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2.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相关词语的意思。3.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4.从整体布局、运笔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欣赏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5.积累有关革新、发展的古语名言,大致了解这些古语名言的意思。教学重难点1.交流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借助文言文推想成语的意思。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围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话题,以孔子的名言谈话导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总结,强调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运用这些好习惯来提高学习效率。2.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相关词语的意思,学
2、会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以谈话引入的方式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知道的名人名言,让学生通过比较引用名人名言的句子和去掉名人名言的句子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再联系课文内容和例句深入体会引用的好处。3.书写提示通过展示书法作品,让学生拓展交流他们所了解的其他有名的书法家,引入书写提示。引导学生从整体布局、运笔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来欣赏赵孟的楷书作品,并谈谈对自己今后写字的启发,达到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和指导学生写字实践的目的。4.日积月累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古语名言,通过自由朗读、练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初步理解古语名言的意思。学生交流自己对名言的理解,教师引导总结四句话的相通之
3、处,学生尝试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最后拓展交流这四句名言对自己的启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2.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相关词语的意思。3.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教学过程板块一 交流平台1.谈话,导入“交流平台”。课件出示: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汉书贾谊传谈话:孔子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今天我们来围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话题进行交流。(板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读一读,结合实际交流。(1)启发引导:同学们,如果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你们会怎么办?预设:遇到问题
4、,随时向人请教,或者读书、查资料,琢磨解决问题的办法。小结:对啊,勤问勤查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让我们学到不少知识,也能让我们获得好的学习方法。(板书:勤问勤查的习惯)(2)自读交流。同学们默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教师提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l 一边读一边思考:除了“勤问勤查”,还提到了哪些学习方法?l 重点的句子做标记。学生交流学习方法,读出相关的句子。课件出示:17l 勤问勤查的习惯l 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l 坚持课外阅读的习惯l 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3.联系实际,拓展交流。(1)引导交流:在学习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四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你们还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请大家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
5、谈。(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预设:课前预习的习惯、举手发言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3)小结:同学们,希望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的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怎样通过“交流平台”的教学,让学生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有更深的认识呢?首先,谈话导入,引入交流主题;接着,在老师的启发与引导下,谈到勤问勤查的习惯,以及其他三种学习习惯;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交流自己的好习惯。板块二 词句段运用1.推想词语的意思。(1)设问引入。师:同学们,词语是汉字文化的一大特色,
6、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运用的。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有哪些呢?预设: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抓重点字等方法。引导:今天我们来学习联系文言文中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意思的方法。(2)举例说明。出示词语:赴汤蹈火。引导:请联系文言文学过的字的意思,说说词语“赴汤蹈火”的意思。(指名说)回顾:两小儿辩日中“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汤”是什么意思呢?(热水)学生试着解释词语。教师小结:跳进热水之中,踏着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3)完成练习。学生根据刚才的方法,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完成课本第91页的第一题。课件出示:你
7、能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吗?走马观花自愧弗如声泪俱下不以为然过犹不及学生交流。可以运用泡泡提示语中的句式交流。走马观花:走,奔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自愧弗如:弗,不。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声泪俱下:俱,一起。边诉说,边哭泣,形容极其悲恸。不以为然:然,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过犹不及:及,达到。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2.引用名人名言。(1)谈话引入:请说一说你们知道的名人名言。(可指名回答,也可小组内互相交流)过渡:同学们知道的名人名言真不少。在文章中引用名人名言,往往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2)体会引用
