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0 ,大小:154.50KB ,
资源ID:7035264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70352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免疫选择题1.doc)为本站上传会员【xrp****6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免疫选择题1.doc

1、1在现代免疫学中,免疫的概念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具有A. 发现并排除有毒因子的能力 B. 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能力C. 抵抗并清除传染性因子的能力 D. 发现和消除恶变细胞的能力E. 发现并清除体内衰老细胞的能力2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开始于A. 1897年 B. 1789年 C. 1798年 D. 1879年 E1721年3. 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是A. 免疫学的四大内容 B. 免疫细胞的四大功能C. 免疫器官的四大功能 D. 免疫系统的四大功能 E. 免疫分子的四大功能4免疫防御是指机体能A. 对抗病原体的侵害并中和其毒性产物的作用 B. 清除衰老和损伤的细胞,维持体内环境平衡的

2、作用C. 监视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的作用 D. 对抗原性异物表现出无反应性的状态E. 对自身抗原表现出无反应性的状态5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能A. 参与机体整体功能的调节 B. 对抗原性异物表现出无反应性的状态C. 对抗病原体的侵害并中和其毒性产物的作用 D. 监视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的作用E. 对自身抗原表现出无反应性的状态6. 免疫对机体A有利 B有害 C有利又有害 D无利也无害E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条件下有害7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克隆选择学说?AJenner BBurnet COwen DKoch EPasteur8以下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固有免疫应答不经历克隆扩增 BT细胞可直接识别游离的多肽CB

3、细胞可直接识别可溶性抗原 DT细胞的充分活化需要APC和细胞因子的辅助EB细胞的充分活化需要T细胞和细胞因子的辅助9免疫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接种“人痘”预防天花 B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C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D抗体的发现E免疫耐受的发现10以下哪项内容不属于免疫学科形成时期的研究内容?A减毒活疫苗的发现 B抗体的发现 C接种牛痘预防天花D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 E免疫耐受的发现11以下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抗体是四肽链结构 B抗体是免疫球蛋白C感染者血清中的“杀菌素”为最早发现的抗体 D抗体是抗原刺激后,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产生的EB细胞产生抗体不需要T细胞辅助12. 哪位学者在异卵双生

4、的小牛中首先观察到了免疫耐受现象?ABurnet BOwen CMedawar DLandsteiner EJenner13. 哪位学者提出鸡的腔上囊是抗体生成细胞的中心?AGlick BMiller CGood DGershon ECoons14. 哪位学者提出了细胞免疫学说?AWarner BMitchison CMetchnikoff DMitchell EClaman15. 参与适应性免疫的细胞是ANK细胞 BNKT细胞 C+T细胞 D+T细胞 EB-1细胞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E脾2以下哪种成分不属于免疫分子A. 抗体 B. 免疫球蛋白 C. 抗

5、原 D. 补体 E细胞因子3实验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后,淋巴结内A深皮质区缺乏T细胞 B生发中心生成受影响C胸腺依赖区T细胞数目和生发中心均不受影响 D深皮质区T细胞缺乏,同时生发中心形成也受影响E以上都不对4禽类新生期切除腔上囊后,淋巴结内A深皮质区缺乏T细胞 B浅皮质区生发中心生成不受影响C深皮质区T细胞数目正常,浅皮质区发生中心生成受影响 D深皮质区T细胞缺乏,浅皮质区发生中心生成也受影响E. 深皮质区T细胞缺乏,浅皮质区发生中心生成不受影响5关于免疫器官叙述正确的是A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相互独立B中枢免疫器官发生较晚C外周免疫器官发生较早D中枢免疫器官是成熟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E多能

6、造血干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发育为成熟免疫细胞6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是A骨髓 B胸腺 C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D淋巴结 E脾7发生最早的免疫器官是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E脾8. 胸腺的特征性结构是A被膜 B皮质 C髓质 D胸腺小叶 E胸腺小体9. 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A阑尾 B扁桃体 C腔上囊 D淋巴结 E脾10. 以下哪项不是淋巴结的功能A过滤作用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C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D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E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11. 对血源性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A阑尾 B扁桃体 C派氏集合淋巴结 D淋巴结 E脾12. 关于GALT的叙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主要作

