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45KB ,
资源ID:7034016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70340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防地震知识.doc)为本站上传会员【xrp****6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防地震知识.doc

1、5.12防灾减灾知识宣传避灾自救地震(一)一、居民在家中遭遇地震如何自救与互救1、高层居民遇地震时如何选择安全的避震空间专家提示:高层居民遇地震时应躲避在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及小开间的地方。自救互救要领:立即躲避到结实的桌子或床下,家具旁或墙根、墙角等处可在房屋倒塌后形成三角空间,是相对安全的地点。迅速跳进卫生间、储存室等面积较小的场所,这些小开间的地方是比较安全的地点。禁与忌躲避在阳台、窗边等不安全位置。乘坐或躲到电梯里。跟随人群向楼下拥挤逃生。跳楼逃生。2、住平房的居民遇到地震时如何避险专家提示:地震发生时若不能跳出室外,应在室内“伏而待定”。自救互救要领:如地震发生时,自己在室内应立即躲

2、到炕沿、墙根下、桌子及床下。若正处在门边、窗边,且窗外无其他危险建筑,可立即跳到院子中间的空地上。尽量利用身边物品保护住头部,如棉被、枕头等。禁与忌跳出后又返回取财物。躲避在窗户下面。房子已震动,不要往门外逃。3、如果室内没有可藏身的家具怎么办专家提示:可以躲到墙角等处,并应保护好头部。自救互救要领:地震发生时,若室内无可藏身的家具,应立即躲到墙根、墙角或远离窗子的室内门道里。身体应紧贴墙根、墙角,头部尽量靠近墙面。可随手取出被褥、枕头,掩住自己的头部。禁与忌:不知所措,四处乱窜。站在吊灯、吊顶下面。躲在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4、地震期间如何防止火灾发生专家提示:为防止火灾发生,在地震期间不要

3、随便使用电器或动用明火。自救互救要领:从房间撤离时,应关掉电源、气源、水源和火源。不要随便使用明火,以免空气中有泄漏的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发生火灾。只有确认安全后,才能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用电、生火等活动。禁与忌:震后只顾逃命,忘记关掉火源、电源。在震区,不听从指挥,随意使用明火进行吸烟、取暖等活动。5、震后发生火灾如何逃生专家提示:震后一旦发生火灾,应设法及时逃离火场,寻找水源,开展自救与互救。自救互救要领:发生火灾时,若火势较小,应用水浸湿衣服、毛巾被等物品,披在身上逃出火场。身处二,三层楼时可用床单等结成縄,或顺着排水管道逃出着火的楼层。若困在室内无法跳出时,应躲藏在没有发生火灾的室

4、内,紧闭门窗,并用湿床单等塞住门窗缝隙,避免火势蔓延在室内。禁与忌盲目跳楼逃生。只顾救火,被倒塌物砸伤。逃离火场后又返回去拿财物。6、震后发生毒气扩散时如何逃生专家提示:地震后发生毒气扩散,应立即躲避,以免发生生命危险。自救互救要领:当发现有毒气扩散时,应立即避难,逃离现场。辨别风向,躲避在上风处的较高的位置。利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抓紧时间逃离。禁与忌:顾及家庭财产,迟迟不离开。症状不明显,认为没事。7、震后发生燃气泄露时如何逃生专家提示:震后发生燃气泄露时,千万不要使用明火,应迅速逃离。自救互救要领:切断总电源,迅速离开现场。千万不要使用明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若被倒塌物砸压,应设法将脸

5、朝向通风口,等待救援。禁与忌: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大量吸入燃气而中毒。没有迅速离开现场。8、怎样减少被倒塌物埋压的危险专家提示:迅速躲避到较为安全的地方。如牢固的墙角、家具下面、卫生间等处。自救互救要领:立即躲避到牢固的桌子、床下或墙角、炕沿、卫生间、储藏室等地方,小开间在房屋倒塌时能获得相对较多的支撑。确认地震停止后,迅速撤离到宽敞的空地等安全处。禁与忌:站在阳台、窗边等危险位置。站在平房的房屋大梁下面。9、被塌落重物压住身体怎么办专家提示:被塌落重物压住身体时,不要轻举妄动,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自救互救要领:查清压在身上的物体是何物,不要轻易移动物体或身体。检查自己是否受伤,若没有受伤,应

