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72.50KB ,
资源ID:702776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注册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70277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平台协调中心        【在线客服】        免费申请共赢上传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0574-28810668;投诉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喇叭罩的复合模具设计(附答辩记录).doc)为本站上传会员【xrp****6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喇叭罩的复合模具设计(附答辩记录).doc

1、 喇叭罩的复合模具设计(附答辩记录) 摘 要 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模具成型工艺方法,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的生产率和质量,使操作技术简化,还能省料、节能,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由于产品的材料和工艺特性不同,生产用的设备也各异,模具种类繁多,但用的最为广泛的大约有以下几种:冷冲压模、塑料成 ...

摘   要
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模具成型工艺方法,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的生产率和质量,使操作技术简化,还能省料、节能,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由于产品的材料和工艺特性不同,生产用的设备也各异,模具种类繁多,但用的最为广泛的大约有以下几种:冷冲压模、

2、塑料成型模、锻造模、精密铸造模、粉末冶金模、橡胶成型模、玻璃成型模、窑业制品模、食品糖果模、建材用模等。其中以冷冲压模、塑料模的技术要求和复杂程度较高。
本套模具设计是正装复合模的模具装配图及加工制造的全过程,其设计思路是根据多个模具加工实例生产中总结出来。设计内容是从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开始的,根据工艺要求来确定设计的大体思路。其开始是确定该模具类型为拉深—落料—冲孔—整形复合模,作工艺计算,确定模具的压力中心,计算出冲裁时的拉深力、冲压力、卸料力、整形力,最后根据前面所计算出的内容确定模具的凸、凹模的刃口尺寸和形状。设计出定位方式、卸料装置、顶件装置、导向方式、模架等模具的主要零部件,并

3、确定冲模的闭合高度从而选择压力机,完成整个模具的设计工作。
模具主要零部件结构设计是模具设计的主要内容,其内容包含了凹模结构设计、凸模结构设计、定位零件、弹性卸料装置、导柱与导套、模柄与模架的选取等重要零部件的设计加工方法和加工注意要点。这样更有利于加工人员的一线操作,使其通俗易懂加工方便。

设计要求:
1.按要求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2.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
3.合理的选用模具材料和压力机;
4.在模具的设计、计算中要有自己的独特方法;
5.内容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6.以这次毕业设计要加深对实践问题的理解。

4、>冲压件工艺分析
该工件属于锥形阶梯有凸缘圆筒形件拉深,根据图纸来看,该工件形状结构简单对称,因为该工件属于一种罩类零件,因此它有两个外形尺寸要求比较精确,其它尺寸根据图纸上的尺寸标注均为自由公差,所以为了保证工件的那两个外形尺寸应采用先拉深后再进行落料,即先用拉深这道工序保证了 70.5 这个外形尺寸要求,再采用落料来确定这个罩类零件 83.4 最大的外形尺寸。
从图纸上的标注来看,该工件厚度0.5 变化(尤其是筒底部份的工件厚度)没有作特殊要求和说明,因此采用不变薄拉深。只是该工件作为另一个零件的外罩,所以保证它的外形的平直度和外形的总高度尺寸12 可在冲孔后采用整形这道工序来

5、进行修整、校形。因此对该工件整体来说首先需要拉深,然后落料,接着冲孔,最后再对工件整体外形尺寸要求还需要整形,从而达到工件的图纸所要求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马正元、韩啓.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2]郑可锽. 实用冲压模具设计手册. 宇航出版社,  1992
[3]刘建超、张宝忠.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杨占尧. 冲压模具图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陈炎嗣、郭景仪. 冲压模具手册. 北京出版社,  1999
[6]王

6、芳主. 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7]姜奎华.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8]张如华、赵向阳.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9]王孝培. 冲压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
[10]肖景容、姜奎华. 冲压工艺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

电动车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初探(字)
摘  要:电动车有限公司是湖南省一家成功运营的电动车销售企

7、业,本文在对公司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用SWOT分析模型结合发展战略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价天天利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团队学习力、提高文化影响力、规范行业标准等建议。
关键词:发展战略;SWOT分析;

electrica vehicle Co., LT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preliminary search
Abstract:electrica vehicle Co., LTD is a successful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8、 based on sale enterprise to the company'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condi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SWOT analysis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elevant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Tian-Tian-Li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foundry industry, and pu

9、t forward improving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improve team learning ability, raising the culture influence, standardize trade standard and so on.


