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用知识管理理论,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的实践研究XX市闵行区平吉小学 XXX内容提要:教师专业成长是社会、学校、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它需要学校管理机制作出回应。而运用知识管理理论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协调小组领导下,制定了严谨、周密的日常制度、考核制度、激励制度,构建了知识管理理论下的学校、教研组、教师个人三维一体的校本的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学校层面:首先,了解教师专业成长现状,搜集所需知识及存在的问题,组织收集校内外知识,整理分类后建设学校的知识库。然后,通过制定成长册、开设博客、开展新教研活动等搭建知识转化、分享、创新平台,再把教师和教研组产生的新思想新技能以文字形式充
2、实进知识库,实现学校的知识管理。教研组层面:以组内的问题、课题、活动主题为中心,以校外知识为蓝本,进行组员间及组员与专家间的深度会谈,形成隐性知识后再在日常工作和研讨课中实践,再通过研讨活动、成长册、博客、进行讨论与反思,形成适合的策略上传至学校知识库,在做好教研组知识管理的同时帮助解决这些问题、课题、主题。教师个人:首先通过反思和自省;找到自己的发展点后制定个发展计划;然后通过参与知识库搭建、与同行、同事或专家的交流,吸收知识;再通过自己实践、撰写博客和成长册,实现这些知识的转化和内化,实现个人知识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通过知识库建设,重点关注知识的收集、整理和分类。同时,指导和关注教研活
3、动方向和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行为,突出知识的运用、转化、内化和创新。教研组通过新教研活动,尤其是“问题解决”活动,重点关注组内教师知识经验的收集和整理,关注知识的交流和碰撞,关注知识分享。教师个人通过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成长册填写和撰写博客,重点关注知识的收集、吸收和内化,关注知识的转化,关注内化后的创新。研究中透过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透过“教师专业成长册”的评价,透过教师对知识库、成长册、博客、教研活动的评价,发现运用知识管理理论构建本校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是可行的。我们找到了运用知识管理理论,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的研究策略,探索形成了知识管理下学校管理层面、教研活动、教师个人三维一体的教师专
4、业成长管理的有效机制。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学校知识文化初见端倪。学校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本课题研究丰富了教师专业成长管理理论,扩大了运用范围,丰富了知识管理内涵,对知识管理理论在教师和学校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借鉴。一、研究背景1、学校、教师、社会发展呼唤教师专业成长。随着教育现代化的进一步深入,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其关键在教师队伍。学校可持续发展需要教师专业成长;教师自身职业特点需要教师专业成长;当今这样日新月异的时代,也需要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以满足由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知识陈旧率周期进一步缩短带来的社会对教师工作质量和效益的要求的空前提高。可见,“教师”这一事关学
5、校活力和生命的资源的成长应该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也必将成为其重要内容之一。2、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学校管理机制作出回应。现行的教师专业成长途径和方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很多教师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在我们看来,仍有一些误区及缺失点可以进行改善:(1)教师培训内容关注整体,缺乏个性和连续性。例如:网上的观摩课,对教师的要求是统一的,教师只要完成了规定的课程,不管质量如何,所得的学分都是一样的,另外,观课评课后的后续要求或者说一些连续性的活动比较缺乏。众所周知,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所需要的培训内容也是有差别的;同理,不同的教师,观课评课的质量、角度等也都是极具个性的,统一的课程,一个简单的学分肯
6、定是不能完全说明问题的。这些都需要作相应的调整。(2)教师培训方法单一,缺乏教师自主参与和自我管理的时间和空间。现行的教师培训还没有摆脱单一的灌输式的培训方式。教师只被看成是装“知识”的容器。这样的结果便是这些在培训过后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几乎所剩无几的“知识”也只是“别人的知识”。教师认为自己是来“学习”的,也仅仅是“学习”而已。教师的主动性没有被激发起来,培训方也不给教师足够的自主管理权,要提高培训的效率显然等同于空中楼阁。(3)教师缺乏获取新知识的手段,学校也没有一定的管理机制作为支撑。现在教师要获取新知识仅靠自己个人的学习,处于一种学到哪儿是哪儿,学到什么是什么的状态,是否正确,自己所选
