培养为人处事的能力,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态度。1 课程思政”融入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的必要性课程思政”融入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高等教育中存在教书和育人脱节的问题。市场经济背景下,功利主义的盛行,导致现代
7、大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现代社会生活纷繁复杂,信息爆炸时代,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这些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他们的思想趋于多元化,大学生在“信息海洋”中容易出现价值的迷失和错乱2,如对自己所学专业没有认同感,不关心国家大事,对焦点问题没有判断力等。因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就显得迫不及待。无机及分析化学 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一年级新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与高中截然不同的学习内容、知识体系、学习方式,都使他们对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充满困惑,急需正确引导,因此,在教学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使其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
8、动手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2“课程思政”融入无机与分析化学的策略“课程思政”融入无机与分析化学的策略 2.1 通过典型案例达到育人目标 所选的案例,要与学生密切相关,与日常生活相关,深挖课程中的德育元素,结合大量与农业相关的案例,使知识传授与教书育人两者同向同行,协同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融入一些生产生活的例子,引入农业生产相关知识,增加前沿知识,开放研讨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卓越农林人才
9、,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选的思政案例表 1 所示。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科研实际以及生活实际、农业生产相联系,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所学的理论知识就活起来,掌握得更加牢固,也能增强学生对农业方面的了解。收稿日期 2023-04-28 基金项目 陕西省本科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1BZ0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JXGG2205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 革研究项目(JY2103172)作者简介 余瑞金(1979-),男,湖北宜昌人,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方面
10、的教学工作。*为通讯作者:耿会玲(1977-),女,陕西澄城人,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有机化学、天然产物化学、农药化学教学与研究。2023 年 第 16 期 广 东 化 工 第 50 卷 总第 498 期 217 表表 1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中的思政教学案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中的思政教学案例 Tab.1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case of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章节 具体案例 育人目标 学科发展历程 古代化学到现代化学的发展:如永动机理论的提出与推翻(1)体会科学伟大成果和科学演变的魅
11、力,深刻认识科学的实用性;(2)知晓自然科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不断创新的精神;(3)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近代化学发展史 爱国化学家的事迹及对化学学科的贡献,如 徐光宪科学报国的事迹: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培养量子化学和络合物化学方面的学生(1)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2)学习科学家不怕挫折、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淡泊名利、坚守职业、乐于奉献、勤奋执着的崇高品德(4)培养学生恪尽职守、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 溶液和胶体:溶液 依数性冰点下降 增施有机肥料的重要性:能改善土壤的 团粒结构,有利于土壤溶液形成缓冲对,提
12、高土壤溶液的缓冲作用,而控制土壤 溶液的 pH 值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1)理论必须联系实际(2)科学施肥有助于改良土壤,提高粮食产量(3)不忘知农爱农初心,牢记强农兴农使命 配位化合物 配合物骨架材料 MOF:调控配体结构,聚合物孔径尺寸的可控调节,实现对氢 气、乙烯等气体的有效存储,方便运输(1)前沿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2)努力钻研先进技术,攻克卡脖子技术 化学反应的 限度-化学平衡(1)分析淮河水污染、北江 镉污染等重大环境污染事件(2)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发展(3)德国科学家哈珀合成氨技 术给人类带来的福祉与灾难(1)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从不同角度分析问
13、题(2)培养学生运用全面发展的思维(3)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道德坚守 氧化还原反应(1)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电解水技术(2)水解氢的技术与新能源汽车(1)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将对各行各业产生深刻影响(2)关注国家大事,预判社区发展趋势,激励同学早日做好规划,为个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石蕊指示剂的发现过程(1)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检测技术 在生活中的运用 自来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1)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的意识(2)在保护环境的同时,维护生态持续发展(1)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的意识(2)
14、在保护环境的同时,维护生态持续发展 2.2 通过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理论性较强、知识比较抽象、理解比较困难,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学习效果自扰降低。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熟悉选题、设计方案、制定路线等科研实验环节,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方面的素养,如实验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对老师来说,能将自己的科研融入教学,有助于教师的自身发展,达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效果。参与老师科研项目的学生开阔了眼界,激发了科研热情。部分学生参与到攀登计划项目“含稀土元素的荧光粉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他们掌握了荧光分光光度计、XRD 粉末衍射仪等现代先进仪器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
