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
2. 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1.培养整体感知能力、用简明语言概括课文的能力、分析语言蕴含情感的能力。
2.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把握蕴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散文组织材料的线索,了解作品中细节的写法和作者先抑后扬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重点研读—揣摩迁移”三步走教学模式
2、圈注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2、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重点难点】
2、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2.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多媒体课件)同学们,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神秘莫测的美女蛇的故事吗?它给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讲这故事的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长妈妈是作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知道许多事情,懂得许多道理,可以说,她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对于鲁迅来说,她可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鲁迅的作品中几次提到她,甚至还专门写了这篇《阿长与<山海经>》。作者把阿长与《山海经》连在一起,她与它有什么关系呢?作者究竟是
3、怀着怎样一种感情来写长妈妈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感情。
二、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
2.人物--阿长(外貌、动作、语言)(用“阿长是一个 的人”说话。)
3.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4.仔细阅读课文中买《山海经》的部分。
①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②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③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三、语言品味,方法借鉴
1.这些事中哪些地方写得最细,最精彩。请找出来
4、用“----写得好,它写出了----”的句式进行品析并说话。
2.本文的语言有的含义深刻,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感情浓烈,请你细细品味,你将会感受到无穷妙趣。请同学们试着美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小组交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四、课堂小结
有一种回忆叫温馨,有一种滋味叫浓郁,有一种情感叫感动、怀念,人伦亲情忆故乡,出身书香门第的鲁迅,对故乡风物人情的眷恋已融入他的血液之中,并深深植根于他的心田,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坎坷,历尽艰辛之时,鲁迅怀着满腔真情,写下了这篇文章,祈祷“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无名无姓的长妈妈就这样走进现代中国的文学画廊,“长妈妈”这个亲切的称呼将和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一起永远活在中国人的心中。(播放歌曲《祈祷》)
五、作业:
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写写他的一、二件事,看看谁写得真实、生动、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