7、的内容对于自己的帮助到底有多大等等一些很重要的内容都不太有把握。这就造成很多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在有的地方比较茫然,陷入“不知该往哪里走”的境地。3、运用知识管理理论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知识管理目标与学校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管理方向一致。知识管理是一种有益的策略,目标就是力图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学校管理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服务,最终目的是帮助教师在行动前“做出最好的决策”,因而最重要的就是“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知识管理理论与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方向如此一致,显见,应该把知识管理理论作为构建学校教师专业成
8、长管理机制的指导理论。4、基于知识管理的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可以解决教师发展的诸多问题。首先,如果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管理基于知识管理理论,那么学校会重视建立本校特色的教育知识管理模式,学校会通过捕获学校外部和内部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知识库(知识学习平台),确保教师知道知识在哪儿,可在某地点获得,或找谁可以解决,这样不仅能使教师获得的知识更宽更广,内容更丰富。而且有助于帮助教师转变行为方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其次,如果教研组能以知识管理理论作为支撑,那么会着重营造知识共享的氛围,侧重知识在教师之间的流动及与其他人员的不断交流,使整个教研活动过程成为无障碍的知识的交流、分享过
9、程,这可以增加团队协作和知识共享的精神,增强教师持续学习的意识,提高教师学习能力,加快个人及教研组织的知识更新。第三,如果教师个人对自己的专业成长管理能运用知识管理理论,那么教师就会主动参与知识的收集、整理、运用过程,使教师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长期的被动状态转为主动,同时可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教师开发和积累知识,还可改变教师知识观、学习观。5、本校现状促使我们需要知识管理理论来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机制。目前,我们学校有教师54人,多数教师比较年轻,教龄大多在320年之间不等,其中尤以10年左右教龄教师为多,这些教师都是学校发展的新生力量。虽然这些处于不同时期的教师,面临的
10、问题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感觉自己的专业发展进入了瓶颈,一方面渴望学习新知识以期望找到摆脱困境的出路,另一方面,因为有了基础,故而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大胆进行教改实验,并努力追求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但仍有一部分教师还处于半自发的无意识状态,另外,在一部分小教高级教师身上存在“职称到手,发展到头”的现象。这些都需要我们及时构建一个能让教师自主参与,能进行自我管理的学校的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做好服务和支持工作,让一大批想成长的老师在一个健全的机制中快速成长,同时,让还处于懵懂期的老师意识到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激发内需。事实上,学校在接触了知识管理理论后,发觉这种伴随知
11、识经济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新型管理,正是我们需要的。尤其是它人性化、和谐发展的内涵,更适合我们学校这样的年轻团队发展的管理。可见,应该把知识管理理论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管理的核心理论,建立校本的、系统的,学校、教研组、教师个人三维立体网络组成的由知识从积累到转化、分享甚至创新的过程组成的新型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这也许是一条新的提高教师专业成长效益的途径。二、研究概况(一)概念界定1、知识管理:“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经验。一般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本课题所指“知识”更多是指外部和本校教师个人及群体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经验,以文本化或其他形式呈现出来的有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显性知
