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15、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投影。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1、谈话导入2、板书课题,齐读 二、自学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同句子,想一想课文讲里一件什么事情? 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疙瘩 自豪 骆驼 委屈 足够 沙漠 小溪 陷进 养料
2、风沙 茫茫 贮存 俯下身子 铺天盖地 2、学生自学,教师注意辅导后进生的学习。三、检查自学1、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说一说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 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旅行的(3、4自然段) 4、指名读词语,注意3个加点字应该读轻声。5、说一说部分词语的意思。 6、小结自学情况。 四、学习生字1、自由识记生字,注意字形。2、交流记忆方法。3、用钢笔描红。 4、反馈,表扬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 二、听说训练:1、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
3、。2、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1)师述 (2)指名说 (3)出示句子齐读。 三、讲读课文:(一)、第1、2小节:1、是什么事让小骆驼感到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呢?课文的一、二小节交代了事情的起因。齐读一、二小节。2、课件展示:出现小骆驼来到小溪边,小红马也来到小溪边,小红马看到小骆驼就开口了-(1)指名读(2)评读,读出喷着响鼻。(3)再指名读。板书:脚掌(又大又厚) 眼毛(两层) 肉疙瘩 难看(4)齐读小红马说的话。3、小骆驼听了觉得很-生齐。 附板书:委屈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它会怎样说呢?指名说妈妈是怎样回答的?指名读、评读(疼爱)、再指名读、齐读
4、4、读好(1)指名说读(一个演小骆驼,一个演骆驼妈妈)(2)分角色读1、2小节:小骆驼、骆驼妈妈、旁白过渡: 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二)、第3-4小节:(出示沙漠图) 指名读3、4小节板书:( )沙漠 请你说说:你看到了、听到了怎样的沙漠?对呀,小骆驼望着这无边无际的沙漠开始担忧起来,小骆驼担心什么?经过这次沙漠之旅它又明白了什么? 1、自读3、4小节。2、交流小骆驼担心什么?指名读(读出担心的语气) 3、同桌同学再读3、4小节,讨论并完成思考题:(1)小骆驼在茫茫的大沙漠中行走不怕饿,这是因为( )。(2)小骆驼不怕自己的脚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这是因为( )。(3)小骆
5、驼也不怕铺天盖地刮过的风沙,这是因为( )。4、交流:(1)出示句子、骆驼图, 指示驼峰,板书驼峰。师生识图,板书:贮存养料 齐读句子。(2)出示句子:怎样理解妈妈说的这句话?(3)介绍骆驼鼻孔和眼睛的知识。齐读第4小节。5、读好3、4小节:(1)分角色朗读。(2)评读。(3)再分角色读。小结: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肉疙瘩般的驼峰,看起来不美观,可他们的用处大着哩!又大又厚的脚掌不会陷进沙子里拔不出来,两层眼毛可以防沙,驼峰可以贮存养料,适于沙漠生活。所以,最后小骆驼相通了,他觉得自己应该-生齐。(三)、第5小节:1、齐读第5小节。2、小骆驼的情绪有什么变化?(板书:
6、自豪)读好自豪。师总结:课文讲述了小骆驼听小红马说自己很难看觉得很委屈,后来跟着妈妈到沙漠里走了一趟,明白了驼峰、脚掌和眼毛的作用,那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内在。)四、续讲故事:小骆驼的沙漠之旅结束了,有一天,它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欣赏它那又大又厚的脚掌、两层长长的眼毛和高高耸起的驼峰。恰巧小红马也来了,它们第二次的相逢,小骆驼会怎样对小红马说呢?1、同桌讨论。2、指名交流。16、水上飞机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究竟”和“渐渐地”造句。3
7、、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教学重点、难点:抓住关键词进行语言训练,并激发科学兴趣。教具准备: 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看了文章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飞机是在哪里飞行的?水上飞机有什么特殊的用途?)二、听读课文。 听录音,你有什么感受? 三、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读通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2)初步知道课文主要写得是什么,水上飞机有哪些用途? 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2)去拼音,读生字。(3)课文中的
