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稳步推进法院司法改革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稳步推进法院司法改革 XX县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辉 今年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0周年,是人民法院建院65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法院司法体制改革的第一年。在这个特殊时期,回顾历史,深化认识,进一步强调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稳步推进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推动人民法院工作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确把握人民法院的人民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它的确立、建设和发展符合人民
2、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政权建设的一般规律,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保证了国家机关的协调高效运转,动员了全国各族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 1会议开幕,历时10天的大会最后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
3、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953年下半年起,中国掀起了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选举热潮,对长期饱受封建专制压迫、从未真正行使过选举权的老百姓来说,这是破天荒的事。经过一年多的普选,在21万多个基层选举单位、3.23亿登记选民中进行基层选举,共选出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566万余名,逐级召开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此基础上,共选出1226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4年9月20日,出席大会的代表经投票表决,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明确规定,新中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正式
4、确立,此后60年的时间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大代表选举在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11年到2012年,全国县乡两级人大进行了选举法修改后的首次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更好地体现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翻开崭新一页,这种在普选基础上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 2家机关,建立起人民大众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国家体制,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充分体现了国家权力归属于人民。 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从本质上说,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只是一种受托权力,来源于人民。因此,人民法院根据人
5、民的委托行使司法权,必须体现人民意志,倾听人民声音,接受人民监督,维护人民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把握人民法院的人民性,在法院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走出一条“司法依靠群众,群众参与司法;司法服务群众,群众认同司法”的和谐司法新路子。法院干警更要从思想上解决“权从何来,为谁执法,靠谁执法”的问题,在思想意识、工作作风等各个环节上真正体现人民法院人民性的本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正在进行深刻的改革和变化,人民法院也在积极推进自身司法体制改革,但无论社会怎样变化,无论进行什么样的改革,人民法院的人民性不会改变,人民法院的各项改革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载体不
6、动摇,坚持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不转变,充分依靠人民的力量,推动人民法院的司法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二、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推进法院司法改革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充分体现人民意志、反映人民意愿、保障人民权益、推进民主法制、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告诉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切实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意愿为基础构建起来的政权体系,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机关和国家权力机关,为国家机构协调高效运转确立规范的政权架构,保
7、证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大代表则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共同追求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价值目标。 人民法院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要把实现人民满意作为根本的价值追求和衡量标准。众所周知,人民法院司法服务面向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可以说,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人民法院司法服务的根本任务。
8、随着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与日俱增,人民法院也应当随时而动,与时俱进,切实深化司法改革,并始终以维护 4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目标,以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为重点,将司法改革的落脚点放在让人民群众满意之上,不断将人民法院司法服务工作推向新高潮。因此,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过程,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展现人民意愿的基础。人民法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二者不是相互制约的关系,而是立法者与执法者、组织者与被组织者、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关系。人大及其常委会承继人民群众让渡的当家作主的权力,对立法与司法的统一性实施评判,确保人民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维护宪法、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的根本
9、利益。司法工作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忠于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和归宿而制定的法律,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动接受人大对法院改革的监督 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崇高理想,也是人民司法的核心价值,可以说司法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历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关键也在于公正司法的水平和效果。但司法所维护的公平正义具有相对性、主观性、政治性、历史性和阶级性,这一点不可忽视。如何让我们维护的公平正义是绝大多数人民满意的“公平正义”。笔
10、者认 5为,必须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觉主动接受人大对法院的监督,争取人大的理解与支持。只有把司法活动置于人大合法规范有效的监督之下,才能得到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认同,才能促进司法公正、确保司法廉洁、提升司法公信。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人大同政府、法院、检察院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更不是对立的,而是决定和执行、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这种监督既是一种制约,也是一种支持和改进,它既可以使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以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依靠,获得强有力的支持,又可以把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置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效监督之下,防止权力滥用,避免重大失误。人大及
11、其常委会的监督,是推动人民法院依法履行职责,实现公正司法的重要保障和强大动力,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是人民法院履行宪法法律职责、搞好审判工作、深化司法改革等各项工作的必然要求。人大代表视察法院工作、旁听个案审判、听取法院工作汇报,既是人大监督形式的创新,更是法院与人大代表联络感情的桥梁,对促进法院工作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光山法院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工作总目标,牢固树立“监督就是支持、监督就是爱护、监督就是帮助”的理念,建立代表联络制度, 6设立了人大代表之家,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邀请人大代表旁听指导案件审理、见证执行,
12、广泛征求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对代表的建议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落实。这些工作实践强有力地证明了在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我们保证了法院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改革措施始终沿着人民群众满意的正确方向,也让代表们更加理解和支持法院的各项工作,为法院的科学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 四、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开创法院司法改革新局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石,是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最有效、最根本的制度,也是惟一途径。在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事业中,人民法院承担着把法治的工具价值和目标价值结合起来的艰难使命。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推进,人民群
13、众对司法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期待:不仅要求保护人身财产安全,还期待保护更为广泛的社会政治权利;不仅要求对司法活动的知情权,还期待对司法活动的参与权和监督权;不仅要求司法程序严谨公正,还期待高效便捷;不仅要求司法恪守中立,还期待司法贴近群众生活;不仅要求依法裁判,还期待“案结事了”。然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和人民法院司法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法院的司法能力与 7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严格公正文明司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司法体制、保障机制与日益繁重复杂的司法任务还不相适应。司法者每天面对的是理想的法律与现实的生活,对弱者的同情、对
14、人性的体察、对人情的洞明、对不公平的矫正、对社会乱麻的清理,无不折射着公正司法的艰辛与困顿。 虽然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司法制度逐步完善,但是,法律文化和理念以巨大的历史惯性影响着社会的法律心理、公众的法律信仰和国家的法治进程。近年来,人大坚持“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帮助人民法院解决了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使人民法院事业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实现了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人民法院的改革发展描绘了绚丽的蓝图,人民法院更是要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依法服务党和国家大局,实现法院事业的科学发展。这一过程必然会充满艰难险阻,必须在党
15、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在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从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最期待改进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队伍结构不优、工作作风不佳、司法能力不强等问题。通过机制创新形成“从严治院、管理兴院、科技强院、公信立院”的良好格局,着力解决制约人民法院科学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努力开创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 8的新局面。 总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我国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才能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法院具有永恒的人民性,她的一切审判执行活动都是保障人民权益的具体体现。我们坚信,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法院才能顺利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注入强大的司法正能量。第9页 共9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