摘  要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对可编程控制器()在电梯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对系统硬件设计方法和程序设计思路的介绍,给出了5层电梯逻辑控制部分的方法。

此设计介绍了电梯的概况、三菱FX2N 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它的工作方

10、式及编程语言等,主要涉及5层电梯的PLC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组成及模块化程序设计。

在这次设计中培育了我的独立能力,掌握了可编程序控制器的(PLC)编程和调试方法、设计的具体步骤,绘制了流程图、梯形图,对可编程序控制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对电梯的PLC控制设计的调试,了解了电梯的工作流程。

关键词:PLC;电梯;逻辑控制;程序设计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
第二章 电梯的工作情况及要求
&n

11、bsp;  (一)电梯的运行工作情况…………………………………………………… 2
   (二)电梯控制系统的要求…………………………………………………… 2
第三章 电梯控制系统的框图及原理
(一)电梯控制系统的组成框图……………………………………………… 3
(二)电梯控制系统的详细框图……………………………………………… 4
(三)电梯控制系统的原理…………………………………………………… 5
第四章 三菱FX2N 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介绍
   (一)可编程控制器的基础知识  ………………

12、…………………………… 6
      1. 三菱FX2N PLC的主要特点  …………………………………………… 6
      2. PLC的性能指标和分类   ……………………………………………… 6
      3. PLC系统的组成   ……………………………………………………… 7
   (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方式及编程语言 

13、…………………………… 8
      1. PLC的工作方式   ……………………………………………………… 8
        1)PLC的扫描工作方式   ……………………………………………… 8
2)PLC的程序执行过程   ……………………………………………… 8
3)PLC的扫描周期   …………………………………………………… 8
4)PLC的I/O

14、响应时间  ……………………………………………… 8
 2. PLC的编程语言   ……………………………………………………… 9
   (三)可编程序控制器与继电器、微机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比较   ………10
      1.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    …………………………………………10
      2. 微机控制系统  ………………………………

15、…………………………10
   3. PLC控制系统   …………………………………………………………10

第五章 PLC控制单台电梯的分析
(一)电梯模型结构   …………………………………………………………11
   (二)PLC单台电梯控制系统功能介绍   ……………………………………13
      1. PLC电梯控制系统三种工作方式介绍

16、nbsp;  ………………………………13
      2. PLC单台电梯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 ……………………………………14
   (三)PLC控制单台电梯方案   ………………………………………………15
      1. PLC I/O地址分配   ……………………………………………………15
      2. PLC I/O硬件连接图&nbs

17、p;  …………………………………………………19
   (四)PLC单台电梯控制系统基本功能梯形图分析   ………………………19
      1. 召唤信号登记响应及清除功能  ………………………………………19
      2. 指令信号登记响应及清除功能  ………………………………………19
      3. 自动定向功能  ………

18、…………………………………………………21
      4. 停站控制功能  …………………………………………………………22
      5. 厅外开门功能  …………………………………………………………24
      6. 开门时间、上/下客时间、关门时间、门关闭控制功能  …………25
      7. 有司机直驶控制功能 

19、…………………………………………………26
8. 轿厢定位功能  …………………………………………………………26
9. 层楼位置显示功能  ……………………………………………………27
10. 马达上行/下行、运行显示控制功能  ………………………………27

第六章 PLC控制多台电梯的分析
   (一)PLC控制两台电梯协调运行的原则   …………………………………28
   (二)PLC控制两台电梯协调运行

20、系统的功能   ……………………………28
      1. 两台电梯各自独立控制的部分  ………………………………………28
      2. 两台电梯协调运行控制的部分  ………………………………………29
      3. PLC两台电梯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   …………………………………29
   (三)PLC控制两台电梯协调运行方案&n

21、bsp;  ……………………………………30
      1. PLC I/O地址分配   ……………………………………………………30
      2. PLC I/O硬件连接图   …………………………………………………34
   (四)PLC两台电梯控制系统基本功能梯形图分析   ………………………34
      1. 召唤信

