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1 ,大小:220.50KB ,
资源ID:700767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注册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70076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平台协调中心        【在线客服】        免费申请共赢上传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0574-28810668;投诉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伤寒杂病论.doc)为本站上传会员【xrp****6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伤寒杂病论.doc

1、《伤寒杂病论》养生智慧:健康书 作者:王长松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健康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不生病却需要后天的学习,只要洞悉了疾病的奥秘,拥有了不生病的智慧,每个人都能成为妙手回春的神医,身怀绝技,长命百岁。 继《寻找疾病的根源》后,名医王长松又为天下黎民献上了一部健康养生宝典。与前一本书从生活方式入手探寻疾病根源为众生输送洪福不同的是,本书从排寒养生的角度继续追寻疾病的根源,试图从根本上解决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困扰炎黄子孙体内的疑难杂症。在书中,他根据龙的传人的特殊体质、人体五脏六腑、自然阴阳平衡、天地日月精气,从《伤寒杂病论》的治病方法入手,结合《黄帝内经》养生智

2、慧、历代中华神医治病绝学以及个人多年精研医易悟出的不传之秘,总结出了一套驱逐寒气增寿添福的特效保养大法,适用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简便有效,任何人一学就会,一招致胜,让老百姓在使用中逐渐领悟医理、医趣,切实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看不好病”的社会问题,健健康康,尽享身轻体健、长命百岁、其乐融融的人间至乐。 失眠成头痛之后神经科门诊第二大疾病 洋葱切成片放在枕边能催眠 快报讯(记者 张星)昨天是“世界睡眠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主任王长松来到快报参加江苏都市网的视频访谈时介绍,在我国失眠已成为继头痛之后神经科门诊的第二大疾病,我国成年人的失眠发生率为38.

3、2%,高于发达国家的失眠发生率,且有上升趋势。此前,快报开通热线寻找失眠时间最长、失眠程度最重的“失眠人”,连日来,不断有深受失眠困扰的读者打进电话来倾诉。对于部分失眠程度较重的读者,王长松也进行了初步的诊断,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王长松说,要想找回丢失的睡眠,首先要知道你的睡眠是如何丢失的。临床上常见的导致失眠的原因有这么几个,就是刚开始发生失眠的时候,特别是女同志是在家里面人际关系不协调的时候,比如说生气以后就会导致睡眠不好,从此以后容易恶性循环,这时候要想办法保持心情舒畅。另外就是开夜车或者熬夜,每天晚上都睡得比较迟,按照中医的说法,晚十点半前应该睡觉,而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做不

4、到这一点,时间长了生物钟就紊乱了,中医的说法,长期阴阳不协调,就会导致失眠。另外,生活压力过大也会导致失眠。 对长期失眠的患者,他还介绍一些实用的偏方。国外很早就发现洋葱有催眠的作用,可以把洋葱切成薄片,泡在葡萄酒里面,每天晚上喝两三杯;或者把洋葱切成片用纱布包起来放在枕头边,这样洋葱的气味会起到催眠的作用。苹果和橘子芳香味比较浓,有促进睡眠的作用。有一些食物或者中药也有助眠作用,比如说中药里面有酸枣仁,可以到药店里面买酸枣仁然后用开水冲,睡前服用;柏子仁也可以起到治疗失眠的作用。睡前喝一杯牛奶也有助于睡眠。 ——2008 年3月22 日《现代快报》 1.不少朋友为了家庭、工作、

5、学习,不得不疲于奔命,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一次性读完全书。因此,建议这些朋友可先读完第一章,在了解为什么寒气是“万病之根”的基础之上,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随意跳读。 2.一人得病,全家人紧张,这是不少家庭的真实写照。究其原因,主要是不懂得如何判断自己或亲人身患何病所致。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看面色和舌苔的方法,便能诊断一些常见病症,也就可以不再为生病而惊慌。所以,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您读读《为身体嘘寒问暖》。 3.想必许多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某一段时间免疫力特别低,一不小心就感冒了,或者感到特别累,做什么事都有心无力。其实,这是气血损耗过多,人体能量不足,寒气乘虚而入所致。这时

6、就需要补充气血,增添能量。如果您不知道如何补足气血,就很有必要阅读《充实人体的气血之源》。 4.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人生在春去秋来中慢慢变短,忽然某一天,我们发现自己小便无力、夜尿频多、性事冷淡,或者未老先衰,三四十岁的人,看上去像五六十岁。这是什么原因呢?说到底,是肾阳不足。那么,怎样才能补足肾精呢?《巩固人体的先天之本》会告诉您。 5.现代社会,空气污染严重,呼吸系统的疾病常常在我们毫无防备的时候“空降”而来。您的抵御寒邪入侵人体的第一道屏障是否安全?您的肺还好吗?您是否在为肺病烦恼?假如您有这些疑问,敬请关注《养护人体的中央空调》。 6.也许,有不少朋友经常感到双足

