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6 ,大小:112.04KB ,
资源ID:6991217      下载积分:16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69912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中医基础理论整理笔记.doc)为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2023年中医基础理论整理笔记.doc

1、 第一章 绪 论 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特点整体观念 定义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整体观念重要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a.人体结构的整体性 b.人体物质的整体性 c.人体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d.人体功能的整体性 2)人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 a.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b.人与社会的统一性辨证论治(1)辨证论治涉及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察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涉及症状、

2、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期间范围的因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论治,则是在辩证基础上所拟定的治疗法则。(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单个的独立的具体表现,涉及症状和体征。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3)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病理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邪正盛衰)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病变本质。 “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 第二

3、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精与气的基本概念(1)精: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涉及人体)的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在中医学中,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2)气:是无形而运营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在中医学中,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是无形的运营不息的精微物质。精气学说的重要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1)气机:指气的运动。 2)气化: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中各种变化的过程。(3)精气是天地万物互相联系的中介。(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阴阳学说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互相关联的

4、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是研究事物阴阳的属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代朴素的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的基本特性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凡运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属于阳的范畴。凡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克制的都属于阴的范畴。阴阳的属性 1)阴阳的普遍性 2)阴阳的相关性 3)阴阳的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阴阳之间互相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4)阴阳的可分性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性。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交感

5、 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互相感应而交合的过程。是万物化生的主线条件。 2)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相反,导致阴阳互相制约。阴阳双方制约的结果,使事物取得了动态平衡。 3)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互相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互相依存,互为主线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这种互相依存关系,称之为“互根”。“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地资生、促进和助长对方。 4)阴阳的消长平衡消,即减少;长,即增长。阴阳消长是指一事物中所含阴阳的量和阴与阳之间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消长变化着。 5

6、)阴阳的互相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一事物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的事物可发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三、五行学说(1)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五行各自的特性: 1)木的特性:生长、柔和、曲直 2)火的特性;温热、上升 3)土的特性;生化、承载、受纳 4)金的特性:沉降、肃杀 、收敛 5)水的特性:滋润、下行、寒凉、闭藏(4)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相生: a.含义: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滋生、助长和促进关系。 b.相生顺序:木火土金水木 c.相生之间的关系母子关系

7、 2)五行的相克 a.含义: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依次克制,制约的关系。 b.相克顺序:木(克)土(克)水(克)火(克)金 c.相克之间的关系“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3)五行制化 指五行之间互相生化、互相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a.生中有制:水生木,木生火,水克火 b.制中有生:金克木,木克土,土生金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第1节精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人体之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之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

8、腑之间。二、人体之精的代谢(一)精的生成1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由于它与生俱来,故谓之“先天之精”。2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物,由脾胃等脏腑吸取水谷中的精华物质所产生,故又称“水谷之精”。水谷之精以与津液相融合的液态形式由脾气转输到全身各脏腑五体官窍,是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故谓之“后天之精”。(二)精的贮藏与施泄1精的贮藏人体之精分藏于脏腑,但重要藏于肾中。五脏皆藏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但有成分比例的不同。2精的施泄精的施泄有两种形式:一是分藏于各脏腑之中,滋润、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地排泄以繁衍生命。三、人体

9、之精的功能(一)繁衍生命(二)濡养(三)化血(四)化气(五)化神四、人体之精的分类历来源上说,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从分布部位上说,有各脏腑之精;从特殊功能上说,有生殖之精。第2节气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营不息、无形可见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人体之气的生成(一)生成之源人体之气来源于: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源于饮食物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以及由肺肾吸纳的自然界的清气。(二)相关脏腑功能人体之气的生成虽然有赖于全身各个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但其中与肾、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尤为密切相关。1肾为气愤之根肾藏先天之

10、精,并受后天之精的充养。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是人体之气的主线。2脾胃为气愤之源脾主运化,胃司受纳,共同完毕对饮食物的消化、吸取。脾气升转,将水谷之精上输心肺,化为血与津液。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血与津液,皆可化为水谷之气而布散全身,成为人体之气的重要来源。3肺为气愤之主肺主呼吸之气,将自然界的清气源源不断地吸入体内,同时不断地呼出浊气,保证了人体之气的生成及代谢。肺又主司宗气的生成。宗气是人体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成关系着一身之气的盛衰。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一)气的运动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作气机。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3气机调畅的概念:气的

