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肿瘤化疗血管维护健康教育处方应用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称为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化学治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其治疗效果日益显现,已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静脉给药是化疗最常用的途径由于化疗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对血管的刺激性很强,反复多次穿刺、联合用药、长时间输液等因素,常引起外周静脉炎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或阻塞,局部组织红肿、疼痛、出现硬结,严重时出现溃烂、坏死,肢体功能障碍。因此,建立一条安全可靠的静脉通道,降低药物渗漏的发生率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保证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1、常用静脉输液途径:体表静脉穿刺:包括手部、前臂、肘部静脉穿刺。由于化疗药物对机体均有不同程度
2、的毒副作用,因此,化疗时尽量采用静脉留置套管针,以避免针刃刺破血管壁。留置针的时间依化疗药局部刺激性而定,一般1-5天为宜。中心静脉置管:种类有:经颈内/外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导管端口位于上腔静脉入口处;经外周插管至中心静脉(PICC);对于上腔静脉综合征或上肢静脉条件极差者可选择股静脉置管。2、静脉炎:对长期化疗的病人,尤其营养状况不佳、皮下组织疏松、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等情况的病人,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静脉炎,病变的血管颜色变成暗红色或暗黄色,局部疼痛,触之呈条索状。严重者可导致栓塞性静脉炎,发生血流受阻。中心静脉置管可避免静脉炎的发生。治疗原则:活血化淤,消炎止痛1,喜疗妥每天1-2次
3、,在患处外涂,并轻柔按摩 2,局部热敷 (化疗药物外渗禁用)3,硫酸镁湿敷 4,氢化考的松等皮质类固醇激素外涂 5,可行红外线,超短波等理疗6、食物的临床应用 新鲜萝卜、马铃薯切成mm的薄片敷在渗漏部位,用胶布固定,消除水肿和防止组织坏死的效果很好。 3、药物外渗临床中使用化疗药物有时会出现化疗药物的外渗,可能会给肿瘤患者造成严重的永久的伤害,出现化疗药物的的外渗。中心静脉置管可避免药物外渗的发生。 临床表现:注射部位充血、疼痛、肿胀甚至溃破。 临床分三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静脉炎性反应期、组织坏死期. 症状根据药物的损害程度和损害方式分三类临床表现: 发疱性: 严重,渗漏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
4、死,如蒽环类(阿霉素、表阿霉素等)、抗生素类(柔红霉素、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光辉霉素等)、植物碱类(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长春地辛、诺维苯等)、氮芥、胺苯丫啶、美登素等。 刺激性:中度,渗漏后可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如卡氮芥、氮烯咪胺、足叶乙甙、威猛、链脲霉素、丙脒腙等。 非发疱性:轻度损害,无明显发疱或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环磷酰胺、塞替派、氨甲喋呤、博莱霉素、氟脲嘧啶、阿糖胞苷、顺铂、米托蒽醌、门冬酰胺酶等。外渗处理原则: 1立即停止滴注,并尽可能回抽或经原通路滴注解毒剂(5%sb、vitC、和1%普鲁卡因)。 2抬高患肢制动,同时采用局部冷敷和冰敷,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并可降低痛觉神经敏感性。(草酸铂除外。) 3局部封闭,对强刺激药物,如ADM、MMC、VDS、VP16等,可用1%-2%普鲁卡因2mL或DEX 5mg、NS2-4mL注射于外溢血管周围皮下组织,进行封闭。4、解毒药的应用5、一旦发生局部组织坏死,则应将坏死组织广泛切除、换药或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