6、根据情况向外缓慢拽拉身体。若已受严重外伤,应尽力用衣服等物包扎好伤口。若发生骨折,不要轻易移动,应等待救援。禁与忌:不看清情况,便用力向外面抽拉身体。撤去身边的其他支撑物,使倒塌物更加结实地压在身上。10、埋在废墟中怎样躲避烟尘专家提示:捂住口、鼻是重要的防尘措施。自救互救要领:保护住口、鼻,有条件可用湿毛巾、手帕等捂住口、鼻,以免吸入烟尘,呛伤自己。若灰尘不断坠落,可用衣服等包裹住头部,以免灰尘侵害五官。禁与忌:奋力呼叫,吸入大量烟尘。乱翻、乱拆,使灰尘更重。11、地震时被废墟埋压怎么办专家提示:必须坚守生还的信念,坚定生还的信心。自救互救要领: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消除口、鼻的灰尘。尽力挣

7、脱手脚,小心翼翼地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用可移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以免倒塌。用毛巾、手帕等捂住口鼻,尽量朝有光亮或宽敞的地方移动。当听到外面有声响时应进行呼救。若无法脱险,应保存体力,等待救援。禁与忌失去希望,不进行自救。大喊大叫,消耗体力。12、埋在废墟中如何求救专家提示:不要乱喊乱叫,要保持体力。自救互救要领:千万不要盲目地乱喊乱叫,应保持好体力。不间断地进行敲击身边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如金属管道等,利用其发出的声音进行求救。当听到废墟外面有声音时,应立即发出求教信号。禁与忌:乱喊乱叫,身心疲惫。失去信心,不再求救。13、埋在废墟中如何应对余震专家提示:应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使其较

8、为牢固,才能应对余震。自救互救要领:应设法躲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及其他会造成危害的物品。用身边砖头、木棍等物支撑住断壁残垣,以免其在余震时进一步倒塌。利用身边的衣物保护好头、颈部。禁与忌:在倾斜的墙下休息。坐在吊灯下面。以为第一次地震过后就一切安全而不加防护,余震随时可能发生。避灾自救地震(二)14、埋在废墟中如何维持生命专家提示:包扎伤口,坚定信心,等待救援。自救互救要领:树立坚定的生存信念。不要大哭大叫,应保存体力。不要坐立不安,勉强行动。尽量休息,闭目养神。寻找食物和水,维持生命。若无法找到水,可以用自己的尿液应急。若有伤,应设法包扎,多休息。禁与忌:认为无法获救而着急生病

9、。失去生存的信心,自暴自弃。15、地震中怎样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专家提示:保护身体重要部位,会增加生存几率。自救互救要领: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部。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保护头颈部。低头、闭眼,防止塌落物伤害到眼睛。如可能,应采用毛巾、手帕等物品捂住口、鼻,防止吸入灰尘和有害气体。禁与忌:只顾避险,疏忽了身体重要部位的保护。没有保护口、鼻,吸入大量有害的气体和灰尘,使自己感到呛闷。16、正确的避震姿势有那些专家提示:正确的避震姿势可以减少伤亡。自救互救要领:趴在地上,使身体的重心降到最低。将脸部朝下,并保持口鼻正常顺畅的呼吸。蹲下或坐下,使身体尽量弯曲。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

