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卷第 期 年 月(社会科学版)().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及政策选择”()山东财经大学教改项目“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财经类高校通识选修课程建设研究”()作者简介王长义男副教授管理学博士.陈利霞女副教授.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动态变化与区域差异分析王长义陈利霞(.山东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山东 济南.山东建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摘要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考察 年山东省整体及三大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动态变化利用 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法分析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异
2、及分布动态 研究结果发现:山东省整体及三大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总体上升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胶东经济圈发展水平较高省会经济圈次之鲁南经济圈最低胶东经济圈区内差异较大省会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区内差异较小鲁南与胶东经济圈区域间差异较大鲁南与省会经济圈、胶东与省会经济圈的区间差异较小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看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演变趋势不一致关键词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熵值法 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区域差异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引言实体经济是一国国民经济的基石和国家繁荣富强的支柱它对于我国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3、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而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必须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持续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为振兴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战略决策和优惠措施 我国实体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积累了巨大的经济财富和生产供给能力实体经济发展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审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和实践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已取得共识但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如何评
4、价?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序变化特征如何?地区差异和动态演进怎样?对这些问题尤其是基于我国地市级层面的深入剖析不但有较大的理论探究空间有助于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研究而且对于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区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出台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文献综述现有实体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体经济内涵、实体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对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相对有限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理论分析一些学者围绕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影响因素、实现模式和推进路径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理论分析 刘志彪阐述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推
5、动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举措黄聪英()论述了新时代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方向和实现路径选择高煜和许钊()分析了黄河流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模式与路径赵通和任保平()从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邱兆祥和刘永元()从金融稳定的角度各自分析了其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和实现模式选择部分学者还分析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经济、数字文化产业对实 体 经 济 高 质 量 发 展 的 影 响 和 实 现 路径 二是实证研究 一些学者通过构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对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分析 师博和韩雪莹从发展基本面和社会成果两个维度构建了包含七个子指标在内的实体经
6、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然后以我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测度和分析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发展水平和不同行业水平冯锐和陈泽锋从经济效益、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包含十二个子指标在内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测度和分析了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变化陈抗和战炤磊从规模增长、结构升级、创新驱动、结果效益四方面构建了包括十一个二级指标、二十三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实体经济高质量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和比较分析了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五省市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谭中明等构建了包括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绿色创新、对外依存度、企业质量以及社会贡献六个一级指标和十二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实
7、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衡量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上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理论分析居多实证研究较少 从现有实证研究看仍存在以下不足:其一研究对象多着眼于实体经济高质量总体动态变化分析涉及地区差异的研究较有限其二研究视角多为我国或区域板块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某一省份或某一具体区域层面的研究较少其三研究方法多采用诸如泰尔指数或基尼系数强调对区域相对差异的分析较少考察区域绝对差异问题 为克服这些不足本文采用黄群慧关于第三层次实体经济范围的界定以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和分析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序变化特征
8、 利用 基尼系数法从相对差异视角对山东省三大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进行测算并予以分解探究其地区差异及来源贡献然后再利用核密度估计法从绝对差异角度考察三大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分布状态及演进规律二、研究设计与数据(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构建科学合理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必须建立在高质量发展内涵基础之上贯彻新发展理念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对是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评价准则 为此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内涵借鉴冯锐和陈泽锋、陈抗和战炤磊关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同 (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时兼顾数据的可获得性构建了包括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