7、用是抵御侵入肠道的病原微生物感染BM细胞是一种特殊的抗原提呈细胞CIEL在免疫监视和细胞介导的黏膜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DM细胞可通过吸附、胞饮和内吞等方式摄取肠腔内抗原性异物E肠黏膜固有层浆细胞主要产生IgA13. 关于MALT的功能及其特点不正确的是A在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构成一道免疫屏障B是参与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CMALT中的B细胞多产生血清型IgAD派氏集合淋巴结含有可产生大量IL-5的Th2细胞E在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防御中发挥关键作用14. 黏膜免疫系统中的B细胞主要产生AIgG BIgE CIgM DsIgA EIgD15. 关于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8、A成熟淋巴细胞进入外周淋巴器官后定向分布于不同的特定区域B不同功能的淋巴细胞亚群可选择性迁移至不同的淋巴组织C淋巴细胞只在血液、淋巴液内反复循环D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E淋巴细胞归巢与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血管地址素有关1. TI抗原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 抗原需经过巨噬细胞的加工处理 B. 可发生再次免疫应答C. 可以产生各种类型的免疫球蛋白 D. 只引起体液免疫 E. 可以引起细胞免疫2. 异嗜性抗原是一种A. 共同抗原 B. 自身抗原 C. 半抗原 D. 同种异型抗原 E. 超抗原3. 抗原的免疫原性是指A. 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性能 B. 刺激机体免疫系统

9、,产生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能C. 与相应的抗体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性能 D. 与相应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性能E. 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能4. Td-Ag得名,是因为A. 在胸腺中产生 B. 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 C. 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免疫 D. 只引起迟发性超敏反应 E. 相应的抗体产生需要T细胞辅助5. TD-Ag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 产生免疫应答的细胞为B1细胞 B. 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不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C. 可以直接作用于T、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 D. 只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不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E. 可以形成记忆细胞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10、. 抗原一般具有两个重要的特性:一是免疫原性;二是抗原性B一般而言,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同时具备抗原性,均属于完全抗原C. 抗原的免疫原性的本质是特异性D. 一般来说, 抗原与机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特异性越大,异物性越强,其免疫原性就越强E. 半抗原与载体交联或结合也可以成为完全抗原7. 超抗原A. 可以多克隆激活某些T 细胞或B细胞 B. 需要经过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C. 与自身免疫病无关 D. 有严格的MHC限制性 E. 只能活化一个相应得T细胞克隆8.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抗原是A. 异种抗原 B. 共同抗原 C. 交叉抗原 D. 同种异型抗原 E. 超抗原9. 对人体不具

11、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是A. 异体移植的皮肤 B. 自身移植的皮肤 C. 自身释放的晶状体蛋白 D. 动物的免疫血清 E. 异种血的红细胞10. 半抗原A. 是大分子物质 B. 通常是蛋白质 C. 只有免疫原性 D. 只有抗原性 E. 只有与载体结合后才能和相应抗体结合11. 抗原表面能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A. 表位 B. 半抗原 C. 共同抗原 D. 独特型抗原 E. 异嗜性抗原1.患者,男,30岁,受到多种细菌感染,并发现缺乏C3成分,那么在该患者中哪些由补体介导的功能将不会受到影响A. 裂解细菌 B. 对细菌的调理 C. 产生过敏毒素 D. 产生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E. 以上均不对