10、地震时将身体滑到危险的地方。禁与忌:站立不动。仰躺在地。17、自行脱险后应该怎么办专家提示:如果自行脱险,应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自救互救要领:离开家时应关闭煤气、电器开关,切断气源、电源。关闭自来水开关,熄灭明火。不要轻易回到危房中,以免发生余震时发生危险。禁与忌:认为安全了,继续留在家中。没有做适当安排,便匆忙离开。回到危房中取东西或停留。二、在室外怎样避震1、在户外发生地震时怎么办专家提示:不要惊慌失措,就地选择宽敞的开阔地进行避险。自救互救要领:就地选择开阔地,趴下或蹲下避震。避开玻璃幕墙、塔吊、烟囱等高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避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杆、广告牌匾等物。避开危险品工厂、仓库

11、以及狭窄的街道、破旧房屋、危墙、砖瓦木料堆等场所。避开立交桥、过街天桥等各种桥梁及遂道。禁与忌:认为室外安全,因疏忽大意而受伤害。没有避开危险物而出现意外。2、在野外怎样避震专家提示:在野外遇到地震应避开山边危险地带,如山崖、陡峭的山坡、山脚等地方。自救互救要领:躲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地震时发生山崩、滚石、泥石流等。躲避开陡崖的山坡、山崖,以免发生滑坡、地裂等。当遇到山崩、滑坡时,应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或躲在结实的障碍物、地沟、地坎下,并保护好头部。禁与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3、地震时引发海啸应如何应对专家提示:海啸破坏力,应事先做好预防工作。自救互救要领:远离海岸、沙滩,避开山涧、

12、谷底或河流,这是海啸必经之路。应在两侧的斜坡、山丘上避难。避开狭窄的巷子及建筑物密集地带,躲避到高地上。若来不及时,可到坚固的高大建筑物上躲避。正处在船舶甲板上的人,应抓住船上牢固的物件,以免被甩进海中。避开海啸的时间应在2小时以上。禁与忌:认为船上安全,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如抓住牢固的物体。海啸刚平息便返回原地,忽略了海啸反复多次、持续时间长的特点。4、地震时落入水中怎么办专家提示:落水者千万不要惊慌,仰头憋气,当漂出水面时应立即呼吸空气,寻找漂浮物抓住不放。自救互救要领:寻找漂浮物,如木板等抓住不放,并向岸边游去。不会游泳者应闭紧嘴,憋住气,当自己浮上水面时立即呼吸新鲜空气,并寻找漂浮物。

13、双手应放在水里向下压水,并使身体倾斜,仰头憋气让其浮起来,再呼吸新鲜空气,并大声呼救。努力争取获救时间。禁与忌:在水中胡乱挣扎,精疲力尽。三、在学校中怎样中怎样避震1、在教室中遇到地震怎样应对专家提示:学生的一切行动必须听从老师的指挥,不得擅自行动。自救互救要领:不要惊慌失措,应听从老师的安排和指挥。迅速躲避到三角区,蹲下、抱头、闭眼。不要往教室外面跑。禁与忌:乱成一团,不听从教室指挥。坐在座位上哭个不停。2、在操场上遇到地震时怎样避险专家提示:在高大建筑物高度二倍距离外避震,以免房屋倒塌被砸着。自救互救要领:正在操场时,应原地不动地迅速蹲下。用手护住自己的头部。要避开高大的建筑物或危险物。不

14、要回到教室里去。禁与忌:四处跑窜,跌倒、摔倒。向教室楼里跑,想找老师帮助。3、在学校接到地震预报通知时怎么办专家提示:在学校接到预报地震通知时,应充分做好防震准备。自救互救要领:学生应认真听教师讲解防震减灾的知识,对躲避地震灾害有充分的了解。利用墙报、黑板报及校内广播、电视充分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加固房屋。按照防震要求布置教室,使其增强抗震能力。禁与忌:麻痹大意,认为没事。不做任何抗震准备。避灾自救地震(三)四、地震时在公共场所、办公室中怎么办1、在影剧院、候车大厅怎样避震专家提示:不要慌乱,就地避震。自救互救要领:马上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面。应尽量避开吊扇、吊灯等悬挂物。用身边物件,如皮包、围巾等

