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填空题 1、2008年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 (隐患治理年)。 2、为进一步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从4月份开始开展 (百日安全督查专项行动)。 3、2008年百日安全活动时间为2008年5月1日至2008年7月31日,活动主题是 、 、 、 、 。(强意识、反违章、查隐患、压事故、保安全) 4、职工应做到“三不伤害”是指、、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5、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的方针,坚持的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抓生产必须抓安全) 6、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人的处罚,要坚持
2、相结合的原则。(惩戒和教育) 7、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等因素引起的疾病。(粉尘 噪声振动 放射性物质 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8、公众上交的危险化学品,接受的单位是(公安部门)。 9、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制度(许可证)。 10、我国对危险化学品运输实行,未经资质认定,不得运输危险化学品。(资质认定制度) 11、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 、、作业。(高处、低温、冷水) 12、根据《劳动法》规定,女职工“四期保护”的“期”指的是 、、 、。(经期 孕期 哺乳期
3、 产期) 13、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 、、 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上的缺陷) 14、只要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迟或早而已,这就是原则。(因果关系) 15、把人体与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隔开,是一种不得已的隔离措施,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这就是 。(个体防护) 16、用人单位 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防护用品。(不得) 17、长时间单调、乏味、紧张的作业,持续的精神压力、对工作不感兴趣,工作中心情不痛快等因素,会使作业者疲劳的发生或加重。(精神) 18、吸烟引起的
4、火灾事故很多,烟头的表面温度是,中心温度是 。(200-300℃;700-800℃) 19、每个车间(生产矿井)至少有个独立的、能行人的畅通安全出口。(2) 20、工人在上班时间养成、 、的良好习惯,可以有效抑制粉尘的污染和危害。(带口罩;不进食;不吸烟) 21、《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醉酒导致伤亡的、自残或者自杀的等情形, 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不得) 22、常用的工业毒物危害治理措施包括、、、 。(密闭通风排毒系统、局部排气罩、排出气体净化、个体防护) 23、皮带防护罩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mm。(50)
5、 24、当有电流在接地电流入地下时,电流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称为。(跨步电压) 25、操作砂轮时,不应。(站在砂轮的正面操作) 26、工人操作机械时,要求穿者紧身合适工作服,以防。(被机器转动部分缠绕) 27、机械在运转状态, 拆除安全装置。(严禁) 28、在冲压机械中,人体受伤部位最多的是 。(手和手指) 29、凡在潮湿工作场所或在金属容器内使用手提式电动工具或照明灯时,应采用 安全电压。(12V) 30、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关键在于。(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实行紧急救护) 31、安
6、全色中的 表示提示,安全状态及通行的规定。(绿色) 32、使用水剂灭火器时,应射向位置才能有效将火扑灭。(火源底部) 33、化工厂的燃气系统着火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其目的是 。(消除可燃物) 34、粉尘的 、 和 是直接决定粉尘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化学成分 浓度 接触时间) 35、机械设备可造成、、、等多种伤害。(碰撞 夹击 剪切 卷入) 36、砂轮机使用遵循 、 、原则。(禁止侧面磨削 不准正面操作 不准共同操作) 37、化学品进入眼睛应立即,并尽量请医生诊治。(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 38、据事故统计表明
7、由于人的心理因素而发生事故约占,或者更多。(70~75%) 39、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转动、传动设备的背靠轮、突出极体外的轴、皮带轮,都应装设牢固的、 、。(安全罩、安全套、防护栏) 40、生产现场的各种地沟、阴井、池、洞、坑、沟地下工程等,都应。(铺盖牢固的盖板或加设围栏) 二、单项选择题(请从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惟一一个正确选项) 1、在室外遇到雷雨时,下列那种做法不容易出现危险。(C) A.躲到大树下 B.冒雨奔跑 C.无处可躲时,双腿并拢,蹲下身子 2.在易燃易爆场所穿( C )最危险。 A.布鞋 B.胶鞋 C.带钉鞋
8、 3.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穿( B )。 A.纯棉工作服 B.化纤工作服 C.防静电工作服 4.安全带的正确挂扣方法是( B )。 A.低挂高用 B.高挂低用 C.平挂平用 5.自救器是一种井下小型便携式的( B )设备。 A.护耳器 B.防毒呼吸 C.瓦斯检测 6.当空气中氧含量低于( A )时,不能使用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A.18% B.20% C.21% 7.操作旋转机械时佩戴( B )是错误的。 A.护发帽 B.手套 C.防异物伤害护目镜 8.含( A )的防护服有防微波作用。
9、 A.金属丝布材料 B.棉布材料 C.化纤材料 9.电焊工使用的防护面罩,应 ( B )。 A.耐燃、导电 B.耐燃、不导电、不导热 C.耐燃、不导电但导热 10.清除工作场所散布的有害尘埃时,应使用( B )。 A.扫把 B.吸尘器 C.吹风机 11.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不包括( C )。 A.呼吸道 B.消化道 C. 泌尿系统 12.下列哪种粉尘可引起矽肺病?( C ) A.煤尘 B.放射性粉尘 C.游离二氧化硅 13.工伤保险费应当由( A. )缴纳。 A.用人
10、单位 B.职工个人 C.一部分由职工个人缴纳,一部分由单位 14.人长时间在( A.)分贝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就会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伤。 A.120 B.100 C.80 15.吸入过量的( A )可引起呼吸系统肿瘤。 A.石棉尘 B.灰尘 C.铁粉 16.( A )可通过皮肤损害人体健康。 A.汞 B.尘土 C.碳 17.静电电压最高可达( B ),可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A.50伏 B.数万伏 C. 220伏 18.电焊作业时产生的有害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A )。 A.