8、名人名言的好处。读下面的语段,体会引用的好处。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一是联系上下文,二是比较引用名人名言和去掉名人名言的句子的表达效果。课件出示:l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l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教师归纳总结。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具有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为整篇文章奠定基调等作用。文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具有突出中心、富有启发性、使语言精练等作用。而在文章末尾引用名人名言则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启迪读者的作用。(3)联系实际谈体会。教师提问:你在习作中
9、引用过名人名言吗?通过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学生举例说明,谈体会。教师予以肯定和鼓励,并提出要求。【设计意图】如何让学生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呢?一是联系上下文,二是作比较。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习作中恰当地引用名人名言。因此,设计了“联系实际谈体会”的教学环节。第2课时教学目标1.从整体布局、运笔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欣赏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2.积累有关革新、发展的古语名言,大致了解这些古语名言的意思。教学过程板块一 书法欣赏1.图片导入。课件出示:师:这是谁的作品?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书法家?学生:这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还知道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米
10、芾、黄庭坚等书法家。师: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是指唐代欧阳询(欧体)、唐代颜真卿(颜体)、唐代柳公权(柳体)、元代赵孟(赵体)。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的书法作品。2.书法欣赏。(1)指导欣赏的方法。可以从运笔特点、结构特点、整体感觉等方面欣赏书法作品。(2)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三门记。课件出示作品:课件出示:学生说自己的感受。教师提示: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师:欣赏完三门记,你对今后的写字有什么想法?学生谈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由“楷书四大家”引入,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文化常识,还对书法家赵孟的成就心
11、生敬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而本环节突出了方法指导。最后,引导学生从书法欣赏中受到启发,指导自己的写字实践。板块二 积累古语名言1.读一读,了解大意。(1)考考大家:比喻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可以用哪一句古语名言来形容?(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读一读下面的古语名言。课件出示:l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l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l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l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自由朗读,教师教读,练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3)试着说一说每句话的大致意思。穷则变,变则通,
12、通则久。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发生变化,只有发生变化,事物的发展才不受阻碍,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 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状,进行变革。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持之以恒,不停地革新。这句话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要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创新不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常用以比喻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如果对人民有好处, 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 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4)这四句话的共同意思是什么呢?(改革创新,发展超越)
13、2.背一背,畅谈体会。(1)引导背诵。(2)拓展说话:学习了以上四句古语名言之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设计意图】对于这四句名言,重点是让学生读读背背,了解大意。这四句名言都是文言古语,有些拗口。老师要教读几遍,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读熟了,“其义自见”。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大概意思,老师只适当点拨指导。最后,力争让绝大部分同学把这四句古语名言背下来。教学反思语文园地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语文的核心素养。本次语文园地教学,注意到了以下三个方面:1.巧妙导入。成功的课堂导入,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更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次“语文园地”设计了设问导入、谈话导
14、入、图片导入等,效果不错。2.方法指导。千金在手不如掌握“点金之术”。例如,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而是以此为例教给学生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即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理解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并解释成语。后面的“书法欣赏”也是从鉴赏方法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的。3.培养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侧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习作中运用名人名言的能力,培养学生书法鉴赏和书写的能力。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 看拼音,写词语。x shui k
15、n b ji dun qng cu bin ln ln y hu ru su j 二、 用“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记载(zi zi) 起哄(hng hng) 转盘(zhun zhun)顽强(qing jing) 似的(s sh) 和睦(h hu)三、 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跺(_) 裁(_) 趴(_) 斑(_) 燥(_) 躲(_) 载(_) 扒(_) 班(_) 澡(_) 四、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_)七(_)八 (_)水(_)山 居高(_)下张灯(_)彩四(_)(_)方 (_)徐上(_) 大江南(_) 热血沸(_)1. 过年了!过年了!大街上(_),热闹非凡。2.我们(_),
