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贫富差距范文大全 第一篇: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贫富差距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贫富差距 中文摘要 本文概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基本状况,简要论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化结构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初步分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城乡贫富差距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缓解贫富差距的建议。 【关键词】 社会保障;城乡贫富差距;“二元”结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贫富差距 一、概述 自我国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居民之间贫富差距就日益增加。据统计,我国城乡财富差距基本维持在10倍以上,远远高于收入差距的2-
2、3倍。这无疑会滋生出许多社会问题。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不是孤立存在的,收入的增加会加速财富的积累,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又会增加收入,因此,收入差距会导致财富差距,而财富差距会加大收入差距。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的相互作用使中国城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仅如此,我国地区间和个人间的财富差距也随时中国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入而逐渐增大。 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个人素质差异带来的收入和财富的不均,也有市场失灵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更有非法收入引起的分配不公。诚然,初次分配领域造成的问题主要靠制度的建设来解决,但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市场在分配领域是盲目的,有些分配不公不是制度建设可能解决的。因而,政府必须对初次
3、分配结果进行调整。 撇开政治和社会的观点不谈,仅从经济的观点出发,较大的贫富差别对国民产出和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是不利的。因为存在收入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富人的消费倾向较低,所以较大的贫富差别极易导致总需求不足,从而使国民产出曲线向内移动;在国民收入既定时,较大的贫富差别,则意味着社会经济福利的减少。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使不容置疑的,出现要素之间的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市场在分配领域是盲目的,所以初次分配的结果不一定有效,不一定能够实现全社会福利最大化;而适度的再分配,更有可能使全社会的经济福利达到或接近最大。因而面对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政府应加强收入再分配职能,对初次分配结果进行必要的调
4、整。 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结构及存在问题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行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其产生原因是建国以来,优先发展工业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的采用,使我国经济成“二元”状,而户籍制度的严格执行,导致人口流动性很差,人口结构也成“二元”状,人们对生存的考虑优先于社会保障,致使城市居民拥有较高水平的保障,而农民的保障几乎为空白。计划经济“高就业”政策的实施,城市居民生活得到了全方位、高水平的保障,而此时的农民完全依靠家庭保障。可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贫富差距 以说,改革开放之前城乡间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与“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人口结构完全一致,而且三者
5、间的作用进一步加深了城乡间的鸿沟,城乡壁垒森严。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就业结构也随之改变,流动人口逐渐增多,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没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二元”向“一元”转型的经济结构以及城乡和流动人口的“三元”人口结构极不协调,已严重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越来越完善,广覆盖的方针使大部分城乡居民都能享有基本的相关保障,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很多方面尤其是社保基金的筹集和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漏洞。首先,我国财政尚未真正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制度,社会保障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社保基金暂时按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
6、进行管理,实现专款专用,这致使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相当混乱。其次,从供给上看,我国社会保障转移支付水平极低且远远滞后于经济增长,供给严重不足。而转移支付需求不断上升,与供给的缺口越来越大。1995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统帐”制后,产生大量转制成本,政府面临如何消化转制成本的问题。对于以退休“老人”和已有工龄的“中人”的责任是政府的债务,应该由政府来承担。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引起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在强调企业和个人责任的同时,忽视了政府应有的责任,政府部员承担转制成本,从而导致个人账户“空账”运行。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不免有许多老人和下岗职工的产生,他们都属于弱势群体,多属于贫
7、困群体,需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与关心,更需要分享经济增长的结果。据有关专家估计,中国目前的城市贫困人口应在2000万到3000万之间。让人担忧的是,致使这些人致贫的主要因素不是个人和自然原因,而是社会原因和制度原因。我们的转移支付制度如不能解决这些人的贫困问题,他们可能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解决贫困人口问题,离不开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制度需要向弱势群体倾斜。合理的转移支付政策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反之,过度的转移支付供给可能导致财政负担沉重并影响经济发展;转移支付供给不足则可能出现社会不稳定、有效需求不足、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然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贫富差