12、2. 具有调理作用的是A抗原 B抗原和补体 C抗体和补体 D补体 E. 抗体3. 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是AC5a BC1q CC3b DI因子 EH因子4. 补体活化经典途径的成分包括AC1q BIgG4 CIL-2 DH因子 EB因子5. 补体A具有相应受体 B具有抗感染作用 C经典途径成分包括C19D体液补体抑制因子中包括H因子 E以上均正确6. 补体旁路途径激活与下列哪种作用无关? AC3裂解为C3a和C3b BC4裂解为C4a和C4bCC5裂解为C5a和C5b D膜攻击复合物C5b9形成 E. B因子裂解为Ba和Bb7关于补体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一种不耐热的成分 B是一种单一的成分

13、 C是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D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E是体内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的效应系统和效应放大系统8采用哪种方式可以灭活血清中的补体A37温育1小时B56温育30分钟C10温育1小时D室温放置30分钟 E4放置1小时9补体活化经典途径的激活物是A游离的抗原 B游离的抗体 C免疫复合物 DIgM五聚体 E以上都不对10补体活化经典途径中首先被激活的成分是AC1q BC1r CC1s DC4 EC211补体活化旁路途径中首先被激活的成分是AC1 BC3 CC5 DC4 EC212参与补体活化MBL途径的成分不包括AC1 BC2 CC3 DC4 EC513有关补体活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14、A补体激活是一种高度有序的级联反应 B可识别自己与非己,不会损伤自身组织细胞C人体血循环中一般不会发生过强的自发性补体激活反应D补体激活及其效应均处于严密调控之下 E激活后能有效杀灭外来微生物14哪种成分仅参与经典途径的调节AH因子 BP因子 CC1INH DC8bp EMIRL15对补体活化起正调节作用的成分是AC4bp BC8bp CI因子 DP因子 EH因子16具有趋化作用的补体成分是AC3a BC3b CC5a DC5b EC4b17C3b、C4b的受体是ACR1 BCR2 CCR3 DCR4 ECR518哪种补体成分产生的小片段具有酶活性AC1 BC2 CC3 DC4 EC519最先

15、发挥抗感染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是AC1途径 B经典途径 CMBL途径 D旁路途径 E凝集素途径20以下哪种补体成分可被裂解成大小不同的片段AC6 BC7 CC8 DC9 EC521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AIgA BIgG CIgD DIgM EIgE22可被裂解成大小两个不同片段的因子是AI因子 BP因子 CB因子 DD因子 EH因子23对C3转化酶没有抑制作用的补体成分是AI因子 BDAF CMCP DH因子 EP因子24哪种补体调节蛋白不仅可抑制补体的激活,还可凝血因子、激肽释放酶、纤溶蛋白酶等?AI因子 BDAF CC1INH DC8bp EP因子25关于MBL的描述错误的是A属于凝集素

16、家族 B属于急性期蛋白 C可识别病原微生物的糖类结构D与C1q结构类似 E与活化的C1s生物学活性类似1. 关于细胞因子的特点正确的是A细胞因子是由细胞活化后产生的 B单一细胞因子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C细胞因子可以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三种方式发挥作用D细胞因子的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 E以上均正确2以下哪项不属于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A单一性 B多效性 C重叠性 D拮抗性 E协同性3. 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为髓系和淋巴系干细胞的是AIL-l BIL-2 CIL-3 DIL-8 EEPO4. 下列英文缩写,含义正确的是 AEPO-血小板生成素 BIL-白细胞介素 CSCF-肿瘤坏死因子DTNF-集落刺

17、激因子 ECSF-干细胞生长因子5. 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AIGF- BIFN CSCF DIL-10 BLIF6. 下列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AIL-2 BIFN- CIL-4 DIL-10 E以上均是7哪些细胞因子之间具有拮抗性AIL-2和IFN- BIFN-和IL-4 CIL-4和IL-10 DIL-3和IL-11 EIL-6和IL-138基因、编码蛋白与功能都清楚的细胞因子是A干扰素 B白细胞介素 C肿瘤坏死因子 D集落刺激因子 E生长因子9型干扰素是指AIFN- BIFN- CIFN- DIFN-和IFN- EIFN-和IFN-10以下哪种细胞因子属于集落刺激因子?AIL-1 BI

