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讲授: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n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世界新的主题。n 二战后世界大战没有发生,世界和平总体上得到维持。这归因于世界范围内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n 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是造成当前世界发展问题日益严峻的主要原因。战争的含义 战争是指不同集团或国家为了某种经济和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武装斗争,即“从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64页战争是政治性质的行动
2、孙子兵法论述过战争和政治的关系。克劳塞维茨提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成为马克思主义考察战争问题的一个根本观点。“任何战争都是同产生它的政治制度分不开的。某个国家即该国某个阶级在战时所推行的政治,必然是而且一定是它战前长时期在国内所推行的政治的继续,只不过在行动方式上有所不同罢了。”列宁选集第3卷,第71-72页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正义战争是指一切符合人民群众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的战争(如革命战争、解放战争、反侵略战争等)。非正义战争是指一切违背人民群众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的战争(如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的战争、掠夺和奴役别国人民的侵略战争等)。马克思主义者积极赞成一切正
3、义战争,坚决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和平:含义n 和平是指在世界或地区范围内,国家、阶级或社会集团等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关系处于正常化状态,即非战争状态。按照国际法,大规模武装冲突就是战争,而局部暂时冲突不属于战争,只要没有正式宣战,没有成为总体性战争状态,两国关系在法律上仍然处于和平状态。和平的等级及与战争的关系n 和平可分等级:最高级是世界和平,其次是地区和平与国家间和平,再次是国内和平。据匈牙利学者调查,战后在世界范围内无任何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即绝对和平状态只有26天。n 作为正常化状态,和平可分为:友好合作关系即绝对和平;法律关系,即不友好,但保持外交关系,亦称积极和平;非战关系,即有矛
4、盾、冲突,但没有演变为总体战争,亦称消极和平。n 战争与和平是对立统一,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这主要从“战争力量”和“和平力量”的对比去分析。战后和平力量超过战争力量的主要表现:v 世界人民强烈渴望和平,坚决反对战争,形成全球性和平运动,反映了世界范围内的人心向背,是对战争势力的“强大示威”,有力钳制着战争势力,维护着世界和平。 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超级大国不敢贸然发动世界战争。核武器使得“保护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原则难以贯彻,因为核战争威胁到战争双方的安全,对整个人类生存构成重威胁,具有“零和性质”。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
5、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社会主义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发展的含义n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n 谋求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是人类永恒的课题。n 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指发展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n 战后五十多年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出现了空前的大发展,其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史上均为罕见。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n力量发展不平衡规律经济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美、欧盟、日本、中国和印度等n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迅猛,同时经济民族主义兴起形成反全球化潮流n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集团化的辨证关系n政治多极化:单极化与多极化之
6、争n经济多极化与政治多极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与相互独立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重性n总体上能促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促进世界生产增长,带来巨大经济利益;n但各国收益严重不均,主要由少数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垄断集团所占有,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得甚微。n而发展中国家两极分化严重,有的能利用全球化机遇迅速发展;有的成效不明显,有的则停滞不前,愈益边缘化。n经济全球化弊端导致近年反全球化运动兴起,其参加者构成庞杂、观点不一、目标分散、声势浩大,对全球化弊端进行了有力抨击,这促使人们对全球化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日益统一的全球化世界n国际贸易发展迅猛:快于经济发展n国际金融空前繁荣:流量大,波动大n国际投资不断深
7、化:生产一体化n跨国公司日益强大:新主体、独立性增强n经济利益联系紧密:货币汇率、资本流动、股市n信息全球瞬间流通:互联网、卫星电视n观念习俗思想趋同:文化全球化n国际惯例渐成潮流:各个领域都形成共同标准n生活方式日趋统一:麦当劳、快餐、卡拉OK、n国际政治相关增强:外来影响逐渐增大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基本形式n地区经济集团化是全球化的前奏。n贸易优惠:相互减免关税、提供贸易信贷、通关优惠、金融优惠等;CEPA、东盟n贸易自由区:相互取消主要关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关税同盟:内部取消关税,对外建立统一关税;西非经济共同体n经济同盟: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等统一;n统一大市场:经济要素内部自由流动;欧盟
8、n完全经济统一:财政、经济要素、货币、政策均统一;力量中心多极化n综合国力是力量中心评价的基本标准:经济基础、政治、军事、文化、地缘潜力n力量中心格局:一超(美)、四强(俄欧中日)、五候补(印埃南巴印尼)n力量中心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政治三强(美俄中)、经济三强(美欧日)、军事两强(美俄)、文化三强(中美俄)、地缘四强(中美俄印)n国际关系体系:联合国体系、发展中国家的南南合作、阿拉伯世界、伊斯兰世界单极化美国n硬国力:适当规模人口、广阔土地(可耕地)、丰富自然资源、优越地理条件(水、航运、地缘对手少);n经济实力:基础雄厚、比例大n军事实力:军费40%以上,数字化部队、数字化地球计划、信息高速