8、词语有哪些已经懂了,有哪些还没有懂的? 四、再读课文,思考问题。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讨论问题。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茫、佩、输、援”并范写。3、用钢笔描红。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谈话导入:上节课,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本课的生字,初读了课文,在你们的头脑中肯定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出示:在你们头脑中出现了哪些问题?老师很想追问一下,点击出示:在你们头脑中究竟出现了哪些问题?能告诉我们吗?指名说,师归纳出示:水上飞机是什么样子?师:如果我想追问一下,该怎么说?(生说,师点击出示:水
9、上飞机是究竟什么样子?水上飞机有什么作用?师:如果我还想追问一下,该怎么说?(生说,师点击出示:水上飞机究竟有什么作用?2、师:是啊!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齐读:水上飞机究竟是什么样子?水上飞机究竟有什么作用?二、导学课文导学第一自然段课文中有没有描写水上飞机样子的句子,找一找,读一读1、指名读,出示“白色船体的两边长了两个大翅膀”。2、“两个大翅膀”这形状与普通的船根本不同,你们有没想到相关的一些词语啊?(与众不同,截然不同)3、文中也用了一个问(奇怪),相机指导朗读第一句话(突出“奇怪”)4、小海鸥看到这条奇怪的船,你觉得它心里会感到怎样(好奇),它为什么会“好奇”呢(突出“
10、啥样,长翅膀”等)相机指导朗读。5、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这里的“究竟”你懂吗?能不能换个词语,意思不变(清楚、明白)师:刚上课时我们用的“究竟”表示“追问”的语气,而这里是“清楚、明白”的意思,看来,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是不同的。6、指导朗读第1段过渡: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它是怎么问,那条奇怪的船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二至六自然段。导学二至六自然段1、读完了吗?现在你有没有知道那条奇怪的船到底是什么?(水上飞机)2、我们再来读读它俩的对话(逐句指导朗读)出示“喂,船大哥,你好哇!”(注:在波浪翻滚的大海上说话,应当怎样:声音响亮平时,你有没有站在远处喊过人呢?“
11、船大哥,你好吗?”小海鸥真是非常懂礼貌。你再读读!)“你好!我不是船,我是水上飞机。”(注:这一句话是谁说的?人与人之间的文明礼貌是相对的,水上飞机也挺懂礼貌它很友善地对小海鸥的话作纠正,多么自豪。引导加上动作)“飞机?你怎么掉到海里去啦?”(注:这一句话连续出现了两个问号,应该怎样读呢?结合提示语“吃了一惊”进行指导,引导加上表情)“不,我是降落在这里的。我是海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注:“我”是谁,它的名称、作用。附板书:海上救护机,救援船只)指名读,这句话该怎么读?结合提示语“笑了”进行指导,引导加上表情。师引导:咦,船只在海上遇难了,为什么不用船去救,而让水上飞机前往
12、救援呢?读一读,谁能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答案(突出“迅速”)3、练习对话找你最好的朋友,进行对话(语气、表情、动作),教师适时表扬。过渡:海上救护机能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真了不起。课文中,它真的接到求救警报了,它是怎样前往救援的呢?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呀?找找看,在课文哪儿导学第8段1、指名读2、出示:“他告别了小海鸥,便迅速地滑行起来,机身的两旁随即溅起了雪白的浪花。水上飞机渐渐地离开海面,向遥远的天边飞去。”A、“渐渐地”是什么意思?生答后,师“这不是与迅速自相矛盾吗? (结合:“迅速、随即”等词,引导理解)表示海上救护机离开水面时有一个过程,慢慢上升,飞行时比在水面滑行更快了。(用词准确
13、)C、指导朗读(海上救护机的本领的确非常大,很神奇,你佩服它吗?我们一边读一边体会它的神奇和同词的准确!)过渡:它俩还谈了些什么呢?导学第7段1、出示:“我还有很多兄弟。有的;有的;还有的扑灭森林的大火2、自由读3、引导理解海上救护机有许多兄弟(文中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介绍了它们的本领)指名说(附板书)4、指导取名你能给它们取个合适的名字吗?(附板书)海上救护机 救援船只海上战斗机 参加战斗海上运输机 输送物资海上灭火机 扑灭大火5、师小结指导朗读结合省略号,迁移拓展1、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许多具有各有作用的水上飞机)2、思考:如果让你长大后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3、小组合作
14、交流4、汇报评议(名称、用途)5、师小结刚才我们让飞上飞机发挥了那么多新的作用,其中有一些水上飞机已经拥有了,还有许多新型的水上下班飞机只要大家从小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本领,长大以后就等着你们去实现!三、总结课文,布置作业1、今天,我们听了海上救护机的介绍,了解了水上飞机,同学们肯定对它们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对于刚才同学们的精彩构想,老师还想探个究竟(出示)请展示你的聪明才智,以作文、绘画、小制作等形式设计具有新作用的水上飞机。课后,我会跟你们老师商量,请他组织一下,在班上举办一次水上飞机设计成果展示会。X 新课 标 第一网17跟踪台风的卫星教学内容:教学难点:准备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