9、享发展等五个一级指标和十七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 表 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属性创新发展()科学技术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经费支出占实体经济 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人年协调发展()城乡收入之比()城乡消费之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实体经济 比重()绿色发展()万元 能耗增长率()万元 电耗增长率()节能环保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城市园林绿化建成区覆盖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开放发展()外贸依存度()人均国际旅游收入()万美元共享发展()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
10、算支出比重()卫生健康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城镇登记失业率()(二)研究方法.熵值法利用该法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其基本步骤为:()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其中正向指标标准化公式为:()负向指标标准化公式为:()()计算各指标的信息熵 公式为:()()其中 ()确定各指标权重 公式为:()()计算各指标评价得分 公式为:().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利用该法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 依据该方法总体基尼系数分解为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和超变密度差异三部分 计算公式为()():()()()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动
11、态变化与区域差异分析 ()()()()()()()()/()()/()()()()()()()()()()上式中 为总体基尼系数 为区域内差异贡献 为区域间差异贡献 为超变密度贡献 和 分别为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基尼系数()表示第()区域内某地级市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 为山东省 地级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 为山东省地级市个数 为山东省三大经济区域个数()为()区域内的地级市个数 为不同区域间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相互影响 表示区域间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值可理解为第、区域中所有满足 条件下样本值加总的数学期望 表示为超变一阶矩可理解为第、区域中所有满足 条件下样本值加总的数学期望(
12、)为第()区域的累积密度分布函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利用该法分析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非均衡状况 该方法通过连续的密度曲线反映随机变量的分布形态 假设随机变量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变动指标其概率密度函数为 ()可表示为:()()其中 为观测值数量 为独立同分布的观测值 为观测值均值 为带宽带宽越小估计的精确度越高()为已知一维核函数需满足以下条件:()()()()()()由于()有多种形式本文选择最常用的高斯核函数对三大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概率分布进行估计高斯核密度函数的表达式为:()()(三)数据来源及山东省经济区域界定说明数据主要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各地市统计年鉴山东金
13、融年鉴、山东省及各地市统计局网站等 鉴于山东省及地市的各类统计数据从 年始已较为完整为更好地分析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序变化本研究基于 年的数据展开对于个别缺失数据通过插值法进行补充 对于山东省经济区域的划分采用山东省政府关于三大经济圈划分的空间布局把山东省划分为三大经济区域即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三、实证分析(一)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分析利用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和熵值法首先计算得出评价体系中各子系统(一级指标)指数值然后利用各子系统的指数权重合成山东省 地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值在此基础上通过求各地市、三大经济圈涵盖的地市、分维度的年度均值得出山东省总体实体经济高质量发
14、展 (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综合指数、分维度发展指数以及三大经济圈发展指数(见图、图)图 年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及分维度指数变动趋势 从图 可以看出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高但趋势向好 年间综合指数均值介于.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但总体缓慢上升的趋势 整个观测期内综合指数由 年的.上升到 年的.年均增长为 其中 年这一阶段发展水平增幅明显年均增长为 年略有下降之后一直到 年处于逐年上升的过程中年均增长为 年再次出现小幅下降到 年又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但年均增长较为缓慢仅为 年略有下降后 年再次上升至.增幅为 年又出现小幅下降从分维度指数变化看山东省实体经济在创新、开放、绿色、协
15、调、共享发展方面均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 其中协调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指数均值为.由 年的.上升到 年的.年均增长为 其次是绿色发展指数均值为.略低于协调发展发展变化波动明显整体呈上升趋势由 年的.上升到 年的.年均增长为.再次是创新发展指数均值为.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由 年的.上升到 年的.年均增长为.但 期间发展较慢发展指数介于.与.之间年均增长为.反映出近年来创新发展后劲不足、相对弱化的态势最后是共享发展和开放发展 共享发展指数均值为.由 年的.上升到 年的.年均增长为 开放发展水平最低发展指数均值为.各年份波动幅度较小增长较慢由 年的.上升到 年的.年均增长仅为 分维度的发展变化表明山东省实体经
16、济高质量发展在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方面表现较好其次是创新发展三者的发展变化水平均高于全省综合水平(创新发展从 年开始高于综合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共享发展和开放发展水平较低二者在变化过程中均低于全省综合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短板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动态变化与区域差异分析图 年山东省三大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变动趋势 (二)山东省三大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从图 可以看出三大经济圈发展指数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表明三大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但三大经济圈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胶东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7、水平最高省会经济圈次之鲁南经济圈发展水平最低 胶东经济圈发展指数由 年的.增加到 年的.年均增长为.发展指数介于.之间均值为.省会经济圈发展指数由 年的.增 加 到 年 的.年 均 增 长 为.发展指数介于.之间均值为.与胶东经济圈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要打造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鲁南经济圈发展指数由 年的.增加到 年的.年均增长为.发展指数介于.之间均值为.明显落后于其它两个经济区域 所以要实现山东省区域间实体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要重点加快推进鲁南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大经济圈之间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还体现在各个区域内不同地市的发展水平方
