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198KB ,
资源ID:6989072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69890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doc)为本站上传会员【pc****0】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doc

1、第十章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第一节 安全监控系统一、监测监控系统选择矿井现配置有一套KJ90安全监控系统,(整合)后使用其升级换代产品KJ90NA型。该系统由地面监控中心站、井下传感器和传输电缆三部分组成,能将井下传感器采集的各类数据传输到总站的监控主机,通过打印机、显示器等外设提供监控信息。二、中心站设置1、设置位置要求地面中心站技术、安全条件要求符合GB6650、GB2887、GB157规定要求。中心站应避开如下区域:发生火灾危险程度高的区域;有害气体来源以及存放腐蚀、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低洼、潮湿、落雷区域;强振动源和强噪音源;强电磁场干扰的地方;应设在紧靠生产调度室、安全调度室的联合

2、建筑中。KJ90NA系统控制功能强,中心站计算机可对任一监控分站进行控制断电,异地断电直至整个矿井范围的异地组合断电,根据控制逻辑关系,系统自动对被控设备进行控制。当系统显示井下某一区域瓦斯超限并有可能波及其它区域时,中心站值班员能按瓦斯事故应急预案手动遥控切断瓦斯可能波及区域的电源。2、防火要求与中心站相关的其余基本工作房间及辅助房屋的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TJ16中规定的三级耐火等级。3、装修要求室内装修材料应符合TJ16中规定的难燃材料和非燃材料,应能防潮、吸音、不起尘、抗静电等。计算机房地面应铺设活动地板,活动地板应是难燃材料或非燃材料。4、中心站供配电要求计算站应设专用可靠的供电线路。

3、计算机系统的电源设备应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供电电源设备的容量应具有一定的余量。计算机系统的供电电源技术指标应按GB2887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中的第9章的规定执行。机房须配备电源稳压设备,为计算机主机和终端配备UPS电源。计算机系统接地应采用专用地线。专用地线的引线应和大楼的钢筋网及各种金属管道绝缘。计算机机房应设置应急照明和安全口的指示灯。5、中心站空调系统配置要求计算机机房应采用专用空调设备,若与其他系统共用时,应保证空调效果和采取防火措施。采用风冷热泵式局部空调机组,空调的室外机组应安装在便于维修和安全的地方。中心站的环境条件应满足计算机厂家关于安装环境中的对空调系统的技术要求。6、其它设

4、备和辅助材料计算机机房使用的磁盘柜、磁带柜、终端点等辅助设备应是难燃材料和非燃材料,应采取防火、防潮、防磁、防静电措施。汁算机机房内所使用的纸,磁带和胶卷等易燃物品,要放置于金属制的防火柜内。7、火灾报警及消防设施中心站内应设置卤代烷1211或1301灭火器。室内除纸介质等易燃物质外,禁止使用水,干粉或泡沫等易产生二次破坏的灭火剂。8、其他防护和安全管理(1)防静电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接地应符合GB2887中的规定(注:接地是防静电采取的最基本措施)。计算机机房的相对湿度应符合GB2887中的规定。在易产生静电的地方,可采用静电消除剂和静电消除器。(2)防雷击计算机机房应符合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l

5、57中的防雷措施。应在雷电频繁区域,装设浪涌电压吸收装置。(3)防鼠害在易受鼠害的场所,机房内的电缆和电线上应涂敷驱鼠药剂。计算机机房内应设置捕鼠或驱鼠装置。三、分站及传输电缆设置1、传输电缆敷设1)传输设备器材的选型原则传输设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8992000)。用于监测监控系统的误码率应不大于10-8,最大巡检周期不应大于30s。安全监测监控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必须为本质安全型信号,设备之间必须使用专用的阻燃电缆连接,严禁与调度电话线和动力电缆等共用。2)传输设备及器材型号、数量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电缆必须选用经检验台格的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6、的阻燃电缆。传输设备由传输电缆和接线盒组成:(1)主传输电缆:型号PUYVRP147/0.43,用于分站至监控总站的数据传输,长度1000m。(2)分站电缆:型号PUYVR 147/0.43,用于分站至分线盒的数据传输,长度800m。(3)传感器电缆:型号PUYVR127/0.28,用于分线盒至传感器的数据传输,长度800m。2、分站及隔爆电源的设置地点、安装方式系统分站有多种系列供用户优化配置,分站初始化后,可存储地面中心站对该分站的报警断电等控制设置,当通讯电缆出现砸断、短路等严重故障时,造成地面中心站与之失去联系时,井下分站仍能独立工作,且不影响其它分站的正常工作。分站附近设矿用隔爆兼本

