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历史简答题大综合1、根据你所学习到的地理、历史知识,试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与第一次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剖析:第一次鸦片战争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分别是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南京条约),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为:牛庄(增开时为营口)、淡水、汉口、南京、镇江、九江、台湾、汕头、烟台、琼州(天津条约);天津(北京条约)。答案:第一次鸦片战争开的五个通商口岸全部位于东南沿海城市。第二次鸦片战争增开的十一的商埠,沿中国海岸线南北展开,又沿着长江向北的延伸。2、请问红军在什么背景下开始长征的?简述红军长征的经过。在事实上重新确立毛泽东为红军领导人的会议的意义?
2、剖析:1933年,蒋介石发动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红军领导人采取错误的方针未能打退敌人的第五次“围剿”,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重新毛泽东为红军领导人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答案:1933年蒋介石调集百万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发动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敌人采取碉堡推进政策,包围中央苏区。由于红军领导人采取了错误的方针,红军未能打退敌人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瑞金 突破封锁线 强渡乌江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翻越夹金山 穿过草地 进入甘陕 会宁会师。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
3、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悠关的转折点。3、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从城市转入农村,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建立红色政权。结合下面材料和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名斗争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式经由乡
4、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式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引自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材料二边界的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引自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1)结合材料一,“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结合学过的历史,说明材料二提出的观点。(3)结合学过的历史,说明当时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和地理位置有什么的特点?红军为什么在这样的地方建立根据地?剖析:仔细阅读材料,找出答题的思路。(3)要有重点的内容,要记住几个比较有名的革命根据地的名称和地理位置,主要包括:
5、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洪湖和湘鄂边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琼崖革命根据地。答案:(1)开展武装斗争,有计划地建设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2)大革命失败以后,反动派想将共产党人和革命力量占尽杀绝,边界的红旗子始终不倒,而且由星星之火发展呈燎原之势,使统治阶级的企图破产了。红军和红色政权的存在,是中国革命的希望和成功的新起点。(3)名称许多是几省简称的组合,地理位置多处于省际交界地区。这些地方远离中心城市,敌人统治力量薄弱,也便于跨地域与敌人迂回周旋,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存在和发展。4、(1)甲
6、午中日战争中的一次大屠杀是什么大屠杀?你对这一事件有何评论?(2)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如何?签订了什么条约?(3)结合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签订的条约内容,说明它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严重危害?剖析:在甲午中日战争日军在占领旅顺后对当地和平军民实行野蛮的旅顺大屠杀。由于在此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在日本马关(今下关)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 (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人军费白银二亿两;(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4)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办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面收内地税。然后根据条约规定,和历史所学回答第(3
7、)问。答案(1):日本在旅顺对当地的和平军民实行野蛮的大屠杀。说明了日本军国注意的野蛮性、侵略性。历史不会忘记!(2)中国战败。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3)割地,使台湾和祖国隔离数十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并大量借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增开口岸与内河新航线,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开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侵华进入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5、阅读以下材料: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市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引自上海
8、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1)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中的“曹、章、陆”分别指谁?(2)这个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剖析: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合,举行示威游行(罢课)。北洋军阀政府进行镇压,逮捕了许多学生(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1919年6月初起,为支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其他地方工人也纷纷罢工(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北京被逮之学生释),罢免曹汝霖(曹)、章宗祥(章)、陆宗舆(陆)。答案:(1)五四运动。分别指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2)第一,学生运动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第二,五四运