18、面 我们利用 年 地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平均值来衡量各地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然后使用均值()与标准差()对各地市进行分类可以把 地市分为领先型(指数大于.)、进步型(指数介于 与.间)、追赶型(指数介于.与 间)与落后型(指数小于.)四类统计发现胶东经济圈覆盖了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所有的领先型地市和潍坊一个进步型地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省会经济圈覆盖济南一个进步型地市和淄博、泰安、滨州三个追赶型地市以及东营、德州、聊城三个落后型地市发展水平落后于胶东经济圈鲁南经济圈涉及枣庄、济宁、临沂和菏泽四个落后型地市发展水平最低为进一步探究三大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分维度方面的差
19、异性我们利用山东 地市在 年间分维度发展指数均值计算出三大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分维度指数均值(见图)(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图 年山东省三大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分维度指数 从创新发展看三大经济圈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较为明显 其中胶东经济圈创新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指数均值为.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其次为省会经济圈发展指数均值为.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鲁南经济圈创新发展水平最低发展指数均值为.远低于全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动态变化与区域差异分析省平均水平 这些差异反映出三大经济圈在科技支出、研发经费支出、科技人员投入方面目前还存在着明显差距从开放发展看三大经济圈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性特征也非常明显 其
20、中胶东经济圈开放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指数均值为.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其次是省会经济圈发展指数均值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鲁南经济圈开放水平最低发展指数均值为.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绿色发展看三大经济圈间的差距较小发展较为平衡 其中省会经济圈发展水平稍高发展指数均值为.其次是胶东经济圈发展指数均值为.二者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鲁南经济圈发展水平稍低发展指数均值为.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这表明三大区域在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增加环保投入、提高废物利用等方面成效均较为显著绿色发展区域间协同性较为明显从协调发展看三大经济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 其中胶东经济圈协调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指数均值为.明显高于全省平均
21、水平的.其次是鲁南经济圈和省会经济圈发展指数均值分别为.和.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者间差距较小发展水平相接近但与胶东经济圈差距较明显 这表明三大经济圈在优化经济结构和实现第三产业持续增长、加快推进城镇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缩短城市收入和消费差距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各地区在协调性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共享发展看三大经济圈区域间发展仍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 其中鲁南经济圈共享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指数均值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其次是省会经济圈发展指数均值为.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最后是胶东经济圈发展指数均值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胶东经济圈和省会经济圈二者间发展差距较小但与鲁南经济圈间的差距较明显 这表明三大
22、经济圈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果能够通过教育、健康卫生、社会保障、社会就业等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民众让民众共享发展红利增加民众的社会获得感和幸福感但地区间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三)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为进一步分析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及差异来源我们运用 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得出了 年间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区间差异及差异来源.总体差异与区域内差异图 是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及区域内基尼系数值的变化情况 从图 中可以看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基尼系数介于.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反映出总体差异年度间较小的特征且呈现出波动中下降趋势 年总体基尼系数呈现出
23、逐年上升态势表明该时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从 年开始这种不平衡态势逐步减弱一直到 年总体基尼系数连续三年呈下降态势 年出现略微上升 连续三年保持不变维持在.水平 年又略微升至.连续两年保持不变 年又出现了“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态势但波动幅度较小 总之从整个观测期看总体基尼系数从 年的.下降到 年的.年均下降为 表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呈现出逐步缩小趋势从三大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内部差异看各个经济圈内部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波动态势但总体趋势表现并不一致 胶东经济圈区 (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图 年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及区域内基尼系数演变趋势域内差异较大 年区域内
24、基尼系数均值为.但变化呈现出波动中明显下降态势 其中 年呈明显上升态势表明该时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不平衡性 年呈下降态势发展不平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年又出现了明显上升不平衡性加剧 年再次出现明显下降整体上看胶东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内差异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但总体趋于明显下降趋势基尼系数由 年的.下降到 年.年均下降为.与胶东经济圈相比省会经济圈区域内差异相对小一些但也较为明显 年区域内基尼系数均值为.区域内差异变化呈现出“上升下降”频繁交替波动但总体趋于下降态势 其中 年到 年明显上升由.急剧上升到.达到峰值年呈现出明显下降态势反映出这一时期发展不平衡性得到明显缓
25、解随后的 年、年和 年又先后出现了三次“上升下降”的波动变化但波动幅度越来越小反映出区域内差异越来越小、区域不平衡性得到进一步缓解 整体看观测期内省会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内差异呈现出大小关系交替变化但总体趋于下降的变化趋势基尼系数由 年的.下降到 年.年均下降为.鲁南经济圈区域内差异最小 年区域内基尼系数均值为.但变化呈现出波动中总体上升趋势 年基尼系数由.小幅下降到 年的.后 年经历了一个小幅上升然后明显下降的过程 年呈现出持续上升的变化反映出该时期区域内差异呈逐渐加大态势 年间出现了明显下降随即小幅上升的波动变化 整体看观测期内鲁南经济圈区域内差异呈现出“下降上升”交替波动但总体趋
26、于上升的变化趋势基尼系数由 年的.上升到 年的.年均上升为.三大经济圈的区域间差异图 是三大经济圈区域间差异大小及演变趋势 从图 中可以看出三大经济圈的区域间差异呈显著波动态势 胶东省会地区间与鲁南胶东地区间的差异都具有总体下降趋势鲁南省会地区间差异则呈现出小幅上升趋势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动态变化与区域差异分析图 山东省三大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间基尼系数演变 鲁南胶东地区间差异最大基尼系数均值为.呈“上升下降”交替波动但总体趋于下降的态势 年呈明显上升然后小幅下降的变化由最初的.升至.又缓慢下降到.年呈“上升下降”的波动但上升更趋于平缓下降更为明显由这一阶段开始的.缓慢升至峰值.
