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编号:1001-8611(2023)04-0053-04农业科研院所交叉学科科技管理工作思考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陈 琳 伍玉洁 王 炜 李建军 李国锋(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南京 210014)摘 要:学科交叉研究是颠覆性创新的重要途径,交叉学科发展需要制定与学科特点相适应的科技管理办法。文章通过分析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交叉学科发展现状,剖析交叉学科科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促进跨学科融合交流、完善学术评价方式和创新分类管理模式等加快建设交叉学科科技管理工作体系的建议,旨在优化科技管理工作方法,助力交叉学科发展。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交叉学科;科技管理;
2、资源配置;分类管理Thought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in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Taking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s an ExampleChen Lin Wu Yujie Wang Wei Li Jianjun Li Guofeng(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jing,210014 China)Abs
3、tract: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s an important way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disciplines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methods that are compatibl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ciplines.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
4、tu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in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dissect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work,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construct a good innovation environment,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innovation resources,prom
5、ote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nd communication,improve the academic evaluation method and innovate the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system,which is aimed at optimizing the metho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management work and assist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development.Key Words: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Interdisciplinary;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Resource allocation;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49/J.CNKI.ISSN1001-8611.2023.04.014收稿日期:2023-02-08作者简介
7、:陈 琳(1992-),女,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科研管理。李国锋为本文通讯作者。第 42 卷 第 4 期2023 年 8 月农业科技管理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42,No.4Aug,2023交叉学科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而出现的学科。学科交叉研究是颠覆性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取得创新前沿突破和原创成果的重要手段。当前,科学研究范式已发生变革,交叉学科的创新引领作用日益突显1。面向未来,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2-3。近年来,
8、部分农业科研院所积极吸收新兴交叉学科和基础学科的最新理论与技术发明,扩大学科覆盖领域,在食品营养、都市农业、农产品质量检测、数字农业、农业装备、农业环境生态等领域开展新兴交叉学科研究探索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瞄准乡村振兴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求,也先后组建了营养健康、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农业科普等新兴交叉学科。以学科交叉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已逐渐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5-6。交叉学科的发展需要制定与学科特点相适应的科技管理办法,有效的科技管理能衔接并促进学科、人才、平台、资源等核心要素协同发展。然而,目前对于交叉学科的科技管理多延续传统学科管理方式,没有实际意义上的统一规划和个性化管理7-8。
9、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交叉学科发展概况自“十一五”开始,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围绕推进江苏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和质量安全、设施农业、信息农业、休闲农业、循环农业等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十三五”以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调整部分内设研究机构,成立休闲农业研究所和循环农业中心;根据“四个面向”国家战略发展方向,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大食物观”和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提前布局组建营养健康(现名“功能农产品”)、智慧农业、休闲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科普、动物疫苗工程、现代农业设施与装备等“重点建设”“预培育建设”新兴交叉学科;鼓励科技人员自由探索,拓宽交叉学科经费支