9、动是城市各界广泛参加的群众运动,特别是工人阶级的参加,使运动取得初步胜利。6、阅读下列材料:日本政府文部审定历史教科书时,把对中国等国“侵略”一词改为“进入”,南京大屠杀被写为“南京事件”。按照这种写法,日本中学生所学到的历史是:他们的前辈曾发展到整个中国和半个亚洲。东京教育大学家永三郎教授就教科书问题向法院起诉日本文部省,最终却败诉。参加过侵华战争,经历了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东史郎,于1987年公开发表了自己在战争时的日记。东史郎的日记是日本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历史见证。可是东史郎却由此引起一场官司,还经常受到辱骂他的匿名信。东经最高法院最终判决东史郎败诉。一审判决书提到,由于日本一直以来都没
10、有证据证明有南京大屠杀,所以对日军是否杀害俘虏的行为难以判断,因此裁定东史郎所记录的是谎言。(1)日本政府为什么同意对中学历史教科书作这样的修改?(2)家永三郎和东史郎的作法说明了什么?他们的遭遇又说明了什么?剖析:根据材料分析做答。答案:(1)掩盖侵略历史,抹杀侵略罪行,美化殖民统治,诱导欺骗日本青年一代,为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制造舆论。(2)有良知的日本之人民能够正视历史,反思过去,以客观态度对待发生的一切。)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残余较大,受右翼势力影响大,未深刻反思战争的罪恶。7、1927年,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有枪杆子取得的”思想;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
11、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毛泽东在1949年新年献词发出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请回答:(1)“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怎样成功探索了一条鑫的革命道路?(2)三大战役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结合陈毅所言,说说你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的理解。(3)结合毛泽东1949年新年献词的背景,说说你对“将革命进行到底”伟大号召的认识。剖析:国共十年对峙的“八七会议”的意义。注意陈毅所言的后半句话。毛泽东的献词的背景:三大战役结束,国民党缓兵之计失败。答案:(1)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火。此后全国建立起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10万多人,
12、形成了农村保卫城市新的革命道路。(2)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三大战役中,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前线,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陈毅所言,刻画了淮海战役人民支援的规模。(3)三大战役展开,全国革命即将取得的胜利。“将革命进行到底”号召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同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考验。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任务: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请回答:(1)简述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分别领导的革命斗争,给中国带来了怎么的历史巨变?(2)孙中山&毛泽东领导民主革命
13、所走的道路有何异同?(3)分别说明毛泽东在新民族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将马克思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革命道路的中道历史贡献。剖析: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结合史实做答。答案:(1)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进入了这回注意现代化的新时期。(2)相同点:所走的道路都旗帜鲜明地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坚持了武装斗争和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不同点: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继续领导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孙
14、中山领导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毛泽东则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3)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团结全党同志,克服了“左”和右的错误,将马克思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将马克思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9、(1)列举北伐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军阀。(2)写出国民革命军出师地点、北伐讲过的省份。剖析:北征三军阀。记住经过省份。答案:(1)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2)出师地点:广东(广州)。经过省份:湖南、湖
15、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河南(简记:二湖湖南、湖北二南湖南、河南三江江西、浙江、江苏建福建)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从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就要有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将世界受帝国主义多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动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他破的人民都来解放 引自孙中山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材料二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引自孙中山遗嘱请回答:(1)材料一中孙
