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式 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近期,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战略任务,培养造就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如何把“大规模培训”的数量要求与“大幅度提高”基层干部质量要求兼顾得更好,实现新一轮干部教育培训效益最大化,仍是一道需要不断探索、研究、解决的课题。近几年,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如何做到创新和务实,是推进干部教育工作取得突破的关键,面临新形势、新问题,结合我县干部教育工作实际,现就如何创新和务实进行探讨。 一、紧把时代脉搏,在培训理念上突出“科学发展”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
2、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人为主体,充分尊重人,把提高干部的能力素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促进干部全面发展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现阶段工作需要、岗位职责要求和干部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开展教育培训,真正使干部教育培训成为“关心人、提高人、规范人、凝聚人”的有效平台。 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知识更新周期变短和知识总量需求增加的变化,“知识恐慌”、“本领恐慌”已成为广大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干部求知的愿望空前强烈,他们必须不断地用最新的理论成果
3、和科技知识来武装自己。作为干部 教育培训部门,必须强化干部“终身教育”的理念广大干部牢固树立起自觉学习、超前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 树立全员培训的理念。在实施新一轮干部教育培训中,要确立大开放、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建立全方位、立体式、宽领域、开放型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解决好各个层级干部教育公平问题,重视基层干部、普通干部的培训,防止职级低、在基层的干部被忽视,杜绝一些关键岗位出现“空位”学习,而闲职岗位则成“培训专业户”的现象,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运行线”始终围绕工作大局的“需求线”展开,与经济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相匹配,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相适应。 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要充分运用学习实践
4、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坚持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放到发展大局中谋划和推进,科学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全面健康成长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的新挑战,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系统性,使之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既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又能承担起未来发展的责任。特别是在开展的新一轮大规模干部培训中,涉及到学员众多、来源广泛、需求各异,行业、种类、职级不同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共同推进,协调发展。 二、围绕干部需求,在内容方式上力求“量身定做” 按需施教,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要深入了解掌握党政干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以及其
5、个人的培训需求,将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 本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在办好干部教育主体培训的同时,根据不同类别干部的能力素质要求,开设自主选学课程,做到按需施教,因才施教,防止出现村党组织书记和乡镇党委书记一本书,乡镇干部XX县区直干部一堂课,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丰富内容,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在有计划地组织广大干部学习政治理论和履职必备知识的基础上,要及时将正确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充实到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中,把广大干部最希望了解的知识、最渴望掌握的理论、最迫切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培训课程,不断更新现代知识培训课程,课程更新率不低于20%,确保培训内容结合实际
6、。今年后备干部培训班,还增加了全员研讨、让学员参与招商引资、镇区改造、信访接待等中心工作,让他们在招商引资中挑重担,在XX县区改造中扛大梁,在信访接待中唱主角,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互动性,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改进方法增强培训的灵活性。崭新的培训内容需要有新的教学方式作依托,因此必须突破单一讲授的传统教学方法,引进体验式、研讨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调动“教”“学”双方积极性。干部教育培训要真正实现以学员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启发思路为着眼点,以提升能力为重点目标,就必须综合运用专家讲座、现场体验、学员论坛、案例研讨、思维训练、情景模拟、调研考察、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使教学形式成为教学内容
7、的生动载体,努力做到讲座有深度、现场有感悟、互动有启发、实践有收获,取得理论传授、现场体验与思考研究综合提高的教学效果,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 三、坚持齐抓共管,在制度保障上做到“坚强有力” 建立科学高效的考评机制。按照凡训必考的原则,推行干部教育培训考试考核制度,健全各级各类干部培训档案,将参训情况、考试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培训质量评估和培训基地资源评估制度,通过对干部培训计划、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主体等与实际需求和预期目标的比较,评估培训质量的优劣,通过对培训基地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服务质量等软硬件资源进行评估,及时反馈,促
8、进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培训管理质量水平。 建立训用结合的激励机制。深刻认识教育培训同干部成长、促进工作的关系,加大训用结合力度,把干部学习和运用学习成果指导实践的情况,作为选拔、考核、任用干部的“第一道工序”。与此同时,对学习成绩优异、学有所成的干部进行通报表彰,作为学习的典型培养,在干部选拔中优先使用;鼓励教师进行业务创新,知识更新,对教有所长、教有所成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作为继续聘用的土要依据;对条件好、资源优的培训基地,以一定的形式加以固定,从而在基地、教师、学员三者之间引入竞争,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为全面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强大的动力。 建立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要进一步
9、加大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强化投入与产出的理念,围绕实现“大投入、大产出”的目标,建立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首先要确保财政投入,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并逐年增长。其次,要拓宽思路,广开渠 道,以优质的教育服务,争取社会、企业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资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干部培训市场,引入竞争机制,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来运作培训项目,降低培训成本,积累资金投入,逐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和个人出资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四、充分挖掘潜能,在资源利用上实现“统筹优化” 确党校办学方向,用足主体资源。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多年的教育培训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要
10、更好地发挥主体资源作用,关键在于突出党校姓“党”的办学特色和教学方向,改变不合适宜的教学布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抓好各级干部的“基础理论”学习、“战略思维”教学、“党性修养”深造。党校在开展各类学历教育、进修班次、主体培训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大的优势,探索开办“网上党校”、“视频课堂”,扩大教学半径,向农村基层延伸。 借助高校育人优势,用活潜在资源。高等院校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培养知识型、专业型干部的摇篮。要依托高校优势,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与国民教育体系相结合的统筹发展途径,使高校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方面军。 依托规模培训基地,用好现有资
11、源。中组部先后在延安、井冈山、浦东建立了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这些成型的教育培训资源,是我们教育培训工作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必须依托这些基地,有目的的抓好干部教育培训。 加强特色教材开发,用精本土资源。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工 作,要根据形势变化和时代需要,紧贴世情、国情、省情,特别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适时组织编写能够体现前瞻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培训教材。要深度挖掘地方历史资源、人文资源,通过点评历史,反思现实,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如改善投资环境、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经验总结、教育启示、探索思考,编写符合需要、各具特色的培训教材,并及时将一些开发成熟的优秀教材吸收到主体班次教学中,努力构建更加开放、更具地方特色、适应各级各类干部培训需求的教材体系。第7页 共7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