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曲折发展导学案班级: 组别: 姓名:考点透视:高考大纲课标展示考查频率能力层次考查方式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因素。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曲折发展和特点等是高频考点。近年高考对本内容能力的考查以解读和获取历史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为主。近年各地高考对本节内容的考查多以选择题为主要命题方式,另外非选择题也可能会出现。概念导读:“民族资本”、“外国资本”与“官僚资本”的概念民族资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
2、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拥有的资本,一般是中小资本。外国资本则是相对于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官僚资本是指统治者凭借国家权力获得的资本,这种资本通常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预习案课前自主学习(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提示看书P42P46,完成课前自主学习部分)一 清政府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一)、兴起(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逐渐解体。 的刺激,洋务运动与 的诱导。(2)产生概况:时间: 年代前后。地区:主要分布在 、 等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民族工业:方举赞上海办 ,陈启源广东南海办 ,朱其昂天津办 。(3)影响:促进自然经济解体,民
3、族资产阶级产生。2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或甲午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 (二)初步发展1原因(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_,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2)清政府放宽对_的限制。(3)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2.表现: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影响:_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三)短暂的春天1原因(1)_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南京临时政府_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尤其是1915年的抵制_、提倡_运动。(4)欧洲列强忙于_,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表现(1)面粉业和_发展最快。(2
4、)化工、皮革和卷烟也有相当发展。3结局: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四)曲折的发展1国民政府的前十年(1)原因:1927年全国基本统一;国民政府开展“_”,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币制改革。(2)概况: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2抗战时期(1)原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沦陷区毁坏或吞并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在华北,日本采取“_”的办法吞并中国民族企业。国民党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2)概况: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民族资本日益萎缩。3抗战胜利后(1)原因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_,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_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国民政府的_不断增加
5、,通货不断膨胀。(2)表现: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纷纷倒闭。预习质疑: 探究案课堂探究一: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及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材料1: 1894年以前,资本超过1万元的制造业,平均每家资本还不到9万元,只有清王朝所办的同类企业资本的1/10。上海发昌机器厂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工人;70年代发昌机器厂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它制造的小火轮船,发动机系英国造。材料2: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工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材料3:辛亥革命后,外国资本控制了全国机器采矿的75%,日本资本控制了全国钢铁生产能力的94%;
6、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仅占整个国民经济的2%,而封建经济则占到90% 材料4: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1881年南海知县曾下令封闭,致使陈启沅被迫迁厂于澳门。李福明开办的机器磨坊被强令关闭,李福明本人被捕交清朝刑部“照例治罪,以儆刁顽”。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材料5:1897年4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在概述数年以来中国新式工业兴办情况后,接着指出:“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以后华商有束手之危,洋商成独揽之势。” 材料5:国民政府于1946年1月成立中国蚕丝公司(简称中蚕公司)
7、当时的文汇报揭露:“查此次中蚕规定春鲜茧价格,每担仅10万元,而实际收价,且有低于7万元者,但蚕农成本,以种价每张要1万以上,再加桑叶人工,每担成本至少要15万元。乡农呼怨无门,或忍痛斩售,或忍痛砍桑。” 上海丝绸志 材料6:大战结束不久,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 (1)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2)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并得出哪些启示?随堂演练1、“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厂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
8、材料可知,公和永缫丝厂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C 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D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2、(2013年安徽)图3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C 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3(2013年北京)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
9、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课堂探究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和地位检测案1、(2015浙江文综20)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显示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2、(2015
10、四川文综7)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 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 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 B C D3、(2014安徽文综15)“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 ) 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 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 B. C.
11、D. 4、(2014全国大纲卷16)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5、(2014北京文综40)(24分)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不断变化。 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鉴于中国重要工厂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而内地各省几乎没有工业基础,难以满足抗战的物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计划将工厂内迁。1937年,国民政府制订了工厂迁移协助办法,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截止到1937年底,上海迁出民营企业146家,各种机件14600余吨。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再次动员企业迁移,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从1938年7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主要迁往湘、桂、黔、滇、陕、川,共迁出企业304家,物资511825吨。 结合材料及所学,概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内迁的原因及过程。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