9、公路计划、装备好、武器尖端n外交实力:国际影响力巨大,控制联合国n文化实力:6000所大学;巨额教育经费;主要近代科技创新;主要诺贝尔奖得主;n科技实力:科技费用大,主要领域均处于领先n制度实力: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是制度的主要发布者;n语言实力:美式英语能极大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单极与多极之争n美国的超极地位十分稳固:世界单极化?n中国的发展势不可挡:新的超级大国?n团结的欧洲:经济实力、人口、政治影响,能否重现夕日辉煌?n跛脚巨人日本:经济巨人、政治矮子、军事侏儒,能否实现第三次远航?n基础稳固的俄罗斯:基础好、人力资源丰富、科技实力强、自然资源丰裕,能否东山再起?潜在
10、多极化力量n印度:人口10亿、经济潜力、军事潜力、战略地位n埃及:非洲大国、阿拉伯盟主、伊斯兰现代化样板、地缘战略要点n南非:最发达的黑非洲国家n印度尼西亚:东盟核心、东亚国家合作支点、2亿人口、丰富自然资源、伊斯兰现代化核心、地缘战略要点n巴西:1亿人口、900多万领土、新兴工业化国家、拉美国家的代表n尼日利亚:人口过亿、面积大、石油、黑非洲代表三、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n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迅速崛起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与猜测,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作为应对,我国开始提出和平发展道路并加强对外宣传,认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n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5年12月22日
11、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n 2006年8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我国进一步向全世界宣示中国坚决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容n 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n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n 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n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n 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与要求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应有之
12、义,符合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对外大政方针,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历史文化传统,符合人类进步的时代潮流。 要加强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互利合作,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要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把我国的对外政策主张与各国人民的进步意愿结合起来,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解争端。走和平发展道路、创建和谐世界n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第一次超越后起大国传统的崛起之路,主要靠自己,发展内需,改革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
13、争,独立自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促进国际社会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争取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总目标。为此,中国对内寻求和谐,对外寻求和平。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取向n 建立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建设性的新型大国关系:以减少我国发展阻力,推动世界多极化,促进大国关系良性互动。 n 实行综合立体的稳定周边的战略:睦邻、亲邻、富邻。以和平崛起为前提,以经济安全为主题,兼顾其它多种安全因素,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维护周边安全和稳定,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有针对性地解除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妥善处理边界争端问题。 n 要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和平崛起中受益。发展中国家历来是中国在国
14、际事物中可以依靠的力量,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重大问题上互相支持的政治优势。n 以多边外交为重要舞台,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以联合国为主要舞台,以亚太,特别是东亚地区为重点,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中国和平崛起的世界意义n 使世界局势更加稳定,使世界和平更有保障; n 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文明焕发青春,必将有助于世界文明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和取长补短,促进世界文明和谐时代到来; n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机遇和更大的合作空间,形成更多利益共同体和利害共同体,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繁荣和各国共同发展。 n 为国际社会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和平方式、渐进方式,在
15、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连的进程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既向整个国际社会实行全方位开放,又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扩大内需,挖掘潜力,走有中国特色的富民强国的现代化之路。这对国际社会将具有巨大的启迪意义。 n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人类五分之一人口将摆脱贫困,走上富裕和文明之路,从而对国际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新的崛起与发展道路n 在人类历史上,后起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严重失衡,甚至引发世界大战。德国和日本就是例证。前苏联在这方面也有深刻的历史教训。n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一条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经济全球化使中国不会也不需要通过挑战现存国际秩序、军事扩张、掠夺资源、争霸或称霸等方式来实现崛起。n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点也决定中国只能走和平崛起的发展之路,为此中国需要且能够与国际社会形成良性互动。n 中国在迅猛崛起过程中和崛起后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负责任的大国作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