18、L-2 CIL-6 DIL-10 EIL-1111. IL-8属于哪种类型的趋化性细胞因子?ACC BCXC CC DCX3C ECX2C12. 具有抑制作用的生长因子为ATGF- BEGF CVEGF DFGF EPDGF13. 哪种类型的细胞因子受体成员属多亚单位受体?A型细胞因子受体 B型细胞因子受体C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D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 E以上均是14. T细胞的生长因子是AIL-1 BIL-2 CIL-3 DIL-4 EIL-615. 诱导CD4+T细胞分化为Th1细胞的细胞因子是AIL-4 BIL-6 CIL-8 DIL-10 EIL-12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受体分

19、子是A. CD4 B. CD8 C. CD2 D. CD19 E. CD212. 关于整合素家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整合素家族得名是因为其可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使细胞附着而形成整体B. 整合素家族由亚单位和亚单位组成,其分组是以亚单位不同来划分的C. 在整合素同一组的成员中,链均相同,链不同 D. MHC分子是整合素家族成员E. 整合素家族的主要功能是为T细胞活化提供重要的辅助信号3. 下列分子中不属于整合素家族的黏附分子有A. VLA-1 B. LFA-1 C. LFA-2 D. Mac-1 E. VLA-44. 关于选择素家族成员,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是由两条肽链以非共价

20、键连接组成的异二聚体 B. 胞膜外区具有C型凝集素结构域C. 胞膜外区具有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 D. 胞膜外区具有补体调节蛋白结构域E. 识别的配体主要是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或类似结构5. 下列分子中能与LFA-1互补结合的黏附分子是A. VCAM-1 B. ICAM-1 C. LFA-2 D. LFA-3 E. NCAM-16. 黏附分子的作用不包括A.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介导T细胞与APC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B. 参与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黏附C. 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D. 参与补体系统的激活 E. 参与细胞与细胞基质间的相互作用7. 在炎症反应初期,介导中性粒细胞沿血管壁滚动和

21、最初结合的一对黏附分子是A. sLeX-E-选择素 B. LFA-1-ICAM-1 C. CD28-B7 D. CD2-CD58 E. CD40-CD40L8. 下列有关淋巴细胞归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淋巴干细胞向中枢免疫器官的迁移 B. 淋巴细胞的再循环 C. 成熟淋巴细胞向外周免疫器官的迁移 D. 未成熟T细胞在胸腺内从皮质移行到髓质 E. 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的迁移1. MHC-类分子的配体是ACD2 BCD3 CCD4 DCD8 ECDlO2. MHC-类分子的配体是ACD2 BCD3 CCD4 DCD8 ECDlO3. 不表达经典HLA-类分子的细胞是A红细胞 BT淋巴细胞 C血小板

22、 D单核细胞 EB淋巴细胞4. 编码HLA-类分子的基因位点包括AHLA-A、B位点 BHLA-B、C、A位点 CHLA-DR位点D. HLA-DR、DP、DQ位点 EC4、C2基因位点5. MHC-类分子的功能是A将抗原肽提呈给CD8+杀伤性T细胞 B参与外源性抗原呈递C参与内源性抗原呈递 DA + B EA + C6. HLA-类分子肽结合区A是与Tc细胞表面CD8分子结合的部位 B是与Th细胞表面CD4分子结合的部位C由1和1功能区组成 D由1和2功能区组成7. HLA-类分子肽结合区A是与Tc细胞表面CD8分子结合的部位 B是与Th细胞表面CD4分子结合的部位C由1和1功能区组成 D由