11、氯氧化物 B.二氧化碳 C.氯气 19.毒物在人体内不断蓄积,可能导致( A )。 A.慢性中毒 B.急性中毒 C.突然昏迷 20.以下哪种不是工伤事故? ( B ) A.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 B.喝醉酒操作导致机床伤手 C.工作中违反操作规程受伤 21.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B),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 )提出赔偿要求。 A.职业病防治法 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有关民事法律 用人单位 C.刑法 行业主管部门 22.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
12、情况时,应( A )。 A.停止作业,撤离危险现场 B.继续作业 C.向上级汇报,等待上级指令 23.《工会法》规定:职工认为企业侵犯其( B )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 A.劳动权益 B.合法权益 C.人身安全 24.生产经营单位( C )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A.可以 B.通过协商,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可以 C.不得以任何形式 25.童工是指与单位或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从事个体
13、劳动的未满( B )周岁的少年儿童。 A.14 B.16 C.18 26.为防止高温场所人员中暑,应多饮( C )。 A.纯净水 B.汽水 C.淡盐水 27.冻伤人员的冻伤部位在解冻时,应该用 ( B )。 A.火烤 B.不超过40℃的温水浸泡 C.不低于50℃的热水浸泡 28.有异物刺入头部或胸部时,以下哪项急救方法不正确?(C ) A.快速送往医院救治 B.用毛巾等物将异物固定住,不让其乱动 C.马上拔出,进行止血 29.发生头部创伤的人员,在接受医生检查前,以下哪项
14、急救措施不正确?( B ) A.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 B.给伤者服止痛片止痛 C.运送途中应把伤者的头转向一侧,便于清除呕吐物 30.施行人工呼吸时,当患者出现极微弱的自然呼吸时,应如何处理?( A ) A继续进行人工呼吸,且人工呼吸应与其自然呼吸的节律一致 B.继续进行人工呼吸,但人工呼吸应与其自然呼吸的节律相反 C.立即停止人工呼吸 31.人体在电磁场作用下,由于( C )将使人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A.电流 B.电压 C.电磁波辐射 32.“一班三检”是指( A )。 A.在班
15、前、班中、班后进行安全检查 B.在早、中、晚进行巡回检查 C.每天进行三次安全检查。 33.电瓶车在厂区的行驶时速,不得超过( B )km。 A.10 B.15 C.20 34.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 C )学时。 A.8 B.20 C.40 3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 B )年进行一次复审。 A.1 B.2 C.3 36.离岗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复工工人,要重新进行( A )安全教
16、育。 A.岗位 B.厂级 C.车间 37.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 B )。 A. 零线 B.火线 C.地线 38.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下列注意事项中正确的是( B ) A.使用万能插座 B.使用漏电保护器 C.身体或衣服潮湿 39.发现人员触电时,应( B ),使之脱离电源。 A.立即用手拉开触电人员 B.用绝缘物体拨开电源或触电者 C.用铁棍拨开电源线 40.配电室的门必须向( C )开,以便发生事故时疏散。 A.内外两面 B.内 C.外 41.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地面时
17、导线断落点( B )m内,禁止人员进入。 A.10 B.20 C.30 42.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由于( A )导致人身伤亡的。 A.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 B.烧伤 C.电休克 43.家用电器的保险丝只能装在( B )上。 A.零线 B.火线 C.地线 44.机器停用时要关上电源,是为了( B )。 A.节省能源 B.预防事故 C.保养机器 45.在起重作业中,地面人员禁止( B )。 A.向上张望 B.站立在悬吊中的重物下面 C.讲话 46.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是指什么?( B )
18、 A.进水口、压力表和安全阀 B.压力表、安全阀和水位表 C.排污阀、安全阀和水位表 47.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 C )进行喷射。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48.在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容易造成( B )事故。 A.中毒 B.缺氧 C.爆炸 49.工作场所发生火灾时,应( B )。 A.尽快乘搭电梯离开 B.按防火通道标志离开 C.各显其能,凭自己的本领逃离 50.电器着火时不能用( C )灭火。 A.四氯化碳或1211灭火器 B.沙土 C.水 51.我
19、国的“119”消防宣传活动日是( A )。 A.11月9日 B.1月19日 C.9月11日 52.火灾中对人员威胁最大的是( B. )。 A.火 烟气 C. 可燃物 53. 火灾脱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当处于烟火中,烟太浓,卧地爬行,并用湿毛巾蒙着口鼻 B. 当遇到山林火灾时,朝下风向跑 C. 当遇到山林火灾时,朝上风向跑 54.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 B )方向疏散。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55.对( A )人员进行紧急救护时不能进行人工呼吸。 A.有毒气体中毒
20、 B.触电假死 C.溺水 56.遇有灯光信号、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与交警的指挥不一致时,应服从( C )的指挥。 A.交通标志 B.交通标线 C.交通警察 57.夜间会车时应( B )。 A.开远光灯 B.开近光灯 C关掉车灯 58.夜间发生交通事故时,应在事故车辆后方( C )m设置荧光警告标志。 A. 10 B. 50 C. 100 59.驾驶时,在车里可以( B. ) A. 打手提电话 B.听收音乐 C.看报纸 60.驾驶员不能穿( B )驾驶车辆。 A.球鞋 B.拖鞋 C.皮鞋