15、护住头部。地震过后,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有秩序地撤离。禁与忌:你拥我挤,乱成一团。不顾一切地向外跑。2、在商场书店里如何避震专家提示:小心商场、书店内各种高大的货架。自救互救要领:在结实的柜台、柱子、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身边物品或双手护住头部。不要站在高而不稳或摆放重物及易碎品的货架边。不要站在灯具、广告牌等悬挂物下面。不要站在玻璃窗、玻璃门旁。禁与忌:站在橱窗边。往电梯上跑。3、在办公室中怎样避震专家提示:及时避震,切忌慌乱。自救互救要领:躲避到结实的办公桌下并紧紧抓住,也可蹲在墙角下躲避。正在操作电脑的人员应即切断电源,抱头蹲到办公桌下。禁与忌:站在窗边或跳楼。避开高大的文件柜,防止灯具、

16、电脑等物砸伤头部。4、公共场所人群混乱如何进行自我防护专家提示: 避开拥挤混乱人群,听从工作人员指挥。自救互救要领: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秩序地行动。避开拥挤人群,不随之拥向出口。若被拥进人群,应双手交叉在胸部,保护自己。用自己的、背部承受挤压力。挤在人群中无法脱身时,不要试图往相反的方向跑,要抬起双脚,跟随人群向前移动,注意防止摔倒。禁与忌:跟随人群一起乱跑。向出口拥挤,不管别人摔倒或被踩。逆人流而行。5、在体育场观看比赛时发生地震怎么办专家提示:应听从体育场工作人员的指挥,有秩序地从看台向场地中央疏散。自救互救要领:不要慌乱,听从指挥,向场地中央疏散。尽量避开人流,选择安全的避震逃生路线。被

17、挤入人群时双手交叉在胸前,跟随人流移动。禁与忌:混入人群,被他人挤到。手插在口袋里,被拥倒。6、在矿井下工作时发生地震怎么办专家提示:坚定顽强的意志,得当的自救措施,才能最终获得救援。自救互救要领:不要慌忙向井口拥挤,往外面逃生。应在有支撑的巷道内避震。地震过后,迅速撤离矿井。禁与忌:蜂拥挤向井口处。站在井口、井内交叉口、井下通道的拐弯处。7、工人在车间工作时发生地震怎么办专家提示:立即就地避震。自救互救要领:立即关闭机器开关以及易燃、易爆气体的阀门。可以在不是高大的机器旁暂避一时。禁与忌:逃向厂房外。站在高吊的重物下面、货堆旁边。五、车辆行驶过程中如何避震1、乘火车时发生地震怎么办专家提示:

18、司机应立即刹车,疏散旅客。自救互救要领:迅速趴到坐椅下,抓住坐椅的钢管。背朝行车方向坐着时,应采用双手护住后脑部,将身体紧紧地缩在一起。面朝行车方向坐着时,应用双脚蹬住对面的坐椅,双手抱头,双臂护面,使身体固定。地震过后,车停下来再下车。禁与忌:都挤在坐椅下,形成混乱局面。火车没有停,便开窗跳车。2、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中发生地震怎么办专家提示:司机应立即在路边停车,疏散乘客。自救互救要领:汽车司机立刻停车,并关闭发动机。乘客应紧紧抓住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并用衣物护住头部。确定地震过后,在司机的指挥下,乘客有秩序地从车门下车。否则容易受伤或被路过的车辆碰伤。禁与忌:车没停稳,便从窗户跳出