7、冰凉,但总以为很正常,对此不以为意。其实,“寒从脚生,病由足起”,很多疾病都是由足部受寒引起的。因此,保护足部不受寒气侵袭,就成为维护健康的重要措施。在《强壮我们的行走之根》部分,王教授将告诉我们怎样通过保护双足来祛除疾病。 7.常常听到不少人感叹 :看病难,看病贵。确实,这是当代人的一大苦恼。殊不知,人体自有仙药,何必医院四处跑?倘若您耗费了不少财力、物力,不仅于病无补,还弄得身心疲惫,请接过我们为您准备的《萃取人体的灵丹妙药》。 8.尽管现代医学高度发达,但人们总还是被感冒、冠心病、高血压等一些疾病缠扰。假如您或您身边的朋友一直被这些难题困扰,请翻开书,找到《彻底把寒气驱出体外

8、》一章。在这部分,王博士针对常见疾病,将传授给您一些简便、高效的方法,让您亲手掌握自己和亲友一生的健康。 9.女性朋友过了30岁,总觉得自己老得快,皮肤粗糙、黯黑,无光泽……用了很多化妆品,却总是效果不佳。如果您想切实有效地解决肌肤问题,如果您想变得人比花美,如果您想浑身都散发着魅力,请一定不要错过《暖女人,最漂亮》。 10.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方式却越来越不健康。而不良的生活方式使得寒气乘虚而入,摧残我们的机体,诱发多种疾病。该当如何,才能让我们四季安康?请您泡一杯茶,慢慢翻开第十章。这里,没有长生不老的秘诀,却有延年益寿和不生病的智慧,只要您信奉遵行,日久必有所得

9、 第一章 寒气是万病之根 1.寒气是健康的头号杀手 ●从《伤寒杂病论》的命名谈起 ●寒气是很多病的根子 ●寒气不算什么,要命的是寒气和其他病因里应外合 2.为什么现代人“寒气逼人”? ●寒气最喜欢人体的哪些部位 ●受寒受风与空调综合征 ●熬夜内耗气血,是寒气入侵的内应 ●冰冷的饮料和寒凉的食物,使寒邪直接伤胃 ●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都会内生寒湿 ●疾病最伤正气,不可姑息养奸 ●用药不当,是损伤阳气的罪魁祸首 ●产后的女人更需要关心 3.祛寒事不小,温度定死生 ●人之将死,其体必冰 ●别拿感冒不当

10、病——从“天下第一方”桂枝汤说起 ●不生病的诀窍就是无寒一身轻 ●从根本上维持健康要从保护阳气着手 第二章 为身体嘘寒问暖 1.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您必须懂得看面色和舌苔 2.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冷不冷”是判断有无寒气的最简法则 3.一摸手和脚,就能发现寒气的蛛丝马迹 4.做贼心虚,寒积发渴 5.大小便也是健康的晴雨表 6.阳气虚不虚,梦中露玄机——奇特的析梦诊病法 第三章 充实人体的气血之源 1.气血不足,寒气就会乘虚而入 ●气血决定温度 ●气血不足必然导致风寒内侵 ●气血不畅,会让体内的垃圾堆积如山

11、 ●揭秘引起气血不足的五大因素 2.补足气血从健脾开始 ●温中健脾 ●益气健脾 ●燥湿健脾 ●健脾养胃 ●健脾开胃 ●疏肝健脾 3.超级补血英雄 ●要健康,喝驴汤——十全大补的阿胶 ●当归无敌——每个家庭都该常备的大药 ●黄芪——真正属于老百姓的补药 ●紫丹参——为全家老小保驾护航 ●常食枸杞,寿与天齐 ●立竿见影的止血神药——仙鹤草 ●每天一颗枣,一生不显老 ●花生可以在治病中大显身手 ●羊肉这么大补的美味谁能拒绝呢 ●补血神品——猪肝 4.一见钟情的家庭补血良方 ●姜糖

12、苏叶饮 ●五味枸杞饮 ●黑芝麻粥 ●枸杞叶粥 ●黄芪人参粥 ●天麻猪脑羹 ●花生小豆蒸鲫鱼 ●木耳红枣汤 ●红枣花生衣汤 ●黄芪鳝鱼汤 ●韭菜炒核桃仁 ●黄花熘猪腰 ●泥鳅炖豆腐 ●归地烧羊肉 ●良姜炖鸡块 ●附子炖狗肉 ●蜜饯黄精 ●饴糖豆浆 ●山药汤圆 ●丹参酒 ●芝麻核桃阿胶膏 第四章 巩固人体的先天之本 1.肾是生命不息的原动力 2.寒为阴邪,最易伤肾 ●熬夜是肾的大敌 ●劳欲最伤肾精,寒气不请自来 3.撒一泡尿就能照见肾的影子——

13、快速判断肾是否健康 ●小便不利 ●小便无力 ●小便不禁 ●夜尿频多 ●小便发白 ●小便清而长 ●小便泡沫多 ●小便分叉 ●小便后腰酸 ●小便后头昏 ●小便中出现血尿和蛋白和糖 4.保肾就是保命 ●给您的肾“装”上“净化器”——温肾排毒真法 ●用科学的饮食巩固我们的先天之本 ●这些食物可以让您虎虎生风 ●补肾和经络按摩结合起来最有效 ●耳朵是肾的门铃——一学就会,一拧就灵 ●六味地黄丸不是补肾的万灵丹 ●与肾水有关的病可用肾气丸 第五章 养护人体的中央空调 1.形寒饮冷则