12、识。知识管理的概念是由管理学界首先提出来的,现在一般认为知识管理是对知识与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团队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也就是将系统组织的合宜的知识适时提供给适当的人员,并协助人们分享,以及将各种有效信息应用于增进团队组织表现的行动中。2、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涵盖面较广,本课题所指专业成长是指一个过程,是在知识管理理论指导下,教师因为学校的服务(主要指资源的提供,平台的搭建)而能做出最佳决策,从而促进其专业成长的一系列过程的累积过程。3、知识管理理论指导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本课题所指“知识管理理论指导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是指建立学校、教研组、
13、教师个人三维立体管理网络,通过搭建知识库、创新教研活动、建立博客和专业成长册撰写制度,充实教师知识,实现教师知识的转化、分享和创新,提高教师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从本质上讲就是创造一种围绕教师专业成长,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环境让每位教师从中受益。(二)研究目标: 1、寻找知识管理理论运用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途径、方法,形成知识管理理论下的校本“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2、通过一系列教师专业成长管理,留下教师成长足迹,留下知识财富,形成知识高地。3、在教师专业成长管理中激活教师学习主动性,激发创造性,改变教师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力。4、通过突出教师群体和个体在知识产生过程中的主体地
14、位,培养教师新型知识观,在提高教师个体知识管理能力的基础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5、通过知识管理理论指导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的建立,促进学校知识型文化的构建。(三)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是“知识管理”理论,重点落在构建“管理机制”,服务教师专业成长上,由此,我们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校教师专业成长现状调查2、运用知识管理理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3、运用知识管理理论,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的内容研究4、知识管理理论下,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运行的途径和方法研究5、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评价研究(四)研究方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
15、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教师专业成长、知识管理、知识管理运用于教师专业成长管理的科学认识。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系统地收集教师关于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管理现状及对学校管理机制的评价、意见和建议。行动研究法:将行动与研究相结合,与具体工作实践相结合,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探索、改进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五)研究步骤:准备阶段:2005年9月2006年2月1、文献检索2、成立课题组3、问卷调查实施阶段:2006年3月2008年6月1、运用知识管理理论,促进教师发展的策略研究2、运用知识管理理论,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的内容研究3、知识管理理论下,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运行的途径和方法研究4、
16、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评价研究总结阶段:2008年7月2008年12月1、收集整理总结研究资料2、撰写研究报告三、研究过程(一)对教师专业成长管理现状的调查。在课题研究的前期,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本校教师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认识程度;了解本校教师对现有提高专业水平的各途径的认可程度,以在此基础上找到适合本校教师的最佳发展机制;同时集思广益,了解本校教师对学校管理怎样“促进专业成长”的建议,为下阶段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决策依据和实践思路。本次问卷,在观察、分析了全校教师专业成长状态的基础上,在征求了课题组成员,部分教师的基础上,于2006年1月正式定稿,于2006年
17、1月27日中午采用无记名方式答卷。调查中共发放问卷45份,(全校教师共54人,9名教师因外出等原因,没有参与。)回收42份,回收率:93.33%,有效卷率100%。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广大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还是比较关注的,能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途径,70%的教师认为要注重自己学习,自己领悟。42%教师认为在吸收同事有效的教育方法后要经反思活动后才可运用于本班学生。33.3%的教师认为要进行阶段性的主题培训。在谈到教研活动的时候,大多数的教师认为要多一些同年级同事之间对实际教学问题的切磋交流,或关于在外校学习后的体会交流;要组织经验丰富的同事进行教材教法方面的指导;要组织听优秀教
