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媒体教学浮华背后的反思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点思考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地融入到了我们的教育教学当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我们当前正在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有机整合是指:以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将信息技术自然地、恰如其分地融合到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学习中。多媒体教学以其能突破时空限制、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化文字描述为图像、视频描述的特点,能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显现其辅助教学的先进性。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热衷于多媒体教学这种“华丽”的教学形式。然而在很多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只是图象、声音的不断变换,画面的不断切换,看到的只是学生
2、的欢呼雀跃和兴高采烈。看不到的是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看不到学生思维的层次和深度。浮华的课代替了教师与学生深层次的思维交流、学生之间观点的碰撞。一切都好像在做戏,一切又都是很顺利。在顺利中不禁让人发问:学生究竟思考了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又得到了什么?在顺利中又不禁使人质疑:预设的课件所包办代替的课堂,哪里还有学生积极主动多元化、个性化思考的影子?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难道就是这样的喧嚣无序?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的究竟是课件还是老师?如此等等老师们确实值得深思,需要反思。无论是信息技术的支持还是传统教学媒体的使用,其准确定位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为学生学习发展服务。教师要对直观教具、实验设备、教育技术
3、手段和现代化教学媒体进行优化选择,不是用得越多,设备越先进就越好,而是要看是否有效选择和使用。我们既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又不能因为过多地使用妨碍了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最主要、最本质的学习材料上来。一直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具体直观的水平,在例子上绕来绕去,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层次和浓度。这是老师们在使用媒体过程中值得深思与反思的问题。教学机器的使用虽然有现代与传统之分,但只有高效与低效之别。关键是要选择恰当,有效使用,为教学提供支持。“粉笔黑板”也是一种充满创意的、无拘无束的显现灵感,师生互动的有效方式。板书的过程也是一种释放和记录师生迸发思维火花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融的过程。它体现了一种简洁
4、、灵活、明快的传统艺术美。板书在黑板上的适当留存,学生可以反复去观察、揣摩、玩味,直到深刻理解。在讲解数学证明题时,教师在黑板上跟着师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写下证明过程,比在课件中点击鼠标弹出来的证明过程要更切合学生的思维实际,让学生更容易同步理解整个过程。因此,有时候板书未必比课件低效,“粉笔黑板” 的传统模式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场合也有其高效性。媒体是中介,媒体的使用不是在呈现一个结果,而是要让媒体参与教学的过程,启发学生思考理解的过程。不是用媒体的预设来限制学生思维的解放,更不用媒体把生成强拉回预设。要知道,任何媒体与手段都无法替代师生、学生之间的观点碰撞和交流。当师生真正进入到一种思维高度运转
5、,灵感不断涌现的时候,任何教学机器的作用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机器不能代替大脑,课件不能代替思考,点击鼠标不是在点心灵,更不是在传递智慧。好的课件应该是能够启迪、诱发学生深层次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有效的教学情境。我觉得老师们要树立以下基本的观点:“任何教学机器都代替不了教师的劳动”,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机器无论如何先进,永远只能是教学中一种辅助手段。它是弥补学生感性材料之不足,帮助学生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条有效途径,而并非万能。老师们要知道教师的智慧与真情是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我们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时,不要一味的点击鼠标向学生展示,而让学生忘记了你这个老师的存在。我并不造成每堂课都用多媒体形式上,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要知道,过多的“华丽”将变成“浮华”,浮华的背后是空虚,有时候回归传统教学模式也许更适合师生的教学实际情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