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已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月球的表面一定会出现中国宇航员的身影。设想一下未来的情形:两个登月宇航员要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____________而不能传声。 2.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小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能表明:__________,小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 3.声音在介质中是通过_________形式传播.成语“掩耳盗铃”说的是噪声在__________处减弱, 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_________ m/s 4. 2010年春晚,阔别舞台已久的“小虎队”重新站在观众面前,一曲《爱》让人们找到了那熟悉的的旋律。这是因为他们的声音_________ 没发生变化。 5.规格相同的饮料瓶中装有不同深度的水,当你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对着瓶口吹气时,你会听到它们发出不同_________ 的声音。(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6.蝙蝠发出_________的方法,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根据这一原
3、理,科学家发明了______________,利用这一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它发出的声音人______听到(填“能”或“不能”)。 7.在两个平行峭壁间的山谷中放一枪,2s后听到第一声枪响,又经1s听到第二声枪 响,则山谷的宽度为_______m。 8、夜晚,进行侦察的侦察员为了及早发现情况,常将耳朵贴在大地上倾听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比气体传播得______. 9.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
4、指的是_____________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0、给下列测量结果填上合适的单位: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_____;一个成年人的身高约为170______;我校的旗杆高度是1. 8×104_____;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4 _____。 1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物理结果: ① 1.8m= ________ nm= ________ µm ② 20 min = ________ h ② 72 km/h= ________ m/s
5、 ④ 54 m/s= ________ km/h 12.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__,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__(选填“静止的”或“运动的”)。 13、噪声有危害,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 分贝;为了________ ,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________ 分贝。 14.故事“龟兔赛跑”中,我们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的较快,由于兔子中途睡了一觉,裁判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定最先到达
6、终点的乌龟跑得快。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 关于声的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声源一定在振动 C. 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 D. 不振动的
7、物体也有可能发声 2.为了减少教室周围环境的噪声对上课学生的干扰,在下列措施中,有效、合理和可行的是 A.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 B.学校为每个学生免费佩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在教室的周围植树或建隔声板 D.在教室里多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3.路旁电话亭大都是用有机玻璃制成的,这主要是因为: A. 能较好的吸收声音 B. 能较好的反射声音 C. 不能传播声音 D. 能较好地透过声音 4.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A、声音产生的
8、原因 B、声音传播的条件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 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5.下列4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响度大的是: A. (1)(3) B. (2)(4) C. (1)(2) D. (3)(4) 6.下面现象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 医生利用超声波破碎人体内结石 B. 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内部探伤 C. 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 D.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 7
9、.先轻敲一个大钟,再用力敲这个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 频率不同 8.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 A.频率高 B.音色好 C.速度快 D.响度大 . 9.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浑厚,其原因是男同学声带振动的频率和女同学声带振动的频率相比: A.较高 B.较低 C.一样 D.无法比较 10、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10、 A.4m/s B.4km/h C.1.2km/h D.12m/s 11、1600000µm可能是 A. 一个人的高度 B. 一本书的长度 C. 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D. 一座山的高度 12.一辆长30 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70 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是10 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20 s的时间,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 A.140 m B.170 m C.200 m D.230 m 13.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 12.
11、36cm, 12.38cm, 12.34cm,则书宽度平均值是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14.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以避免 15.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12、 A.静止的 B.由东向西运动 C.由西向东运动 D.无法判断 1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3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 A.9米/秒 B.12米/秒 C.4.5米/秒 D.无法确定 17.妈妈买瓷碗时常把两只瓷碗轻轻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瓷碗好坏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A. 音调 B
13、 响度 C. 音色 D. 音量 18.擂鼓人用力擂鼓,是为了使鼓声的 A.音调升高 B.响度增大 C.音色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9、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蝙蝠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 B.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 C.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D.人们利用次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20.调节电视的音量旋钮是在调节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三.计算题(30分) 1.一列火车长200m,以20m/s的速度通过长1800m的铁路桥,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多少时间? 2、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某处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 500 m/s)。 3、汽车以12m/s的速度行驶,在汽车的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鸣笛2s司机听到回声,问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有多远(声速是340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