7、安电源(独立供电2h),在井下分站完全断电情况下之后恢复供电,即使井下分站与地面中心站失去通讯联络,分站也能够继续地、独立地进行工作,自动恢复记忆,按照事先给定的要求实现瓦斯超限断电报警、断电和复电控制功能,对掘进面实现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功能,具备对被控开关断电状态监测功能(包括逻辑判断、记录存盘等)。根据传感器位置分布,本矿井设6个中分站。1#中分站安装在+349m运输巷内;2#中分站安装在+349m运输巷内;3#中分站安装在2#提升上山绞车房;4#中分站安装在1#提升上山绞车房。5#中分站安装在1#提升上山绞车房。6#中分站安装在风机房内。四、 甲烷传感器的设置(一)回采工作面传感器选型

8、及配置1、传感器类型、数量、位置井下1个回采工作面生产:每个回采工作面配备6个传感器。1)高低浓度瓦斯传感器(KG9001B)3个, 1个布置在回风平巷距工作面上端头10m处,1个布置在回风平巷末端1015m处,一个布置在工作面上隅角。2)断电/馈电传感器(KDD-2)1个,布置在控制回采工作面运输巷电气设备总开关负荷侧。3)温度传感器(KG9301)1个,布置在工作面回风平巷末端1015m处。4)一氧化碳传感器(CO/MF-500)1个,布置在工作面回风平巷末端1015m处。2、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及断电范围报警浓度:工作面1.0%CH4,工作面回风巷(回风顺槽)1.0%

9、CH4。断电浓度:工作面1.5%CH4,工作面回风巷(回风顺槽)1.0%CH4。复电浓度:工作面1.0%CH4,工作面回风巷(回风顺槽)1.0%CH4。断电范围:回采工作面及回风顺槽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3、温度传感器的测量范围、报警温度测量范围:温度 050,报警温度,报警值为30。4、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测量范围、报警温度测量范围:0500ppm,报警温度,报警值为0.0024%CO。 (二)掘进工作面传感器选型及配置1、传感器类型、数量、位置每个掘进工作面布置5个传感器。1)高低浓度瓦斯传感器(KG9001B)2个,1个布置在掘进巷距掘进工作面碛头5m,另1个布置在掘进巷道距其回风口1

10、015m。2)断电/馈电传感器(KDD-2)1个,安设在控制局部通风机开关负荷侧。3)设备开停传感器(KTC-90) 1个,布置位置与局部通风机相同。4)风筒传感器(KG5009) 1个,安设在风筒末端。2、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及断电范围报警浓度:掘进面1.0%CH4,掘进面回风流中1.0%CH4。断电浓度:掘进面1.5%CH4,掘进面回风流中1.0%CH4。复电浓度:掘进面1.0%CH4,掘进面回风流中1.0%CH4。断电范围: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三)回风斜井传感器选型及配置设传感器2个,其中风速传感器(KGF15)各1个;高低浓度瓦斯传感器(KG900

11、1B)各1个。(四)联络巷传感器选型及配置。回风上山与提升上山、主运输石门与回风石门中、煤层联络巷处各设风门传感器(KG92-1)1个。(五)变电所传感器选型及配置变电所内设置温度传感器(KG9301)1个。测量范围:温度 050,报警温度,报警值为34。(六)主要通风机及风硐传感器选型及配置回风斜井各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KDD-2)2个,分别监测2台主要通风机(1台工作,1台备用);负压传感器(KGF15)1个,布置在风硐内。一氧化碳传感器(CO/MF-500)1个,在回风斜井的安全通道双向风门处设风门传感器(KG92-1)1个。五、分站、传感器的备用(一)各类传感器的使用数量井下装备9类传

12、感器,使用数量39个,详见表10-1-1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布置参考表。(二)各类传感器的备用数量各类传感器的备用数量按20%考虑,备用数量13个。(三)各类传感器装备总量包括使用数量和备用数量,矿井各类传感器装备总量为52个。详见表10-1-1矿井安全监测系统传感器布置参考表。表10-1-1 矿井安全监测系统传感器布置参考表序号分站名称监测地点高低浓度瓦斯CH4风速FS风筒FT设备开停KT断电/馈电仪KD负压FY一氧化碳CO温度T风门FM合计一传感器使用数量(个)11#中分站+349m运输巷平巷掘进工作面21111622#中分站+350m砂炭煤层回风巷平巷掘进工作面2111 1633#中分

