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作家选刊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刘 宇(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双华小学,四川 成都)摘 要:情境教学法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全面实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首先介绍了情境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重点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关键词:情境教学;情境创设;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应用情境教学法开展语文教学,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情精心准备、创建适宜的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主动地感知文本,获得良好的情感与
2、学习体验。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情境教学法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全面实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需要科学应用情境教学法,充分利用其在激趣、强化情感体验、增加互动方面的独特价值,解决学生在语义理解、语言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一、情境教学法的概念及特点 概念目前,关于情境教学法的研究较为丰富,对其概念也有多种阐释。有学者指出,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场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有学者认为,情境教学法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四个方面的教学关系出发,持续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与
3、关注,并利用所创设的情境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的感情萌发。众多研究中,普遍得到认可的概念是:教师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为基础,运用多元方法创建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促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特点()形象真实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感知是从具象到抽象的,而语文课程主要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语言文字的抽象性经常会使学生陷入理解困境。教师借助逼真的情境,以直观、具象的方式展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人物、事物形象或不同场景,既可以降低理解难度,又可以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丰富想象,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
4、形象真实是情境教学法的突出特点。以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为例。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无法理解书中描绘的饥寒交迫的情境,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以此还原课文描述的情境,使学生产生极强的代入感,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小女孩当时的处境。()情感真切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其判断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贯串真挚的情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情感体验的过程,避免其情感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实现“以情促情”,使学生获得正确、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时,情境中流露的真切情感会感染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更深刻的感悟。以教学部编版三级上册
5、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教 苑 新 声课为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播放西沙群岛的旅游宣传片,使学生直观地感受五光十色的海水、洁白如玉的沙滩、色彩各异的珊瑚。听着宣传片中的优美解说词,学生会自觉地将自己代入情境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不由自主地赞叹西沙群岛的美丽,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意蕴深远情境教学法虽强调情境的重要性,但也会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使情境意蕴深远。为了通过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有经验的教师通常会从现实生活入手,选择与教学内容相似的人物、场景进行情境创设,并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营造浓厚的氛围,创设广远的意境,让学生有充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促使学生对抽象事物的规律
6、进行总结,进而上升至对本质的认识,全面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以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 池子与河流 一课为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池子、河流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二者之间的差异,使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能够对池子与河流展开思考;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思考池子与河流发生争执的原因,从而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池子与河流之间的争执并非忙碌与否,而是池子缺少勤奋、努力以及不怕苦的精神,贪图眼前的安逸。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人的发展,对学生具有警示作用。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情境教学法是促进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重要工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教师
7、需要注意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即要将“情”与“境”融合,以此引导学生通过知识探究、情感体验而有所收获,发展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提升精神境界。因此,在应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语言文字的掌握与应用、语文知识的理解与积累,还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情感的变化;要以情境表现文本的深刻内涵,展现语文的独特魅力。趣味性与真实性有机统一小学生好奇心强烈,容易被新鲜、有趣的情境所吸引。基于学生的这一特点,教材在编排上也有所侧重。目前所使用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培养目标,收录了人物传记、神话传说、自然科学等多类型的文章,这对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重要作用。为了配合教材内容
8、、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注意增设趣味性元素,利用形象、有趣、生动的情境吸引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以此保障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生活化与想象力有机统一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课堂上教师教学的知识通常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语文学习,也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对于自主学习,学生缺乏一定的意识和积极性。学生通常会把学习与生活看作两个不相关的部分,忽视彼此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应用情境教学法开展语文教学,可以充分结合生活元素,利用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直接面对熟悉的生活情境,了解语文知识与
9、生活、社会之间的联系,避免学生的学习拘泥于课堂。如此一来,既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情境创设资源有限等问题,又有助于学生发展想象力,使学生对生活、对语文学习产生更强烈的好奇心。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坚持学生本位,以“学”创境()以发展学生观察能力为目标,创设生活情境观察是感知、认识世界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其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观察活动比较多,例如以自然、动物、人物等为对象进行观察。这种观察,观察对象常由学生自己按照兴趣进行选择,而一旦学生对观察对象失去兴趣,观察活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应用情境教学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应按照学生思维
10、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由小到大的顺序,谨慎地选择生活中的观察对象,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习惯,从而持续发展观察能力。以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猫 一课为例。教学此课,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前观察猫,通过抚摸它的毛,观察它的脚掌、鼻子等外形特征,了解它的生活习性,从而对猫的习性、性格有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教师可以直接将学生的实践体验作为情境创设的素材,使学生在分析课文时能自主联想自己与猫接触时的场景,进而理解课文内容,思考课文所描写的内容是否准确、恰当。例如,当学生读到“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等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小作家选刊时,会立即联想
11、起自己与猫接触的画面、情境,与课文的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目标,创设合理情境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最大误区是情境创设不合理,情境的创设与学生的学习发展目标脱节,与教学内容缺少联系,所创设的情境不利于师生交流,难以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应用情境教学法前,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对学生的真实认识能力有所掌握,并充分考虑班级风格、学生知识经验等多重影响因素,据此合理创设情境,切实利用情境辅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以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琥珀 一课为例。笔者在教学此课时,并未采取为学生播放讲解琥珀形成的科普视频等方式直接创设情境