16、中山所说的“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革命,与他以前所从事的革命最根本的不同是什么?(2)孙中山为进行“彻底的革命”、“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做了什么样的努力?(3)材料反映了孙中山怎么的革命理想?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孙中山的评价。剖析:阅读材料,仔细审题,结合所学,认真做答。答案:(1)国民大革命。联俄联共,彻底地反帝反封建。(2)致力于联俄联共,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支持下,建立了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军事人才;又扶病北上,发起国民会议运动,为反对军阀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贡献出了自己的毕生经历。(3)谋求中国的自由平等,谋求中国人民和世界上所有受压的人民的解放。孙
17、中山是为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他为建立民主自由的中国,无私无畏,不断探索和奋斗,耗费了自己所有的钱财和毕生的经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精神境界令人钦佩,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景仰。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引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材料二: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如农业合作化,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有巩固,很快又变了,从初级合作化到普
18、遍高级社就是如此。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在发展,就可能搞的更好些。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不得不退回去。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请问:(1)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2)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其危害。(3)试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的出发点。改革对今后发展提供了哪些启示?剖析:熟记这段历史,阅读材料,弄明白材料的大概意思,便于自由做答。答案:(1)先后建立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和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开展了人民公社运动。(2)生产资料锁有制:“一大二公”,盲目提高生产资
19、料共有化程度,严重脱离了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分配方式 :“一平二调”,实行平均和无偿调用,完全违背按劳分配的原则。危害: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遭到很大的破坏,给农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3)出发点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内容,以促进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改革与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必须从中国政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不应片面追求高速度;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2、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关于台湾问题,请回答:(1)近代台湾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行了那些斗争?(2)十一届三中全
20、会后不久,中国共产党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那些政策和措施?(3)“一国两制”在台湾问题上的具体含义是什么?针对台湾和国际分裂势力的倒行逆施,运用历史知识写一篇维护统一,谴责分裂的短文。剖析:结合历史知识,想到甲午中日战争后的马关条约,短文后附。答案:(1)马关条约签定后,台湾人民组织义军,反抗日本侵略占领;日本占领台湾的50年中,台湾人民始终为回归祖国进行斗争。(2)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下的顺序不能颠倒)宣布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建议两岸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停止炮击金门。主张双边对等谈判,两岸实行“一国两制”。(3)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短文如下:(
21、例文)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的领土,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和平统一是海内外人民的心愿,这符合和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台独的分裂,不利于海峡两岸的发展和进步,也不利于世界和平,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经济需要加强合作,台湾和大陆的经济相互依存,互利互动,台独不利于台湾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原创高中历史专题复习(含有高一简答题)【全部完成!】专题二十五:列强侵华史(18401953)一、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归纳列强侵华手段多种多样。(一)军事侵略发动侵华战争和制造军事侵华事变:掌握:每次战争的起止时间及标志、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等。1、发动战争鸦片战争(1840.6-
22、1842.8):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19世纪70年代侵略中国边疆,制造边疆新危机。如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日侵略台湾,沙俄侵略新疆,英国进犯滇藏。中法战争(1883.12-1885.4):中国的西南门户被打开甲午中日战争(1894.7-1895.4):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1937.7-1945.8):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美国发动朝鲜战争日本侵华战争1、侵略东北:9.18,不抵抗;满洲国-殖民地。12.8,上海
23、,19路军。攘外安内2、侵略华北:“华北事变”-矛盾上升;华北五省自治-殖民地3、抗日运动:义勇军,抗日联军;冯玉祥、蔡廷楷;12.9运动;西安事变4、全面侵略:7.7全面抗战;8.13上海;四大会战,平型关、台儿庄;大屠杀;5、战略相持:改变战略;汪精卫; 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6、殖民统治:经济掠夺-以战养战;奴化教育-民族同化;治安强化,清乡7、国民政府:五届五中,反共高潮,皖南事变;独裁统治,经济掠夺8、抗战胜利:百团大战;扫荡;局部反攻;大反攻、日本投降。2、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二)