18、师的课并听专家点评;每次备课活动要选定主题解决环节,如导入语的设计等等,采用“各个击破”的方式逐渐提高备课水平。同时,问卷还以提问回答的形式询问了包括以下的诸多问题:对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有什么好的建议?你觉得目前我们学校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哪些做的较好的,哪些做的不够? 调查发现,教师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认识仅停留于表面,有的仅仅是“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但能对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也对本校教师专业成长管理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老师们有获取新知识的强烈需求。他们要“自己学习和领悟”,是希望学校能提供一个学习新知识的平台;他们认为所学的(知识)要反思后才可运用
19、于本班,是认识到了思考的重要意义,希望学校可以提供一个新知识内化的平台;他们对于学校教研活动组织的希望,一方面为学校新教研活动知识内容选择提供了依据,同时也隐含着“学校的教研活动可以成为知识交流和分享的平台”的希望。同时,教师们提出的本校现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势。老师们认为我们“校内评课多指点改进方向”说明学校有一个关注成长,较为务实的氛围,有助于扎扎实实做好本课题研究,也有利于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真实展现。认为“开展了各种活动,大幅度增加了奖金;考核力度逐步增强。”说明学校有开展活动的经验,且已有了一定的激励机制。这对于知识管理活动的展开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认为“领导下课堂指导到位”说明学校领
20、导有做好管理的主观愿望,能与教师分享自己的知识,有帮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意识。认为“教师的奉献精神很好,有责任心。”这有助于知识的交流和分享,也说明可以请老师帮忙一起收集知识。本次问卷告诉我们教师们渴望学校的帮助,他们愿意奉献,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学校管理层也有这样的主观愿望,在本校运用知识管理理论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的时机成熟了。(二)运用知识管理理论,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的研究策略我们觉得以下几条策略决定了本校的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的成败;是本课题研究在转变教师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影响教师专业成长效率大小的关键;也是以“知识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创建成功与否的关键。1、激发教师内需
21、,使教师对专业成长有自我需求。只有“内心主动”要求的,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为此,学校注重激发教师必须走“专业成长”之路的内心需求。(1)让广大教师了解知识管理理论及本校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的运作模式。学校大力加强关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宣传和解读,利用学校大会、教研组活动、校园网等途径进行学习和讨论。同时向教师们宣传本校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维立体的管理机制的运作模式。这样能帮助教师认识到学校管理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诚意,帮助教师清晰学校管理上的举措,以便教师“借东风”,发展自己。(2)加强学习和宣传,帮助教师明确责任,清晰认识。一方面在不断的学习中加强教师工作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等
22、的责任教育,一方面通过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让老师有专业发展的紧迫感,一方面以大量平凡教师的成功事例刺激教师,使教师越来越清晰认识到自己需要专业发成长。(3)在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构建中,帮助教师主动参与自己的专业成长。学校的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的构建与知识管理理论的运用之间需要思考和融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的构建本身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而,学校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机会让教师参与。我们通过调查问卷、自己为知识库添加“知识”、充实学校的“问题与对策”库等办法,让教师主动思考自己专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主动思考解决对策,这样不仅使老师参与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管理,而且帮助教师