13、站+350m砂炭煤层运输巷平巷掘进工作面、变电所21111 1744#中分站砂101采煤工作面3 111655#中分站砂102采煤工作面3 111666#中分站主要通风机房 11 21128小计131355133539二传感器备用数量(个)31122111113三传感器装备总量(个)162477244552第二节 人员定位系统为了对煤矿入井人员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和定位,随时清楚掌握每个人员在井下的位置及活动轨迹,提高抢险救灾、安全救护效率。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矿井需设置一套入井人员考勤管理系统,设计选择具

14、有先进功能的新一代产品KJ133型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一)设计概述1、系统设计依据GA/T7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MT209-199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2、系统设计方案本系统遵循“统一发卡、统一装备、统一管理”的原则,按准许上岗人员和班组实行“一人一卡”制,该卡可视为“上岗凭证”或“坑道准入证”。具体方案如下:在所有坑道中均安装一定数量的分站,具体位置根据现场情况而定,以满足辐射区域为准。向有关人员颁发并装备识别卡,识别卡应安装在身上合适位置。发卡时将卡所对应员工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所属班组、所属工种、职务、本人照片等登录在系统数据库中。

15、安全生产部门对该卡进行授权后即生效。授权范围包括:该员工可以有资格进入作业面的坑道,卡的时效、失效、挂失等,以防止无关人员和非法人员进入井下。进入井下的人员必须佩戴该卡。当此人经过井下的分站时,立即被系统识别,并通过系统网络的信息交换,将此人通过的路段、时间等信息传输至井上安全监控中心记录,并可同时在地理信息大屏幕墙上出现提示信息,显示通过人员的姓名。如果感应的卡号无效或进入限制通道,系统将自动报警,安全监控中心值班人员接到报警信号,立即执行相关安全工作管理程序。KJ133型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采用了射频识别领域的高端技术及先进的计算机通讯技术,具有优越的性能,并且具有以下特点:全矿井、全

16、覆盖、全员实时精确定位及无线寻呼系统;任何地形条件下的信号全覆盖,信号覆盖均匀、无阻隔;实时的人员定位、跟踪,区域人员分布数量统计;独创的定位方式,覆盖范围大,定位精度高;人员双向无线寻呼,实时信息传递;先进的光缆/矿用电缆混合网络结构,组网灵活,系统容量大。网络化信息管理,实现全新的人员安全管理模式。 (二)系统设备1、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1)系统组成:KJ133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设备主要包括: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KJJ52型数据通信接口、KJF82型矿用人员定位分站、KGE39型矿用人员定位射频卡、KGE41型矿用射频定位器以及考勤定位软件。2)主机、联网及机房要求(1)系统主机必须双

17、机备份,备机能在5分钟内启动。主机或显示终端必须设在调度室。(2)有专用上传主机,必须双机备份。(3)必须有专用机房,中心站机房必须有防静电地板、消防器材、通讯及办公设施。(4)有专用上传主机,必须双机备份。(5)地面中心站应双回路供电,配备不小于2小时不间断电源,对联网主机应配备软硬件防火墙等安全设备,必须网络交换机。(6)地面中心站机房必须有防雷保护措施,机房有可靠的接地装置。(7)机房必须有24小时值班记录,值班人员必须持证上岗。2、KJ133系统各设备主要技术指标(1)分站KJF82型矿用人员定位分站容量:1台数据通信接口可以连接32台KJF82型矿用人员定位分站,分站数量可以扩充至1

18、28台。1台KJF82型矿用人员定位分站可同时识别射频卡数量200个。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电源类型:矿用隔爆兼本安不间断电源;电源电压:127VAC或660VAC;支持光纤/RS485两种通讯模式;内置光中继/RS485中继;(2)KGE39型矿用人员定位射频卡识别距离:单方向250m,二方向500m,三方向750m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支持双向通讯;无线寻呼;(3)KJJ52型数据通信接口防护等级:不低于IP20;工作电压:220VAC;配有光纤和RS485双端口(4)KGE41型矿用射频定位器(KGE41)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定位精度:标准定位精度25m;可达10m之内;3