23、1和2功能区组成8. 对H-2描述,错误的是A. 位于第17号染色体 B. 小鼠的MHC C. 人的MHC D. 类基因包括K、D、L三个座位 E. 类基因包括Ab、Aa、Eb、Ea四个座位9. 编码HLA-类分子的基因位点包括AHLA-A、B位点 BHLA-B、C、A位点 CHLA-DR位点D. HLA-DR、DP、DQ位点 EC4、C2基因位点10. 与强直性脊柱炎相关联的HLA分子是AHLA-B7 BHLA-B27 CHLA-DR3 D. HLA-DR4 EHLA-B2811. 下列哪项不是HLA复合体基因编码的产物AHLA-类分子的链 BHLA-类分子的2-m链CHLA-类分子的链 D

24、. HLA-类分子的链 EC4A、C4B12. MHC复合体中免疫功能相关基因不包括A血清补体成分编码基因 B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基因C血清免疫球蛋白编码基因 D. 非经典类基因 E炎症相关基因13. 关于MHC多态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多态性即多基因性 B指一个基因座位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C是一个群体概念 D. 指群体中不同个体在等位基因拥有状态上存在差别E构成MHC复合体的免疫功能相关基因仅显示有限的多态性14. 下列哪种细胞HLA-类分子表达减弱或缺如?A肿瘤细胞 B活化的巨噬细胞 C活化的B细胞D. 树突状细胞 E上皮细胞15HLA-、类分子的主要功能是A主宰移植物排斥 B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C

25、提呈抗原肽并激活T细胞D. 参与补体反应 E参与T细胞在胸腺中的选择和分化1. 下列有关固有免疫的特点,哪项是不正确的?A. 个体出生时就具备 B. 可对侵入的病原体迅速应答C. 可参与对体内损伤衰老或畸变细胞的清除 D. 参与非特异性抗感染作用 E. 与特异性免疫应答无关2. 下列哪种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A. 嗜酸性粒细胞 B. T细胞 C. B1细胞 D. 嗜碱性粒细胞 E. T细胞3下列有关单核-巨噬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巨噬细胞是由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发育而来 B. 单核-巨噬细胞对玻璃和塑料表面有很强的黏附能力C. 定居的巨噬细胞可因所处部位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D. 郎格汉斯细

26、胞不是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E. 游走的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和杀菌的能力4. 下列有关中性粒细胞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 中性粒细胞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B. 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含有髓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等C.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D. 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E. 中性粒细胞表面具有IgG Fc受体和补体C3b受体5. 模式识别受体可识别A. 肿瘤相关抗原 B. 肿瘤特异性抗原 C. MHC-抗原肽复合物D. MHC-抗原肽复合物 E. 细菌表面的脂多糖、磷壁酸等6. 下列有关树突样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树突样细胞因其具有许多分枝状突起而命名

27、B. 树突样细胞因分布情况或分化程度不同有不同的名称C. 成熟树突样细胞摄取、加工及提呈抗原的能力极强 D. 树突样细胞能诱导初始T细胞活化E. 树突样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7. 下列有关NK细胞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 NK细胞无需抗原致敏,直接杀伤靶细胞 B. NK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杀伤靶细胞C. NK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标志为FcR D. NK细胞可通过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E. NK细胞表面有与其杀伤活化或杀伤抑制有关的受体8. NK细胞表面识别HLA-类分子配体的杀伤活化受体是A. NKG2D B. KIR2DL C. KIR3DL D. CD94/NKG2A E. KIR2DS9.

28、 NK细胞表面识别非HLA-类分子配体的杀伤活化受体是A. KIR2DL B. KIR3DL C. CD94/NKG2A D. NKG2D E. KIR2DS10. NKT细胞指A. 组成性表达NK1.1和TCR-CD3复合体的T细胞 B. 组成性表达NK1.1和TCR-CD3复合体的NK细胞C. CD4+CD8+T细胞 D. CD4-CD8+T细胞 E. 具有TCR的T细胞1. 能够与BCR以非共价键结合,参与活化信号传导的CD分子是A. CD79a/CD79b B. CD152 C. CD20 D. CD19 E. CD212. 表达于B细胞表面,与诱导B细胞分化成熟有关的CD分子是A.