15、法,利用现代先进仪器获取真实实验数据,实现了高效检测对植物生长调节带来的帮助,体会到科学实验的神奇之处;此外,借助数据分析实验过程,运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将抽象复杂的专业知识具体化,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科研实验中,孕育科研素养4。高校教师首要的责任是教学,将科学研究融于教学当中,有助于实现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教师在教学中分享自己在科研方面的心得体会,既能让课堂教学更具感染力,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魅力,发自内心对教师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师自身发展的“左膀右臂”,学生适当参与科研项目,不仅能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改善“教与学”的矛
16、盾,还有助于为教师提供新的科研方法与思路5。由此可见,科研成果不仅要向产业转化,还应融入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更多优秀的科研后备人才,引导学生以家国天下为己任,不负青春,努力拼搏。2.3 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高校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是高校重要职责。创新创业教育是为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需要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是以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意识为主的教育。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
17、业意识。例如,引入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地利分析化学家弗里茨普雷格尔(请补充英文名字)建立微量分析法的事例,学习科学家持之以恒,不怕失败的高尚品格,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具有爱思考,能实践的人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介绍诺贝尔奖相关知识以及我国获得诺贝尔奖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感受科学知识的魅力。在讲述食品检测时,介绍“三聚氰胺奶粉”、“甲醛泡海鲜”等事件,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工作或创业过程中,坚守良知,遵纪守法,培养法治意识。鼓励学生自由组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近五年,项目组指导学生申报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累计
18、8 项,开展实验技能训练,凝练总结结果,曾在“陕西省挑战杯科技作品自然科学学术论文竞赛”中获得特等奖的好成绩。学生加入教师的科研小组,撰写项目申报书,参加各类比赛,得到了系统的科研训练,获得多次奖励,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体验到了付出就有收获的喜悦感,使其更喜爱自己的专业,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对教师而言,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能将自身的科研内容转化为创新创业项目,让枯燥的理科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更是知识的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课堂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统一6。3 课程育人效果课程育人效果 为了解本课程的育人效果,聘请校内外的思政专家来观摩课堂教学,课后与学生交流,了
19、解课堂育人效果,可以从育人目标的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度、学生思想情感的升华等进行评价,专家的意见将有助于提升课堂育人效果7。专家们一致认为教学设计合理,思政元素的融入悄无声息,所选案例与学生关系密切,结合了农业知识,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建议教师要努力提炼课程中的育人元素。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普遍认为通过课程学习感受到了 无极及分析化学 课程的实用性,尤其是对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激发了学生有所学知识回报农业的决心。学生对课程教学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说明课程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方面具有一定的成效,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下转第 220 页)广 东 化 工 2023 年 第 16
20、期 220 第 50 卷 总第 498 期 的经费支持,适时聘请这些职能部门领导、专家来湖科核化生学院讲授新“新工科”建设的最新政策变化,提升应用化学专业对新材料方向未来发展的预判能力和适应速度。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后,还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人才培养方案:(1)在校内,建立面向新型材料需求的交叉学科多导师制,给应用化学本科生提供多种研究方向(核电、药学、园林和医工)。通过提前跟随导师进入实验室做项目,解决相关科学或工程问题,让应用化学本科生选定自己最感兴趣、受益最大的新材料方向学科进行本科毕业设计。(2)在校外,在咸宁国家高新区高新企业(如湖北开晟宏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设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训
21、基地(如基于电子束辐射改性新材料研发),进一步提升应用化学学生发现工程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动手实践能力。(3)积极引导应用化学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产学研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实现“专业引领示范”和“学生开拓创新”。最终,使湖科核化生学院应用化学本科生打破学科壁垒,走出湖科校门并在咸宁市地方发展生产实践中去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加深对专业的理解,拓展社会认知视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7。2.4 校政企互联互通,完成多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化学人才培养的监控和评价体系 湖北科技学院核技术与化学生物学院多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化学新材料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是适应“新工