22、号登记响应及清除功能  ………………………………………34


      2. 自动定向功能  …………………………………………………………35

结束语 ………………………………………………………………………………37
总结 …………………………………………………………………………………38
致谢 …………………………………………………………………………………39
参考文献 ………

23、……………………………………………………………………40

摘   要本设计位于武昌主干道、珞瑜路旁,交通方便,东侧邻一马路及商场,南靠珞瑜路,西侧及北侧为开发性用地,发展前景良好。主要分为二阶段:建筑设计、结构设计。
    第一阶段是建筑设计,根据建筑设计的依据以及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结构进行功能分区,进一步确定工程的平面、立面以及剖面。
第二阶段是结构设计。主要是梁柱的截面设计,具体步骤是对某一榀横向进行的结构计算和设计,即在确定的计算简

24、图的基础上,通过对水平荷载和竖向的计算得出梁柱的最不利内力组合,并以次为设计依据来确定梁柱的截面尺寸和所需钢筋的截面面积。除对梁柱的设计外,还需要设计一部楼梯,一个柱下独立基础。其中内力计算中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本工程除了手算部分,还采用建筑软件PKPM进行计算。
本设计的主要成果为毕业设计说明书一份、施工图 16张
关键词:设计  结构   框架   D值法    PKPM

25、>Abstract
The design which is a project,located the main road of Wuchang Area,beside Luoyu Road ,transportation convenience.On east side,there are a street and a market,the south is Luoyu Road,west and north side is developing ground,development the foreground is good.Comprise of two parts: The a

26、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e design .
The first part of design is about architectural design. According to architectural design basis as well as architectural design basic principle, carreies on the function district to the structure, further determines the project the plane, the vertical surfa

27、ce as well as the section plane.
The second part of design is about structural design. Mainly is carries on the beam column section design .The concrete step is carryes on a crosswise frame the structure computation and the design ,namely in the definite computation diagram foundation, and the de

28、sign, through obtains the beam column to the horizontal load and the vertical computation the most disadavantageous endogenic force combination, and take this as design basis detemined the beam column the section size and required reinforcement in the area of cross section . Besides to beam column d

29、esign, but also needs to design a stair and a independent stratification method;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we use D method. In addition to the parts calculated by hands,we adopt an architecture software PK-PM to calculate.

Our production contains an instruction boo

30、k of graduation
Theris and sixteen pieces of shop drawing
        第四章  框架梁、柱截面配筋计算••••••••••••••••••••••••&#

31、8226;•••38
        第五章  基础计算••••••••••••••••••••••••••••••&

32、8226;•••••••••••49
        第六章  楼梯计算••••••••••••••••••••••

33、8226;•••••••••••••••••••51
第三篇   PKPM计算结果••••••••••••••••••R

34、26;••••••••••••••••••••54
结语•••••••••••••••••

35、8226;••••••••••••••••••••••••••••••••••••••••65
参考文献 &#

36、8226;••••••••••••••••••••••••••••••••••••••••••&

37、8226;•••••••••66

摘 要
技术和设备是制造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数控车床是机械和电子技术的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机械结构随着计算机技术在车床上的普及及应用,以及对车床性能提出的更高的技术要求,而逐步发展变化。与普通车床的工艺相比较,数控车床工艺装备的制造精度更高、灵活性好、适应性更强,其自动化程度更高。
本课题主要是设计一台小型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也设计了与

38、该进给系统相配的数控车床的其它结构,使之成为一台桌面型数控车床,该车床是一台简易数控车床,具有尺寸小,切削速度高等特点。
本文对桌面型数控车床的基本结构、基本尺寸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计算,提出了桌面型数控车床的控制方案,并利用UG NX5对桌面型数控车床的结构进行三维建模,以便更直观地展现设计思想和装配及运动仿真;然后对在设计中选择的各种零件中的典型零件进行校核计算,保证设计的可靠性。

关键词:数控车床;进给系统;高速切削

ABSTRACT
CNC technology an

39、d CNC equipment are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foundations for the modernizing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NC lathe machine tool is a kind of machine that combines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Its mechanical structure evolves gradually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