23、养成这样的能促进其专业成长的习惯。(4)、考虑教师的“最近发展区”,组织各类成长促进活动。为了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我们要求组织活动时,都要注意考虑教师的“最近发展区”,我们觉得这样可以使他们感受到别人经验的冲击,产生主动成长的愿望和行动,同时,给与这样的学习机会这件事本身就有对于教师这样的学习者的期待的含义,从而使教师的主动的情绪更高涨,达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效果。2、创设外围环境,保障教师顺利成长。(1)、构建一个由学校、教研组、教师个人组成的三维立体网络管理机制。我们觉得学校、教研组、教师个人对教师专业成长切入点不一样,因而要考虑各自的优势,进行各有侧重的研究,并在研究中形成合力,殊途同
24、归,在实现自身知识管理的同时,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2)、搭建促进知识收集、应用、分享和创新的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知识管理注重知识的收集、整理、运用、分享、创新,我们觉得学校校园网可以担负起知识的收集和整理的任务,日常教学和教研活动可以成为知识分享和应用的场所,另外,如果能有另外的平台帮助老师梳理自己的知识,在内化和分享中实现知识的创新(新构想)那么我们可以获得一个知识循环的全过程,一个知识从获得到创新的完整和闭合的结构。于是,我们建立了本校的“教师专业成长记录册”,并开通了校园博客。我们希望以“教师专业成长记录册”“校园网”“教师博客”“教研活动”为主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在促进
25、教师专业成长的环境的营造中,营造“共享”的学校文化。在知识管理各个阶段,管理上通过提供机会,使教师间、教师与管理层间发生正式和非正式的对话,在提高教师的管理参与度的基础上,使教师自觉担负起自我领导的责任,树立起自我负有知识管理职责的信念,培养合作的意愿和经验,形成共同的语言和共享的习惯,从而营造出一个浓浓的,基于知识管理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氛围。并由此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知识获取的行为,尊重有知识的人的和知识管理的各方面相关的以“知识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三)运用知识管理理论,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的内容1、组建运用知识管理理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组织机构。为了更好统筹教师专业成长的各
26、项工作,学校调整机构,组建了教师发展部。同时,组建了由学校校长室、工会、信息发展部、课程发展部等相关部门和教师代表共同组成的,以教师发展部为主的负责知识管理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管理的组织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管理知识的收集、整理、应用、交流、创新等过程,做好对学校、教研组、教师个人成长管理的监督、促进工作,以保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2、建立运用知识管理理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各项制度。(1)日常制度。学校制定了严谨的制度、规定和相关指导建议,使得每一个环节都能得以顺利进行。主要有1)知识库管理制度,对知识库内容确定,知识库建设过程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2)新教研活动制度,包括A:理论学习制
27、度B:学习笔记撰写制度C:骨干教师展示制度D:外出学习反馈制度E:沙龙活动制度F:多形式教研活动制度; 3)教师专业成长册制度;4)博客上传制度等。(2)评价制度。1)学校教师专业成长评价注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注重指明发展方向。2)月考核突出激励分享知识的行为。目的在于引导教师形成这样的价值观: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别人没掌握的知识,而在于他能在多大程度上,多大范围内与别人共享。内容上:把知识的收集、分享等作为考核内容。希望养成“人人知识管理”的习惯,因为我们明白这样的习惯有助于我们形成尊重知识,尊重知识获取的行为,尊重有知识的人的和知识管理的各方面相关的“知识文化”。形式上:采用教研组
28、“捆绑式”考核。希望通过在知识的搜集、分享上能相互帮助,使教研组内的知识流动起来,同时,在协作习惯的养成中使同事关系和谐。具体如下:A、向知识库输送文章,各教研组上交每库各2篇为合格,每库各4篇及以上为优秀。是希望通过多传文章给知识库让老师们能养成多让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的习惯。 B、对知识交流、转化作出的贡献,计入各种评优奖励,使之获得相应的精神上的成就感。C、问题与对策库的上传文章,标明提供者的姓名或组名,使得各位老师都能都知道是谁贡献了这些知识。3、知识管理理论下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的具体内容学校知识管理理论下,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包括学校、教研组、教师个人三个层面。学校层面:通过知识
