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 银色的梦一、 教学思路 (一)设计思路 也许孩子们最喜欢雪花飞舞的冬天。在银妆素裹的世界里,他们可以参与各种各样的冰上活动,堆雪人、打雪仗,可以尽情地玩耍。本单元以银色的梦为题,安排了唱歌、表演、创编活动等教学内容,以三拍子的歌曲为重点,引发学生对雪花、雪景、雪夜的向往,从而教育学生热爱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大自然。由此设计了2个二级标题; 1.“我和雪花齐飞舞”。 针对学生的好奇心,本单元从一个短小的儿歌入手,让学生通过读儿歌,了解雪花,感受雪花漫天飞舞的意境。欣赏管弦乐乘雪橇,让学生体会美丽雪景中的愉快童年。演唱歌曲欢乐的小雪花,让学生体会歌曲优美的旋律,引导学生喜爱雪花,不畏冬日的严
2、寒,加强身体锻炼。在歌曲的学习过程中感知三拍子歌曲的活泼与优美。 在初步感知雪花、雪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与雪花嬉戏玩耍。在堆雪人的演唱与表演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和动作协调能力。引导学生从雪花、雪景、雪趣中进一步想象。通过欣赏雪娃娃,让孩子们感受漫天飞雪的景象,引发童思、童趣。 2.“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欣赏平安夜,带领学生进入银色的童话世界,让孩子们把冬天与圣诞节联系起来。演唱雪花与雨滴并复习柯尔文手势,能变换顺序,唱唱音阶并做一做。(柯尔文手势帮助儿童理解首调唱名音级之间的关系,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歌唱。让学生把儿歌小雪花的歌节奏念一念,体会二拍子与三拍子在
3、节奏有什么不一样。本单元的创编活动快乐的“化妆晚会”,给老师和学生留下充分的遐想和展示的空间。(二)内容结构我和雪花齐飞舞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欣赏乘雪橇(管弦乐)歌曲欢乐的小雪花歌表演堆雪人欣赏雪娃娃(齐唱)欣赏平安夜歌曲雪花和雨滴节奏练习小雪花的歌创编活动快乐的“化妆晚会”银色的梦(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雪花飞舞的意境与情趣,让学生懂得热爱大自然,培养他们不畏冬日严寒、坚持锻炼的坚韧意志。 2.在学唱歌曲中,让学生反复体会、感受三拍子的强弱感,能在演唱和表演三拍子歌曲中,体会优美的情绪和意境。 3.在各表演中,能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和动作协调能力。 4.在欣赏活动中,能让学生了解相关的
4、自然科学知识。 5.在创编活动中,能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并敢于展示自我。二、 教材分析、介绍 (一)欣赏乘雪橇 乐句明朗欢快的情绪,想象美丽雪景中的愉快童年。这是一首美国的爵士音乐,由安德森作曲。在铃铛、马鞭、马蹄、马儿嘶鸣等音响的衬托下绘声绘影的表现了人们驾着雪橇策马飞驰的情景和兴高采烈的欢快情景。主题旋律共出现四次,每次出现都反复一次。最后,逐渐减弱,仿佛是雪橇载着人们的欢歌笑语向远方奔驰而去。(二)歌曲欢乐的小雪花欢乐的小雪花是一首欢快优美的歌曲,歌曲为34拍,大调式,优美而热情。由六个短乐句组成,以“X X X . XX X 0” 这种节奏的连续出现开始,既有跳跃感又有抒情性。注意把握“X
5、 X X 0 X X X 0”中四分休止符声断而气不断的感觉。全曲表现了孩子们对雪花的热爱之情,使寒冷的冬天充满了欢乐,从而展示了孩子们不畏严寒的勇敢精神。(三)歌表演堆雪人堆雪人是一首3/4拍,一段体的儿童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感强,适合低年级孩子表演,且特别适合集体表演。歌曲表现孩子们齐心协力堆雪人的欢乐情景。(四)欣赏雪娃娃雪娃娃是一首2/4拍的儿童歌曲,旋律活泼、清晰、亮丽。词曲作者是胡宏伟、晓丹。通过歌词的渗透,让学生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在欢快的氛围里,孩子们一同保护可爱的家。(五)欣赏平安夜平安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圣诞歌曲,6/8拍,一段体。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朴实自然,充满
6、了一种安静、祥和的气氛。全曲如流水似的行板,一气呵成,在平稳的进行中又展示了三拍子的强弱起伏。歌曲的附点四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用得很多,寄托了人们对幸福安宁生活的向往。(六)歌曲雪花和雨滴雪花和雨滴是一首2/4拍,D大调愉快的儿童歌曲。这首儿歌充满了童趣,歌曲欢快,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创编歌词,歌曲表现出雪花沙沙和小雨滴滴嗒嗒的声音,同时渗透四季不同的天气。三、 教学建议 本单元建议用4节课完成。(一) 我和雪花齐飞舞1.欣赏管弦乐乘雪橇时老师可要求学生闭上眼睛静静聆听、感受乐曲明朗欢快的情绪,想象美丽雪景中愉快的童年,让孩子们充分想象在漫天飞雪的灰色天空,感受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情境。让学生
7、在乘雪橇中聆听旋律,选择自己喜爱的打击乐器来模仿你听到的声音。2在歌曲欢乐的小雪花教学中,用儿歌唤起学生的好奇心,用音乐形象回答小雪花从哪里来。注意体会三拍子强弱感及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注意四分休止符的停顿,可用学生集体拍手的方式解决。启发学生想象在冬日里锻炼的情景。学会歌曲后,让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要突出优美而活泼的特点。3在歌表演堆雪人中,要训练学生的集体表演能力,可分组进行,也可自由进行,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注意动作与三拍子的韵律要吻合,表演中要注意愉悦性与合作性的有机结合。4. 在欣赏歌曲雪娃娃中,要注意二拍子中休止符的停顿,用学生集体拍手的方式解决。要注意歌曲中反复演唱