8、距 而,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供求缺口太大,远远偏离了制度“实现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的最终目标。当前政府应该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合理安排支付结构,加大对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努力缩小财富差距。 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对城乡贫富差距的影响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对贫困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对城镇贫困居民和农村贫困居民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目前,老人、下岗职工和重病人家庭是我国城镇贫困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较为完善,使城镇贫困人口的贫困状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制度的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许多下岗职工表面处于
9、失业状态,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实际上,已采取多种灵活方式实现了就业,在享受救济的同时仍有工资收入。所以,我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带来的较多的是正面效应,负面效应较少。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镇居民的贫困程度,缓解了城镇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 但是在农村,由于正式社会保障制度的缺或,农村居民的贫困问题缺少缓解的渠道,抛开地域性,实质上,城乡贫富差距表现为居民个体之间的贫富差距。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性,不但没有缓解城乡贫富差距,反而加剧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由此可见,我国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上还是需要予以完善的。 四、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还在进一步扩
10、大,迫切需要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进而缓解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城乡贫富差距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生活贫困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贫困问题突出、抗风险能力脆弱的问题。中国的农民生活现状正进入一个低收入与贫困相互积累形成循环的困境:自然风险、疾病风险致贫、返贫人均收入很低生活水平、营养、医疗卫生状况、健康和教育的下降人口质量下降劳动力素质不高劳动生产效率低下产出停滞增长或下降低产出此收入强化经济贫困抗风险能力进一步下降。“贫困的原因是贫困”,大量农民生活处于贫困恶性循环之中。 从目前情况看,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可以有。农产品价格的回声、产量的提高、外出打工、减轻农民负担。
11、但是,我国国内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明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贫富差距 显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内农产品价格便失去了上涨的空间;金融危机致使经济遭受打击,城镇下岗人员增多,城市失业率不断上升,“二元”经济结构住高了农村居民进城的壁垒,使农村居民进城打工挣钱变得更加不易,加大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难度。因此,解决农村居民收入问题的首要办法是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城镇化。 目前,我国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可以通过转移支付向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提出公共物品,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抗风险能力,从而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链条,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城镇化发展进程的“瓶颈”问题
12、。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将过度到现代一元化结构,而非农化是二元结构转换的必由之路。非农化是指社会劳动力不断地由农业转向非农业的社会经济过程,城镇化实质农村人口不断地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中国经济结构正由二元结构转向一元结构,而社会保障制度却保持不变的二元结构。在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农村人口需要社会保障制度,流动人口更需要社会保障制度,只有真正为流动人口建立了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使这部分人稳定在城市,同时对留守农村的农民有一个带动作用,城镇化才会对农村非农化人口产生吸引力,才能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吸引到城镇,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所以,只有通过
13、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能缓解日益严重的城乡贫富差距问题。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乡贫富差距 参考文献 1吴玲、施国庆.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社会科学,2004,(9)2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4赵航.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现状及发展浅析j.科学.经济.社会,2005,(2).5孙迪亮.社会转型期城市弱势群体的特征、成因及扶助j.理论研究,2003(1)6洪大用.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的若干问题j.社会保障制度,2004,(2). 第二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贫富
14、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贫富差距 法政学院09行政管理(2)班褚跃h098001 21摘要。中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相互作用,使城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保障制度本应缓解贫困,缩小城乡差距,但是,我国“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与当前的经济结构转型和“三元”人口结构不一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或使我国城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只有为我国“三元”人口各自建立合宜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解决农民生活普遍贫困的现状。因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我国城乡贫富差距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二元”社会保障城乡贫富差距完善 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15、社会各群体的收入都有了显著增长,国家财力明显殷实,这一切为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已经到达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我国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收入差距。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在23倍,而国际上人均gdp为8001000美元的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分配差距约1.70倍,我国已远远高于国际一般差距状况;二是财富差距。城乡差距不仅仅由收入差别造成,还包含 【1】 财富差别。我国城乡金融资产差距比收入差距更大,基本维持在10倍以上。 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不是孤立存在的,收入的增加会加速财富的积累,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又会增