19、、设备配置根据矿井巷道布置情况及系统设备的性能特点,矿井移交生产时布置2台分站,1号分站设置于主运输石门,分接安装在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射频卡,共计5台定位射频卡; 2号分站设置于2#联络巷,分接安装在掘进工作面的射频卡,共计1台定位射频卡。全矿井井下共设置6台定位射频卡,覆盖了矿井井下全部巷道及硐室、采掘工作面。详见安全监测监控传感器布置平面图。设备配备数量见表10-2-1。表10-2-1 KJ133型煤矿人员定位考勤管理系统设备配备表 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监控主机PenD/2.0G DDR2/2G、台2备用1台2井口LED显示屏1.5m*2.5m5双基色套1放在井口显示人员信息3传输接

20、口KJJ152台2含两个避雷器4管理分站KJF82台3备用1台5定位射频卡KGE39台11备用20%6射频定位器KGE41个120入井总人数及管理人员,备用10%7矿用阻燃通信线缆MHY32(14) 1/1.38m16008矿用阻燃通信线缆MHYVR2V2m11009接线盒(三通)JHH-3个1010接线盒(二通)JHH-2个15第三节 紧急避难系统一、设置地点及布置达产时避难所设置在主运输石门、变电所附近内。避难硐室布置示意图见图1。 图1 避难硐室布置示意图1、隔离门 2、喷淋系统 3、药品食品柜 4、供水管 5、压风管 6、人员管理系统终端 7、压风自救器箱8、座椅 9、压缩氧供气系统

21、10、担架 11、环境参数监测仪器 12、矿用荧光灯13、空气过滤系统14、防爆空调 15、电源箱 16、矿用红外摄像仪 17、集便器 18、排水管 19、排气管 20、自救器及工具柜二、设置要求1、避难所设置向外开启的隔离门,隔离门设置标准按照反向风门标准安设。避灾硐室长度为4m,宽3m,高2.5m,按照每个人使用0.5m2计算,可以容纳20人左右,避难所内支护保持良好,并设有与矿(井)调度室直通的电话;2、避难硐室的形状宜采用半圆拱形,内部顶板和墙壁的颜色为浅色,以减轻受困人员的心里压力。3、避难硐室应设置与外界相通的单向排气管,室内一侧的管口靠近避难硐室底板。4、避难硐室顶板应安装防水设

22、施,不得有滴水现象。硐室地面应高于巷道底板0.2m,硐室内应设置单向排水管。5、避难硐室内应设计承重挂钩,以方便设备安装。6、避难硐室外20米范围内不应堆放易燃物品。7、避难硐室应采用向外开启的2道隔离门结构,以形成风障。隔离门不低于反向风门的标准,高不小于1.5m,宽不小于0.8m。密封可靠,开闭灵活。隔离门上应设置观察窗。9、隔离门墙体周边掏槽,深度不小于0.2m,或见硬顶、硬帮,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体接实。 9、压风、供水及信号传输管线在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埋设于巷底或巷壁,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确保在灾变发生时不被破坏。埋设或保护距离在避难硐室设计中明确,但至少不得低于

23、200米(压风、供水主管道距避难硐室不足200米的,分支管道必须全部埋设或保护)。10、避难硐室应根据不同岩性采用锚喷、砌碹等方式支护,支护材料应阻燃、抗静电、耐高温、耐腐蚀。11、在井下通往避难硐室的入口处应有“避难硐室”的反光显示标志,标志应符合AQ 1017-2005标准要求。12、井下避难硐室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有害气体处理、温湿度控制、避难硐室内外环境参数监测、通讯、照明及指示、基本生存保障等功能,保证在无任何外部支持的情况下维持避难硐室内额定避险人员生存96h以上。13、矿井避灾路线图应包含井下所有避难硐室设置情况。避难硐室应有清晰、醒目的标识牌,并悬挂于避难硐室外。标识牌中

24、应明确标注避难硐室位置和规格、种类,井巷中应有避难硐室方位的明显标示,以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能够迅速到达避难硐室。14、避难硐室内应有简明、易懂的使用和操作步骤说明,以指导遇险人员正确使用避难设施,安全避险。三、功能及配置1、避难硐室内部与外部巷道相比在灾变时处于不低于100Pa的正压状态,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渗入。 2、避难硐室应配备矿井灾变期间的空气供给装置或设施,在额定防护时间内提供避险人员人均供风量不低于0.1m3/min,氧气浓度在18.5%22.0%之间。避难硐室氧气供给应以压风为主,接入矿井压风管路,设有减压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也可以大直径钻孔直通地面。3、避难硐室采用压缩空气供

