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斗士——跆拳道
电影《风斗士》讲述了跆拳道的创立,但是电影毕竟是电影,脱离了历史,把极真流空手道和跆拳道混在一起。如崔裴达在深山里修行,用掌劈鹅卵石,赤手赤脚爬冰川,剃掉一边的眉毛,电影最后和牛比赛,一掌劈断牛角,这些都大山倍达的故事,崔裴达的道服上也有极真二字。
1955年以前,韩国是没有跆拳道一词的,韩国的武术也以空手道、唐手道和民间少数的跆跟等为主,1910年-1945年日本殖民统治韩国期间,大量韩国青年学生赴日留学,在日本接受了系统的松涛馆空手道训练,并取得相应段位,回国后他们开始创立道馆教授学生。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后,韩国获得民族独立,民间禁
2、武政策得以废除,大批空手道、唐手道道馆兴起,这一期间,为摆脱日本三十余年的殖民统治带来的消极影响、重新塑造民族精神,韩国早期空手道传播者们将民族传统武术跆跟与空手道相结合,称为唐手道。并出现了最早的一批韩国道馆,这就是后来的【九大道馆】。
“跆拳道”一词,是1955年由韩国的崔泓熙将军命名。崔泓熙将军早年在留学日本时,学习了日本松涛馆流空手道,并将其与韩国传统武技跆跟、手搏等技术融入到跆拳道中去,因此在跆拳道的套路中,可以看到少数松涛馆流的手部招式。总之现代的跆拳道是结合当代东亚武技之长的韩国发源武术运动之一。
韩国跆拳道九大道馆
第二世界大战后韩国脱离日本统治,
3、韩国武禁解除,以空手道(当时称为唐手道或Tote-Jitsu)为基础的武馆纷纷成立。
首五大馆为青涛馆 (Chung Do Kwan)、智道馆 (Jido Kwan)、正德馆 (kingdom Kwan)、松武馆 (Song Moo Kwan)及彰武馆 (Chang Moo Kwan)。后来成立的四间馆为韩武馆 (Han Moo Kwan)、讲德院 (Kang Du Kwon)、正道馆 (Jung Do Kwan)及吾道馆 (Oh Do Kwan),合称【九大道馆】。
青涛馆 (Chung Do Kwan)
成立于1944年9月14日,初代馆长为李元国,二代馆长孙德成,
4、三代馆长严云奎。吾道馆、正道馆、国武馆及青龙馆都是后期从青涛馆分拆出来的道馆。
智道馆 (Jido Kwan)
1946年3月3日成立,前身为的朝鲜研武馆空手道部,初代馆长为田祥燮(田于朝鲜战争时失馆,有传被虏至朝鲜),二代馆长尹快炳,三代馆长李钟佑,四代馆长裴勇基,五代馆长李钟佑,六代馆长李承垸。由智道馆分拆出去的道馆有李教允的韩武馆。
彰武馆 (Chang Moo Kwan)
前身为YMCA拳法部, 初代馆长为尹炳仁,二代馆长李南石, 三代馆长金顺培。由彰武馆分折出去的道馆有讲德院。
松武馆(Song Moo Kwan)于1946年由卢秉直所创,二代
5、馆长李永燮,三代馆长姜元植。
正德馆 (kingdom Kwan)
前身为铁路局唐手道部,约于1946年后成立。 初代馆长黄琦,二代馆长李康谥,三代馆长洪镇宗, 四代馆长吴世俊。
正道馆 (Jung Do Kwan)
正道馆由李龙雨于1954年创立,李龙雨曾属青涛馆,但分折后仍与青涛馆保持良好关系。初代馆长李龙雨,二代馆长金基洞,三代馆长文函。
吾道馆 (Oh Do Kwan)
1955年由崔泓熙将军及其部属南太熙所创。吾道馆与青涛馆渊缘很深,除了因为南太熙曾随青涛馆李元国习唐手道外,其他吾道馆早期成员也多来自青涛馆。此外吾道馆也由于崔泓熙将军的关系而与军方非常密切。初代馆长崔泓熙,二代馆长玄钟明,三代馆长郭秉吾,四代馆长白俊基。
讲德院 (Kang Duk Won)
由洪精甫及朴哲希于1956年所创,二人曾于YMCA拳法部师从尹炳仁。但他们否认是从YMCA拳法部朝鲜战争从改名的彰武馆分拆出来。初代馆长洪精甫,二代馆长朴哲希,三代馆长李今洪。
韩武馆 (Han Moo Kwan)
由李教允于1956年所创,李教允于1950年回国,并曾于朝鲜研武馆唐手道部任教,但他否认韩武馆是从智道馆分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