8、的段落。歌曲旋律活泼、清新、亮丽,在聆听的过程中,唤起孩子们在平日生活中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1. 歌曲平安夜的演唱要注意声音力度的要求和音符时值的保持,可用多用形式来演唱。如师生对唱时一定要注意衔接好,要完整,注意用情与趣的交融来突出优美的旋律,还应注意让学生把冬天与圣诞节联系起来,体会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2.雪花和雨滴的演唱要重点注意学生对八分音符的把握及音阶上、下行的准确度。可用舞蹈的形式边唱边跳,在演唱时一定要注意歌曲的连贯性,情景交融,让学生体会演唱歌曲时,应注意走进歌词的意境,感受歌曲的情感内容。引导学生通过雪花和雨滴这两个背景下,感受冬天和春天的到
9、来。3.创编活动快乐的“化装晚会”,要因地制宜,对学生的要求要符合实际,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和基本能力。此活动的设计给师生留有较大的自主发展空间,教学时教师要精心准备,调动学生的小主人翁精神,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可把这个活动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表演活动,让学生各显其能,也可自由组合,充分体现生生互动。四、 补充资料 圣诞节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也是西方国家1年中最盛大的节日,类似与我国的春节。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
10、,柏等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放有点燃的圣诞蜡烛。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里。 每当圣诞节耳边都能听到铃儿响叮当轻松愉快的旋律。1857年,美国波士顿假日学校的学生在教堂有一场感恩节演出,学生们请邻居皮尔庞特写了一首新歌,轻快的旋律让孩子们马上就学会了,并很快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圣诞歌曲。乘雪橇教案一、教学课题:欣赏乘雪橇二、教学目标1、欣赏美国作曲家安德森的管弦乐曲乘雪橇,感受冬日的人们乘着雪橇兴高采烈的情景。2、能简单说出每次主题出现时的情绪变化,能随音乐感受性格热情的主题旋律3
11、、能用人声模仿音乐中的马蹄声及鞭子声,能用串铃、舞板、双响筒等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三、教学重、难点1、能感受冬日雪橇飞驰、人欢马叫的热闹情景,体会相同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在表达音乐上的不同。2、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参与聆听,初次感受爵士乐作品的音乐特点。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铃儿响叮当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用不同节奏型的拍手方式为歌曲伴奏,会唱的学生也可以随乐跟唱。2.欣赏冬天的图片。出示雪景、雪橇、雪人等图片。(设计意图:创设氛围,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音乐作品入手展开教学。)正是由于我们生活中有这样诗情画意的情景,画家笔下才有了色彩与空间;文人笔下
12、才寻找到了文学的影子;摄影家们才会拍下这精彩的一幕。音乐是最美的语言,音乐家们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象,他们又会创作出怎样的旋律呢?生:(谈感受)(二)初次聆听1.听乐曲思考,哪些声音让你感受到这样的情景?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边听边想画面。听后谈谈乐曲给你了怎样的感受?2.漫天飞舞的雪花中传来了清脆的铃铛声,迎来了一群快乐的小精灵。出示图片,乘雪橇揭示课题,播放乐曲乘雪橇3.聆听全曲(课件)(三)分段聆听1.乐曲乘雪橇过程中有哪些声音?(马鞭声,马蹄声,铃铛声)A、模仿马鞭声(嘴巴喊“驾”,手做动作)让学生跟着音乐尝试着加入马鞭(会失败)B、听老师是什么时候甩马鞭?(学生答)C、为什么马鞭跟
13、不上雪橇的脚步?一起找正确答案。(出示图谱)(第6拍)马鞭在弱拍甩起。2.出示乐曲主题旋律。哼唱 3.听辨主题旋律听一听主题一出现了几次?是不是每次都一模一样?听听主题出现了几次?是不是每次都一模一样?(从乐器、节奏、力度上思考?) 作曲家为什么要对主题做这些变化?教师引导,请学生想象自己坐在雪橇上的感受并用动作表现出来。每段结束时师生共同探索表现主题旋律的动作。(在整首乐曲中这个旋律共出现四次,每次出现都要反复一遍。开始时旋律轻快,中部的音乐先是同音重复,节奏顿挫的旋律描绘马蹄的哒哒声和扬鞭催马的情景;继而又以连绵不断、逐层升高的音调表达人们心中酣畅愉快的感情。当第一部分主题再次出现时,小号
14、吹奏,节奏做切分处理,使乐曲更富有爵士音乐的特征,气氛也更为热烈。最后,音乐力度不断减弱,仿佛是雪橇载着人们的欢歌笑语奔驰)(四)播放全曲让学生相互交流,用动作来完整表现乐曲(扬鞭、照相、交流等)(设计意图:通过演唱、模拟声音等方式参与音乐聆听,加深对主题旋律的印象,感知主题的情绪变化,初步理解其在表现要素上的不同。)(五)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欣赏了美国乐曲乘雪橇,通过聆听、歌唱等方式,让我们对冬天对雪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虽然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接触到雪橇,但是在音乐声中我们却体会到了乘雪橇的快乐。(设计意图:理解音乐这种特殊的语言,通过这堂欣赏课让学生初步了解爵士乐作品,感受多元的音乐文化。)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