27、后快速下降到.年同样呈现小幅上升急剧下降的波动由.缓慢升至.后快速下降至.总之观测期内由于基尼系数值上升比较平缓而下降比较明显使总体呈现出趋于下降的态势基尼系数由 年的.下降到 年的.年均下降.鲁南省会地区间差异最小基尼系数均值为.呈“上升下降”交替波动但总体趋于上升的态势 年出现了明显的上升下降的波动变化然后从 年出现了持续上升 年出现短暂的下降 年连续三年再次上升达到峰值.出现下降 可以看出观测期前期和后期区域间差异变化较为明显由于上升期居于主导地位尽管上升幅度较小但无疑推动了区域间差异变化总体趋于上升的态势胶东省会地区间差异居中基尼系数均值为.呈“上升下降”交替波动但总体趋于下降的态势
28、年呈明显上升态势 呈 下 降 态 势 且 下 降 较 为 明 显 年呈缓慢上升态势但幅度较小由.升至.且 年基本处于同一水 平 年 出 现 连 续 两 年 下 降 出现上升之后的 年出现小幅的上升和明显的下降 总之整个观测期内区域间差异在不断的“上升下降”波动变化中上升幅度越来越小下降越来越明显使总体的变化趋于不断下降的态势基尼系数由 年的.下降到 年的.年均下降.差异来源及贡献表、图 显示的是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来源大小及其贡献的演变趋势从中可以看出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差异来源及各自的贡献率都具有不同程度波动性但差异来源与贡献率的变化规律存在着不一致 区域间差异来源
29、在波动中呈总体下降态势而其贡献率呈总体平稳上升态势区域内差异来源及贡献率二者变化趋势相一致均呈现 (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表 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差异来源及其贡献年份区域内区域间超变密度来源贡献率()来源贡献率()来源贡献率().图 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来源贡献的演变趋势出总体明显下降态势超变密度差异来源及贡献率二者也均呈现出总体明显下降态势 从来源大小看区域间差异来源最大数值介于.均值为.区域内差异来源居中数值介于.均值为.超变密度差异来源最小数值介于.均值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动态变化与区域差异分析为.从贡献率大小来看区域间差异贡献率最大数值介于.之间均值为.区域内差异贡献率
30、居中 数值介于.之间均值为.超变密度差异贡献率最小数值介于.之间均值为.总之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最主要来源因此尽快缩小三大经济圈区域间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关键(四)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布动态我们运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区域差异的分布位置、态势及其极化情况以进一步探究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绝对差异的分布动态及演进规律 图 图 展示了山东省总体及三大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分布动态根据图 山东省总体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图 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布图 省会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布分布经历了“右移左移右移”的演变过程但总体表现为右移态势表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
31、展水平呈现出螺旋上升的变动趋势 分布曲线由早期的单峰状态逐步转变为中后期的双峰状态但侧缝多数年份较低主峰高度存在“下降上升下降”变化但总体趋于下降的态势 (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且主峰宽度出现变大态势反映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具有扩大趋势且存在微弱的两极分化现象根据图 省会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图 胶东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布图 鲁南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布分布存在“右移左移右移”变化但总体趋于右移的态势表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 分布曲线由 年前的单峰状态变为之后的双峰状态但侧缝较低且主侧峰相距越来越近主峰高度存在“上升下降上升”变化但总体趋于上升的态势且主峰宽
32、度有变小之势表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具有变小趋势且中后期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但极化现象呈弱态势根据图 胶东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布呈“右移左移右移”变化但总体趋于右移之势表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 分布曲线基本由一个主峰和一个侧缝构成但侧缝较低同时主峰高度存在“下降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变化但总体趋于下降的态势且主峰宽度有变大之势表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具有变大趋势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梯度效应且存在显著两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动态变化与区域差异分析极分化现象根据图 鲁南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布呈“右移左移右移”变化但总体趋于右移之势表明实体经济高质量
33、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 分布曲线由一个主峰和一个侧缝构成且侧缝较高主峰高度存在“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变化但总体趋于下降的态势同时主峰宽度有变大之势表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具有变大的趋势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出现了明显的梯度效应且两极分化现象显著四、结论与建议(一)结论.山东省整体及三大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中上升趋势其中山东省整体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年平均增长为 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方面共享发展和开放发展水平较低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短板核密度分析结果显示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总体上升的趋势
34、.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地区差异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值看胶东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省会经济圈次之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鲁南经济圈发展水平最为落后明显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 分维度发展方面胶东经济圈在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协调发展方面优势明显而共享发展较为薄弱省会经济圈绿色发展水平较高但协调发展较为薄弱且在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两方面与胶东经济圈有较大差距鲁南经济圈共享发展水平较高但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较弱落后于其他两区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显著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从区域内差异看胶东经济圈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内差异最大鲁南经济圈最小省会经济圈