29、库建设,重点关注知识的收集、整理和分类。同时,指导和关注教研活动方向和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行为,突出知识的运用、转化、内化和创新。教研组层面:通过新教研活动中的理论学习、学习笔记撰写、骨干教师和个人组内研讨活动、沙龙活动及“问题解决”活动,重点关注组内教师知识经验的收集和整理,关注知识的交流和碰撞,关注知识分享。教师个人层面:通过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成长册填写和撰写博客,重点关注知识的收集、吸收和内化,关注知识的转化,关注内化后的创新。(四)知识管理理论下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运行的途径和方法学校层面:组建知识库,在分享中凝聚团队智慧。运用知识管理理论,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管理机制的第一任务是对知识进行
30、收集、整理和分类,为教师提供一个随时随地的学习机会。同样,要鼓励教师应用新知识和学习别人的经验,也要为教师提供这样的平台,因而首先是建立和维护一个方便教师提取知识的知识库。1、知识库的定位。(1)学校外教育教学知识的积累与分享(2)本校老师的经验以及问题、相应对策的积累、传承和分享2、知识库内容的确定。我们觉得知识库内容应是能促进本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知识,选择时应以本校实际和教师需要为本。学校首先通过听课、观察、调查、组织问题征集活动,组织填写“教师专业成长册”中的“教育思想”“现状分析”等方式了解本校教师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技能技巧的状态,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教研组内的各种问题)等本校
31、教师专业成长现状。然后,学校根据在这样的过程中,管理方和教师共同找到的教师专业成长普遍需要的知识,以及教研组问题解决最需要的知识来确定知识库内容。3、知识库的建设过程。(1)设立“知识库”。学校在校园网教师频道中专设“知识库”栏目,由本体性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学生知识、社区与环境知识、“问题与对策”8大子库组成。其中学科教学法知识库又下分语文、数学、英语、综合4个二级子库。把“本体性知识和社会与环境知识”放入其中是考虑要开阔教师的视野,深厚教师理论功底。而纳入“一般教学法知识”是基此引导教师思考问题时能“从特殊抽象到一般”,是学校管理引导教师思考方
32、式转变的途径之一。设置“问题与对策”子库是希望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老师们已经整理的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实现本校优秀知识的积累。同时,学校在校园网首页设“知识库”标记,可直接点击进入,使不同知识的检索变得简单、易操作。(2)设立知识主管。知识库需要动态维护和更新,需要一个人统筹管理上传的知识,因而我们由学校教师发展部副主任兼任学校知识主管,负责对知识进行整理、分类,并添加到不同栏目中,以便把最新知识及时传递给教师。(3)教研组负责制。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月上传各子库每项经过挑选的至少2篇文章至知识库管理人。文章要尽量与本教研组课题研究或问题解决相结合。之所以要教师参与知识库建库过程,一来是给予教师们参与
33、促进自身成长的管理的机会,让教师真正成为“成长的主人”。二来是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使知识库内容更充实,角度更多,广度更广。而之所以要有“与本教研组课题研究或问题解决相关的知识”是引导教师在选择知识的时候多考虑自己组内正在研究的问题,提高知识选择的有效性,也提高知识库的实效性。由于“问题与对策”子库是原创知识库,因而由各教研组合作完成。教研组长为责任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内容。1)主要内容A、包含老师们关注的有共性的问题或学校最重要、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习题的设计、提高作业批改效率的方法、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学生问题的诊断等)教研组提出的诊断意见和有效对策的原创文章学期结束时
34、根据老师们博客上反映的实践反馈情况作相应调整。B、校内外研讨成果(包括专家、名师的评课等)。C、学科教学的问题收集和整理。D、专家、名师讲课、讲座摘录(包括向研训员等咨询问题所得的答复等)。E、学科教学质疑解答:主要是指同事间讨论的解决小问题的方法。2)要求文字上,要求问题和对策都作简要说明;不要长篇理论,要可实际操作的对策;对对策可作适当说明,最好有明确的步骤。格式上,规定了关于“各教研组问题解决”原创文章等上述5项的具体格式;对“问题解决”特别强调要有普适性对策和学科性对策。同时,学校层面还通过制定成长册、开设博客、制定新教研活动制度搭建知识转化、分享、创新平台,让教师在互动和交流中,在知
35、识的流传和创新中不知不觉地改变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方式,促进教师转变观念和行为方式,最终大幅度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教研组层面:新教研活动,在互动中实现知识内化教研活动虽然是个老话题,但如果是有了知识管理理论指导的新教研活动,那么通过面对面的知识传播,不仅可以使经验层面的知识得以互动和共享,还会因为提供了一个帮助形成新知识新概念的活动背景和过程,从而促进教师新知识的内化,加速教师专业成长。1、理论学习,深入了解知识“理论”实际上是教师对知识的统称,因为它们常常让老师产生一种悬置感、遥远感。老师们对“理论”的心理是复杂的,一方面他们对自身的经验常常缺乏自信,因而渴望拥有超越于个体经验的强大思想支撑,以诠