24、政治侵略:1、强签不平等条约:掌握各条约内容及危害并能根据各条约内容进行归纳分类,如涉及割地、涉及通商口岸、涉及赔款、涉及关税和贸易、涉及传教的条约分别有哪些。1)各时期列强强迫中国签定的条约(1)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中俄爱珲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的五个议定书、(3)中法战争:中法新约(4)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中俄密约(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善后借款合同、“二十一条” (6)一二八事变:淞沪停战协定(7)华北事变:何梅协
25、定(8)解放战争时期: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约国条约名称签订时间条约主要内容中英南京条约1842、8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各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货物进出中国海关,关税税率须由两国协议。中英五品通商章程虎门条约1843、71843、10英商货物进出中国海关,只抽5%的关税;英国享受“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允许英国人在各口岸租地造屋,这一特权后来发展成为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租界”中美望厦条约1844、7美国取得南京条约中除割地赔款以外的所有特权,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美国商船可以出入通商口岸等特权。中法黄埔条约1844、1
26、0法国除取得英/美所取得的一切特权外,还得到允许在各通商口岸建造教堂的特权。中俄瑷珲条约1858、5俄国割去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1858、6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镇江、南京、九江、汉口为通商口岸外国传教士可以在内地游历、经商;外国商船和军舰以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中国向英国赔偿白银400万两,向法国赔偿白银200万两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860、10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向英、法的赔款增至800
27、万两。中俄北京条约1860、11把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划归俄国;规定中国西部边界的走向。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11俄国强行割占中国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中俄中俄改订条约(又称伊犁条约)1881、2俄国通过这个条约以及以后的五个勘界议定书,又割占了中国西部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1892年又强占我国帕米尔地区萨雷勒岭以西2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中法中法新约1885、6清政府同意在云南和广西省的中越边界开埠通商;中国任用法国人修筑铁路。中日马关条约1895、4中国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二亿两白银;开放沙
28、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中俄中俄密约1896、6俄国取得在中国黑龙江、吉林两省建筑直达海参崴铁路的权利;后来又进一步取得中东铁路沿线的行政权、运兵权、采矿权。中英美俄德日法意奥比荷西辛丑条约1901、9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天津及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重要地区;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由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29、。2)各个列强签定的条约(1)英国:南京条约(1842.8)、南京条约附件(1843)、天津条约(1858.6)、北京条约(1860.10)、辛丑条约(1901) (2)法国:黄埔条约(1844年)、天津条约(1858.6)、北京条约(1860.10)、中法新约(1885.6)辛丑条约(1901年)(3)美国:望厦条约(1844年)、天津条约(1858.6)、辛丑条约(1901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4)日本:马关条约(1895.4)、辛丑条约(1901)、二十一条(1915年)、淞沪停战争协定(1932.5)、何梅协定(1935年)(5)沙俄:爱珲条约(1858)、天津条约(
30、1858)、北京条约(1860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中俄改订条约(1881)、中俄密约(1896)、辛丑条约(1901)、俄蒙协约(1912)3)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类型:(1)割地类条约。如中英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改定条约及五个勘界议定书;中日马关条约等。其中俄国占有我国领土最多。(2)赔款类条约。如中英南京条约;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赔款额呈上升趋势(3)开埠通商类条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等。趋势是由地而北,由沿海到内地(4)侵犯中国关税和贸易主权的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
31、约(5)涉及传教的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其他条约还有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俄声明文件、二十一条、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6)攫取特权类条约:如南京条约附件,英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及永久居住的特权;望厦条约,美国取得兵船到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特权,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的特权等;黄埔条约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中俄密约中规定俄国取得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并攫取了铁路沿线的行政权、采矿权和减免商税的特权;日本通过二十一条攫取了大