16、加收入,因此,收入差距会导致财富差距,而财富差距会加大收入差距。但是,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在我国具体表现为城乡财富差距的变动滞后于收入差距的变化。我国城乡差距的变化过程与我国1978年开始实现改革开放、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有很大的关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自1978年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体制基本稳定,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市,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进而引起农村财富积累快于城市,进入1985年后城乡财富差距开始缩小。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后,城市改革一直是经济生活的主线,城市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逐步扩大。城乡财富差距
17、的变化滞后于收入差距的变化,城市财富积累到1990年才使城乡财富差距扩大。1994年国有企业开始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财富差距进一步缩小。1996年国有企业改革采取“抓大放小”的战略,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改革取得一定成就,城乡收入差别有所上升,使城乡收入差别97年较96年有所上升,98年与97年持平,但同年10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大力促进大中型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城乡财富差距大幅度缩小。1998年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片空白,在农村“三农”问题严峻,城乡收入差别进一步上升,2002年高达3.1倍,城乡财富差距
18、也由1999年的8.9倍急速上升到2000年的11.1倍。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的相互作用使中国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自始至终呈现出纯粹的“二元”状态。建国初期,优先发展工业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的采用,使中国经济成“二元”状;户籍制度的严格执行,人口无法流动,人口结构也成“二元”状;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极低,按照马斯洛的人类发展需求理论,使人【2】 们对生存的考虑优先于社会保障,致使城市居民拥有较高水平的保障,而农民的保障几乎为空白,使城镇早熟的社会保障与农村没有真正意义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存。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劳动保险,绝大多数城镇企业职工都享有“一
19、揽子”社会保险。“文革”后,社会保障由企业保障所代替,企业职工及其家属的生老病死均由企业给予承担。加之计划经济高就业政策的实施,城市居民生活得到了全方位、高水平的保障。而此时农村居民的保障仅有:自然灾害时的政府转移支付、集体经济支持的“五保”户和以集体经济(生产大队)为主体的合作医疗,这些项目都不是正式的社会保障项目,农民完全依靠家庭保障。可以说,这段时期城乡间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与“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人口结构完全一致,而且三者间的互动,进一步加深了城乡间的鸿沟,城乡壁垒森严。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就业结构也随之改变,“二元”经济正在逐步弱化
20、;户籍制度有所放松,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同时由于城镇建设的需要,城市征用了一部分农村土地,使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由“二元”变为“三元”,除原有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外,产生了一部分“中间人口”,人们称之为流动人口。进入90年代后,由于人口老龄化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并先后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和女工生育保险制度,以及“两个确保”措施和“三条保障线”政策,并为城市贫困居民建立了最低社会保障制度。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民政部于1991年曾组织部分地区进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但是,随着1998年的机构改革,新成立了
21、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将此项工作停止下来。在这段时期里,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50年没有改变,“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二元”向“一元”转型的经济结构和“三元”人口结构极不协调,已严重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我国城乡贫富差距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扩大,迫切需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进而缓解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城乡贫富差距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生活贫困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贫困问题突出、抗风险能力脆弱的问题。中国的农民生活现状正如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素关系”理论所指出低收入与贫困相互积
22、累形成循环困境:自然风险、疾病风险致贫、返贫人均收入很低生活水平、营养、医疗卫生状况、健康和教育的下降人口质量下降劳动力素质不高劳动生产效率低下产出停止增长或下降 【3】 低产出低收入强化经济贫困抗风险能力进一步下降。“贫困的原因是贫困”,大 量农民生活处于贫困恶性循环之中。 从目前情况看,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可以有。农产品价格的回升、产量的提高、外出打工、减轻农民负担。但是,我国国内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内农产品价格便失去了上涨的空间;近来经济增长缓慢,城镇下岗人员增多,城市失业率不断上升,“二元经济”结构筑高了农村居民进城的壁垒,使农村居民进
