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赛场次教学设计 选用教材:北师大六年级上册第43页至第44页教材分析:“比赛场次”的问题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学生有过初步接触,当时球队数限制在4支以内,引导学生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通过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本节课以“比赛场次”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借助学生三年级已经掌握的“列表”、“画图”等方法去发现规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重点是“从简单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策略,而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类似比赛场次的问题。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会了列表和画图的方法,由于学生学习时间相隔比较久,个别学生已经遗忘。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不但没有忘,而且还能利用列表一一数出8个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但应该说,大多数的学生都
2、没有“找规律”这一数学经验。所以,设置出“让学生产生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心理需求”冲突尤为重要。其次,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规律”,故教师应该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策略意识,掌握相关的方法策略。教学目标的设定: 鉴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重点不是列表和画图的方法,而是找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明白解决类似的题目应从哪里入手,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解决。重点应该放在为什么要找、如何去找、经历找的过程和体会找的策略。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了解“从简单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会利用列表、画图的方法寻找实际
3、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其中教学重难点是用列表和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规律。教学环节的设定: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做如下设定:(一)直接提出“8人比赛,每两人比赛一场,一共比赛多少场?”然后由课件演示画图和表格的生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回忆画图方法及列表方法。演示4人比赛之后,学生熟悉方法同时生成过程加快,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原有的通过列表或画图数的方法已经有局限性了,怎么办?老师点拨方法:从简单情形开始找规律。(二)为了帮助学生有效经历找规律的过程,建立用此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中重点展示比赛场次随着人数增加而增加的情况:列表画图演示从2人比赛
4、到3人比赛,场次的变化情况,接着以“比赛人数与比赛场次之间到底有何关系?”这一问题作为学生思考的主要问题,带着这一问题观察“人数变至4人时场次的变化情况”。此时学生在这一问题的“压力”之下势必作出思考:比赛人数增加到第几人,比赛场次会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几场,是哪几场?学生经历了针对比赛场次这一情境而产生的本质问题的思考,又势必会出下一步的推测:增加到第5人,又会增加几场呢?教学中设计了学生根据前面的发现,猜一猜第5人时有几场比赛,如何列式,然后又出示表格或示意图让验证这一环节。这一环节的设定,不仅能“促使”学生对此题的猜测作出合理的解释,又能让学生体会到找规律的一般过程:猜想验证应用。(三)对于
5、书中44页的第2题,虽然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题型,很感兴趣,但由于本题字数太多,学生不常见,极有可能不能审清题,故作如下设计:先是让学生自由读题,然后用自己的话转述通知规则和问题,接着教师出示示意图,展示前2分钟通知过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审题,同时又为学生扫清了画示意图的障碍。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自我发现。(四)最后一道复杂的除法算式,教师稍加提示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我探究。这一题目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从简单情形开始找规律”这一“以小见大”的解题策略,让学生独立地经历找规律、用规律的过程。从而巩固策略意识的建立、策略方法的掌握。教学简案:一、谈话引入。今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
6、奥运会,你们知道吗,体育赛事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与体育有关的比赛场次。揭示课题:比赛场次二、新课:出示例题:六(1)班8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1、回忆方法,感知冲突2、从简单情形开始找规律(1)列举、观察(2)猜测、验证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 全班辨析(3)总结归纳、应用规律3、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三、巩固练习:1、星星体操表演队为联络方便,设计了一种联络方式。一旦有事,先由教练同时通知两位队长,这两位队长再分别同时通知两名同学,依此类推,每人再同时通知两个人。如果每同时通知两人共需要1分钟,第6分钟可以通知到多少名同学?(1)引导学生审题(2)学生自己寻找规律解决(3)展示学生作业(学生边讲边说过程) (4)小结规律并用规律解决问题 (5)改变问题:6分钟通知到多少名同学?又应该怎样列式?2、智力跳一跳:111122223333=?100个3100个2100个1(1)观察算式特点,然后再动笔(2)独立思考,完成练习(3)展示学生作业并汇报找的过程四、课堂小结: (1)你有何收获?(2)师小结:今后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要想到根据规则从简单情形出发找规律,找规律一般要经过猜想、验证的思考过程。找到规律后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复杂问题简单化”就是我们学习这节课后应该掌握的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