32、量特权;凇沪停战协定日军取得“可暂扎驻”上海的特权;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攫取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4)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过程鸦片战争之后在中国存在的条约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条约关系。表面上看,这些条约具备了国际法的各项要素和细节要求。实际上它违背了近代国际法的本质要求签约国双方或各方的平等关系。在近代,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成为列强干预和控制中国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这些条约渗透到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司法、文化等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一种庞大体系。我们把它称为不平等条约体系。这个不平等条约体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18421860年为形成阶段。在这一
33、阶段中,南京条约的签订开始了这个体系的形成过程;该约又与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一起构成了不平等条约体系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三块奠基石。通过这三个条约,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英法美三国从中国获得了如下权利:霸占中国领土权、五口通商权、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华传教权、口岸租地权。这些权利构成了外国在华特权的最基本的方面,尔后所有不平等条约规定的种种特权不过是上述权利的延续、派生和补充。鸦片战争结束后14年,英法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1858年的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中俄爱珲条约;1860年的中英、中美、中法、中俄北京条约。列强从中又取得了一些新的条约特权:大块
34、割取中国领土权(沙俄割占了近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英国割去了九龙司);增开商埠权(增开南京、汉口等11个商埠,使条约口岸从沿海向长江流域扩展);公使驻京权;外国军舰在中国领水巡逻权;鸦片贸易合法权;外国公使在内地租屋买地权;贩卖华工权等。(2)18601919年为扩大期。在这个时期,除英法美俄等国外,又有更多的国家跻身于这个体系之中,总数达20多个国家。扩大期的60年中又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小的阶段。19世纪6090年代是第一个小阶段,在这30年中,中外关系相对平静,除了18841885年爆发的中法战争外,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中外战事。因此这一时期没有出现影响全局的条约,但“局部性”的条约却层出叠起
35、,如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法新约等。从甲午中日战争开始步入第二个小阶段,这一时期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是一个空前的屈辱和约,它给中国带来了领土的大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辽东半岛后经俄、德、法三国干涉赎回);外交的大失败(一直作为中国屏障的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财政和大出血(中国对日赔款2亿两白银,后又加上3千万两“赎辽费”);主权的大出让(沙市、重庆、苏州、杭州成为新辟的口岸);经济的大损失(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仅在1898年3月到6月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列强便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中国约一半省区相继
36、划分成各自的势力范围。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是对中国危害最严重的一个条约,列强通过这纸条约得以实现了对中国的野蛮的政治奴役、经济掠夺、军事监督和文化侵略。这个条约使中国的主权严重丧失,经济上帝国主义的残酷勒索使中国的经济几近崩溃,军事上中国的国防能力遭到全面限制,思想文化上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意识遭到摧残扼制。这个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成果。袁为满足自己称帝的野心,不惜以整个国家为代价,接受了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3)1919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不平等条约体系在中国存续的第三个时期,即修订
37、期。这一时期有两个特点:一是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基础开始动摇,列强被迫修订这个体系的若干内容,开始部分放弃在华的条约特权。二是这个时期的不平等条约体系虽然发生了动摇,却没有被摧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受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压迫的局面没有彻底改观。甚而,不平等条约体系在20世纪3040年代又两度得到加强。一次加强是伴随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而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同中国的傀儡政权“满洲国”政府、汪伪政府等签订了一系列企图变中国为日本独占殖民地的条约。“七七”事变前,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也同日本签订了一系列妥协投降的条约。第二次加强是伴随
38、着美国对中国侵略的加深而来的,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支持蒋打内战,美蒋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空前出卖国家主权。但历史进步的潮流不可阻挡,条约体系的两度强化并不能改变其在中国日益缩小的命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其第55条宣布:“对于国民党政府所订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它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待过去所签订的条约的严正立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旧条约体系的瓦解,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的新条约时代的开始。5)对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几点认识:近代不平等条约大都是外来资