10、持渠道,设立探索性颠覆性创新项目等。“十四五”伊始,进一步深化科研组织方式改革,在现代种业、绿色生产、智慧农业等学科领域先行先试,打通院专业所和地区所学科发展的研究界限,与新型研发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实现农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交叉突破。2 交叉学科发展现状分析2.1 不同组织形式学科发展分析 交叉学科在组织结构与形式上,表现为实体与虚体相结合的存在形式9。实体交叉学科具有独立的资源配置、学术团队和制度规范的完整体系。虽然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已经新建营养健康、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农业科普等实体交叉学科,实施跨学科、跨领域的学科建设,但因传统学科研究面临的风险要远小于开展交叉研究,部分学科成员更愿意将
11、主要精力投入到原学科领域内的研究工作,倾向于围绕原有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从事具体的科学研究,以避免未知的风险。部分科技管理者对于发展交叉学科的必要性认识不够充分,仍以做强做大单一学科为工作重点,鼓励科研人员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积极性不强。虚体交叉学科组织基于解决特定问题或申请重大项目需要,科技管理者对人员、平台、经费、政策保障等资源进行调配,组织多个学科成立临时性项目攻坚交叉团队,并确定参与学科交叉科研人员、交叉内容以及交叉结果等。随着项目的结束和问题的解决,交叉研究便随之终止。在此背景下,学科交叉仅是临时性汇聚及资源的暂时共享,团队成员所属人事关系、资产所属以及考核评价权等仍归属于原单位。交叉
12、学科成员及其所属学科间仍处于利益竞争关系,导致交叉学科的不稳定性和难以持久发展。2.2 资源获取渠道和投入分析 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稳定的投入。交叉学科往往有不同于传统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需要新的仪器、设备、基地平台等支撑条件,尤其是学科建设初期更需要启动经费和相关资源支撑。目前,科研项目仍是交叉学科建设过程中获取支持的主要方式。近几年,科技部在纳米材料、生物合成、农村环境治理等新兴交叉领域设立了专项课题;2018 年,国家基金委也开始增设新兴学科如人工智能和交叉学科领域10;面向江苏产业发展需求,江苏省科技计划专项也拓宽交叉学科申报渠道,坚持鼓励开展原始创新和学
13、科交叉研究;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自 2017 年起,为引导科研人员开展探索性、颠覆性、突破式创新,设立探索性颠覆性创新计划项目,在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经费中对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给予稳定支持。但总体而言,相对于传统优势学科,交叉学科在市厅级、农业科研院所层面获得经费渠道偏窄、支持力度偏小。尤其对于创培期交叉团队来说,由于科研基础多源于原有科研方向,在交叉领域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支持难度较大,导致团队不得不依赖原有方向的科研经费和科技资源来支撑交叉研究发展,难以满足交叉学科自身发展需求。2.3 跨学科合作优势分析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传统农业学科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但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关的如食品营养健康
14、、农业设施装备、农业生物合成材料、农业大数据等交叉学科发展则刚刚起步11-13。目前,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缺少农业学科以外的如医学、信息技术、生物化工、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等优势学科的研究力量,学科背景同质化严重,跨学科的高水平人才团队和平台设施基础薄弱。此外,交叉学科合作模式趋于扁平化,多以重大科研项目申报为基础展开合作,局限于同行专家小圈子交流,同跨学科领域的国内外高水平研究团队、综合性高校、新型研发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的实质性合作不够深入。2.4 交叉学科评价方式分析 交叉学科具有发展迅速、应用前景广阔、变化剧烈、不确定性强等特点。交叉学科来源跨界、研究对象复杂、理论体系多元、研究方法多样,对于
15、交叉学科领域成果评价,谁是同行?谁来评?怎么评?这是交叉学科面临的困境14。学科内部的专业化增强与细分程度的提高使同行专家群体规模日趋狭窄,而超学科的知识整合逻辑又第 42 卷农业科技管理54给学术同行带来挑战。跨越不同专业领域的研究将同时遭遇来自主流学科的排斥与来自细分专业的质疑。就农业科研院所而言,因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周期普遍较长,受季节、环境等自然因素影响更明显。因此,对于交叉学科的衡量和评估,刚性量化指标、常规考核指标以及来自主流专家的评价模式并不适用。3 交叉学科科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1 学科发展激励政策缺乏,建设投入不足 在科技管理政策支持方面,农业科研院
16、所交叉学科多是自组织涌现,缺少战略层面的关注和顶层规划。交叉学科科技管理急需制定与之相应的实施方案或指导意见,将交叉学科建设纳入考核内容,扶持交叉学科发展的激励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在项目推荐方面,因对交叉领域项目不了解、风险高、投入大等原因,科技管理部门对交叉学科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交叉学科专项科研项目难以获得优先支持。此外,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组织变革和制度创新等方面的投入也较少。3.2 学科评价难度大,评价体系单一 目前,对于交叉学科团队成员在单位考评、职称晋升、绩效奖励等方面,仍沿用传统学科考评办法,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与载体局限于论文发表与发明专利等传统成果评价体系,对于学科专业价值、经济
17、效益与社会价值等多个维度分析评价能力欠缺。受组织形式影响,对于以虚体形式存在的交叉学科评价难度更高。针对交叉学科的属性和特点,考虑其风险、研究周期、实践转化、技术应用以及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因素,建立个性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弱化传统优势学科刚性量化指标和常规考核指标,以弹性的绩效考核和中长期考核为主的评价体系建设有待推进。3.3 学科发展规律和组织形式复杂,科技管理工作方法创新性不足 交叉学科建设既要遵循知识演化发展的规律,又要适应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发展的需求。然而,由于交叉学科的复杂属性,其研究范式、理论体系和知识建构等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传统优势学科管理工作的模式化设置和刚性化管理限定了交叉学科