14、伤肺 ●肺是人体的中央空调 ●肺是寒邪入侵的第一道屏障 ●关节的病变多与肺有关 2.呼一口气就能判断肺是否受寒 ●呼口气可辨寒热 ●咳出的痰是稀是稠,对判断寒热至关重要 3.健肺一点通 ●呼吸系统的大多数疾病都从治肺入手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管好鼻子,寒气不侵 ●许多过敏性疾病都可能与肺有关 第六章 强壮我们的行走之根 1.寒从脚下起 ●足部是寒邪入侵的通道 ●头凉足暖利于眠 ●让脚瞬间就暖和起来的6种妙法 2.脚是人体的温度计 ●常见疾病的足部信号 3.人体的大部分疾病都可以通过按

15、摩足部解决 ●泡脚治百病 第七章 萃取人体的灵丹妙药 1.经络穴位是我们人体自带的天然药库 ●从《伤寒杂病论》看疾病的经络疗法 ●温经通络是祛寒排毒的不二法门 ●灸法可去百病 2.简便有效的经穴疗法 ●按压肺经,可以缓解各类咳嗽 ●刺激胆经,能够排泄积存的垃圾 ●按摩涌泉,激活肾经 ●胃经上的重要滋补穴位——足三里 ●膀胱经是驱寒外出的主通道 ●打通小周天,畅通任脉和督脉 ●护好神阙穴,把寒邪拒之门外 第八章 彻底把寒气驱出体外 1.这样治风寒感冒,省钱又省时 2.咳嗽——送您咳速停的法宝

16、 3.用这两个穴位,孝敬身患哮喘的长辈 4.冠心病,从此不再是心病 5.高血压,路往“下”走 6.低血压,再也不敢作祟 7.天旋地转成为过去——眩晕的高效疗法 8.天啦,我的衣服又瘦了——高血脂和肥胖这样治有奇效 9.糖尿病也可以简简单单治好 10.从此不再挥汗如雨——自汗、盗汗的速效疗法 11.头痛,赶快请这四个穴位帮忙 12.五分钟深睡眠 13.让心永远不再“感冒” 14.胃炎、胃溃疡,康复有奇方 15.治疗胃下垂的特效验方 16.呃逆从此去,痛苦不再来 17.排出脾胃虚寒——慢性腹泻治疗最强法 1

17、8.寒尽“便”来——清除便秘的不二法门 19.痢疾,您也能自己治愈 20.呵护好我们的将军之官 21.让女人尖叫的秘密武器 22.让遗精永远不再是难言之痛 23.生南瓜子——前列腺的保护神 24.腰腿疼痛去,仙福永相享 25.猪蹄冬青汤,保佑关节天天无恙 26.手足皴裂——内外兼治保平安 27.今年,让手足安心过冬 第九章 暖女人,最漂亮 1.心中无冷病,不怕热上身 2.人比花美的关键在于阳气丰沛 3.好肤质,多温肺 ●养肤的关键是温肺 ●想不想肤如凝脂——杏仁让我们的肌肤永远18岁 ●好吃又养颜的

18、五色食物 4.发誓不做冷若冰霜的美人 ●气血充足才能气质高雅 ●女人以肝为本 5.经络一通,万毒无踪 ●血海才是女人的蓝颜知己 ●没吃过逍遥丸,就不知道什么叫快乐女人 ●温经汤,寒性痛经的克星 6.养好精气神,岁月也饶人 ●祛除黑眼圈,有好吃的木耳猪肝汤 ●白芷,养一张小俏脸 ●做女人挺美——女性胸部保健大法 ●展现女人魅力,让臀部曲线流畅无比 第十章 让我们的身体永远四季如春 1.学会与身体切磋 ●不要以忙碌为借口忽略身体的承受能力 ●静下心来,倾听身体内在的声音 2.不生病的吃法 ●

19、病从口入不是信口雌黄 ●别拿吃饭不当回事 ●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了解您身体真正的需要 ●有时候,忌口也很重要 3.家和万病灭 ●许多病是气出来的 ●家是温暖的港湾,不是论争的战场 ●多陪陪家人,就能换来健康 ●孝敬老人是健康之本 参考书目 附录 卫生部对我国居民膳食的建议 第一章 寒气是万病之根 寒气是现代社会极少使用的一个名词,感冒及其所带来的痛苦感受则为每一个人熟知。寒气是感冒的真正罪魁祸首之一,看似毫不起眼,然而贻害无穷,为许多疾病埋下了伏笔。古往今来,真正的名老中医都非常重视寒气的防治,著名的中医典籍《伤寒杂病

