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leaningWorld2023年6 月环保节能第3 9卷第6 期洗界世清文章编号:1 6 7 1-8 90 9(2 0 2 3)6-0 1 3 5-0 0 3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探讨张玲玲(安徽省涡阳县星园街道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安徽亳州233600)摘要:近年来,乡村工业化发展迅速,乡村工业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薄弱,环境管理政策“二元性”等等。充分考虑到上述原因,为了减轻农村环境的污染,我们应该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积极建设乡村生态工业园区,并改善当前的农村环保管理政策,以在实现乡村产业化过程中发扬
2、“先治疗后发展”的环境保护思想。关键词:农村工业化;环境污染;探讨中图分类号:F320;X 3 2 1文献标识码:A0引言产业化经营是实现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过渡的唯一路径,这对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是必然选择。因为按照二元经营理论,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大部分劳动者生产率都接近零或等于零。而在这种情形下,由于传统产业部门的劳动收入水平小于现代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因此剩余劳动者将由生产力较低的传统农业领域迁移至生产力较高的现代工业生产部门,以提高产业利润率。但只要传统农业部门占有多余的劳动力,劳动的迁移和现代工业部门的投资增长都将一直持续,直至传统农业部门的盈余劳动迁移基本完成为止。目前我国作为发
3、展中国家,农业双重经营的现象仍然显著。县级和城镇(乡镇)的基层人民政府都已把社会经济发展作目标,通过城镇工业化发展,他们对缩小乡镇(村)与县城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天,农村产业化经营带来的农业生态建设与环保挑战更加严峻。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及城市严格的环境监管需求,将进一步加速农村工业化的过程。而城市工业尤其是污染严重的行业,一直朝着农村地区发展,使农村生态环境更加严重。17农村工业化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环境资产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并对整体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与约束功能。在过去3 0 多年中,由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农业的产业形式由简单变为了
4、多样化,农村产业化的程度也在持续增加。虽然乡村产业化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它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1.1农村居民环保意识薄弱意识是人类行为的指南,它指导人们采取行动或受到影响而行动,以达到特定目标。人类的环境意识是在生活和生产活动过程中其依赖于环境资源,所以需要环境意识教育来指导人们开展环保活动。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时间不足7 年,在4.8 亿农业劳动者中,小学学历、文盲和半文盲约占4 0.3%,中学以上文化水平约占4 8.7%,高中学历以上约占1 1.6 7%,大学以上约占0.5%。农业部资料表明,懂得怎样应用农药的农户少于三分之一,人们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这表明,农村居民的环境
5、意识不能很好树立,其环境的合理利用存在较大困难。农业是中国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经济利益甚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企业发展为核心和向现代企业转化的思想,积极开展发家致富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在开展相关活动时,如果忽视了影响自然的重要元素,如大气、水体、土地等,其后果就是严重损害生态环境,环境的自净水平进一步降低,污染也变得更加严重。作者简介:张玲玲(1 97 7-),女,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保护收稿日期:2 0 2 3-0 2-1 6。.136第6 期清洗世界1.2基层政府错位的政绩观念和经营观在中国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变革的过程中,基层政府具有更多的经济政策
6、执行权和资金管理权。对于发展地方集体经济,基层政府会通过各项优惠举措来吸引投资。尤其是在不发达或欠发达的地方,基层财政在环境治理领域会选择最简单的方式。另外,从1 98 0 年开始,我国的地方行政管理层也开始开展政府权力下放和地方金融合同制的重大变革,以及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和地方干部业绩评价之间的密切关系,促使基层政府干部从地方经济和政治利益考虑,开始安排地方经济和政治活动,从而逐步推动地方政府干部在环境监管和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上作出理性的块择。这些现象在中国地方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尤为突出,特别是在贫困地区。1.3环境管理二元性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很鲜明
7、的“二元社会结构”问题,即在整个经济社会体系中,同时存在相对现代的、相对不现代的社会形态。在我国,由于乡镇和县市持续存在二种管理方法和经济发展政策,二元发展格局尤为明显,根源就是城乡不平等。在环保政策领域,就存在着“二元”的环保管理现象,这就是一个环保管理不平等的体现。环保平等主要表现为市场主体对环保资源拥有同等的权力,并履行同等的义务。所有个人或团体都不能被迫承受与其行为结果不等的环境风险,从而体现出环境平等。但是,基于中国长期存在“二元”社会结构的现实,政府在环境管理政策上呈现出城乡“二元”差异。这种“二元”差异主要体现在农村居民与城市人民之间,表现为在取得和运用环境资源方面不平等。城市居
8、民所拥有的环境资源优势远大于农村居民。而且我国的环保措施大多针对城市,而较少涉及农村环境治理领域,农村的环境政策、环保管理制度和环境装备不足。2农村产业化过程中生态环保的方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产业化蓬勃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当前农村产业化的内生力与抗聚集能力,农村产业化建设为环境资源付出了很大代价,产生了巨大的环境风险。这是农村基层政府“理性经济人”所造成的环保资源政策失灵与社会失灵的体现。当前乡村环境治理,要把控制乡村生态恶化以及做好乡村工业化过程中的生态环保作为当务之急。2.1创新环保管理措施,消除城乡的“二元”式环保管理因为环境资源的公共属性,环境资源所有权无法
9、合理划分,而市场机制又无法合理分配环保公共资源,从而产生了所谓的“市场失灵”现象。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也为政府干预创造了机会。但是,按照公共选择理论,在污染管理中,因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寻租现象,“理性”政府在环境治理中会出现所谓的“政府失灵”现象,农村产业化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就是政府市场失灵的体现。不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市场经济失效”和“政府部门失效”是导致污染外部性问题的最直接因素,而不是其根源。造成环境资源配置失效的根源是“制度性失灵”。“制度性失灵”是制度安排存在缺陷而导致的功能缺失。环境的“制度性失灵”是监管环境政策的失效,导致其在环保资产的合理分配与利用上没有效能,从而造成环