22、科”发展的初步要求。为保证应用化学本科人才培养既定策略和规划计划的高效运行和动态调整,须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价。具体以“严进严出、精准培养”为宗旨,从校、政、企三个层面,建立“内外循环”的人才培养监控和评价体系。在湖科,建立一套支持核化生学院应用化学新材料方向多学科交叉融合跨界人才培养模式的考核制度。(1)评价体系:为发挥化学学科教师在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同等条件评定副教授或教授职称时应适当提高专业建设中取得成绩的工作量换算(折成项目或文章),进一步提升他们在多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化学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参与度。为促进核电类、药学类、园林类、医工类等非化学学科教师在多学科交叉融合
23、跨界体系建设中的积极性,适当提升他们在职称评定时参与跨学科工作量的换算待遇,保证他们在应用化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等环节中的积极性,从而反哺应用化学新材料方向交叉融合跨界体系培养方案的持续改进。(2)监控体系:建立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的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监控机构,出台过程性考核指标,以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继续加大专家督导、领导评教、教学办评教、教师同行评教、课堂学生评教的投入力度,定期反馈教学质量评价并督促整改,实现应用化学专业教师教学质量的动态提升。在校外,向政府职能部门及时汇报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并与之共同协商出台促进校企联合创新、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等加快应用化学
24、新“工科”转型的政策,如设立地方科技副总、博士服务团、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定期走访咸宁及周边材料类企业、其它地方高校(如湖北师范大学),了解对新工科理念下应用化学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考核力度并及时更新监控评价机制,解决发现和解决工程问题时对企业行业发展需求的贴合度不足缺陷。除以上人才培养监控和评价体系的建设外,应用化学专业还需按照“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服务咸宁经济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工程应用能力”的“新工科”理念,凭借电子束辐射改性为特色和优势,与多个咸宁国家高新区高新企业建立联合教学指导委员会,丰富多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化学人才培养的监控和评价体系。同时,湖科核化生学院需采用多方
25、位评价标准,形成阶段性考核,增加校企联合考核比重,注重校企人员工作绩效和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共同考核,达到“协同育人”。紧跟新材料发展趋势,对接咸宁市经济发展,联合地方企业共建共管应用化学专业,成立实验班,订单班,最终通过专业竞赛、升学就业、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的育人质量“四评机制”8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监控和评价体系的“外循环”,建立“政府指导”、“校企发展”、“共同研发”、“高效管理”、“协同育人”的教育综合体。3 结论结论 新工科建设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故湖科核化生学院进行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化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势在必行。通过构建多学科交
26、叉融合跨界体系,开设跨学科课程,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建立校政企联合的监控和评价体系,探索一条解决教育教学理念观念更新问题、学科专业之间交叉融合问题、面向新型材料科学和工程解决能力提高问题的新路子,响应了省、部乃至国务院关于加快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精神,推动了湖科基于应用化学理、工学科群转型的协同发展,实现了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了湖科转型质量和区域影响力,建立了新工科理念下政府、高校、企业三方的共同“联合体”,打造应用化学高公信力、高生源、高就业、高效益的转型绿色“办学生态圈”。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0-11 2“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
27、大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24-25 3“新工科”建设指南(“北京指南”)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20-21 4王清义 建好新工科开创地方高校建设新局面J 中国高等教育,2021,57(2):7-9 5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6流金海岸七大新兴产业J劳动保障世界,2018,(1):68 7李俊,蔡可键,温小栋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7,(13):60-62 8燕永利,顾雪凡新工科背景下石油石化特色应用化学一流专业建设实践J大学化学,202
28、1,36(11):52-57 (本文文献格式:谢聪,朱晓明,王军涛,等新工科理念下应用化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研究以湖北科技学院核技术与化学生物学院为例J 广东化工,2023,50(16):218-220)(上接第 217 页)4 结论结论 深挖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中有用的思政元素,结合农业生产,精心撰写思政案例,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知识传授过程中;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将德育教育融入科研训练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科竞赛和科创项目中,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合作精神,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的相辅相成,“教书”与“育人”的互补,最终落实立德树人
29、根本任务。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2袁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探讨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5(1):14-19 3秦菲,刘彦霞,魏涛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J林区教学,2021,(4):18-21 4帅琪,胡凡,李红娟,等农林类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J广东化工,2015,42(16):229 5苏育志,王静,周爱菊,等化学化工专业“学、研、创”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化学教育,2016,37(8):25-28 6宋俊玲,桑欣欣,张金方融入课程思政的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21,48(17):254-255 7郑凌玲从知识传授到育人:高职“生活中的化学”教学实践J化学教育,2022,43(10):100-106 (本文文献格式:余瑞金,龚宁,单丽伟,等农林类高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J广东化工,2023,50(16):216-217)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