18、的范畴和知识归属,继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交叉学科的发展。交叉学科组织关系以实体和虚体形式存在,其复杂性、不稳定性决定了交叉学科的科技管理办法需要机制创新,急需制定张弛有度的弹性科技管理工作办法,深度促进科技管理工作和交叉学科研究范式间的融合与创新。4 加快建设交叉学科科技管理工作体系的建议4.1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充分认识交叉学科发展规律和特性,在科技管理层面营造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的良好创新环境。提高对交叉学科创新性的认识和认可度,推崇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强化合作交流、平等互利的合作意识。建立符合学术共同体价值取向的学科交叉研究成果归属机制,重视学科交叉研究的个人价值,全员共
19、享研究成果,提高成员归属感,激发其参与研究的热情。4.2 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科学合理且符合交叉学科发展规律的资源配置是激发创新团队主动进行学科交叉探索研究,实现学科交叉活动向交叉学科演进的重要驱动力。一是设置交叉学科专项科研项目,对前沿性交叉领域研究给予优先支持;二是在成果奖项申报中增加交叉学科申报渠道,在重大科研业绩评选中加大对交叉领域成果的奖励力度;三是加强交叉学科组建期的经费支持,不仅要加大对相关学术资源的投入力度,还要优化在重点人才团队建设、重大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及新兴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的资源配置15。4.3 促进跨学科融合交流 强化对交叉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宏观布局,面向国际科技前沿、
20、学科交叉热点、产业结构调整等,发挥交叉学科指导委员会、智库的咨询建议作用,加快学科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一方面,构建多元化的人才聘任和流动机制,促进不同区域和机构的学者实现跨时空的交流,使人力、物力与信息资源在充分流动中创造更大价值。另一方面,在当前信息网络、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引导交叉学科与创新主体组建虚实结合、开放延展的学术组织,探索建立柔性集成式研究院或前沿性研究实验室等模式。以重大和关键科学问题为核心,整合多学科力量和科技资源开展集体联合攻关,以项目带动平台、以任务推动发展,实现科研和技术资源良性共享。4.4 完善学术评价方式 对交叉学科采取差异化评价策略和融合性评价方式。在考评指标体系中
21、提高对交叉学科和新兴领域创新的评价指标权重,探索侧重于对高水平、高价值成果的评价,学术贡献将包含学科专业价值、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等多个维度;鼓励交叉学科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制度,突出评价研究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优先选择在学科交叉领域有一定工作基础的评委,在评价方式上主张对55陈 琳等:农业科研院所交叉学科科技管理工作思考第 4 期话式评估。采取答辩、参评学科参与评议等方式听取学科发展状态陈述,优化评估过程,关注评价意义生成,真正体现学科评估“评建结合、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价值依归;组建交叉学科指导委员会,规范并强化其在交叉领域研究咨询、标准制定
22、与审核评估、学科建设、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职责作用。4.5 创新分类管理模式 交叉学科是在单位原有科研布局基础上的发展与补充。依据交叉学科特点,采取递进培育方式推进学科管理,按探索性、预培育、成熟性交叉学科层次分类,并规范学科的设立与退出。一是通过分层次管理,在预培育成熟基础上,将预培育学科作为正式学科进行扶持;二是建立退出机制,对评估好、通过验收的学科继续予以稳定政策激励和管理服务支持,对探索未成功或未达到发展预期的学科确保顺利退出并灵活调整研究方向和组织架构。通过分段、分类的动态管理模式,强化实体和虚体交叉学科建设的管理与监督,进一步提升交叉学科科技管理质量。5 结语交叉学科是在当今时代快
23、速发展的新型科研组织形式,其研究范式、理论体系、知识建构和组织形式复杂,对科技管理工作的要求较高。既要充分考虑农业领域生产特点,也要尊重交叉学科发展规律,灵活调整科技管理工作思路,持续创新科技管理工作机制,在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以推进农业科研院所新兴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6 参考文献1 谢莹,武明花,刘志峰,等.交叉学科建设发展路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39):13-162 韩启德,胡珉琦.是什么决定学科交叉的成败N.中国科学报,2020-05-18(1)3 刘涛,陈敏.面向问题与未来 统筹分化与综合浅议现代农业交叉学科发展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2):22-24
24、4 肖敏,江宁,叶小梅,等.农业科研院所视角下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20,39(2):17-205 李晨.科技创新引领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农村科技,2022(2):34-356 丁家云,周正平.基于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5,12(3):26-347 高崴,姚毓春.新兴交叉学科科技管理平台工作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4):104-1088 王勇,于丽丽.加强科技管理意识 提升农产品加工创新转化能力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5):60-619 李立国,赵阔.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四新”建设的知识逻
25、辑与实践路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72(3):107-11610 刘扬,张钰琛,郑知敏,等.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代码分析的视角看中国基础研究的学科交叉性J.中国科学基金,2022,36(6):986-99311 李启贵.纳米材料与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J.湖北农机化,2020(15):46-4712 任妮,郭婷,孙艺伟.全球智慧农业发展对我国“十四五”学科布局的启示J.农业科技管理,2021,40(1):1-413 李璟,曲瑛德.营养与健康科学交叉学科建设路径及发展启示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2,34(6):7-1314 杨佳乐.交叉学科科研评价:生成逻辑、叠加挑战与系统变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9):17-2215 武国峰,罗海荣,付广青,等.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工作的探讨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9,38(2):17-19,23第 42 卷农业科技管理56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