23、城打工挣钱变得更加不易,加大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难度。因此,解决农村居民收入问题的首要办法是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 此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手段,确保劳动力报酬,特别是低水平劳动力报酬在合理的水平线之上。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程序和动态公布机制,明确职工所应享受的补贴、保险和福利。正常情况下,最低工资标准应每年调整一次。 在低收入群体中,农民占绝大多数。解决农民收入低的问题,对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及缩小贫富差距至关重要。要积极推进农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资源价格和农产品价格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大农业和农村发展投入,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
24、化和农村现代化,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切实减少低收入人群的 数量。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失业、疾病、机会不均、资源分布不均因素带来的贫富不均问题的重要途径。应当建立起全面、适度、公平和有效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增加社会保障基金的积累,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健全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完善贫困者的社会救济制度。特别是要解决好保障性住房问题,尤其是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应向低收入人群倾斜。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保障30年郑功成著人民出版
25、社第1版 2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郑功成著人民出版社第1版 3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研究潘光辉著暨南大学出版社第1版 第三篇:贫富差距与社会公平贫富差距与社会公平 一、简明当前我国社会贫富差距的原因 1、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劳动力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市场竞争提倡优胜劣汰,是导致贫富分化扩大的直接原因。 2、我国存在着传统的城乡差距,近所来僵化的户籍制度导致许多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多余劳动力得不到有效转移,使城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3、我国部分行业,垄断市场价格,导致其职工收高于实际的劳动价值,产生起高额利润,拉大了贫富差距。
26、 4、我国部分政府官员在法治不健全,行政执行程序不透明的情况下,索贿、纳贿、囤积财富、加剧了贫富差距。 二、阐明解决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 1、完善市场规则,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非法竞争者,建构良性运行机制,协调发展市场竞争机制。 2、打破行业垄断,通过放松规制,引入多元素竞争,同时提出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以平衡贫富差距。 3、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发展劳动力密集产业和第三产业,扩大就业溶量,努力消除城乡差距。 4、健全完善机制,建立政府官员任前财产公示制度和离任财务审计制度,严密打击商业贿赂行为,消除灰色收入。 三、1.只有先富带后富,才能走向共同富裕。 2.既是长远的目标,也是现实的
27、重要任务。 3.中国社会的主流是公平的。 有人说:“先富带后富的政策有问题,并未真正实现。”如果在发展的初期就过分的强调公平,只能导致共同贫穷。例如:改革开放前,实行平均主义“大锅饭”,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造成普遍贫穷。 发展经济学告诉我们。由于不同地域的发展条件各有差异,每个人的条件禀赋各不相同,部分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符合客观规律。当经济条件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国家可以通过强大的税收等杠杆,通过转移支付方式,让先富起来的地区、阶层和人群为落后与贫困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例如: 1、免除农业税,大规模、大幅度进行农业补贴,解决“三农问题”。 2、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
28、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推动 中西部地区发展。 3、深入推进东西对口扶贫协作工业、对口援藏援疆工作,对口支援汶川 地震灾区和玉树地震灾区。 4、下大力气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 管理学院 10级市场营销g1班薛松浩2011/10/23 第四篇:中国社会贫富差距与社会公平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通识选修课论文 论文题目:中国社会贫富差距与社会公平 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专业:上课教师: 1 摘要 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国际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在2011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突破0.55,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在当今社会
29、,这个话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中国,中产阶层正在越来少,随之而来的是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的两极化情况日益加重,很少的一部分人掌握令人吃惊的财富,与此同时也有很大一部分群众的生活徘徊在低保水平上下或者为生计发愁。财富拥有的严重不平衡性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其他社会问题的集中爆发。在缩减贫富差距的问题上,政府采取措施改变现在的财富分配状况,已经势在必行。因此,我谨结合一些社会上的观点,从我的观点寻找问题的办法,从而解决或缓解这个问题。 关键词:中国;社会;贫富差距;公平,财富分配 2 目录 前言.1 一、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现状.2 (一)城乡分化.2 (二)行业差距.2 二、造成我国贫富差距拉
30、大的原因.2 (一)灰色收入的分量过大.2 (二)成因中不公正成分过多.3 (三)社会成员基本生存底线保障的缺乏.3 (四)政策上的财富分配不平等.3 (五)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4 (六)国私企职工待遇不公.4 (七)地区政策不平衡。.4 三、缩小贫富差距方式.5 (一)落实国家对企业的征税.5 (二)国家财政预算中社会福利比重增大.5 (三)企改资产转移规范化.5 (四)建立有效法治约束使机会平等.5 (五)进一步完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61.千方百计地扩大低收人群体人员的就业.62.支持低收入群体人员创业.63.增加农村低收入群体人员的收入.6主要参考文献.7致谢.7 3 前言 人类社会发展
31、的理想路径是,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与经济增长同步发生,从而使绝大部分社会成员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而不是只由一部分人,甚至极少数人独享经济增长的好处。然而,实际情形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却呈现出了明显的背离。 中国平均工资是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发达国家甚至达到近70%。中国最低工资是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中国公务员工资是最低工资的12倍,而世界平均才2倍;中国国企高管的工资是最低工资的98倍,世界平均为5倍;中国行业工资差高达3000%,世界平均则是70%。特别是中国公务员工资,每次都不经纳税人同意就自