10、境污染加重。而中国目前的环保政策主要以工业环境与城市污染管理为主,其政策在我国农村无法落到实处。目前,中国农业环保管理体制主要体现为:环保立法不足、环保管理不足、环保主体和环境属性不相符等。在农村产业化过程中,因为国家环保控制措施的双重性,造成了农村环境管理出现问题。所以,政府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要统筹城乡管理体制建设,使各种利益相关者对环境资源承担平等权力与义务,享受同等待遇。另外,以完善现工业环保制度体系为指导,建立城市工业污染防控的统一标准,通过形成完善的工业环保制度,有效减少城市企业在污染防控体制机制检查的冤屈。此外,通过建设和完善农村的工业环境保护机构,上级环保部门应建立专门机
11、构管理乡镇的生态环保工作事业,村级也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环境保护人员,管理者要加大农村环保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测的服务基地,做好农村产业化过程中的环保评价。同时,积极发展民间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推动环境监督,从而减少或消除污染。2.2设立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区域区域经济学家强调空间外部经济源于相关资源的空间集中,从而可以改善和提升区域经济生产的有利条件,进而实现空间聚集经济所带来的效果,即企业通过聚集经济能够实现在公司内部信息资源137第3 9 卷张玲玲.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探讨共享、价值链配套等,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所以,在新产业的空间布局中,集聚发展所带
12、来的集聚效益将推动新产业的集中式发展。根据污染管理的需要,建立生态园区,生态产业园是一种涵盖自然资源、产业和社区功能的区域综合体,是按照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生态机理设计而形成的一个新兴产业组合形式,是生态产业的重要集聚场所。它通过能源和废物的逐级使用、以及基础设施的共用,来达到园区内在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和谐发展,这种园区主要是按照共生学说与工业生态学说而设计和建造的。它着重研究不同公司间的生产协作关联,从而提高协作企业的生存能力与获利能力,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节约、利用和保护。在企业园内,把各公司资源集中在一起,合理利用公司内部横向、纵向的生产协同关系,充分发挥它们主要物资、主要副产品相互协调的共
13、存联系,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行自然资源优化配置,合理运用市场经济交易方式,构成一种成分丰富、能源多元使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经济效益相互共赢的生产共存联系体。生态化工业园区是建设循环经济的重要平台。循环经济就是在遵循自然生态的质量循环系统与能源循环系统的基本原则上,以对自然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为基础,本着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经营原则,重建成一种“资源利用-产品社会消费再造资源利用”近似闭环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过程,达到“低投资、低耗能、低污染、高效率”。在生态化公园的建立上,基于生态化学中的“关键种理论”,其是指某些稀有的、独特的、数量巨大的对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生物,因为他们在保持生物
14、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它们消失或减少,整个生态系统可能会出现实质性的改变。“关键种理论”应用于工业园区的建立,正是在企业发展群体中选取一些可以推动公司、市场发展的中心公司,即“核心种公司”,作为生态价值链上的“链核”,对生态工业园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农村所处的区域特殊优势以及自然资源赋,在“核心种公司”的选择方面必须根据地方特点,建立适应农村区域特殊的生态产业园。2.3强化农民环境意识,增强环境监督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是降低其他制度安排服务成本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可以克服搭便车行为,是节约认识世界成本的工具。与此同时,
15、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因此,意识形态是可以产生较大外部效应的人力资本,政府应该投资意识形态教育,以增加个人意识形态资本的积累。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是人为污染和经济开发对环境的建设性损害。其中,农村公民环保意识的薄弱是其主要问题所在。为此,地方政府应加大农村公民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同时也努力培养和树立农村公民的环境维权意识,并促进农村公民自身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农村社区组织能力的培养等。在环保中,通过对农村群体环保意识的培育,提高了公众获得力和环保执行权力,如环保知情权、环境监督权和环保诉讼权。对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育,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法律意识形态的理解,从而减少强制执行
16、法律的成本,可有力推动环境保护法律的有效执行。3结语农村在工业化即产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非常迫切的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以及政府部门的重视,需要人们不断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需要创新环保管理措施,消除城乡的“二元”式环保管理,使环境管理得到改善;也需要政府部门实行宏观干预,让基层干部落实环保政策,推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治理。参考文献:1同春芬.杨煜璇.中国农村工业化及其环境污染的原因初探 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3):37.2 陈阿江.论人水和谐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0 8(0 4):2 0.3 陈锦晓.论乡村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中国集体经济,2 0 0 8(2 5):3 0.4宋小芬.国内外工业化理论综述兼论工业化的一般性与多样性 J.经济问题探索,2 0 0 8(0 4):3.5高丽娟;霍文冕.窦立宝环境难民问题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 0 0 8(0 4):1 5 2 2.6 王敏正.国内外工业化理论:回顾及评价 .经济问题探索,2 0 0 7(1 1):2.7左思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研究 .区域治理,2 0 2 1(9):95-96.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