12、,而是让学生参与情境创设,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其跟随老师共同创设情境,并在情境中想象、探索。具体过程为:先引导学生粗读文本,大致了解文章的行文脉络,并完成结构划分,总结每部分的主要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纸上简要画出每部分内容,体现琥珀形成、变化过程;最后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根据理解将文本中描述的琥珀画出来。绘画的过程也是情境形成的过程,琥珀形成的过程由学生通过情境感知、体验并理解,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耕语文教材,以“点”创境()以兴趣点为契机创设情境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会以开门见山的形式向学生阐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种直接告
13、知的方式单调而无趣,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难以将精力集中于课堂。因此,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首要设计目标,在多元的情境模式中选择真实、有趣、新鲜但不失生活化的元素,以此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和亲切感。所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开展语文教学,要在保证情境合理的基础上,加强情境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将文章的体裁、感情基调、语言特点与学生的兴趣点联系起来,选择合适的创设趣味情境的视角。以记叙文教学为例。记叙文以记叙真实人物、事件为主。多数学生认为记叙文枯燥,但具有悬疑性的记叙文通常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可以说,学生的兴趣点为“悬疑
14、”。基于此,教师可在创设情境时,先概括事件的主要情节、结局,增强故事的悬疑性,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例如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精卫填海 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悬疑情境:“大家都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喝水的过程非常艰辛。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一只鸟通过衔石头与树枝填平大海将会有怎样的结局呢?力量单薄的鸟为什么要填平大海呢?”(配合图片)如此一来,学生就会按照教师引导的思路思考问题,并想要了解填海事件的具体过程,情境的创设在这里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再以教学诗歌为例。诗歌的文本体裁、表达方式与常见的记叙文、散文有着极大不同,其文字描述的抽象性更强,高度凝练且富有韵律的语言中深藏着作者独特、细腻
15、的情感。学生在尚未形成成熟的抽象思维前,学习诗歌的难度较大,尤其是学习生僻字词较多、写作年代久远的古代诗歌,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信心备受打击。对于诗歌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应基于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经历、诗歌题材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以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边塞 一诗为例。在教学前,教师通过对学情进行分析,发现很多学生为军事迷。于是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首先将古代边关打仗的悲凉情景与现代战争情景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以此创设比较情境,使差异极大的两种情景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强烈的冲击,也使学生对本次学习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以情感体验点为契机创设情境研读部编版语文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多数文本均
16、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教学这样的文本,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蕴含情感的句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而解读的角度不同,产生的情感体验也不同。为了避免学生陷入情感误区,教师可以将情感体验点作为情境创设契机,从而利用情境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情感、表达情感。以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麻雀 一课为例。文章通过描写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赞颂了伟大的母爱。每一个学生均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过母爱,但他们往往会认为母爱十分普通、平凡,殊不知母爱是一种“强大而不可战胜的力量”。教学此课,为了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教师可以创设情感
17、情境,“还原”搏斗现场,即由学生扮演不同的动物,突显课文所描写的紧张气氛。在真实的情感情境当中,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老麻雀当时紧张、无助、绝望的教 苑 新 声心理,但在母爱的支撑下,它用生命抵抗,誓死保护幼儿。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对母爱产生正确的理解,看到平凡母爱中不平凡的一面,深刻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深层次情感。()以迁移点为契机创设情境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突出。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并非单纯地引导学生掌握与运用生字词,而是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迁移能力,即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在学习中不断弥补原有知识体系的缺陷
18、。因此,为了加强教学效果,强化能力培养,教师应将知识迁移运用点作为情境创设契机。以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 我变成了一棵树一课为例。作为一篇充满想象的记叙文,文章讲述了作者想象自己变成一棵树后发生的一系列有趣事情。文章题材与内容深受学生喜爱,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动的动画创设逼真情境,与学生共同分析行文脉络,引发学生对向往世界的想象。但至此,教学并未结束,为了使学生内化所学知识,教师需要通过视频、音频以及夸张的表达,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以绘画、习作等方式描绘向往的世界,从而在知识迁移运用的训练中实现新知识点、新技能的掌握。丰富学习体验,以“惑”创境()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问题
19、是引发思考与探究的重要契机。然而通过语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常规性的提问对激趣的效果甚微。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年龄与思维特点出发,设置充满趣味、难度适宜的开放性问题、闭合性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丰富学习体验,从而使语文思维得到充分锻炼。以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大自然的声音 一课为例。文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描写了雨声、风声、动物叫声,但篇幅有限,描写的内容较少。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播放自然、舒缓的轻音乐,使学生仿佛置身在大自然之中。然后,教师可以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即由学生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描写大自然中其他美妙动听的声音。在解决
20、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既要模仿声音,又要利用修辞手法进行语言文字描述。问题提出后,大多数学生对此产生了强烈兴趣,纷纷展开模仿,此时课堂上不同的声音交织,氛围和谐、活跃。()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应用语文具有人文性、工具性,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实践机会少,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相对不足。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以解决真实问题为载体,将重点学习内容、实践性强的学习内容设置为问题,创设有实际意义的探究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与体验知识的应用,从而同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以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观潮 一课为例。文章按照钱塘江大潮由远
21、及近、奔腾西去的空间顺序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为促进学生对记叙文行文结构的掌握,教师可以设置探究式问题情境,借助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探究性问题,即厘清文章结构,总结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以及有条理地介绍景物的经验,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四、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降低语文知识抽象性给学生学习信心、学习兴趣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为学生开辟实践、想象的空间,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应综合考虑,创设合理、科学的情境,切实利用情境的作用,为学生学习助力,最终实现学生乐学与高效教学的双赢目的。参考文献:赵筱萌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课程,():黄婷婷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法 小学生(上旬刊),():倪霞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学周刊,():孟雅倩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高段散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西海:青海师范大学,赵雪平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调查研究 扬州:扬州大学,徐梦月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考试周刊,():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