29、CD40L B. CD40 C. CD2 D. CD4 E. CD83. BCR复合体由哪几个分子组成?A. mIg与2个Ig/Ig B. mIg与1个Ig/Ig C. mIg与CD19/CD21D. Ig与2个Ig/Ig E. Ig与1个Ig/Ig4. 下列哪个分子是EB病毒的受体?A. CD2 B. CD19 C. CD21 D. CD72 E. CD275. 下列哪个分子是补体片段C3dg的受体?A. CD40 B. CD19 C. CD21 D. CD70 E. CD276. 在胞浆区含有ITAM的分子是 A. BCR B. Ig/Ig C.TCR D.CD4 E.CTLA-47. C

30、D72的配体是A. CD40 B. CD27 C. CD70 D. CD100 E. CD208. 在B细胞发育的哪个阶段不表达CD72?A. pro-B B .pre-B C. 不成熟B细胞 D. 成熟B细胞 E. 浆细胞9. 下列分子中为B细胞活化提供重要协同刺激信号的分子是A. CD2 B. CD40 C. CD27 D. CD70 E. CD2210. CD154+CD70+T细胞经何种黏附分子对在B细胞分化成为浆细胞的过程中发挥作用?A. CD40-CD40L B. CD28-CD80/CD86 C. LFA-1-ICAM-1 D. CD70-CD27 E. CD72-CD10011

31、. B细胞不表达下列哪种分子?A. CD2 B. CD20 C. CD32 D. CD22 E. CD7012. B1细胞产生的抗体主要是A. 低亲和力的IgM B.高亲和力的IgM C.低亲和力的IgG D. 高亲和力的IgG E. 高亲和力的IgE1.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是 A.CD3 B.CD4 C.CD8 D.CD34 E.CD452.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是 A.骨髓 B.胸腺 C.淋巴结 D.脾脏 E.肠系膜淋巴结3.胸腺的淋巴样干细胞,下列正确的叙述是 A.可分化为T细胞、单核细胞、NK细胞 B.可分化为T细胞、B细胞、NK细胞C.可分化为T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 D.可分

32、化为T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4.人类淋巴干细胞在何组织内发育成为T细胞 A.骨髓 B.法氏囊 C.淋巴结 D.胸腺 E.肝脏 5,能分化为淋巴干细胞和髓样干细胞的是 A.造血干细胞 B.定向干细胞 C.多能干细胞 D. T细胞谱系 E. B细胞谱系6.人类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是 A.CD56、CD16 B.CD34、CD16 C.CD56、CD117 D.CD34、CD117 E.CD3、CD47.NK细胞表面KIR或CD94/NKG2家族中某些成员能识别自身HLA-I类分子自身HLA-类分子C自身肽HLA-类分子复合物细菌脂多糖磷壁酸8.CD56、CD16分子是下列细胞的主要标志 A.T细

33、胞 B.B细胞 C. 活化的淋巴细胞 D. NK细胞 E.巨噬细胞 9.能诱导CD34+细胞向NK细胞分化的重要细胞因子是 A.IL-2B.IL-3C.IL-7D.IL-1 E.IL-1510.在BCR/TCRab中,结合抗原的中心部位是 A.CDR1 B.CDR2 C.CDR3 D.CDR1和CDR2 E.CDR4 11.结合造成的抗原受体多样性发生于 A.N-核苷酸的插入 B. 体细胞的高频突变 C.重轻链的等位排斥 D.FR1的多样性 E.V区基因片段的组合12高水平表达功能性TCRab和CD3的免疫细胞是 A淋巴样干细胞B髓样干细胞C单阳性胸腺细胞D双阳性胸腺细胞E双阴性胸腺细胞13.