20、论》虽然包罗世间疾病,却以“伤寒杂病”统之,就是这个原因。因此,要想从根本上保持人体健康,就得从排寒扶阳入手,寒气是万病的根子。 1.寒气是健康的头号杀手 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许多疾病,都是由寒气引起的。换句话说,寒气是许多病的根子。分析这些疾病的症状,就能找到寒气的影子;祛除寒气,就能达到治病治本的目的。 现代社会,医疗技术进步了,为什么癌症患者朋友反倒越来越多?为什么近年来因心脑血管疾病而英年早逝的人越来越多?原来多不为人所知的奇怪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等,怎么一下子多起来了? 这些疾病,大部分都与不良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有关。现代人吸烟、酗

21、酒、无节制地熬夜和缺少体力活动,过分贪凉饮冷、营养的不均衡以及药物滥用等,都是引起免疫力下降、寒气入侵,导致多种慢性病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寒气,绝不仅仅只是引起感冒、腹泻这样的寻常小病的诱因,而是一种致病广泛、杀伤力很强的致病邪气。有的朋友可能知道,肾为先天之本,属水,性寒。如果寒气侵入肾,两寒相遇,就如同雪上加霜,肾阳最易受损。一旦肾阳受损,就动摇了先天之本,会出现怕冷、肢凉、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苔白质淡、脉沉无力等情况。轻者使人重感伤寒;重者引起阳气暴脱,致人非命;急者则使得血脉闭塞,诱发冠心病和中风 ;缓者则使寒气慢慢沉积体内,形成许多慢性疑难病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寒气

22、是健康的头号杀手。 从《伤寒杂病论》的命名谈起 学中医的人,都知道一部叫做《伤寒杂病论》的经典医学著作。这部书在中医学领域有着极为特别的地位,它创制了中医最值得骄傲的特色和优势——辨证论治体系,对中医临床的指导意义,远远胜于大家所熟知的《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医学经典,历代医家都尊其作者张仲景为“医圣”。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黄煌教授等,曾对全国330位当代名医的学术情况进行调查,这些名家无一例外都指出,《伤寒杂病论》是医家必读的经典著作,甚至有人认为,不学仲景,不学《伤寒》,就难以进入中医的门径。 虽然,对于百姓而言,研究《伤寒杂病论》有些勉为其难,但了解它的一些基本原则,对日

23、常的养生保健,维护我们的健康,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伤寒杂病论》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我们还得从它的书名谈起。 《伤寒杂病论》,顾名思义,就是论述“伤寒杂病”的一部专著。大家普遍认为,人类的疾病虽然千变万化,但可以根据发热与否,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不发热的,归属于杂病;以发热为特征的,归属于伤寒。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一个伤寒,一个杂病,就把所有的病包括进去了。 其实,我们还可以从病因学的角度来分析本书的书名。《伤寒杂病论》,说的就是人们在感受寒邪之后,所发生的各种病症:包括外感、内伤,包括伤寒,也包括杂病。这里,强调了寒邪这一特殊病邪对人体

24、健康的危害。《伤寒杂病论》,实际上讨论的就是“寒伤”的问题,它研究在正气内虚的前提下,感受寒邪引起的病变规律,以及此类疾病的辨证论治方法。 寒气是很多病的根子 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许多疾病,都是由寒气引起的。换句话说,寒气是许多病的根子。分析这些疾病的症状,就能找到寒气的影子;祛除了寒气,就能达到治病治本的目的。 寒气是一种阴邪,最容易损伤人的阳气。而阳气是生命的能量之源,正常的生命活动都需要阳气的推动。一旦寒气损伤了阳气,就会造成温煦的“柴草”和正常生理活动的“动力”不足。温煦不够,就不能抵抗外来的寒气,因而怕风怕冷,风一吹就打喷嚏,打寒战。动力不足,各种代谢机能就有所减退,表现出

25、低血压、甲减、消化不良等病症。总之,所有伴有手脚冰凉、怕风怕冷症状的疾病,都可能是寒气引起的。 寒气有凝滞的特点。就像寒冬水会结冰一样,血脉受到寒气的侵袭,也会凝滞不通,引起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脖子痛、肩背痛、心胸痛、胃痛、胁肋痛、腹痛、腰腿痛等。以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大部分都是寒气引起的。寒气引起气血淤滞过久,则形成有形的肿块,表现为各个部位的肿瘤。所以,以肿、痛为特征的疾病,也都与寒气有关。 寒气会造成水液的运行障碍,引起痰饮的积结。其表现为咳嗽,吐出清晰的白痰;呕吐,吐出清水痰涎;腹泻,拉出清冷的水样大便;白带,颜色白而清稀如水。此外,与水液代谢障碍有关的疾病,诸如水肿、风湿

26、等,也多与寒气有关。 寒气还有收引的特性。就像物质都会热胀冷缩一样,人的筋脉遇寒气也会收缩。外表的筋脉收缩,表现为大小腿转筋、静脉曲张;冠状动脉收缩,则表现为冠心病心绞痛;细小的血管收缩,可引起冠脉综合征或者中风。 不仅如此,许多疾病,什么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脂肪肝、肩周炎、肿瘤、风湿、类风湿等,大多数都与寒气有关。 寒气不算什么,要命的是寒气和其他病因里应外合 朋友们可能要问,您上面说的这些疾病,可都是些疑难杂症啊!如果病因是寒气,喝点生姜水,喝点酸辣汤,被子焐一焐,发发汗,寒气一散,不就可以好了