36、释其教育行为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他们又拒绝和远离抽象的概念知识系统。但是,从知识内化的角度讲,教师对概念知识产生的背景意义掌握的程度决定了他们知识内化的活力,因而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创造条件,让教师通过畅谈、深度会谈的方式,深入了解我们正在学习的知识,清晰地认识它的产生、用处、以及理论上的效果。同时,结合学校的知识库,提高知识库知识的使用率,使教师更多看到自己的知识劳动成果也在被他人分享,产生成就感,进而产生继续主动有意义添加的动力。要求教研活动的理论学习内容从知识库中寻找。2、学习笔记,促进知识内化在教师自学知识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习笔记撰写,要求各位教师期初制定一个学习主题,每月围绕主题,在
37、学习“知识库”中的范文后撰写学习笔记。这样整整一学期有主题的撰写学习笔记,使教师经历了一个围绕主题学习相关知识结合实践内化知识交流与创新知识的过程,更好地促进了新知识的内化。一位教师在她的“新基础”主题学习笔记中有对叶澜教授的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的领悟;有对构建生命发展生态课堂的看法;有根据新基础经典言论而引发的对怎样做一名新时代教师的想法等等。相信,这对她认识新基础、运用新基础必然会有很大帮助,也使她在教育思想更新上有新的进步。3、组内研讨活动,加强知识应用(1)骨干教师展示活动。 骨干教师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如果骨干教师能首先感受到运用知识管理的优势,那么无疑会对学校其他教师认可、运用知识管理
38、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因而我们组织了骨干教师展示活动。各级骨干教师每年都在校内开一堂展示课。(2)教师组内研讨活动。为了在教研活动中加强把知识库中的他人及群体知识,转化为教师个人的教育行为(隐性知识)的力度,帮助更多的教师参与知识的转化、分享、应用。我们组织了每位教师的组内研讨活动。每位教师每学年在组内开设一堂研讨课。每次开课后,学校组织后续的说课评课重建活动。我们不仅要求老师们听同学科、同年级的课,还提倡跨学科听评课。活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们发现,课上有开放意识,尤其是两堂数学课;也有重心下移意识,能花时间让学生讨论、思考,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评课中可以看出,老师们能主动运用学习到的知识
39、和理念,关注学生和老师在课上的状态,关注课的结构,有的老师的评课跳出了课的框架,能从整个知识点的教学的角度去看课,从课的前移后续看课的定位、问题设计和练习设计。在说课和评课中,这些老师说到自己教育思想的转变得益于知识库的学习,她们发现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在发生转变,学校知识库内的内容派了很大的用场。不仅如此,对开课的骨干教师而言,活动给予了她们展示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的机会,她们通过上课、撰写反思,并根据评课对课进行重建,完成了一个知识的学习、内化、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找到了自己发展的空间。对听课老师而言,跨学科听课评课的经历,其实也是一个学习他人知识,学习自己学科外知识,并在讨论中把自己已有
40、的相关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对听课教师而言,这不仅帮助他们改变了知识观、学习观,更是开阔了视野,促动了观念的转变。4、外出学习反馈,扩大知识分享我们不断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班会、美术等,给了教师拓宽眼界的机会,也给了他们学习专家、他校他人优秀知识的机会,同时我们注重外出学习在教研组内的反馈,由外出教师主讲,通过提问、交流的方式使这些知识分享的面更广。5、沙龙活动,深化知识交流学校的沙龙活动不统一活动内容,而是由各教研组长根据自己教研组的情况,确定内容。组长预先告知组员主题,在组员学习知识库中的文章或其他相关文章后再组织活动,活动中,各组员轮流讲,相互补充。有时候,我们也会
41、把专家请到我们的活动中来,使这样的探讨更深入。这样的流程不仅打破了以往活动中“教研组长独角戏”的状况,实现了管理重心的下移,教师们成了帮助自己成长的主动者;而且活动更有针对性,如语文组的“如何让学生享受语文”,数学组的“如何重建课堂教学”等,对老师的触动和帮助都较以前有提升;更重要的是沙龙这样的谈话交流让不同成长阶段,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受到启发和借鉴,有助于他们通过新的实践尝试,不断形成新的感悟,使知识得以创新和提升。6、问题解决活动,促进知识应用与创新我们推出了每月“问题解决”活动。这样的活动,首先是组长层面教师理念更新、意识提高、工作责任心培养的一次契机;其次,是创设机会,让教师们与自身“
42、苟安第一,发展推后”的思想作斗争,是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意识的一次教育;第三,是创造机会,让教师能够把个人的经验通过一种容易理解的形式(学校规定的统一格式,见前文)表达出来,实现知识的外显化;第四,帮助教师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意识到学校现行的“知识库”“成长册”“教研活动”等是帮助老师收集知识、整理知识、流传知识、运用知识的平台,认识到这些平台的建设实际上是对教师进行自主知识管理的引导和铺垫。每月问题解决主要流程如下:(1)科研室通过质量分析及教研组活动收集问题。(2)科研室筛选出学校最重要、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以备各教研组参考。(3)各教研组选择其