40、nology on lathe and the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of the performance of lathe.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lathe, CNC lathe has a better precision, a better flexibility and a better adaptability, and also more automated.
The issue is to design the feeding system of a small CNC lathe, yet

41、 it also has the design of the corresponding overall structure and system for the feeding system of the lathe machine, making it a desktop CNC lathe. The lathe is a simple CNC lathe, small in size, and high cutting speed feature the machine.
The detailed and in depth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42、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size of the desktop CNC lathe is included in this paper. The controlling solution for the desktop CNC lathe is also designed in this paper. A 3D modeling of the desktop CNC lathe is done using UG NX5 to get a more intuitive display of the designing idea and also to present t

43、he total assembly and the motion simulation. Then some check calculation is done to the typical components among all the components selected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esign.

Key words: CNC lathe;feed system;high-speed cutting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数控车床的基本技术指标和设计参数计

44、算与选定
主要确定了本数控车床的切削参数,包括背吃刀量、进给量,以及切削速度,计算了最大负载情况下的切削力。
2、数控车床机械结构设计
数控车床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数控车床进给系统,即纵横向进给系统,包括伺服电机选择、丝杠选择以及导轨选择;数控车床的主轴系统,包括主轴转速设计,主轴电机选择,电机与主轴的连接方式以及主轴的支承方式设计;尾座设计,包括尾座的进给机构设计以及尾座轴的支承和锁死装置设计。本文详细设计和分析了其个各部分的机械结构。
3、控制系统的选择
介绍了目前CNC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基本功能,并为本设计中的数控车床选

45、择了数控系统。
4、数控车床三维实体建模与运动仿真
完成数控车床各部分结构的零件设计,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并且利用UG NX5软件完成数控车床的三维实体建模与运动仿真。   
5、零件的刚度和寿命的计算与校核
对部分重要零件进行刚度和寿命计算,确保其满足使用要求,使数控车床有足够的可靠性。

数控车床总体方案设计
桌面型数控车床的总体设计主要是根据该数控车床预期所要实现的加工能力,确定纵横向进给的结构形式,主轴的形式,尾座形式以及外形,进而确定各个零件的形式,通过论证,确定最

46、终结构方案和各部分的基本尺寸。本章分析并确定了桌面型数控车床结构的基本方案和基本结构尺寸。






 
目 录 字
第1章 绪论 1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
1.1.1  数控系统发展简史 1
1.1.2  国内数控机床状况分析 1
1.1.3  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1

47、
1.1.4  国外先进机床介绍 2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4
第2章 数控车床总体方案设计 6
2.1 引言 6
2.1.1  数控机床工作原理及组成 6
2.2 技术指标及设计参数确定 6
2.3 数控车床总体结构方案 9
2.3.1 总体结构方案设计 9
2.3.2 数控车床进给伺服系统概述及设计 9
2.3.3  进给系统的传

48、动机构概述及设计 11
2.3.4  控制系统设计 15
2.3.5 基本尺寸的确定 17
2.4 本章小结 18
第3章 数控车床机械本体设计 19
3.1 引言 19
3.2 横向进给系统设计 19
3.2.1  横向进给系统详细设计 19
3.2.2  横向进给传动系统设计与选择 21
3.2.3 横向进给伺服电机选择 22

49、 3.3 纵向进给系统设计 23
3.3.1  纵向进给系统详细设计 23
3.3.2 纵向进给传动系统设计与选择 24
3.3.3 纵向进给伺服电机选择 24
3.4 主轴设计 25
3.5 刀架、尾座与机体设计 28
3.6 UG NX5 软件介绍 30
3.7 总体建模 30
3.8 本章小结 32
第4章 安全性计算与校核 33
4.

50、1 引言 33
4.2 滚珠丝杠副的校核 33
4.2.1 滚珠丝杠的轴向刚度校核 33
4.2.2 滚珠丝杠的挠度校核 34
4.2.3 滚珠丝杠的寿命计算 36
4.3 直线滚动导轨副校核 37
4.3.1  直线光轴的挠度校核 37
4.3.3  直线轴承的寿命校核 38
4.4 轴承校核 39
4.5 本章小结 41
结 论&nb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