32、己悄悄不断上涨。 财富飞速地向政府和极少数富翁集中,中国大陆形成一个“国富民穷”的社会。政府和极少数富翁占有了绝大部分社会财富,广大民众占有的财富少得可怜。尽管如此,普通老百姓承担的税负却不低。中国财政收入税收在20年里增长了30多倍,年均增长率19.5%,远远高于gdp的增速;中国老百姓缴的税率仅次于福利待遇极高的法国,据世界第二,而老百姓享受的福利才占税收的8%。而美国占是42%,英国占是49%,加拿大占是52%,中国老百姓享受的税收比例,只有西方国家的六到七分之一。 日韩、欧洲、北美政府的行政运行成本占政府支出的12,中国是46。也就是说:他们国家的官员消耗掉税收的12,中国官员要消耗掉
33、税收的46。中国官员比西方国家官员多消耗掉20-40倍。 如果任由这个趋势继续下去,将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而且更棘手的是,这一趋势最终也将会影响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在经济学上,贫富差距过大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消费需求,而在目前的中国,情形远远不止如此,贫富差距过大已经直接引起了许多相关的社会问题。“富人有钱无处花,穷人有钱不敢花”的现象已经出现。 4 一、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现状 (一)城乡分化 先不说农村,仅中国城市在资源的配置上,就处于一个不平等的局面:资源优势集中于少数几个大城市,而且其他中小城市很难得到处国家分配以外的资源;再者是其他中、小城市仅是服务于这几个大城市,城市的功能单一。
34、而他们自身的城市化发展则被置于计划外发展的状态下。当把农村和乡镇考虑进来时,从城乡收入差距方面来看,如果扣除农民用于扩大生产的费用,再把城市居民各种福利也计算进来,那么中国的城乡差距实际已经达到了5:1。这个数字差不多居世界之首。 (二)行业差距 从行业收入差距来看,中国现在行业之间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有调查显示,仅在2001年,XX省86个大类行业中,最高工资行业与最低工资行业相差6.6倍,二者间的差距比2000加大了1.9倍。有学者指出,目前中国占总户数20%的最富有户收入,占有全部收入的51%以上,而20%低收入户只占4%左右。从主观感受方面来看,多数社会成员已认为贫富差距是中国严重的社会
35、问题。 二、造成我国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 (一)灰色收入的分量过大 目前,由于我们国家规则体系的不健全,使得灰色经济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比如,税务专家的研究显示:2002年根据中国含税gdp计算,企业有3000-4000亿元该交纳的税没有收上来。于是,这样一项巨额的本应属于国家的资金便流向了少数群体和个人。如果再加上其他没有纳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各种现象,中国现阶段的灰色经济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大量的灰色经济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灰色收入。而在大量的灰色收入当中,人数少却居于优势位置的社会群体必定会占据一个高比例的份额。这样一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必定会
36、被加重。 5 (二)成因中不公正成分过多 正常社会流动渠道的不畅,身份制,行业垄断,同工不同酬,国有资产向个人一方的流失等等。起点、机会和过程的不公正,必然会造成结果的不公正,导致贫富差距的迅速扩大。由此可见,民众之所以对贫富差距过大现象十分不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如今过大的贫富差距主要地并不是社会成员能力的差异和努力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而更多地是由不合理、不公正的因素所造成的,因而往往缺乏基本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依据。正因为如此,所以,民众对于贫富差距过大现象的接受度和容忍度较小。 (三)社会成员基本生存底线保障的缺乏 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底线能否得到保障,是基础性的民生问题。对于大量的低收
37、入者来说,它可以确保其基本生存状态不至于恶化到难以生存的地步。同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缺少这样一个社会保护。以俄罗斯为例,俄罗斯从前苏联时期开始,就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因为如此,尽管俄罗斯在急剧转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贫困者,但是,这些贫困者在基本生活资料、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方面能够得到基本的保证,其基本的生存问题不至于恶化到难以为继的地步,从而也保证了这些贫困者不至于变成激烈的反社会力量。在这方面,我们国家的具体状况不容乐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四位,财政收入突飞猛进,外汇储备更是居于世界第一的位置。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在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
38、共卫生等基本民生方面的公共投入在gdp当中所占的比例排在世界倒数。大量的社会成员缺少起码的最低生活保障或者享受不到足额的、政策所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作为中国最大社会群体的农民从总体上来说没有社会保障;大量的城市居民更是购买不起起码的住房。就学难、看病难、住房难成为新的社会问题。正是由于社会对贫困者和低收入者缺少一个社会保护,所以,对于大批的贫困者来说,其基本生存状况恶化到什么地步难以预期。这就使得中国现阶段贫富差距问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加严重,形成一个恶心循环。社会发展的成果基本难以实现共享,社会建设的目标难以达到。显然,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中国就难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难以渡过
39、改革发展最为艰难的时期。 (四)政策上的财富分配不平等 我们今日的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最近20年来经济政策的偏向。在偏向效率抛弃公平的思想下,加剧贫富差距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的 6作法首先表现在中国经济中的优惠政策几乎从来都是只给予市场经济中的强势集团。20年来中国的经济政策已经形成了只给富者以优惠政策,只给富裕地区和富裕的个人以优惠政策。 (五)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 当今中国收入最高的群体之一就是在外资企业工作的高薪阶层。外资企业的这种巨额薪金支出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税收政策优惠造成的。这种税收政策优惠表现在法定的税率上,表现在外资企业一直享有低于中国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一定年限的所得税税收减免上。在这种不平等的税收待遇下,中国企业由于税负过重而难以提高职工工资,外资企业却由于税负较轻而乐于给其员工高薪。外资企业薪金普遍高于中国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造成的。 (六)国私企职工待遇不公 从国企的长远发展而言,自从转向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政府就基本上不再向企业实行大量的财政性投资。国有企业能够得到的主要“优惠”和“资源”,其实是银行的贷款。在上个世纪九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