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跆拳道精神与武术武德教育价值的对比分析学生姓名: 刘应平 学 号: 116921022 专 业: 体育教育 方 向: 体育教育 指导教师: 阮胜 2014年 9 月 2 日 毕 业 设 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1.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产生和发展到今天,始终是以“未曾习武先习德”这一优秀传统思想道德理念为准则,武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涵,但其本质仍表现为:仁、义、信、礼、敬、勇。武德是武术教育理论中的核心内容,武德教育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在我国大力推行公民道德教育,提倡
2、八荣八耻的今天,应具备新的时代内涵;武德的现代意义树立了新世纪习武者的新形象,其意义重要而深远。 跆拳道的技术是本质,文化是内涵,精神是灵魂.灵魂是其最高的人生理想追求,跆拳道有着团结协作、天人合一、忠孝两全、身心兼备、包容开放、百战不屈、礼义相随的精神.是跆拳道的最终真谛,加强对跆拳道的深层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选题通过对武德与跆拳道精神之间对比研究,提示思想迷离中的人们在受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不忘东方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中经典与精华,在强身健体的同时重视内在修养的培养与提升,以及在传播武术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武德的建设,武德与跆拳道精神是在一定的道德观
3、念和传统风俗习惯的传承过程中慢慢形成的,为培养出文明 礼貌、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体育人才而专门对武德与跆拳道精神异同点进行深入探析,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武德精神。 1.1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跆拳道的成功推广经验让中国人认识到武德未来的发展方向性更加明确。本论文对武德与跆拳道精神的主要内容、特点、异同点、关系以及作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促进武术武德在学校教育以及社会中健康发展,吸取跆拳道成功经验,从而更好推动武术在中国以及世界上的发展,在武术的教学和训练中我们应吸取跆拳道教学的风格特点,从而使人们通过武德的教育与培养,更好地发挥武德的价值,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进一步将武德与跆拳道精神应用实际生活
4、中,对二者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武德精神,起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重点及难点1基本内容1.1 武德及跆拳道精神的涵义1.2武德与跆拳道精神的道德目标比较1.3武德与跆拳道精神的行为目标比较1.4武德与跆拳道精神的意志目标比较1.5跆拳道精神与武德对学校教育的启迪 2重点及难点2.1研究重点:深刻理解与把握武德及跆拳道精神的内涵及对人的培养实质2.2研究难点:正确且透彻理解武德及跆拳道精神的内涵毕 业 设 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3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3.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等论文查阅工具对学术期刊的电子检索和网络查寻及对相关著作
5、的查阅,收集相关中外文资料,学习和阅读了有关著作及相关文章,如伦理学、社会伦理学、武术、跆拳道、武德教育、礼仪等方面的书籍和学术专著,全面了解课题研究现状及前沿动态,为本研究的选题和分析提供一定的依据,也为撰写提供理论参考。3.2比较分析法根据研究目的,定性分析收集到的所有文献资料,并进行比较,找出武德的特点与跆拳道精神特点的不同之处,以比较教育学的方法来探讨中国武术与韩国跆拳道各自精神对于人类长期发展与生活的启发与影响,并找到各自的优点,从而为对方所汲取和包容。中国武术与韩国跆拳道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同时它们的精神也都深深的影响和教育着两国以及世界各地千千万万的人类。分析其他教学武德研究对
6、传授学生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的影响;探讨武德与跆拳道礼仪的对比研究对学生的相关因素的影响,总结研究成果,并作为理论依据。3.3观察法、访谈法对研究对象跆拳道课程与武术课程进行观察,分别访谈跆拳道老师与武术老师,并进行归纳总结。4论文提纲1引言 2.研究对象与方法3.研究结果与分析3.1 武德及跆拳道精神的涵义 3.1.1 武德的内涵 3.1.2跆拳道精神的内涵3.2武德与跆拳道精神的道德目标比较 3.2.1 武德的道德培养目标 3.2.2 跆拳道精神的道德培养目标3.3武德与跆拳道精神的行为目标比较 3.3.1 武德的行为目标 3.3.2 跆拳道精神的行为目标3.4武德与跆拳道精神的意志目标比较
7、3.4.1 武德的意志目标 3.4.2 跆拳道精神的意志目标3.5跆拳道精神与武德对学校教育的启迪 4.结论与建议4.1结论4.2建议5.参考文献5本课题的参考文献资料1苏建波. 从跆拳道礼仪看中华武术的武德教育期刊论文-体育科技2010,31(4)2朱桂兰,王建清. 武术中“德”与跆拳道中“道”之比较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6(04)3石华毕. 从跆拳道“以礼始,以礼终”看武术之“礼”J.内江科技,2010,(6)4黄腊梅,刘重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跆拳道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01).5黎晓勇.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J. 四川体育科学. 2008(02) 6庞俊鹏,
8、彭国华. 跆拳道的文化阐释J. 湖北体育科技. 2010(05) 7万琴荣. 浅谈跆拳道精神及其理论基础J. 今传媒. 2010(10) 8王萍. 对跆拳道精神及其理论基础的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03)9佟亮.浅论跆拳道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融性期刊论文-体育师友2004(5)10许之星.从韩国现代跆拳道的普及看中国武术推广的困境期刊论文-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0(3)11高柏长. 试析武术中的武德与跆拳道中的道的比较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0(8)12陈骊珠浅谈传统跆拳道在教学中的道与技1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3扬绪利 试论武德的现代内涵 2004(05)
9、14王超. 武术与跆拳道之比较研究基于文化学视角期刊论文-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5)15 晏腾飞.中国武术和韩国跆拳道推广模式的比较研究 D.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6郑斗汉.韩国跆拳道与中国武术竞技项目的国际化发展对比研究 D. 北京体育大学 200517张令.从跆拳道、柔道礼仪看中华武术礼仪 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8(01)18张春根.武德的价值功能及其培养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3(01)19庞俊鹏, 彭国华 试论跆拳道的精神J.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2010,07(11)20赵钟晖.武术文化中武德的继承和发展J.武术科学,2004,1(1)21潘晓波,等
10、.从跆拳道的普及看中国武术的发展J成都大学学报, 2007, (2)6本课题的进度安排2014.07.012014.09.05 完成指导教师指定资料的阅读、外文翻译、文献综述 和开题报告。2014.09.082014.09.10 通过体育学院组织的开题报告。2014.09.112015.03.16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2015.03.172015.04.06 完成毕业论文定稿。2015.04.132015.04.30 通过毕业论文答辩,修改完善并规范装订上交终稿毕 业 设 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 (亲笔签名) 年 月 日院部审查意见: 教研室负责人: (亲笔签名) 年 月 日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