27、吗? 这话说得好!有些疑难病症,知道了它的根本原因,治疗起来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困难。也有些病症,虽然寒气藏得比较深,但通过刮痧、灸法、熏蒸、拔罐,结合食疗、运动,也能得到根治。对于中医而言,寒气不算什么,一般都能除去。但要命的是,寒气会和其他病因结合起来,使疾病深痼难疗。 寒气会引起气血的凝滞,形成淤血,寒和淤又可以结合起来,使疾病复杂难治。许多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和中风,就有寒和淤的双重特征。对于这些病症,如果您只知道活血化淤,不祛除寒气,就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寒气会和湿邪结合起来,形成寒湿。许多风湿和类风湿性疾病就是如此,肌肉关节疼痛不适,发热怕

28、冷反复发作,关节又肿又痛。这就既要除湿,又要驱寒。 寒气久郁在里,也可能化热。有些疾病,表面上是上火,比如口腔溃疡、痤疮,内里却是冰凉怕冷,喜欢暖和。许多医生被假象迷惑,用清热泻火的方法,使疾病越治越重。 如果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再感受寒气,治疗起来就比较棘手。因此,要想健康,最聪明的办法,当然是不要生病。而要想不生病,就要弄清寒气最容易从哪里入侵,什么情况会招致寒气伤身。 2.为什么现代人“寒气逼人” 敌人从哪里入侵,我们就从哪里把它驱逐出境。同样,寒邪入侵的途径,也就是寒邪排出的途径。弄清了这个问题,不仅可以有重点地进行自我保健,防止寒邪的侵入,做到未病先防,而且还可以

29、有的放矢地进行 自疗。 寒气最喜欢人体的哪些部位 敌人从哪里入侵,我们就从哪里把它驱逐出境。同样,寒邪入侵的途径,也就是寒邪排出的途径。弄清了这个问题,不仅可以有重点地进行自我保健,防止寒邪的侵入,做到未病先防,而且还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自疗。 头部:头部为“诸阳之会”,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部位。而寒邪容易侵袭人体的阳气,因此,感受风寒邪气,头部首当其冲。有的朋友在户外行走,突然遭遇大雨,头部就会感受寒湿。加上头部阳热气盛,毛孔常处于开张状态,寒邪就更容易侵入。大多数朋友如果因感受风寒而感冒,都会有头痛、头昏、头部沉重的感觉,这就是寒气入侵的反映。假如寒气长期从头部侵入,就会形

30、成顽固性头痛、偏头痛。 从养生角度讲,保护好头部使其不受寒气侵袭尤其重要。出门在外,特别在寒冷或多雨的季节,一定要注意携带雨具,下雨时及时把头部保护起来。晚上最好不要洗头,洗完头一定要用干毛巾擦干或者用吹风机吹干,以防寒气入侵头部,引起头痛。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当地老农喜欢在头上戴个白羊肚手巾,就起到了保护头部不受寒气入侵的作用。 背部:人体背部有膀胱经和督脉循行,也是阳气旺盛、容易感受寒气的部位。背部受寒,日久渐积,可以引起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以及慢性腰腿痛。而从背部排除寒邪,就可以根治这些病症。拔火罐、刮痧、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疗法,常选择背部作为治疗部位,

31、就是这个道理。 口鼻 :口是饮食进入的第一关,冰冷的饮料、寒凉的食物,都可以通过口把寒气带入胃部。鼻是空气进出的通道,寒气可以随呼吸侵入肺部。恶心、呕吐、咳嗽、吐痰、鼻塞、打喷嚏等,都是口鼻受寒的表现。而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流行时,人们戴上口罩,就是为了防止寒气的侵入。 肚脐:小孩和老人的腹部,特别是肚脐,也是寒气容易侵入的通道。夜间睡觉,不小心蹬开了被子,腹部受凉,寒气就会从肚脐进入,引起腹痛、腹泻。有经验的老年人,会给孩子做个兜肚,戴在腹部以保护肚脐,能预防受凉所致的腹泻。如果在兜肚中加入合适的中药材,还能治疗许多疾病。 毛孔:全身的毛孔张开时,若不注意保护,寒邪会乘虚而入

32、剧烈活动后大汗淋漓的人,如果遭遇暴雨、空调冷风,最容易得病,甚至得重病。及时喝生姜红糖水,使寒气从毛孔排出,可以防止这些疾病。 脚底:脚底的涌泉穴也是容易受风寒的地方。长期在冰冷潮湿的地方行走、鞋袜潮湿后不及时更换、睡觉时脚底正对着空调吹,都可以招致寒气的入侵。经常按摩足底,用热水浴足,则可以将寒气从足底排散出去。 前后二阴 :迎着寒风大小便,性生活之后吹空调,此时寒邪就可以从前后二阴悄然入侵。这是许多男性疾病的根源所在,值得引起注意。 总之,寒气是“无孔不入”,要防止寒气入侵,就得保护好我们的五官和这“九窍”。 受寒受风与空调综合征 南京的天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