35、居中 从区域间差异看鲁南与胶东经济圈间差异较大鲁南与省会经济圈间差异最小胶东与省会经济圈间差异居中且胶东与省会经济圈间、鲁南与胶东经济圈间的差异均呈总体下降趋势而鲁南与省会经济圈间差异则呈小幅上升趋势 总体差异分解结果显示区域间差异贡献率远高于区域内贡献率和超变密度贡献率说明区域间差异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演变趋势不一致整体看山东省总体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对差异呈逐步下降趋势而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且存在微弱的极化现象 从三大经济圈看胶东经济圈相对差异呈下降趋势而绝对差异呈上升趋势省会经济圈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均呈下降趋势鲁南经济圈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均
36、呈上升趋势(二)建议.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加大科技研发创新投入加快数字变革创新和产业生态创新助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新模式和新业态培育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带来的机遇推动对外开放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的外向性要注重构建实体经济各行业的协调发展体系强化实体经济内上下游行业以及行业间的技术外溢和资源分享尤其要注重推进现代农业、第三产业与新一 (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协调发展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
37、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构建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支撑体系增强绿色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联动性推动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提质、创新、集聚发展要继续扩大实体经济发展成果的社会有效供给增加民生投入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重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实现三大经济圈协调发展要关注胶东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区域内差异的变化重视区域间差异的影响着力缩小鲁南与胶东经济圈以及省会与胶东经济圈间的差距要牢固树立和贯彻山东全域统筹协调发展理念推动三大经济圈互联互通、圈层支撑、融合互动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从全局出发不断优化区域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健全跨区域合作机制
38、加快实现设施共联、产业共兴、市场共建、生态共保、社会共治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优势实现各区域均衡发展.要充分发挥中心地市、先进地区的引领带动作用要发挥青岛、济南、胶东经济圈的优势在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市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更外层区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实现跨区域合作共赢 省会经济圈要发挥济南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以带动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的高质量发展胶东经济圈要以青岛为中心辐射带动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的高质量发展鲁南经济圈应积极学习其它区域的先进经验推动临沂、枣庄、济宁、菏泽的协同联动发展胶东经济圈应利用自身高质量发展优势积极主动进行发展成果共享加强对省会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
39、的帮扶和拉动以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共同发展参 考 文 献李青原李江冰江春.金融发展与地区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来自省级工业行业数据的证据.经济学(季刊)():.怀仁 李建伟.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摆脱及其或然对策.改革():.黄群慧.论新时期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工业经济():.李扬.“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辨.经济研究():.杨胜刚阳旸.资产短缺与实体经济发展:基于中国区域视角.中国社会科学():.王谦董艳玲.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王竹泉.中国实体经济资金效率与财务风险真实水平透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水平不高的症结何在?.管理世界():.张林温
40、涛.中国实体经济增长的时空特征与动态演进.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王博峰.金融监管对中国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财经论丛():.刘志彪.强化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产业经济评论():.黄聪英.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方向与路径选择.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煜许钊.超越流域经济:黄河流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经济问题():.赵通任保平.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融合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模式选择.贵州社会科学():.邱兆祥刘永元.维护金融稳定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探索():.任保平宋文月.新一代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效应与路径.西北大学学
41、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渠慎宁.区块链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载体与路径.改革():.郭晗.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西安财经大学学报():.任保平迟克涵.数字经济支持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上海商学院学报():.刘洋肖远平.数字文化产业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山东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动态变化与区域差异分析市场逻辑、跨界效应及现实向度 .理论月刊():.师博韩雪莹.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与行业比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冯锐陈泽锋.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异质性及机制检验.金融经济学研究():.陈抗战炤磊.实体经济与人力资源高质量协同发展:机理、绩效与路径.经济纵横():.谭中明.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统计与决策():.张涛.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及测度方法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中国工业经济():.(责任编辑 鲁守博)(.):.()()().:(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