21、 四、问答题 1、车间隐患整改制度中的“四不交”是指什么? 答:个人能解决的不交班组;班组能解决的不交工段;工段能解决的不交车间;车间能解决的不交厂部。 2、什么是安全工作的“三同时“原则? 答:这一原则是指一切生产性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和标准,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措施及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4、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指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22、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 5、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类? 答: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按其性质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共分三类: 一般性事故隐患:指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导致一般性安全生产事故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指随时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隐患。 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指随时可能造成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而且事故征兆比较明显,已经危及国家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隐患。 6、《工伤保险条例》关于工伤认定有哪些规定? 答《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23、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在工作时间前后和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4、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活动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工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7、硫酸的理化特性及安全防护? 理化特性:分子式:H2SO4 , 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熔点10.5℃ 相对密度(水)=1.83 与水可以任意比例混溶,助燃,中等毒性。 危险特性: (1)危险级别: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⑵与易燃物质(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3)装有硫酸的设备或管线内腐蚀金属产生氢气累积达到爆炸范
25、围时,遇明火会产生爆炸; ⑷人体接触硫酸会对皮肤粘膜造成烧伤,进入眼内会导致失明,严重时会导致人员死亡; (5)接触或呼入硫酸蒸汽,会引起呼吸道、气管、皮肤疾病。 泄漏应急处理: ⑴人体烧伤的应急处理 ①立即脱离或将伤员救离泄漏现场; ②用大量水流连续冲洗不少于15分钟,在冲洗过程中把沾有硫酸的衣服、鞋迅速脱去; ③送受伤人员到医院治疗或拨打120急救。 ⑵硫酸泄漏处理 ①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到安全区,建立安全警戒区; ②应急处理人员必须穿戴防酸安全防护用品; ③大量泄漏用沙土进行堆围,利用围堤
26、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④小量泄漏可用沙土、石灰混合,或用大量水冲洗、稀释。 安全防护: ⑴进入岗位必须穿防酸工作服、带防酸眼镜或头盔等防护用品; ⑵被酸污染的衣服、工具应冲洗后再用; ⑶加强个人防护、安全检查,严防泄漏发生; ⑷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8、液氨理化特性及安全防护? 理化特性: 分子式,NH3 ,无色有强烈刺激味气体,比空气轻,碱性, 第2.3 类有毒气体, 易溶于水。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
27、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 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
28、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 9、氰化钠理化特性及安全防护? 理化特性:分子式:NaCN 分子量:49.02 化学品中文名称:氰化钠 中文
29、名称2:山奈钠,外观与性状: 白色或灰色粉末状结晶,有微弱的氰化氢气味。 健康危害: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非骤死者临床分为4期:前驱期有粘膜刺激、 呼吸加快加深、乏力、头痛;口服有舌尖、口腔发麻等。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等。惊厥期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竭。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长期接触小量氰化物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眼及上呼吸道刺激。可引起皮疹。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高毒,具刺激性。 安全防护: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
30、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 危险特性:不燃。与硝酸盐、亚硝酸盐
31、氯酸盐反应剧烈, 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遇酸会产生剧毒 、易燃的氰化氢气体。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发出微量氰化氢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氰化氢、氧化氮。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32、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890668267e3349e33 密码:686d03401eefba96faba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e7a00c543af387fc0 密码:b26488ce65abc1787202 奖品名
33、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bac638 85c802fd52e 密码:3d1c344384327b85efff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d97f0765bdf6998a3 密码:48db1c14e42a2b321fac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50D61 215eb41ae3cc919 密码:25bffae5346e7b7d2548 奖品名称:1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10D1cab621456ab278ab 密码:709f65f32865af2559c2 奖品名称:1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10D8f1d6a4b953f3474e 密码:6e2e4017cce30dc7e055 奖品名称:1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10Dd1fc6d6dd529b6892 密码:a5dbdd8338f91d2c0701 奖品名称:1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10D08377b71d4374262b 密码:1d7a7c21ebd99b798a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