33、就变。刚才还是阳光普照,突然间便起风了,接着便是大雨倾盆。路上的行人行动很快,迅速拿出随身携带的雨衣、雨伞。一眨眼工夫,各色雨衣、花伞便开满了大街小巷。 我没有准备,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惊慌失措。待找到避雨的地方时,衣裤全被打湿了。刚才还浑身出汗,现在一下子就变得凉凉的。 不知那场大雨淋病了多少人,反正我是感冒了。回家后,便头痛、身困,发低烧。 淋雨受风是寒气侵入人体的常见方式。特别是在您出汗后,毛孔大开,一身大热,再突遇冷风暴雨,寒气便会长驱直入,侵入人体。 寒气虽然是冬天的主气,但一年四季皆可受寒。三九隆冬寒气凛冽,春寒料峭秋风凉,都会引导寒气入里。炎热的夏季,本

34、来属于阳热外散的季节,但家里、办公室、商场,到处都是空调,人们又习惯于把空调温度开得很低,从暑气逼人的室外一进入室内,凉气“嗖嗖”直透入骨。这样一热一冷,也最容 易受寒。 以下几种情况,也容易受寒。 剧烈运动、强体力劳动之后,大汗淋漓,阳气随汗而外泄,寒气可乘虚而入。这时,最忌受风寒。 进行比较复杂的脑力劳动时,需要耗费心血。凝神静思之时,心血暂亏,抵抗力下降。这时空调不宜过低,风扇不宜过猛,因为风寒可能在您不知不觉间侵入机体。 洗浴之后,特别是蒸桑拿、洗热水澡之后,汗孔张开,不宜对着凉风直吹,也不宜马上进入空调房间。此时,风寒入内的通路已经打开。 有的女性朋友洗

35、头后,不注意把长发吹干,湿漉漉的头发贴在头部、肩后,就迫不及待地进入梦乡。而睡眠中,人的阳气内敛,抵抗力会下降,寒湿之气很容易侵入。 性生活之后,周身放松,体表卫气暂时虚弱,也不宜吹电扇空调。否则,风寒会悄然侵入。 老年人、体质虚弱的人、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是寒气侵害的主要对象。睡觉时一定要注意避风保暖,不要把头和脚正对着空调、电扇。足部特别怕冷的人,睡觉时不妨穿上短裤和袜子,小孩则可以用兜肚护住肚脐,避免腹部受凉。 青壮年常自恃身体壮实,不易受寒,其实不然。那些长期工作在空调办公室的白领阶层,平时可能并没有感冒受寒的症状,但时间久了,体内积存的寒气就会以空调综合征的形式表

36、现出来,让人困顿、疲乏,失眠,胸闷,不会出汗;女性朋友还会发生痛经、月经不调,甚至闭经。这样的寒气比较深,祛除较难,因而更应当注意防微杜渐。较为可行的办法,就是不要把空调开得太低,一般比外面的温度低两三度即可。同时,在办公室最好备一件外套,凉时及时穿上。 一旦感受了风寒,即使有轻微的症状,也要迅速处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熬一碗生姜红糖汤,趁热大口喝下,再蒙头睡一觉,发点汗,便可以把寒气祛除。最忌讳的是,一见感冒,就不分青红皂白,用抗菌素,用消炎解热药,用清热解毒药。这些药物虽然可缓解一时的症状,却会使寒气进入体内的更深处,埋下健康隐患,必须慎重。 熬夜内耗气血,是寒气入侵的内应

37、 广州人有吃夜茶的习惯。每天从晚上8点左右开始,一直到午夜,甚至到凌晨,各家茶楼和酒家,都是顾客盈门。在这里,人们除了品茶、吃点心外,还可以吃炖品、海鲜、山珍,闲聊神侃,可谓别有情趣。 其他大城市的年轻人,也很少在11点以前睡觉。夜幕降临之后,他们常呼朋唤友,在迪厅、歌厅、酒吧和茶社消遣,一直到深夜。 看来,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只能在农村找到了。然而哥哥嫂子从老家来,带来的消息却是——农村现在也变了。吃过晚饭后,人们要么串门聊天,要么打麻将。遇有红白喜事,更是饮酒猜拳,直到深夜不醉不散。 家里有中学生的朋友,都曾经为孩子的健康而担心。繁重的作业逼着孩子挑灯夜战,

38、第二天早上又不得不早早起床。年轻的父母都感到很累,孩子吃得消吗? 有的朋友说,熬夜是年轻人的专利,因为年轻人精力过剩呀!不是说“20岁的人下班后想玩一玩,30岁的人下班后想歇一歇”吗?仔细想想却不是这样,我所认识的40岁上下的中年朋友,都有熬夜的习惯——查资料、写标书、做论文……常常忙乎到子时。 老年人也有喜欢熬夜的。有的朋友喜欢看韩剧,而韩剧剧情感人,故事冗长,不把您拖到深夜它绝不会结束,许多老年人还因此得了失眠症。 观察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现在的人不管自愿还是被动,经常熬夜却是事实。夜生活在丰富我们人生的同时,也在悄悄伤害着我们的身体。 夜间的活动,不管是耗力气的还