11、运动通畅无阻,升降出入之间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4气运动的意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线,人体整个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5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1)五脏: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转输的枢纽。(2)六腑:以降为顺。总体是降,降中寓升。(3)脏腑之间的关系: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心肾相交。(4)某一脏腑:其自身也是升与降的统一体,如肺之宣发肃降、小肠之分清别浊等等。总之,脏腑之气的运动,在生理状态下体现了升已而降,降已而

12、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的特点和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规律。(二)气化1气化的概念:人体气化,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性之一。2气化的形式:人体气化的基本形式是:人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互相转化(涉及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举例。四、人体之气的分类(1)人体之气(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1元气 (1)基本含义内经称为“真气”,难经又称“原气”,是人体最主线、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2)生成与分布 由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3)生理功能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推动和调控各

13、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生理活动。(4)征象元气旺盛,则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正常,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活动协调,身体健康、活力旺盛,延年益寿;元气衰弱,可见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低下,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活动减弱或失调,体弱多病,未老先衰,甚至夭折。2宗气(1)基本含义又名“大气”、“动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2)生成与分布由脾胃运化、转输至肺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互相结合而生成。宗气生成后积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此外,内经中还指出宗气可由气海向下注入气街,再下行于足。(3)生理功能a

14、.行呼吸;b.行血气;c.资先天。(4)征象宗气旺盛,则呼吸徐缓而均匀,语言清楚,声音洪亮,心搏、脉搏徐缓有力、节律一致;若宗气衰少,可见呼吸短促薄弱,语言不清,声音薄弱,心搏、脉搏躁急,节律不齐或薄弱无力等症状。3营气(1)基本含义又称“荣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2)生成与分布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中精华部分所化生,进入脉中,运营全身。(3)生理功能a.化生血液;b.营养全身。4卫气(1)基本含义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2)生成与分布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中慓悍滑利部分所化生,运营于脉外,布散全身。(3)生理功能a.防御外邪;b.温养全身;c.调控腠理。5营气与卫气的

15、区别及联系(1)区别营气性质精纯;卫气性质慓疾滑利。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营气的功能是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卫气的功能是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营气属阴,卫气属阳。(2)联系两者都来源于水谷精微,均由脾胃所化生。营卫和调,才干维持正常的体温和汗液分泌,人体才干有旺盛的抗邪力量和脏腑正常的生理活动。假如营卫失和,就也许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昼不精夜不瞑”,以及抗病能力低下而易于感冒等。第3节血一、血的基本概念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二、血的生成(一)化生之源1水谷之精是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由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

16、液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血液的重要构成成分。2肾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肾精充足,则可化为肝血以充实血液。此外,肾精化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二)相关脏腑功能1脾胃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健与否,饮食营养的充足与否,均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若脾胃功能虚弱或失调,导致长期饮食营养摄入不良,都也许导致血液化生之源匮乏,从而形成血虚的病理变化。临床上治疗血虚,一方面要注意调理脾胃的运化功能,并注意饮食营养的合理调配。2心肺心肺的生理功能在血液的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由脾向上升输于心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贯注心脉,在心阳的作用下变化而成

17、为红色的血液。临床上治疗血虚病证时,也经常注意调补心肺功能。3肾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肾精化生肾气,而肾气能推动、激发和调控各脏腑的生理活动,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以及促进心肺的气化功能,从而有助于血液的化生。假如肾精局限性,或肾不藏精,往往会导致血液生成亏少。临床上治疗血虚病证,有时需采用补肾益精的方法。血的运营(二)相关脏腑功能1心主血脉,心气的推动是血液运营的基本动力。2肺朝百脉,主治节,可以助心行血。3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可以推动和促进血行,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要环节。肝又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可以根据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需要,在肝气疏泄功能的协调下,调节脉

18、中循环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及流量的平衡,同时还可以防止出血。4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营,防止血逸脉外。总结: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营的重要因素。脾气的统摄和肝气的藏血是固摄控制血液运营的重要因素。而心、肺、肝、脾等脏生理功能的互相协调与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营。四、血的功能(一)濡养(二)化神第4节津液一、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涉及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唾、涎、涕、泪和胃液、肠液、关节腔液、胸腹腔等间隙的液体等),是液态样营养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四、津液的功能(一)