15、一课时:一、导课激趣:1、板书:跟踪 指名正音想怎么读这个词?为什么要这样读?(如果体会不到可以演一演)2、知道我们今天要读谁跟踪谁的故事吗?板书:台风 卫星3、可以怎么读这个板书?还可以怎么读?4、看上去不相关的两样事物,他们会有怎样的联系呢?去课文里面找找好吗?二、初读感知:1、自由大声朗读。2、出示词语,指名读。 3、指名分段读。三、精读感悟:(一)大家读书的本领确实很棒,短短的十几分钟就能读的正确、流利,还有不少同学读得绘声绘色了。这个会跟踪台风的卫星到底是怎样跟踪卫星的?默读课文,画一画有关句子,再读一读。(二)指名交流。(三)学生自读课文,(四)反馈: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卫星是怎样跟踪
16、台风的吗?找出有关句子读给我们听听。“哈,”小星星笑了笑说,“我是第三代气象卫星,人们叫我时刻跟踪你,监视你,直到你消失为止。”1、抓住“时刻”,举例子:卫星都会在什么时候跟着台风(说不出时教师示范举例子:他在走路时隔着他,做游戏时跟着他)2、指名读这段。板书:时刻3、过渡:卫星说到做到了吗?他是怎样时刻跟踪台风的?我们再接着听听其他同学的介绍。卫星说到做到了吗?(生答)刚才xx的发言就能说明了。“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1、课件出示本句话。这个“你”是谁?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联系上下文看看)2、生回答。播放台风的影片。3、这么厉害的台风,卫星却偏偏爱跟着他,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呢?4、生交流。
17、板书:偏偏 爱5、真是一个态度坚决的卫星啊!面对如此厉害的台风,他们之间的对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6、采访形式指导朗读。7、过度:台风会善罢甘休吗?(生答)8、师生接读: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可他哪里知道,气象卫星站设在离地面三百公里的高空,他再蹦跳也不管用。9、过度:哦,这一回合,谁赢了呀?卫星还在继续跟踪卫星吗?(真是太精彩了,还有介绍卫星跟踪台风的句子吗?)他感到有点累,正想歇歇脚,无意中发现气象卫星仍然紧紧地跟踪着自己。1、老师也是找到的这一部分,我也想读给大家听听,行吗?师读掉“无意”“仍然”。2、生质疑,体会台风满以为把卫星甩掉了,但卫星却不放松地紧跟它。板书:仍
18、然 紧紧3、你们可真能干,老师也要向你们学习,我相信你们也能把他们的这组对话读好。课件对话“哼,我要把你甩掉!”“想甩掉我?没门儿!” 指名朗读。“想甩掉我?没门儿!”气象卫星用嘲笑的口气对他说。你确实不会被甩掉。想甩掉我,没有门吗?台风准备怎样甩掉台风?“哈!这里的人们早就知道你快要来了。”气象卫星自豪地说,“每隔二十五分钟,我就向他们报告一次你的行踪。”1、抓“自豪”。你这么自豪是为什么啊?板书:每隔二十五分钟2、人们早就知道台风会来了,看台风来了。录像播放台风引起巨浪拍打岸边旁白:狂风怒吼,巨浪滔天3、定格画面,接着会发生什么情况?在疯狂的台风巨兽,我们也不用怕了,心情怎样?4、指导朗读
19、“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可是他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5、看来,卫星确实应该自豪,因为他的工作帮助人们战胜了台风,我们再也不怕台风带来的灾难了。来,能干的小卫星们,自豪地夸夸自己的本领吧!齐读这句话。6、指导朗读。7、台风这下可没辙了吧!好了,气象卫星的任务完成了,收兵回营吧!激起学生联系最后一段。看来,卫星对台风的跟踪还没结束呢,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板书:又第二课时:一、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第二代卫星有什么印象?二、卫星是怎样跟踪台风的。师小结:无论台风多么狂怒,多么凶猛,气象卫星都能紧紧地跟着他、监视他,向人类报
20、告他的一举一动,使我们不再受到台风的伤害,科技的力量无穷,“人定胜天”。三、分组,分角色朗读。四、角色表演。X 新课标 第一网习作5教学要求:1、 能根据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处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2、 自拟作文题,并能有条理、有中心地根据所筛选的材料进行习作练习。3、 在整合材料进行习作联系时,有自己的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多媒体演示:赛龙舟、包粽子端午节到了,人们以各种形式迎接这个节日地到来。2、 你对端午节了解多少?3、 刚好,我们班要出一期有关端午节的黑板报,如果由你来负责,你打算如何设计?4、 师引导:
21、刚才有个同学建议写一写有关端午节的文章。恰好有同学找来了许多关于端午材料,同学们根据材料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二、 阅读材料,自行整理1、 让学生自有阅读材料,同座交流:收集地材料包括哪些方面。2、 全班同学交流讨论3、 你对介绍端午节地哪个方面地材料最感兴趣?说说理由。4、 你打算如何把你最有兴趣的材料整理成小短文?三、 合作交流,完成初稿1、 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如何组合材料的。2、 每一学习小组商议如何共同完成一篇短文。3、 各小组完成习作。4、第二课时:一、 多向评价,及时反馈1、 各学习小组汇报,各位同学参与评价,师出示评价要求:a、 是否合理的安排材料;b、 是
