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考 一、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许有人认为这不值一提,但笔者却以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不搞清楚这一问题,就无从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个大问题,这个大问题是一个重大而深刻的命题,需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历史地、辩证地对待和解决。因此,我们有必要先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概念说起,这主要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群众,甚至还有不少的干部职工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缺乏统一的、明确的认识,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不准确的、不正确的理解和看法。 按照我国宪法第二条和第三条、
2、第四条的有关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指我国的整个政权组织形式,即所谓的“政体”。宪法告诉我们,这种政权组织形式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是建立在“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基础上的,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产生国家一切机构的泉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维护党的领导、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基础,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坚实屏障,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否则,“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其次,我们应该牢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取得政权、巩固政权的过程中,经过实践,探索出来的、符合中国实际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
3、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建立起来的一种崭新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政治制度。历史和实践正在证明、也已经证明这种制度是符合中国共产党所建立的新中国的实际的,是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世界上、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政党或者集团,要想建立自己的政权、巩固自己的政权都必须确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壮大的政治制度,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机构以维护其统治。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组建其国家机构、维护其统治所采取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这是无可厚非的,这是历史的抉择也是党的宗旨和利益的决定。所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坚持和拥护党的领导,否则,我们就会亡党、亡国。 再次,
4、从世界范围内和历史范围内来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很年轻。况且,一个政治制度的确立、建立、完善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它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坚持和完善并加以发展。因此,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一种客观的需要和历史的必然。再好的制度,如果停滞不前或者妄自尊大,那么它最终只能被历史淘汰、被人民抛弃。邓小平同志曾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始终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一种政治制度的存在,并要努力促进、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则必须不断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地适应经
5、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需要,唯有其力量不减,作用不消,则其存在才有必要和价植。 二、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一切国家机构正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政权组织形式的作用下产生的,也正是在这一制度的规范下运行的。 (一)以宪为规,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就是说
6、宪法至上、法律至上,谁都不能违背宪法原则而任意妄为,包括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也必须在宪法许可的范围内方才有效。建国60多年,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0余年的历史证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同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密切相关的,“历史告诉我们,党什么时候重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什么时候的社会民主生活就比较健全,决策就比较符合实际,国家政治生活就比较和谐稳定,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就比较顺利。反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会遭到破坏,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就会发生混乱,人民群众就会陷入灾难”,由此可见,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7、、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不可能的。所以,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是绝对必要的,这主要是由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其次也是由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所作用的。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必然,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大势所趋。这里之所以要强调“以宪为规”,主要是为了“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切实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确保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顺利实施。 (二)依法治国,努力发挥人大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作用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8、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在新世纪、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下提出的富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是对中国几千年来的“人治”思想的突破和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明确要求,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人民合法权益”,进一步阐述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向和原则及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思维,“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则进一步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
9、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由此不难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愈来愈成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头等大事。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首先是因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就是一个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的社会,其次,这也是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性质、地位、作用所决定的;再次,这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顺应世界民主与法治大潮的必然。我们应该明白,只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才会得到不断的加强和完善;也只有这一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巩固了、发展了,才会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化;也只有人大工作真正实现了法治化,