19、。乘客拥挤在车门口,发生摔伤、踩压等事故。3、乘坐地铁时遇到地震怎么办专家提示:地下铁道情况复杂,必须在有关人员的指挥下撤离。自救互救要领:由于地震而停电,乘客应在有关人员的指挥下撤离。以免地铁隧道里架设的高压线破损而发生危险。当发出防水警报时,应立刻通过车站的排水道和防水堤进行防御。若出现火灾、有毒气体侵袭时,必须在有关人员的正确指挥下进行处理。若依然有秩序地坐在座椅上,应注意保护自己的头部。禁与忌:不听从指挥,擅自下车。场面一片混乱。4、骑自行车时怎样避震专家提示:立刻下车,在开阔地进行避震。自救互救要领:立刻下车,将自行车放倒在地,注意旁边过往车辆。蹲下,双手保护住头部就地避震。避开高大

20、建筑物,如烟囱、高墙、楼房、广告牌等。禁与忌:继续骑自行车赶路。惊慌中摔到。5、驾车时发生地震怎么办专家提示:应立即把车停靠在安全的地方避震。自救互救要领:把你的车移到远离道路的地方,越远越好。不要在桥上和桥下停留(包括过街天桥),不要在树木、灯杆、电线杆、广告牌下停留。确认地震过后再重新上路。重新上路时,要留心路上的裂纹、滚石和引桥突起的路面以及掉落的电线。禁与忌:不可在地震中开车逃生。不可紧急刹车,以免引发堵塞和追尾事故。 避灾自救地震(四)六、震后特殊环境下如何互救1、怎样寻找废墟下的幸存者?专家提示:利用一切技术、方法和措施,准确定位,快速找到幸存者。自救互救要领:救援人员使用高科技的

21、探测技术如红外、测声、光学目视及元线电测向定位等进行寻找。通过救生犬、人工喊话、敲击传声,被埋者自身呼叫等方法进行寻找。被埋者家属、亲朋好友、邻居等积极帮助指认有关被埋者方位的线索。禁与忌:不仔细寻找。放弃寻找。2、如何正确扒挖被埋者专家提示:使用工具进行扒挖,一定要注意安全。自救互救要领:扒挖时不要破坏原有的支撑条件,分清楚支撑物和埋压物,以免新的塌落物给被埋者造成新的伤害。当接近被埋者时,应立刻停止用工具刨挖,应带上防护手套用手进行扒挖和清理。扒挖时应尽快使被埋者所处的封闭空间进入新鲜的空气。扒挖时如果造成极大的灰尘,应使用喷水等措施,以免令救援人员与被埋人员窒息。如可能,应将水、药品、食

22、品等递送给被埋压人员,维持其生存,增强其生命力。禁与忌:不讲究扒挖方法,胡乱进行扒挖,适得其反。急于救人,盲目使用利器刨挖,对被埋压者造成伤害。3、怎样防止被埋者窒息专家提示:保持被埋压者呼吸顺畅,是非常重要的救人方法。自救互救要领:救援时应尽快打开被埋压者所处的封闭空间,使空气流通。应先使被埋者露出头部,并清除其口鼻中的尘土,使其呼吸通畅。灰尘过大时,应喷水降尘,以免使被埋压者窒息。禁与忌:急于将人救出,没有尽快通畅其呼吸,而令其窒息。先扒挖其他部位,最后才使其头部露出。4、怎样救护长时间被埋压的幸存者专家提示:注意护理方法,使其逐步适应获救后的环境。自救互救要领:将获救者的眼睛蒙住,避免强

23、烈光线刺激。不要使其突然呼吸大量的新鲜空气。不要让其一次进食大量的水和食物。不要让其过于情绪激动。若获救者受伤或生病,应在应急处理后,立刻将其送往医疗点或医院进行治疗。禁与忌:马上给予获救者水和食物,让其尽情饮食。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便将获救者置于日光等强光下,使其受到伤害。5、如何救护骨折、脑震荡等外伤急症的获救者专家提示:立刻采取应急处理的措施,并迅速送往医院治疗。自救互救要领:四肢发生骨折时,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夹板固定患处,注意不要过紧,以防止压迫血管而瘀血。若为破口的开放性骨折,应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相对干净的布条包扎止血。脊柱骨折时应采取滚动法、平托法,使其头颈部和躯干部保持直位,若有伤口,