39、本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或当时的反动政权签订的,多是在侵略战争之后,是发动侵略战争的结果。对中国来说都是带有屈辱性的,是民族耻辱的象征。也有少数条约是因为当时的反动统治者出于某种政治需要,对外来侵略者进行妥协或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结果。如“二十一条”、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近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将列强的侵略要求合法化,成为列强向中国掠夺领土、勒索赔款、攫取特权的合法依据。不平等条约的掠夺性和奴役性的条款,导致中国国际地位的下降,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标志。2、侵犯中国主权:掌握:每种主权最早被破坏的标志性事件及各种表现。(1)割占领土英国割占香港,俄国割占我国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日
40、本割占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 (2)开辟租界。列强在上海等通商口岸开辟租界,夺取那里的政、法、警主权。(3)控制关税。严重破坏中国的海关税收主权。(4)破坏司法权。蛮横规定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5)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德国强租胶州湾、据有山东,俄国强租旅顺和大连、据有长城以北和新疆,法国强租广州湾、据有广东和广西及云南,英国强租“新界”和威海卫、据有长江流域,日本据有福建。3、干涉中国内政:由于列强之间的矛盾,再加上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迫使其对华政策由政治瓜分演变为“以华治华”,扶植了袁世凯,段祺瑞,蒋介石等。“中国革命”的两个任务,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41、就不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反之,如果不推翻地主阶级,就不能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1)扶植代理人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扶植袁世凯及其北洋军阀政府:辛亥革命,清政府土崩瓦解,帝国主义看中了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把他作为新的代理人和统治中国的工具,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了大搞复辟活动不惜卖国。袁世凯死后,又选中了段祺瑞作为代理人,控制中国北京政府。扶植各派军阀“分而治之”;扶植蒋介石及其南京国民政府:北洋军阀统治结束后,帝国主义又选中蒋介石作为代理人,蒋
42、介石对内一党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日本扶植伪满洲国政权和汪伪政权;(注意列强与中国统治者的关系:有对抗、有勾结)(2)破坏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从年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绞杀太平天国运动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勾结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年武昌起义后支持袁世凯破坏辛亥革命帮助北洋军阀破坏反袁斗争支持军阀破坏中国工人反帝斗争和北伐战争,制造一系列惨案 支持蒋介石背叛革命和打内战对新中国实行干涉和封锁中外反动势力为什么会勾结起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发展壮大时,由于英法等列强正与清政府进行战争,中国政局不明朗,所以列强纷纷宣告“中立,作为投机观望的权益之计。太平天国坚持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政策,一再
43、拒绝列强的无理要求。列强逐渐放弃了“中立的伪装。(2)北京条约签字后,清政府“尽心和议,列强侵略要求得到满足。太平天国运动使列强取得的一些权益难以落实,且太平天国已走向衰败,中国局势明朗。(3)经过两次对外战争,清政府对侵略者妥协投降,把人民革命斗争看作是“心腹之患,为维护其反动统治,投降列强,借助列强势力镇压人民。列强为维护侵华权益,只好依靠中国的反动政府。可以说,在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维护各自利益的基础上,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了。列强帮助清军镇压太平天国的表现为:(1)成立反动组织。如1862年2月,中外反动势力在上海成立“中外会防公所,策划上海防务方案及筹措饷械。(2)直接参与镇压。如
44、英法侵略军联合清军进攻上海的太平军。(3)为清军运输军队、物资等。如英国用轮船把李鸿章的淮军从安庆运到上海。正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列强对义和团运动的镇压:(1)向清政府施加压力,撤换镇压不力的官员,加紧严厉镇压义和团。如帝国主义指责毓贤为纵容义和团的罪魁祸首,在英法等国驻华公使的压力下,清政府在1899年12月撤换毓贤,改派袁世凯为山东巡抚。由于袁世凯的疯狂镇压,山东义和团受到很大损失,被迫北上津、京地区。(2)列强相互勾结共同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接出兵残酷镇压义和团运动。镇压义和团运动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彻底成为严厉镇压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45、维护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帝国主义是怎样破坏辛亥革命的?(1)从准备武装干涉到伪装“中立: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立即集结军队,准备镇压革命。由于列强之间矛盾尖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形成,在干涉中国革命难以协调一致,更由于革命形势发展迅猛,公开的武装干涉难以达到目的。于是,就又一次伪装“严守中立。(2)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在“中立的幌子下,列强加紧破坏革命。具体表现为:首先,扶植袁世凯作为列强侵华代理人,帮助袁世凯篡夺清朝大权。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公开说“我以为,行动的时间已经到了。如果列强不能担负使北京政府瘫痪的后果,袁世凯必须得到支持,因为只有他是稳定的保障。在帝国主义
46、的支持下,袁世凯当上了内阁总理大臣,掌握了清朝的统治权利。其次,从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诸方面向革命党人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第一步,策划南北和谈,迫使南方革命党人就范,帮助袁世凯趁乱夺权。第二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帝国主义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篡夺了革命果实,使辛亥革命最终失败。帝国主义破坏、镇压国民革命运动的表现:(1)镇压工农运动。1923年,支持吴佩孚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5年,帝国主义采用高压政策镇压五卅运动;英法制造“沙基惨案,镇压省港大罢工。(2)破坏北伐战争。首先,支持吴佩孚和张作霖组成反革命联合战线,准备进攻国民政府。其次,公开干涉中国革命,先后制造了“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南京惨案等一系列屠杀中国军民的事件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