19、滋润濡养(二)充养血脉此外,津液的代谢对调节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相对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五节 神一、中医学中神的基本概念中医学中的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其中又将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归纳为狭义之神的范畴。二、神的作用(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一、气与血的关系(一)气为血之帅1气能生血(1)原理: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营气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2)生理体现:气盛则血充。(3)病理表现:气虚则血虚。(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虚病证时,经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举例)。2气能行

20、血(1)含义:血液的运营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2)生理体现:气的充盈,并且气机调畅,气行则血行。(3)病理表现:气虚或气滞,均可导致血瘀;气机逆乱,血行也随之逆乱(举例)。(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行失常的病证,经常分别配合应用补气、行气、降气、升提的药物。3气能摄血(1)含义: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2)生理体现:气旺则血统。(3)病理表现:“气虚则血逸”。(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气虚出血病证,必须补气以摄血。总结:气对于血的生成和运营具有统率作用,故概括地称之为“气为血之帅”。(二)血为气之母1血能养气(1)含义: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2)生理

21、体现:血足则气旺。(3)病理表现:血虚则气虚。(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虚气少的病证,必须气血双补。2血能载气(1)含义及生理体现: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依赖血的运载而运营全身。(2)病理表现:血虚的病人,也就会出现气虚病变;气随血脱。总结:血能养气、载气,体现了血对于气的基础作用,故概括地称之为“血为气之母”。二、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一)精血同源1含义:精与血化源相同而又互相资生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2生理体现(1)精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2)脏腑之精融入血液中,则化为血;血液输送到脏腑中,也可充养脏腑之精。3病理表现:衰则同衰(精亏则血虚,血虚则精亏)。(二)津血

22、同源1含义:津液和血来源相同而又可以互相资生、互相转化的关系,称为“津血同源”。2生理体现(1)津液与血液都由水谷精微所化生;(2)津液进入脉中,与营气结合,便化生为血液;血液中的津液,与营气分离而渗出脉外,便化为津液。由于汗液为津液所化生,而津血同源,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说。3病理表现:津血互损。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1)治疗津血互损的病证,应津血互补;(2)“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一)精与气的关系1气能生精、摄精2精能化气(二)精、气与神的关系1精、气化神2神驭精、气总结:精、气、神三者之间存在者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关系,可分而不可离,称为人身之“三宝”。精、气、神

23、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形体是第一性”、“精神活动对形体健康的反作用”的辩证法观点。第三章 藏象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一)区分脏与腑的重要依据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二)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三)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受盛和传化水谷。 “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四)奇恒之腑的概念及共同生理特点1概念奇恒之腑,是指形态上中空有腔似腑,功能上贮藏精气似脏,与一般脏腑不同的六种器官或组织,涉及脑、髓、骨、脉、胆、胞(习惯上指女子胞,但男女皆有“胞”。“胞”,在男子是指精室,又称精宫)。3生理特点贮藏精气。 “藏而不泻”。第二节 五脏一、心

24、(一)重要生理机能1心主血脉(1)概念心主血脉涉及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主宰着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营,使其流注全身以发挥滋润和濡养作用,以及心有参与血液生成的功能。心主血脉的内涵,涉及两个方面:心行血:即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营,使其流注全身,以输送营养物质、滋润和濡养各脏腑五体官窍。心生血:即心火(心阳)能将进入心脉的营气和津液化赤为血。心有总司一身血液的运营及生成的作用。(2)心行血的原理心和脉在结构上直接相连,形成一个密闭循环的管道系统。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是血行的基本动力。心行血的功能是心、血、脉三者共同协作,以心为主导来完毕的。血液

25、在脉中正常运营,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其中心气充沛位居主导地位。(3)征象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表现为面色红润,舌色淡红而有光泽,脉象和缓有力、节律整齐,胸部舒畅、无不适感。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有多种病理类型,外在征象各有不同。如心血亏虚,可见面色与舌色淡白无华,脉细无力,心悸等;如心脉瘀阻,可见面色灰暗,唇舌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或结、代,胸部憋闷或疼痛等。2心藏神(1)人体之神的概念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性格倾向等精神活动。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涉及意识、思维、情感等狭义之神。(2