10、国家其它各项工作的法治化才会更加法治化。否则,依法治国、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三)坚持和完善人大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笔者以为,人大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捍卫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宪法尊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只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社会主义中国获得了永久的、坚强的、旺盛的生命力,那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才能成为现实。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为人民所有,就是为了使“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
11、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成为一种现实。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坚持和完善人大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首要的任务就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身,努力改变象征意义上的人民当家作主,确保人民代表大会真正代表了、集中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愿望和要求,“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让国家权力机关做出的任一决议、决定都最大可能地接近人民群众,保证人民意愿在层层浓缩和传递过程中没有变味、没有跑调。其次就是要不断修订、完善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之更有利于人民代表
12、大会制度的建设,使之更有利于人大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得怎么样,一方面要看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就要看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以保障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不断上台阶,要靠制度管人、管事,要靠制度促发展、上台阶。例如,在人事任免方面,要努力改变“走程序”、“履行法律手续”等现象;在监督方面,要把事后监督变为事前参与、事中跟踪、事后督办;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方面,要把法律上的原则规定具体化、制度化,增强其操作性,等等。 (四)广泛联系代表,积极发挥代表作用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和途径。人民通过选举代表自己意愿的代表替代自己行使国家权力
13、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那么,衡量这种代议成功与否的关键就是看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了最真实、最集中的反映。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基础、最根本的就是看代表联系选民、常委会联系代表是否积极主动、富有实效。从实际情况来看,代表一选出,代表和选民的联系就不再紧密,甚至有时候有些选民都不知道自己的代表是谁;人代会一开完,常委会和代表的联系也不再紧密,绝大部分代表和常委会的联系仅限于人代会。所以,我们必须积极探索,使代表联系选民、常委会联系代表的方式和渠道更加多样化,并要尽快建立相应的制度,务必使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发挥到位。 (五)辨证处理好人大工作“求实”与“创新
14、”的关系 要搞好人大工作、提升人大的威信和影响,不论是行使任免权还是监督权,一是要“求实”。要把会上定下来的事情办实,要把实事办好,要把好事办实,凡事要真抓实干,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戒除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要扎扎实实行使好人民赋予的职权,要踏踏实实服务人民,要实实在在为人民。二是要“创新”。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制度。然而,创新的前提必须是求实,离开求实的创新是没有意义的。求实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创新却是一种工作的方法,创新就是提高,创新就是发展,创新就是推动人大工作的动力。如何使二者有机统一,那么就非得辩证地处理不可,既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畸轻畸重;既不能因为求实而墨守成规、
15、故步自封,也不能为了创新而独辟蹊径、标新立异。总之,我们必须辩证地处理好 “求实”与“创新”的关系。 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键所在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更是世界民主潮流发展的大势所趋。结合多年来的工作体会和思考,笔者以为,在当前的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关键就是要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的政治保障。在中国这样一个封建历史漫长、国情复杂多异的国家,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雄辩地证明,什么也干不成。再则,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人民公认的,也是为
16、我国宪法所确定的。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凡重要决定、重大举措、重大活动等都要事先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积极争取党委的重视、支持,只有如此,人大工作才能获得坚实的后盾、强大的动力和永久的生命力。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求我们在依法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 二是必须坚持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民主是现代政党制度的核心,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本质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应毫不例外地坚持和发扬人民民主。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此可见,
17、人民代表大会就是一个代议机构。既然如此,那么充分发扬民主就是这个代议机构提高议事质量和决定水平的关键之关键。彭真同志曾说过,在人大是“集体有权,个人无权”,“作为委员长,我也只有一票之权”,毛泽东同志也曾说过,“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发扬人民民主,就是要积极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切实维护人民及人民选出的人大代表的民主权利,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在代议制民主制度里,只有让参加会议的每一位代表畅所欲言,让代议机构真正在民主的氛围中积极调动每一位与会代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
18、们才能倾听到、掌握到最真实、最客观的信息,从而才能作出最科学、最准确、最合理的决议、决定。 三是必须坚持严格依法办事。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本质,就是要求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凡事必须严格依法办理。人大工作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法律性和程序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切工作、活动都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都必须符合合法性原则。我们知道,“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依法治国的目的就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并使这些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办事,包括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履行职责、依法加强监督等,依法办事的最终目
19、的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我们一定严格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而坚决贯彻执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实现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法制化而竭尽所能,坚决摒弃和克服“人治”思想及其理念的影响,切实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 四是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这里所谓的群众路线,就是指人大工作所必须遵从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统称。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求我们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时,更加关注民生、民权问题;在依法监督时,更加关注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集中反映的问题,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人民来信集中反映的问题;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求我们在组织开展各项调研、检查、视察时,更加注重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更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更加关注群众的辛酸疾苦;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求我们在作出各项决议、决定前,更加注重调查和研究,更加注重民情、民意和社会呼声;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求我们改进作风、提高效能,总之,我们要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第11页 共11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