16、把敌人的行踪看得一清二楚。五、 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词填在句中的括号里瞻仰 欣赏 注视 浏览 游览 鸟瞰1.人们乘舟荡漾在西湖上,(_)着如画的美景,心旷神怡。2.陈毅的塑像刚落成,就有很多人来(_)。3.这里的书太多了,稍微(_)一下,就得花半天的时间。4.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_)地球,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六、 按要求改写句子。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改为比喻句)_2.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修改病句)_3.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改为转述句)_4.渔夫的额头上刻满了一道道深深的沟壑。(缩句)_5.他很喜欢这个小家伙。(改为反
17、问句)_七、 课文内容回顾。1学弈写了两个人同时在_的教导下学下棋而学习效果却_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_。2两小儿辩日中博学的_面对两小儿的争辩也无法做出科学的判断,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的特点和孔子_的态度。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_,不断_,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观点。4表里的生物按照_的顺序,讲述了“我”小时候对_很好奇,由“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_”这一观点出发,逐渐推断出_,并相信了父亲说有个小蝎子在表里面的话。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_,是个善于观察、爱_的孩子。5周易中说明在面临发展受阻的局面时,必须
18、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的句子是“_”;礼记中说明要及时反省,不断革新的句子是“_”;师说中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荀子中也有类似观点的句子是“_”;淮南子中表达不应遵循守旧的意思的一句是“_”。八、 阅读与理解。老藤椅婷在帮妈妈清理杂物的时候,扔掉了那把老藤椅。它真是太老了。那个外祖母用了很久很久的老家具。婷在刚有了记忆的时候,就记住了家里有这么一把老藤椅。她还记得外祖母坐在椅子上,婷坐在她的怀里,听她用浓重的乡音讲故事、唱歌谣。外祖母去世后,它成了妈妈的专座。在以后的日子里,婷从小学升入中学,老藤椅修了一次又一次。妈妈修得很认真,用布条儿缠,用线绳儿绑。前年夏天,老藤椅
19、老得发出了吱吱扭扭的叹息声。妈妈请来了一位老工匠,他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拆掉了那些布条儿、线绳儿,换上了新的藤条儿,老藤椅精神焕发了。真没想到,老工匠索要的修理费,几乎可以再买一把新藤椅。但是,妈妈二话没说,慷慨应允了。那一夜,妈妈坐在老藤椅上安详地读书、看电视,那表情比买了新沙发还高兴。婷到过许多同学的家,他们的家具都在不断更新。这几年,婷的家也换了新颜。可是,她总觉得这把老藤椅与这些新家具不协调,就像在一座座美轮美奂的新楼里,还藏着一所旧房子。今天家里大扫除、大清理,婷趁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她自作主张地把老藤椅扔掉了。现在,妈妈知道了女儿擅自扔掉了她的老藤椅,她竟急得不知所措。她都来不及发脾气
20、,就跑到楼下的垃圾站去找。啊,她看见邻居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把老藤椅搬到树荫下,正坐在上面看一本画报。小女孩见婷的妈妈走到她面前微笑着看她,她说:“坐在这老藤椅上,就像奶奶抱着我。”妈妈听了小女孩的话,笑得很甜。此刻,婷已经站在妈妈身边,也听到了小女孩的话。她忽然悟到妈妈为什么如此珍爱这把老藤椅。那天,婷把老藤椅擦拭干净,帮妈妈搬回家。1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A婷B妈妈C外祖母D小女孩2妈妈“那表情比买了新沙发还高兴”。联系下文,妈妈高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妈妈在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B妈妈仿佛回到了外祖母的怀抱。C妈妈坐在老藤椅上感觉很舒服。D坐在老藤椅上是妈妈多年的习惯。3妈妈听了小女
21、孩的话后为什么笑得很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妈妈能深刻体会小女孩坐在藤椅里的感受。B小女孩的话与妈妈的内心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C妈妈想到了自己坐在老藤椅里就像母亲抱着她。D为小女孩的天真无邪而高兴。4文中画线的句子中,哪几句体现了老藤椅的“老”?()ABCD5请你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_6婷为什么“忽然悟到妈妈为什么如此珍爱这把老藤椅”了?_九、 习作。生活就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我们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欣赏沿途的风光,感知奇妙的世界,收获生命的成长请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以“一段的旅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1内容具体,条
22、理渭楚,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2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写错别宇,正确使用标点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_参考答案1、蟋蟀 恐怖 阶段 清脆 辩论 领域 花蕊 搜集2、zi hng zhun qing sh h3、跺脚 裁剪 趴下 斑马 干燥 躲开 载重 扒开 班级 洗澡4、横 竖 万 千 临 结 面 八 徐 升 北 腾 张灯结彩 居高临下5、欣赏 瞻仰 浏览 鸟瞰6、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个白玉盘。 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4额头上刻沟壑。 5他难道不喜欢这个小家伙吗? 7、弈秋 截然不同 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 孔子 实
23、事求是 发问 解决疑问 事情发展 表的嘀嗒声 活的生物 表里有能发出好听声音的生物 有强烈的好奇心 思考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8、1B2B3D4B5本文以外祖母留下来的老藤椅为线索,记叙了妈妈对老藤椅的珍爱,甚至在婷把老藤椅扔掉后,妈妈赶紧把它找回来的故事。6因为这把老藤椅承载着外祖母对妈妈浓浓的爱,也寄托着妈妈对外祖母深深的思念。9、示例:一场意犹未尽的旅程一辆现代汽车,行在云贵高原崎岖的大地上,蕴含的东西,是我和弟弟无限的期待。这注定是一个丰富充实快乐的假期。一段未知旅程,如同给单调白板上了色。第一站,
24、石林。这算是一种喀斯特景观。碳酸钙质的岩石被大风和流水一层层消减,如同水果刀切苹果片。随着时间的推移,勾勒出兽、鸟、花、草,甚至是人物。我们感叹大自然这个天才雕塑家的鬼斧神工!当看到一个矮胖的,宽扁的小石时,我们都忍俊不禁那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猪”!大自然不只是一个雕塑家,它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不信,继续来看!石林虽美,因为时间原因,不得不加紧奔向下一景点。在三点半的日出尚未显现,我与弟弟百无聊赖地仰在座位上。忽然,一阵明亮的光芒将我们照醒。那感觉如同被一面大镜子晃了一晃还透着些许杀气,似乎要把你刺穿!在就是我们的第二站雪山。这是云岭山脉主峰玉龙山。它如我所想,顶峰盖着雪被,穿行在云雾之中
25、,如同飞龙吐水雾。山脚下是青葱一片,有被放养的成群牛羊。山地的垂直变化景观非常明显,且界限分明。这是活的教科书,更是我梦中的仙境。乘坐峒边的大缆车,来到一个河谷。充满着特殊纱石的河床呈现出水晶般的宝蓝石。我们一行人都欣喜若狂,更有甚者直接下河,还到了瀑布边上,求得一张完美的合照。可仍然寒气透骨的河水冰冰冻着身躯,不久,我们就结束玩乐了。我们乘坐大索道,历经接近半时的高空旅行,来到海拔四千六百多米的雪地公园。此时天寒地冻,冰川在不远处蠕动着,地表植被稀疏,只有少见的一些针叶林与菌类。我提出登顶的建议,被拒绝了。确实,这环境极其危险。我只好怀着不舍妥协。在热带举行最后的狂欢之后,我们各奔其路。在回程的客机上,我望着高山的荒漠、雪被和草原,看着茶园、稻田和青稞,竟有些不愿离开。经过八天的旅程,我已与高原亲密融合,离开时觉得致并未被我收尽。这真是一次意犹未尽的旅程啊!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