26、)心藏神的概念心藏神,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的作用。(3)心藏神的生理作用及其原理统帅全身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其原理在于:心神可以控精驭气,调节血液和津液的运营输布;其中,以神能驭气最为关健。主司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其原理在于:心为神明之脏,是可接受外界客观事物并作出反映,进行心理活动的脏器。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是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刺激而作出应答反映的结果;是在心神的主导下,由五脏协作、共同来完毕的。(4)心藏神的征象心藏神的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意识清楚,思维灵敏,反映迅速,情绪稳定,睡眠安稳,各脏腑组织器

27、官功能活动正常而协调。心藏神的功能失常,可表现为心神衰弱或心神不宁或心神错乱的病症,或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失调。3心主血脉和心藏神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互相影响。由于心藏神,而心神可以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同时,心又主血脉,具有行血和生血的功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所以内经把心称作“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2在窍为舌3在志为喜4在液为汗5与夏气相通应二、肺(一)重要生理机能1主气(司呼吸)肺主气,涉及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1)肺主呼吸之气概念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主管呼吸,是体内外气体互换的场合

28、。肺主呼吸的功能,事实上是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在气体互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生理作用呼浊吸清,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互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征象a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协调有序,则呼吸均匀通畅。b肺气失宣或肺气失降,都可出现呼吸异常的表现:如肺气失宣,多见胸闷、气急或发为哮喘;肺气失降,多见喘咳气逆等。(2)肺主一身之气概念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营的作用。生理作用a主宗气的生成;b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病理征象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失常,不仅影响到宗气及一身之气的生成,导致气虚病变,并且影响一身之气的运营,导致各脏腑经络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3)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

29、气,事实上都基于肺的呼吸机能。肺主一身之气的作用,重要取决于肺的呼吸机能。2主行水(1)概念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2)内涵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各自对津液的输布、排泄过程。(3)病理征象外邪犯肺或内伤及肺,使肺失宣降,就会导致肺的行水功能失常,出现汗、尿排泄障碍,表现为无汗、小便不利;并且体内水液停聚,发生痰饮或水肿等病变。3肺朝百脉,主治节(1)肺朝百脉概念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互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生理作用及其原理肺气助心行血。其原理有二:一是肺通过呼

30、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促进血液运营;二是肺生成宗气,而宗气有“贯心脉”以推动血液运营的作用。病理征象肺气虚弱或肺气壅塞,不能助心行血,则可导致心血运营不畅,甚至血脉瘀滞,出现心悸、胸闷、唇舌青紫等症。(2)肺主治节概念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生理作用a治理调节呼吸运动;b治理调节全身气机;c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营;d治理调节津液代谢。肺主治节,是对肺的重要生理机能的高度概括。(二)生理特性1肺为华盖2肺为娇脏3肺气宣降(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2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3在志为忧(悲)4在液为涕5与秋气相通应三、脾(一)重要生理机能1

31、主运化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取、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机能。脾主运化涉及: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1)运化食物概念脾运化食物,是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取,并转输其精微(即谷精)的功能。生理作用a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b脾气促进水谷精微的吸取;c脾气转输水谷精微。病理征象脾失健运,必然影响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取而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等精、气、血生化局限性的病变。(2)运化水液概念脾运化水液,是指脾气促进水精的生成和吸取,并转输水精,以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生理作用a脾气促进水精的生成和吸取;b脾气转输水精;c脾气在水液

32、代谢过程中起枢转作用。病理征象脾气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停聚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导致水肿。(3)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的关系(4)脾为“后天之本”2主统血(1)概念脾主统血,是指脾气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营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2)原理气的摄血作用,即依靠脾气的固摄作用。(3)生理、病理征象脾气健旺,运化正常,气生有源,气足而固摄作用健全,血液则循脉运营而不逸出脉外,这种生理状态称作“脾能统血”。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气生无源,气衰而固摄功能减退,则血液失去统摄而导致出血。由于脾气主升、脾主肌肉,所以习惯上多以脾气虚,不能摄血,导致的肌衄,以及下部出血,称作“