39、是动脑筋的,都是以气血为物质基础的。各种活动后,人会感到劳累,头晕晕的,有点思维不清,那是由于消耗之后,气血供应不上的缘故。熬夜偶一为之倒不会有什么不适的感觉,但时间久了,就会引起各种紊乱症候:时间节律的紊乱、睡眠周期的紊乱、神经兴奋抑制过程的紊乱,以及内分泌系统的紊乱等。 熬夜,本身就是一个损耗气血的过程,而且又占用了人体营造气血的时间,因此气血的耗散远远大于白天。本来,到了夜里,劳累了一天的身心该休息了,睡眠中,身体能得到休整,气血会得到补充。睡好后,第二天才会精力充沛。而现在,该休息时不休息,却在疯狂地活动,必然会导致体内气血人困马乏,军心涣散。气血亏虚了,寒气便会乘虚而入。有熬夜

40、经验的人都有类似的遭遇,一到凌晨三四点,就会手脚冰凉,发冷,脑子不听使唤,这就是过多损耗气血、人体热量流失的结果,这时寒气就极容易入侵。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老朋友相聚时,狂欢了一夜,次日就病倒了。这就是熬夜内耗气血,寒气入侵、阻塞经络的结果。经络不通,自然就会生病了。 冰冷的饮料和寒凉的食物,使寒邪直接伤胃 昨天在超市,看到有推销员将清肠茶推荐给小孩品尝,被孩子的母亲大骂了一通。 留意一下,您会发现,现在的饮料中有很多都是清一色的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的凉茶。表面上,现在的人好像特别容易上火,冰凉的饮料喝下去,能使人精神为之一振,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本来热烘烘的胃,一下子变得清

41、爽起来,痛快、过瘾!然而,从保健的角度讲,这是不利于健康的。冰冷的饮料最容易伤胃。一杯冷饮下去,可以使成千上万的胃黏膜细胞“为国捐躯”。细胞死亡过多,必然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有的朋友喝了冰凉的饮料后,会立即胃痛、腹痛,甚至拉肚子。有的朋友长期饮用冰冷的饮料或者吃寒凉的食物,积寒郁中,导致脾胃虚寒,胃里面凉凉的,像灌了冷水,一吃凉的东西就不舒服。一检查,是胃炎,甚至是萎缩性胃炎。 有一些食物,本身的温度并不像冰块、冷饮一样低,但却是凉性的,甚至是大寒的,能够伤胃。比如,螃蟹、梨、柿子、西瓜以及所谓的凉茶等,吃多了,就会引起脾胃虚寒。比如,吃了柿子又喝凉水,引起肠梗阻,在农村屡见不鲜;月经期间吃西

42、瓜、吃梨,引起痛经、闭经,也很常见;长期服用寒凉的中药大黄、决明子、黄连等,引起肠道黑变病的病例也不少见。 为了健康,您必须警惕冰冷的饮料和寒凉的食物,它们是导致寒邪伤胃的直接原因。因此,建议您少喝冰冷的饮料,包括碳酸饮料,喝凉茶要适可而止;必要时咨询一下中医,不能不加辨证地清热泻火;适当喝些暖性的饮料,比如红茶、生姜汤、红枣汤,有利于温暖脾胃;饮料适当加热饮用,如牛奶、杏仁露等,可减少其寒性……总之,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痛快,丢掉了一生的健康。 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都会内生寒湿 只要稍一留意,就会发现我们周围有两类体质不佳的人。一类人形体肥胖,动不动就气喘吁吁,精力不充沛,懒

43、洋洋光想睡觉,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另一类人则面黄肌瘦,气短乏力,抵抗力很差,容易伤风感冒,甚至一天到晚病容满面。如果考察其营养状况,则会发现,第一类人营养过剩,第二类人则往往是营养明显不足。营养过剩和营养缺乏,都可以导致体质下降,容易患上慢性病。 所谓营养过剩,主要是脂肪、蛋白质等高能量物质的摄入过多,超出人体所需。营养不足,则是指钙、铁、维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的缺乏,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营养缺乏,主要是由于追求过分精致的食品、不注意营养均衡而引起的。 营养过剩和营养缺乏,都会导致气血亏虚,内生寒湿。营养缺乏造成内生寒湿倒不难理解,可是为什么营养过剩也会造成寒湿内生呢?原来中医历来

44、强调“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不仅过量的饮食可以导致脾胃损伤,而且“肥甘厚味”摄入过多,也会给脾胃造成极大的负担,久则损伤脾胃。脾胃一伤,其化生气血的能力便大打折扣,其转运水湿淤浊等代谢产物的能力也明显下降,造成痰湿滞留,何况“肥甘厚味”本身就是助湿生痰之物。而营养缺乏时,生成气血的原料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气血因生化乏源而亏虚,造成抵抗力下降,无力排出寒邪。 总之,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是造成内生寒湿的重要原因,也是各种慢性病患病率上升的原因。看看我们的身边,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骨质疏松、肥胖、高脂血症等病人越来越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不过,我们也没必要惊慌,只要注意养成良好

