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评论浅析日本文学的物哀之美高慧全物哀最早产生于 源氏物语,日本文学的物哀之美是指其中表达的一种对生命、自然和人性脆弱性的深刻思考和感受。在日本文学中,物哀之美常与自然景观、季节变迁以及人类存在的脆弱性相联系。通过描绘瞬间的美丽和流逝的悲伤,作家们试图捕捉生命的短暂性和无常性,并表达对时光流逝、事物消逝的无奈和思考。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哀”经常被理解为悲伤、哀伤之意,但日语中的“物哀”更多是指被所见所闻的事物触动、被某些经历打动的意思,并非只有悲伤的意义。例如,日本传统的俳句诗歌形式经常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文字表达物哀之美。俳句往往以季节为背景,描绘大自然中微小而美丽的瞬间,如落叶飘零、花朵
2、凋零等。这些短小精悍的诗句传达着刹那即逝的美好,引发读者内心的共鸣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另外,许多经典的日本小说也展现了物哀之美。比如夏目漱石的 草枕 描写了主人公对于流逝时光和无法再现的美好回忆的追忆与感慨。小说通过抒发主人公对于失去和不可挽回的怀旧之情,传达出物哀之美的深刻意义。一、文学作品中的物哀之美(一)产生原因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日本文学特点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日本国土面积较为狭小,自然灾害较多,时常会受到地震、台风、海啸的袭击,因此,日本人也逐渐形成了较为独特的自然景观审美情趣和观念,也对“物哀”思想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国和日本自古就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之间交往密切,文化
3、交流也十分丰富。唐朝初年,日本向唐朝派遣使者,积极学习唐朝文化。日本派遣的遣唐使次数多、规模大、时间久、内容丰富,可以称得上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也对日本文学中的物哀思想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关于生命短暂和道路坎坷的感慨悲凉之情。进入近代,大量外来文化的涌入也对日本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日本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开放性”与“主体性”并存,日本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并将其消化吸收,化为具有本国特色的一部分。在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日本逐渐形成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观念,日本思想受佛教思想、道家思想的影响程度也较深,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悲悯、空寂的情怀,这也与物哀思
4、想的形成密不可分。(二)体会文学作品中的物哀物哀之美是日本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日本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通过对日本文学中物哀之美的探讨,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日本文62文学评论化,以及其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日本文学中的物哀之美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例如 万叶集 中的许多作品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性和离别的感慨,表达了对离别的哀伤和对无常的思考。现代日本文学中,尤其是在战后文学中,物哀之美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和表达。一些作家通过对战争、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的描写,表现出对人性的悲观和对社会的无奈感。例如,太宰治的小说 人间失格 中,主人公对自己的生活和社会感到绝望,展现了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思考。同
5、时,日本文学中的物哀之美还表现在对自然的描写中。许多作家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壮丽和变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对生命短暂性和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例如,川端康成的代表作 雪国 中就很好地体现了日本文学中的物哀之美。雪国 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之一,它通过主人公岛村与艺伎驹子、银阁寺僧人行男之间的感情纠葛,展现了物哀文化的独特魅力。在 雪国 中,物哀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美好事物的哀愁。驹子是一个艺伎,她美丽、优雅、多才多艺,但是她却生活在底层,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岛村对驹子的美好感到深深的哀愁,同时也对艺伎的不合理和悲哀进行了思考。对生命的哀悼:小说中,驹子为了救行男而感染风寒,最
6、终病逝。岛村在驹子去世后深感哀痛,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哀悼。对世事的哀愁。在小说中,岛村与驹子、行男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驹子与岛村之间的通信,都反映了社会的悲哀和人生的无常。雪国 中的物哀体现主要是通过对美好事物的哀愁、对生命的哀悼以及对世事的哀愁,表达了川端康成对生命、爱情、友情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二、物哀之美的特点物哀是指对自然、人生、世事等各种现象的感叹和同情,以及与之相应的美感和感动。它是日本文学中重要的审美标准和情感表达方式之一。物哀之美的主要特点包括真挚、细腻、纤细和敏锐的情感表达,以及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关注。在日本文学中,物哀之美常常通过描写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自然景色的变
7、幻莫测、人生的无常和悲欢离合等主题来表达。这些主题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优美的语言和艺术形式来呈现,从而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一)真挚的情感表达日本文学中的“物哀之美”,注重表达真挚的情感,无论是喜悦、悲伤、愤怒还是孤独,都能体现出其独特的美学价值。物哀强调情感的真实性和真挚性,通过对自然、人生、世事的描绘,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生命、爱情、友情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二)细腻的表现手法物哀运用细腻的笔触,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种表现手法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情境。比如在小说雪国 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山头上罩满了月色,这是原
8、野尽头唯一的景色,月色虽已淡淡消去,但余韵无穷,不禁使人产生冬夜料峭的感觉”,“盈盈皓月,深深地射了进来,照亮得连驹子的耳朵的凹凸线条都清晰地浮现出来”。从这两段描写中可以深刻体会到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哀愁,作者通过细腻的表现手法,展示人物内心的情感。(三)独特的审美标准物哀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标准,强调对美好、优雅、细腻事物的追求和赞美。这种审美标准反映了日本人对和谐、平衡、静谧等美好事物的向往63文学评论和追求。物哀的审美观念在日本文学、艺术、音乐等领域都有所体现。作家们通过描写自然、生命、情感等美好事物,表达对它们的珍视和感慨,如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太宰治 人间失格 等作品。艺术家们则通过绘画
9、、雕刻、建筑等手段,表现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感慨,如东山魁夷的风景画、平田织女的和服纹样等。音乐家们则通过音乐的表现手法,传达对自然和生命的情感和感受,如吉田美和子的传统民谣、小提琴家伊扎克 帕尔曼的演奏等。总之,物哀的审美观念在日本文化中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它不仅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这种审美观念的体现,使日本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形态。通过对生命的敬畏和哀悼,表达了对生命、爱情、友情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对生命的不确定性和无常的描绘,使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和脆弱;通过真挚的情感表达、细腻的表现手法、独特的审美标准,表达了
10、日本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珍视和哀悼。三、日本文学中物哀的发展日本文学中物哀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3世纪后期,当时由于文化的传入和演变,哀叹自然和人际关系成为了文学中的重要主题。源氏物语 是日本的一部重要文学作品,由光源氏及其家族的故事组成,讲述了一个王朝时期的故事。其中,物哀精神贯穿整个作品,成为其核心要素之一。它描绘了人物对自然、爱情和生命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物哀精神在日本的文学、艺术和哲学等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在江户时代,物哀成为日本美学的核心要素之一,成为了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物哀成为了文学创作的基础之一,此时的物哀意识表现为对自然、情感、风物、情境等方面的感悟和体验。著名的文学家谷崎润一郎对物哀的论述有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他认为物哀是通过情感和自然、社会等方面的联系来表达的,这种联系可以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总之,物哀在日本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它不仅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法,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表达方式。物哀是指一种以自然万物之诗情、感动及死亡等悲哀之情为主题的文学思想,强调“哀”的重要性,同时表达一种世人对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64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