33、脾不统血”。生理特性1脾气主升2喜燥恶湿(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肉,主四肢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3在志为思4在液为涎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四、肝(一)重要生理机能1主疏泄(1)概念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营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2)生理作用调畅全身气机,使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营通畅无阻,维持全身脏腑、经络、五体、官窍功能活动稳定有序。(3)病理表现(4)肝气疏泄调畅气机作用的重要表现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营输布;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调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2主藏血(1)概念肝藏血,是指

34、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机能。(2)生理意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防止出血。(3)病理表现藏血局限性,导致肝血亏虚,出现机体许多部分血液濡养局限性的症状。肝不藏血,可致各种出血。(二)生理特性1肝为刚脏2肝气升发(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2在窍为目3在志为怒4在液为泪五、肾(一)重要生理机能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1)肾藏精的概念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藏精气的生理功能。肾藏精的功能,依赖于肾气的闭藏(亦称“封藏”)作用和激发作用的协调。其中,最重要是依赖于肾气的闭藏作用。肾所藏之精称为肾精,肾精化生肾气,肾气的封藏作用使精

35、藏于肾中而不会妄泄,以保证肾精能充足发挥其各种生理效应。(2)精的概念精,是生命之源,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脏腑、五体、官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3)肾精及其所化肾气的生理作用主生长发育和生殖a人体生命过程中的每一阶段机体的生长发育或衰退情况,都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性机能的成熟与维持,以及生殖能力,也都与肾精及肾气盛衰密切相关。b“天癸”及肾为“先天之本”的涵义。2主水(1)概念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2)重要病理表现3主纳气(1)概念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2

36、)重要病理表现若肾精亏虚,肾气衰减,或者肺气久虚,久病及肾,使肾气虚衰,都可以导致肾气的封藏、摄纳无力,使肺吸入的清气不能下纳于肾,形成肾不纳气的病变,从而出现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症状。(二)生理特性1主蛰2守位(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2在窍为耳及二阴3在志为恐4在液为唾5与冬气相通应第三节 六腑一、胆(一)位置及形态(二)重要生理机能贮藏和排泄胆汁(1)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由肝血化生。在肝气疏泄功能的作用下分泌出胆汁,进入胆腑浓缩、贮藏;随着消化过程的需要,在肝胆之气疏泄功能的共同作用下,贮藏于胆腑的胆汁通过输胆管排泄而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物的消

37、化和吸取。(2)重要病理表现二、胃(一)位置及形态(二)重要生理机能1主受纳水谷即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物的作用。胃有“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之称。2主腐熟水谷即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胃气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气的运化功能互相配合,纳运协调才干将水谷化为精微,进而化生精气血津液,供养全身。(三)生理特性1胃气通降概念,重要体现及重要病理表现。藏象学说以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机能。脾气升举与胃气通降互相为用,不仅共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取和食物糟粕的正常排泄,并且成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2喜润恶燥三、小肠(一)位置及形态(二)重要生理机

38、能1主受盛化物概念。由于小肠在吸取水谷精微的同时,还吸取了大量的水液,参与了人体的水液代谢,所以有“小肠主液”的说法。小肠泌别清浊的机能正常,则水液和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假如小肠泌别清浊的机能失常,清浊不分,水液归于糟粕,就会导致水谷混杂而下,水液在粪便内大量排出,出现便溏泄泻、小便短少等症状。对于这种病症,临床上常采用利小便的方法来治疗,并将此治法称为“利小便所以实大便”,又称作“利前阴而实后阴”。四、大肠(一)位置及形态(二)重要生理机能主传化糟粕五、膀胱(一)位置及形态(二)重要生理机能贮存和排泄尿液。(1)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气与膀胱之气的升降协调。(2)重要病理表现。六

39、、三焦(一)六腑之三焦(二)部位之三焦(三)辨证之三焦第四节 奇恒之腑一、脑脑居于颅腔之中,由髓汇集而成,故名“髓海”。重要生理机能1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是生命的枢机,能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2主司精神活动(1)脑主人的意识、思维、记忆、情志等精神活动。(2)脑主精神活动的机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楚、情志正常。假如脑主精神活动的机能失常,就会出现思维、记忆、语言,以及情志等方面的异常。3主司感觉和运动(1)眼、耳、口、鼻、舌等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感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脑主元神,神能驭气,散动觉之气于筋而达百节,令之

