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镇江新区七年级语文教学案 作文教案《有感而发》(两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写文章要“有感而发”的道理,初步掌握“有感而发”的方法。 2、懂得“有感”来自生活,学会主动观察生活,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3、学会主动修改作文,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 教学重点: 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第一单元学到的几篇课文,都是感情丰富,语言优美的文学作品,大家都很喜欢,很多同学都特别想知道他们写出好文章的秘诀,其实很简单,作文不可无病呻吟,必须“有感而发”。 首先请大家把课本打开到“有感而发”这部分,我们一起来
2、学习一下这篇短文。 二、知识链接 1、阅读短文,了解编者设计这个写作单元的目的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明确:设计这个单元的目的在于向学生讲清一个道理:我们所以写文章,是因为心中有了感受,需要把这种感受写出来与别人交流;写文章不是为写而写,不是无病呻吟;有感而发是写作的根本原则。 主要问题:①写作首先要“有感”。②“感”从生活中来。 2、结合本单元文章,谈谈你对“有感而发”的认识。 举例:巴金对繁星进行了无数次的观察,获得繁星是母亲和朋友的亲切感受,产生了写作《繁星》的激情。 赵丽宏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对文学有了深刻而真切的体会,才写出了《为你打开
3、一扇门》。 三、鼓励学生“说话” 跨进中学的大门,每位同学都会有许多新感受,这些感受来自各个方面:有的来自新环境,有的来自新老师、新同学,有的来自新开设的课程,有的来不同的管理方法与教学方法……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话,畅所欲言,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第一步:鼓励学生讲一件发生在本校或者本班的新鲜事,只要学生肯讲,教师就要大力表扬,点燃学生“说话”激情。 第二步:激励学生说出印象最深的一位教师或者一名同学的特征,让他们懂得“有感”来自生活,只有学会主动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才能写出好文章。 第三步:让学生说一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刻骨铭心”的故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感而发”才
4、能写出好文章的道理。 为了鼓励学生说话,教师课前可以先设计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打开话匣子,例如: 1、跨进中学的大门后,你最喜爱上什么课,你为什么喜爱这门课? 2、来到新的班级,你有没有感受到来自老师或同学的“关怀”?请把你的体验与大家分享一下好吗等等。 四、让学生“有话可说” 教师要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的作文题目,让学生有话可说,才能写出好文章。 训练题目: 同学们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和新的班级,结识了新的同学和新的老师,学习生活也有了许多变化,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对新的生活也一定有自己的认识。请你写一篇文章,把你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 作文要求: 1
5、感情真挚,感受真实。 2、自拟题目。 3、500字以上。 五、让学生学会表达 虽然大家都说了自己的真切感受,不过书面作文与口头作文还是有区别的,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还得讲究一点写作的技巧。 1、审题指导 明确:新学校、新班级、新同学、新老师、新感受、新生活,围绕“新”字作文章。 2、构思点拔 (1)认真回想开学以来所经历的事情,抓住最令你兴奋、激动或懊恼的事,深入思考,分析你有这种反应的原因。 (2)所发感想必须有“根”,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感想要自然、水到渠成,不可牵强附会。 (3)要紧扣文章中心,采取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
6、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悟。 (4)所有的写作素材要能够有机,有序地组织起来。 六、“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修改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今中外文章写得好的人,都很重视文章的修改。 请同学们按照下列要求修改自己的作文: 1、 作文是否有语句不通,废话连篇,用词不当的毛病。 2、 作文的题目与文章内容、主题是否相对应。 3、 作文是否写出真情实感。 4、 文章是“有感而发”还是“无病呻吟”。 七、作品展示 挑选出最具真情、最有感染力的作文进行课堂展示,并张贴在班上“作文园地”内展览。 七年级语文专用作文纸
7、 NO.1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训练题目: 同学们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和新的班级,结识了新的同学和新的老师,学习生活也有了许多变化,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对新的生活也一定有自己的认识。请你写一篇文章,把你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 作文要求: 1、感情真挚,感受真实; 2、题目自拟;3、500字以上。 题目:
8、 100
9、 200
10、 300 400
11、 500 600 教师评语 等第__________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