43、中(也可选择自己组内的)1个或数个问题为本组本学期重点解决问题(可把这些问题分散到各个月中)。(4)每月30日根据下月需要解决的问题,摘录有针对性的文章通过科研室上传至知识库。(5)各教研组通过讨论、学习等方式诊断问题、商讨解决对策并上交,科研室传至知识库之“问题与对策”库,共享。(6)教师实践对策,撰写案例或心得、论文(发表在成长册和博客上)通过跟贴等形式获取不同意见和建议。(7)教研组内讨论实践结果,指出哪些对策很有效率,哪些对策如要取得较好效率所需的先期条件,哪些效率较差或是无效的。(8)组内修改对策,把实践情况和所得结果加在原先的对策旁,并上交,科研室传至知识库中。这样,使问题解决的各
44、项活动和教师专业成长结合起来,以发掘经验和实践中的各项有效知识,并针对实践中的问题,从理论的视角分析、解决和提炼问题,关注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可能行为方式,最终达到理论知识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我们做问题解决的活动,没有想“逼”老师们创造新理论的意愿,只是为了充分挖掘教师中已经存在的,有价值的经验和想法,然后加以实践检验和理性梳理,从而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和累积;同时也是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会运用和创造,实现理论知识的再发展;另外,这样的活动也引导着教师对自己原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盘点”和发展,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行为方式上的指引。我们还把教研组的含义进行了扩大。把年级组、学校集
45、体教研、科研活动、不同学校的组际教研、科研活动都等纳入了新教研活动的范畴。这样一来,老师们就更多了应用知识和分享知识的平台。事实上,这样的调整,老师们就主动把自己经过实践后的真知灼见这一笔宝贵的知识财富,在教研活动的研讨课、对话交流中一点一点阐述出来了,一改以往“灌输式”的模式。首先实现了知识的分享,其次这样汇集了教师的教育观点,专业技能精华后,一个小型的校本学科“知识库”就这样在长久以来经过自然淘汰后逐渐形成的理论学习、研讨课、集体备课等传统项目中逐渐形成了。第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知识得以传递。这样,无论是“理论”知识经验化,还是“经验”知识理论化都在具体情景中不
46、断融合,不断升华,老师们的新知识也内化了,教研活动也开始成了“知识场”。教师个人:日常实践、成长册、博客,在转化与内化中实现知识创新。1、课堂主阵地,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外在化。教师在课堂上寻找自己的问题,根据问题,寻找理论解决方案,然后实践,就这样不断反思,不断调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在不断经历个人知识外在化知识的内化个人显性知识隐性化(显性知识转化为教育行为)个人显性知识隐性化新一轮的知识外在化的循环提升的过程。2、教师专业成长册: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本校的这本记录册是我们自己研发的。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由上海市师德规范、本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校长寄语组成。第二部分是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规
47、划,包括“教师教育理想和信念记录表”,“教师专业现状分析表”,“教师三年重点发展项目规划表”,“学年教师重点发展项目规划表”,“学年教师专业发展小结”五表。第三部分为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和结果。其中“学年教师专业成长要事记录表”“学年教师专业水平、能力记录表”“教育教学水平代表作品记录表”为专业成长要事、专业水平、能力综合表;“师德成长小故事”“德育小故事”“课堂教学小故事”“最有感触的教研活动”“一次促进教学的科研活动”“教师学习笔记”是教师专业成长志。成长志部分,老师们可以在一学期内任意挑选至少其中两项填写。 “成长志”的填写帮助教师进一步认识到了成长册的意义。使它不仅成了教师成长过程中重要脚
48、印的记录,也成了包含了教师个人对各项相关显性知识的组合,各项隐性知识的转化,还有显性知识隐性化的过程,教师在很自然的状态下实现了知识的内化和创新。值得一提的是,每次填表的时候,学校都会给出填写指南,以帮助教师明确填写内容、填写方法。3、教师博客:实现知识的流传和创新。“博客”是基于校园网基础上的教师个体自觉专业成长区域。我们的博客内容与成长册内容保持一致,使之成为成长册的“伴星”,给教师“减负”之余打破教研组的限制,在网上交流和展示老师们的精妙知识,以获得更多的帮助和建议。在博客中,老师自己规划,在教育纪事,教学反思,学习笔记、德育论文、心理论文、成长志等一系列栏目中,通过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记录,呈现成长轨迹,实现知识的内化、分享和创新。老师们也通过跟贴的方式在学习他人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的同时,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知识,实现了知识的“1+11”。博客内容还结合学校各项活动。如组织骨干教师展示活动时,在展示活动结束后,各骨干教师把自己的教案、说课、重建课教案等都上传到了博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