24、应紧急包扎。脑震荡时,应让其躺下休息,保证其充足的睡眠,镇静、中止痛药物加安定、镇痛定或强痛定等。以上各症状经应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治疗。禁与忌:进行按摩,使骨折处病情加重。用手将露出的骨头推进去,使其错位,或刺破皮肤的血管等组织。6、正确的救生方法有哪些专家提示:震后救人,环境复杂,条件简陋,应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方法。自救互救要领:挖掘被埋人员时,应注意保护支撑物,以防塌陷对埋压者造成新的伤害。先使被埋压者露出头部,清除其口鼻中的尘土,使其呼吸通畅。若已窒息,应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当被埋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要硬拉,而应继续扒救,待其身体全部露出后在抬起。受伤者应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并送医

25、院治疗。若无法马上救出幸存者,应立下标记,等待救援。禁与忌:生拉硬拽被埋压者。无法救出,不做任何记号就离开。7、正确救人的原则是什么专家提示: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救“生”后救“人”,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自救互救要领:不管家人、亲朋好友还是陌生人,只要附近有被埋遇险的人,就应先救他们,以免舍近求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应先将容易被救出的人救出来,以增加救援队伍,从而使难救的人员获救。救人时,应先将伤者口鼻中的泥土清除,保证呼吸畅通,并迅速包扎伤口,让其生存下来,然后再陆续将每一个人救出来。应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这样可以扩大救援队伍,更好地救援其他的遇险者。禁与忌:只救自己的家人亲朋,而不顾他

26、人。一味在那里解救难于脱险的人,而使容易获救的人员错过最佳的营救时间。七、防震常识1、地震有哪些前兆专家提示:正确辨别地震前兆,切勿草木皆兵。相关知识:大地震来临之前,地下水往往发生突然升,降。井水会发生打旋、冒泡、变色、变味等现象。震前出现暴雨 、大旱、大涝、大雪或骤然酷热等反常气候现象。震前动物经常会发生异常现象,如鸡不进窝、飞上树,老鼠出洞乱窜,冬天蛇出洞等。大地震前,在未来震中区域附近常常会出现形态各异的光带、光柱、光球、光团等。地光常见的颜色有蓝、白、红、黄等,多发生在地震前数秒、数分或几小时。地光子后会发生地声,其声音像打雷、狂风、狮吼、放炮等。禁与忌:一看见动物有反常,便认为是地

27、震前兆。不经核实,便把某些声响和光柱、光带认为是地声、地光。2、得到地震预报后应做何防震准备专家提示:只有做好充分的防震准备,才能更好地减轻损失。自救互救要领:取下墙上的悬挂物,避免其掉落伤人。将家中易燃易爆或有毒的物品放在安全地带。清理杂物,让楼道通畅。将阳台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取下高大家具上的物品,并将其固定。把睡床上方架上牢固的防震架。将结实的家具下面清理干净,以便更好地藏身。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并放在易于拿取的地方。禁与忌:认为没关系,不做任何准备。没有准备藏身之处,地震时手足无措。3、如何准备防震包专家提示:为了保障震后生活急需,每个家庭和个人都要准备必要的防震包。自救互救要领:防震包中应有易带易保管的食品、瓶装饮用水、应急衣物、鞋袜、日用品等。预防和治疗常见疾病的药品。应装有打火机、手电筒、塑料袋、灭火器、铲子、锤子、钳子等防护、救生用品。重要物件、财务,如身份证、现金、信用卡等。禁与忌:虽然准备了,但物品不全。根本没有准备。4、如何识别地震谣传专家提示:认真学习地震知识,相信科学,相信政府。自救互救要领:学习地震常识,消除对地震的恐惧心理。正确认识国内外当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在我国,只有政府有权发布地震预报,任何其他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禁与忌:偏听偏信,惊慌失措。参与散布地震谣传。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