40、运动,故脑能统领肢体运动。(2)脑髓充盈,主感觉和运动的机能正常,则视物精明、听力正常、味觉嗅觉灵敏、感觉无碍、运动如常且轻劲多力。假如脑髓局限性,或者脑部的其它病变,使脑的主感觉和运动的机能失常,都会出现视物不明,听觉失聪,味觉、嗅觉不灵,感觉障碍,运动不能,倦怠乏力。 二、女子胞(一)位置及形态(二)重要生理机能1主持月经月经,是女子生殖细胞发育成熟后周期性子宫出血的生理现象。月经的产生,是脏腑、经脉、气血及天癸作用于胞宫的结果。胞宫的形态与机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月经的来潮。2孕育胎儿胞宫是女性孕育胎儿的器官。受孕之后,月经停止来潮,脏腑经络血气皆下注于冲任,到达胞宫以养胎,哺育胎儿以至成

41、熟分娩。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一)心与肺重要表现在血液运营和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1生理上心主一身之血,心气推动血行,是肺朝百脉的基础,使肺能进行呼吸吐纳,维持肺主气功能的正常进行;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可以辅助心气推动血行。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营的必要条件。心肺两脏互相协调,保证了气血的正常运营,维持着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连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是积于胸中的宗气。2病理上心气局限性或心阳不振,使血行不畅,可致肺失宣降,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出现胸闷、咳嗽、气喘等症状。肺气虚弱,行血无力,或肺失宣降,肺气壅塞,也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容易导致心血瘀

42、阻,出现心胸闷痛、唇舌青紫、心悸等症状。(二)心与脾重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互相为用和血液运营方面的互相协同。1在血液生成方面(1)生理上心主一身之血,心气推动血行,供养脾脏,脾得滋养则能健运,化生血液的功能也就旺盛;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微,并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化生为血。所以脾气健运,则血液化生有源,以保证心血充盈。(2)病理上心和脾的病变,经常互相影响,形成心脾两虚之证。2在血液的运营方面(1)生理上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营,既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以维持通畅而不迟缓、瘀滞,又依靠脾气的统摄,以保证血行脉中而不逸出脉外。(2)病理上或见气虚血瘀的证候,或见气虚出血的证候。(三)心与肝重要表现在行血

43、与藏血和精神调节两个方面。1在血液运营方面(1)生理上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行正常,肝有所藏;肝血充足,肝气疏泄有度,能随人体生理需求进行血量调节,也有助于心行血功能的正常运营。(2)病理上心血虚和肝血虚经常互相影响,形成心肝血虚之证;心血瘀阻可累及肝,肝血瘀阻可累及心,最终导致心肝血瘀的病理变化。2在精神调节方面(1)生理上心血充盈,心神健旺,有助于肝气疏泄,情志调畅;而肝气疏泄有度,情志畅快,也有助于心神内守。所以,心肝两脏互相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精神活动。(2)病理上心神不安与肝气郁结,心火亢盛和肝火亢逆,可互相影响、同时并存,形成以心烦、失眠、暴躁易怒为主症的心肝火旺证。(四)心与肾

44、1生理上重要表现为“心肾相交”。其机理,重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发:(1)水火既济: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通过心与肾之间的水火升降互济,维持了两脏之间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 (2)精神互用:心藏神,肾藏精。精能化气生神,为气、神之源;神能控精驭气,为精、气之主。所以积精可以全神,神清可以控精。(3)君相安位:心为君火,为一身之主宰;肾为相火,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心阳与肾阳可互相资助。君火相火,各安其位,则心肾上下交济。2病理上心肾不交,重要表现为:水不济火,肾阴虚于下而心火亢于上的阴虚火旺;肾阳虚与心阳虚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的心肾阳虚、水湿泛滥;肾精局限性与心神失调互相影响的精亏神逸。(五)肺与脾重要体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1在气的生成方面(1)生理上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化生水谷之精所化的谷气,在肺中相结合而生成宗气。脾所化生的谷精、谷气与津液有赖于肺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