45、的饮食习惯,做到饮食均衡,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营这些问题。 疾病最伤正气,不可姑息养奸 同事小李大病初愈,人整整瘦了一圈,说话也不像以前那样中气足,走起路来还有点颠簸,一副少气无力的样子。 小李得的是脑梗死,不过发现和治疗都很及时,所以没有留下什么严重的后遗症,真是万幸。不过,这样的一场大病,免不了会损伤正气,完全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 不管什么样的病,都会损伤人的正气。人有病时感到少气无力,一走路便气喘吁吁,动不动就出汗,耐力很差,就是疾病伤了正气的缘故。俗话说,“好小伙抵不住三泡稀屎”,意思就是像拉肚子(现代医学称为水土不服或急性肠胃炎)这样的小毛小病,都能把一个壮小伙搞

46、垮,疾病伤人威力的巨大由此可见一斑。一些急危重病,包括外伤、大失血等 ,对正气的损伤更快更重。而一些慢性病,则会通过经年累月的慢性损耗,使人的正气日渐消弱。 疾病最伤正气,而正气损伤的人,更易招致寒气的侵袭,引发新的疾病。中医有“因病致虚,因虚致病”的说法,体虚与疾病,两者常互为因果。 知道了这些,我们就不会对所谓的寻常小病置之不理、姑息养奸,而应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防微杜渐,在病后、手术后做好防护,防止寒气的侵入。 用药不当,是损伤阳气的罪魁祸首 学术会上,从北京来的老同学谈起了这样一个病例。一个20多岁的女孩,因白血病在一家知名大医院住院两个多月,低热不退。经治疗,病

47、情不仅没有得到控制,而且又增加了拉肚子的毛病。这可不是一般的拉肚子,她拉得非常厉害,每天都在20次以上,并且日夜不停,全是稀水便。拉得她气息奄奄,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在朋友的介绍下,她来找中医,看看有没有办法,说是死马当做活马医。女孩面色苍白,体质很弱,当时天气并不很冷,她却穿着很厚的衣服,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老同学诊脉看舌,详细询问病情以及用药情况,得知这位患者朋友此前的两个月内,一直在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医生认为发热、腹泻都可能是细菌感染,因此便变换着花样,把各种抗生素都用到了,最后没有效果,才答应患者朋友找中医诊治。老同学叹了口气,这是明显的脾肾阳虚。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固然与患者

48、朋友的体质和疾病有关,但抗生素的长期不当使用,也是损伤阳气的罪魁祸首。根据辨证,老同学给她开了3剂四逆汤,用到了附子、干姜、炙甘草等。二诊时,症状就明显减轻,一天大便的次数减到了七八次,并且感觉有些力气了,晚上也能够睡一会儿觉了。半个月下来,腹泻基本上控制,体力明显恢复。 四逆汤 【药物组成】甘草2两(炙),干姜一两半(生用,去皮,破8片),附子1枚。 【方剂主治】四逆汤是著名方剂,来源于《伤寒杂病论》。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功效。伤寒太阳病误汗伤阳,及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病、霍乱病等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欲绝者,以及瘟疫、疟疾

49、厥证、脱证、痛证。见有上述症状,属阴证者。现常用于心肌梗死、心衰、急慢性胃肠炎吐泻过多,各种高热大汗所致之虚脱,各种因素所致的休克等属于阳衰阴盛者。 【煎服要点】可用水3 000克,煎剩至1 200克左右汁液,去滓,分温再服。 在对中药疗效的神奇感慨之余,我们更关注的是这个病例所揭示的医疗上的一种不良倾向。西医过分依赖,甚至滥用抗生素,基层医生一见发热动辄用激素。一些中医动不动就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活血化淤。这种思维固化,不求医理的倾向,使病人雪上加霜,身体越来越虚,越来越寒。可以这样说,临床上虚寒证越来越多,与用药不当有很大关系。 大量服用清热解毒中药导致阳虚,在肿瘤患者

50、朋友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有些中医不会辨证,一见肿瘤,便不分寒热、阴阳,把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等清热解毒药堆砌到处方上,还给学生讲解,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这些中药能够抗癌。其实,常年这样服下去,患者朋友阳气受损而不自知,难免终有一天倒下。 痤疮、口腔溃疡、便秘、鼻炎等,许多人一有这些病症,都认为是“上火”,自己会买一些清热解毒的药来吃,什么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丸、板蓝根冲剂,反正这类药有的是。没有效果了,去医院找医生,大部分医生也认为是上火,又是清热解毒。结果,越清寒气越重,越清气血越是凝滞不通。于是,这些小毛病由此也成了疑难杂症。 现代人似乎很喜欢输液。有了病,不管是普通感冒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