34、造成一个B细胞克隆只表达(或分泌)一种BCR(或Ig)的机制是 A.Ig类别转换 B.等位排斥 C.同种型排斥 D.体细胞高频突变 E.胚系基因的组合和拼接14.Ig类别转换与下列基因有关 A.重链可变区基因 B. 重链恒定区基因 C.轻链可变区基因 D. 轻链恒定区基因 E. 轻链可变区和轻链恒定区基因 15.体细胞高频突变发生于 A.T细胞胚系基因片段重排时 B.B细胞胚系基因片段重排时 C.成熟T细胞已重排的V基因 D. 成熟B细胞已重排的V基因上 E.成熟T/B细胞已重排的V基因上16.编码人BCR重链可变区的基因是 AV基因 BD基因 CJ基因 DV-D基因 EV-D-J基因 17.

35、编码人BCR/Ig k轻链的基因位于 A.第22号染色体 B.第14号染色体 C.第7号染色体 D.第6号染色体 E.第2号染色体 18.组合与连接造成的抗原受体多样性发生于 A.T细胞胚系基因片段时 B. B细胞胚系基因片段时 C.T/B 细胞胚系基因片段重排时 D.成熟T细胞已重排的V基因上 E. 成熟B细胞已重排的V基因上1. 下列物质与固有免疫应答无关的是 A. 组织屏障 B. 巨噬细胞 C. 补体系统 D. 细胞因子 E. T细胞2. 下列物质中不能参与固有免疫的是A. 不饱和脂肪酸 B. 乳酸 C. 胃酸 D. 抗体 E. 溶菌酶3. 下列哪种受体是模式识别受体 A. Toll样受

36、体 B. 补体受体 C. TCR D. BCR E. Ig Fc受体4. 下列有关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正确的是A.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发生于04小时之内 B.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发生于672小时之内 C.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发生于72小时之后 D.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发生于06小时之内 E.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发生于24小时之后5. 同时具有吞噬杀菌作用和抗原提呈作用的细胞是 A. 中性粒细胞 B. 树突样细胞 C. 巨噬细胞 D. B细胞 E. NK细胞 6. 在感染后04小时,发挥强大吞噬杀菌作用的细胞是 A. 中性粒细胞 B. T细胞 C. 巨噬细胞 D. NKT细胞 E. NK细

37、胞7. 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各阶段均起重要作用的细胞是A. 中性粒细胞 B. T细胞 C. 巨噬细胞 D. NKT细胞 E. B1细胞 8. 同时参与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免疫效应分子是A. 干扰素 B. 溶菌酶 C. 防御素 D. 乙型溶素 E. C-反应蛋白 9. 下列有关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 固有免疫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与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而活化 B. 固有免疫细胞活化后经克隆扩增产生效应分子发挥效应 C. 固有免疫细胞寿命较短,因而固有免疫应答维持时间短D. 固有免疫应答不产生免疫记忆 E. 固有免疫应答不产生免疫耐受 10. 下列有关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

38、疫应答,不正确的是 A. 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无关 B. 固有免疫应答可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C. 固有免疫应答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D. 固有免疫应答在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发挥重要作用E. 固有免疫应答在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发挥重要作用1巨噬细胞不具备的作用是 A吞噬作用 B胞饮作 CFcR介导的胞吞作用 D补体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E抗原特异性识别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2淋巴样组织中的树突状细胞是 A单个核细胞 B郎格罕斯细胞 C并指状细胞 D隐蔽细胞 E基质细胞3树突状细胞与其它APC的不同特点是 A刺激活化的T细胞增殖 B刺激记忆T细胞增殖 C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D刺激CD4T细胞增殖 E刺激CD8T细胞增殖4成熟的树突状细胞主要存在于 A外周血 B外周免疫器官T细胞非胸腺依赖区C外周免疫器官B细胞非胸腺依赖区 D非淋巴组织的上皮E输入淋巴管5B细胞与其它APC的不同特点是 A通过吞噬细胞摄取抗原 B通过胞饮摄取抗原 C通过BCR直接摄取抗原 D通过FcR摄取抗原抗体复合物E通过甘露糖受体摄取甘露糖化的抗原6参与外源性抗原加工提呈的分子是 ATAP BL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