22、否有条理的叙述自己选好的材料;c、 在筛选材料的时候有没有自己的特点。2、 师就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相机板书a、 适当的选择b、 合理的安排c、 创意的表达3、 师请各小组同学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4、 师将各小组的习作帖在墙上,让学生下位阅读,并把自己的意见及时地写在相应的白纸上。5、 师相机与学生讨论。6、 师安排众生习作。练习5教学要求:1 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处,并学习运用打比方。2 增加词语积累的练习。3 练习用钢笔书写点画教多的字4 调动学生平时的观察积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广告,说明理由。5 练习书写带有横折钩笔画的“为”字和带有横折提笔画“计
23、”字,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这两个笔画的运笔方法。教学准备:一些广告的图片、录音及多媒体资料。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学习“学用字词句”部分1 导入语:有一句广告词叫做“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和想象是人类发明、创造的前提。2 请看这三幅图,你一定会想到与它们相似的事物。学生观察全班互相交流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相象的事物画下来,在旁边写上名称。 3 用打比方的句子吧上面的图画说一说,并写下来。4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也有很多打比方的句子,大家找出来,读一读。5 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 师小结: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具体的描绘事物,能使文章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 完成“
24、读读背背”的内容1 读准字音自读词语,借助字典或词典读准字音。指名读词,正音。全班齐读2 理解词义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查阅到的资料,自由讲解词义。师适当的讲解:自强不息:自觉的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忍辱负重:忍受屈辱,担负重任志在千里:指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义无返顾:反顾,向后看。在道义上,只许奋勇向前,不容徘徊后退。读了这些词,你感受到什么?3 反复朗读,以期背诵。三 学习“写好钢笔字”1 学生自读“我的提醒”2 观察字型,找出点在三个字中所处的位置有什么不同。3 讨论:如何将这些点画写好4 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5 谈谈描红体会6 练习写字第二课时(完成口语交际)一 导入“蓝猫的饮料我爱喝”、“
25、我家的盘子会唱歌”、“真巧,好吃得不得了!”大家对这些耳熟能详的广告词非常熟悉吧?广告作为一种宣传商品或公益事业的常见形式,在我们周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有的广告大家都已经作为生活用语的一部分了。二 展示一些精彩的广告录象三 大家交流在各式各样的广告当中,你最喜欢的广告是什么?为什么?你不喜欢的广告是什么?为什么?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强调互动)四 精彩广告再现 学生自由组合,将自己最喜欢的广告表演出来 学生表演五 设计广告 我们一起聊了很多广告,可是那都是别人设计的。你们想不想为自己喜欢的商品也来设计一个广告呢?或者,设计一段公益广告也行。 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创意。 尝试设计。第三课时(学写毛
26、笔字)一 复习基本笔画横折、竖钩、竖提二 学习“横折钩”1 出示笔画:“横折钩” 2 观察笔画特点3 教师示范写法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横折钩的写法:露锋起笔,顺势向右横出作横画,渐轻、渐细,至折处略向上提笔,再向右下作顿笔,转势直下作竖弯钩状,出锋。4 学生练习书写三个,教师巡视、指导5 评议学生作品6 教师范写“为”7 学生练习写“为”、“力”、“书”8 评议学生写的字三 学习写“横折提”1 出示笔画:“横折提”2 观察笔画特点3 教师示范写法: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横折提的写法:露锋起笔,顺势向右横出作横画,至折处略向上提笔,再向右下作顿笔,转势微向左下行笔,折笔向右下稍顿,回锋向上,再提笔向右上角挑出。4 学生练习书写三个,教师巡视、指导5 评议学生作品6 教师范写“计”7 学生练习写“计”8 评议学生写的字11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