25、氧方式时,可不考虑空气净化和调节;采用压缩氧供气时,应具备对有毒有害气体的处理能力和空气调节控制能力,对CO2的吸收(排除)能力不低于每人0.5L/min,对CO的吸收(排除)能力不低于400ppm/h,在额定防护时间内,避难硐室环境参数应符合表10-3-1规定。表10-3-1 避难硐室环境参数项目O2COCO2CH4温度湿度指标18.5%23.0%24X10-61.0%1.0%350C85%4、避难硐室内应配备隔绝式自救器,自救器使用时间不低于45min,配备数量不低于额定人数的1.2倍。5、 避难硐室内应配备正压氧气呼吸器,呼吸器使用时间不低于2h,数量24台。6、避难硐室应设置内外环境参

26、数检测仪器,至少应对避难硐室内的CO、CO2、O2、CH4,避难硐室外的CO、O2、CH4、CO2、温度等进行检测或监测。在避难硐室设置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终端,各种探头与矿井监控系统联网运行。7、避难硐室应设有与矿井调度室直通的电话,保证灾变期间通讯可靠。8、避难硐室应配备在额定防护时间内额定人员生存所需要的食品和饮用水,食品不少于2000kJ/人天,饮用水不少于0.5L/人天。避难硐室具备直通地面的大直径钻孔时,可不配备。9、避难硐室应采用一体式矿灯照明,并储备逃生用一体式矿灯,数量不少于额定人数的25%。10、避难硐室配备急救箱、工具箱、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等设施设备。11、避难硐室用电气

27、设备、高压容器、仪器仪表、化学药剂等,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和国家有关管理要求,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设备应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12、在两道隔离门之间设置喷淋装置。13、避难硐室基本装备配置见表10-3-2。 表10-3-2 避险硐室 基本装备配置序号产品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矿用隔爆型备用电池箱自制套2(一用一备)2矿用隔爆兼本安直流稳压电源自制套2(一用一备)3矿用隔爆型空气循环净化装置自制套2(一用一备)4矿用防爆空调装置自制套2(一用一备)5压缩氧供气系统套2(一用一备)6红外甲烷传感器台3(两用一备)7氧气传感器GHY25台3(两用一备)8一氧化碳传感器台3(两用一备)9温度传感器台3(

28、两用一备)10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GRG5H台3(两用一备)11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终端KJ251套2(一用一备)12矿用红外摄像仪SBT127/220G套2(一用一备)13矿用电话防爆型套2(一用一备)14自动苏生器MZS-30台3015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ZY45台3016压风自救器ZY-J台3017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HYC120台3018集便器套2(一用一备)19矿用防爆日光灯防爆型套2(一用一备)20矿灯KL2M(A)台3021食品及饮用水22急救箱、担架、工具箱 四、管理与维护1、避难硐室应专门设计并编制施工措施,报矿井总工程师审批后施工;竣工后由安全副矿长组织通风、安全及生产部门相关人员

29、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2、矿井建立避难硐室管理制度,设专人管理,每周检查一次。按相关规定对其配套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或调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施完好可靠。3、避难硐室配备的食品和急救药品,过期或失效的必须及时更换。4、避难硐室保持常开状态,确保灾变时人员可以及时进入。5、矿井应对入井人员进行避难硐室使用的培训,每年组织一次避难硐室使用演练,确保每位入井员工都能正确使用避难硐室及其配套设施。第四节 压风自救系统一、基本要求1、压风自救系统组成:空气压缩机、送气管路、阀门、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装置(包括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开关等部件及防护袋或面罩)。2、压风自救系统的防护袋

30、、送气管的材料应符合MT 113的规定。3、压风自救装置配有面罩时,面罩用材料应符合GB 2626的规定。4、压风自救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5、压风自救装置的外表面应光滑、无毛刺,表面涂、镀层应均匀、牢固。6、压风自救系统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mm的现象。7、压风自救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8、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9、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 MPa,在0.3 MPa压力时,每台压风自救装置的排气量应在100150 Lmin范围内。10、压风自救装置工作时

31、的噪声应小于85 dB(A)。11、压风自救系统的组成压风自救系统一般由压风管路、阀门和自救装置组成。自救装置有两种类型,一种为ZY-J压风急救袋,安装在掘进巷道内;另一种为ZY-M压风自救器,安装在回采工作面。ZY-M压风自救器由管路减压阀、开关、送气软管、面罩和保护盒等组成。平常不用时,送气器和开关、送气软管、面罩均放在保护盒中,并关好保护盒。该自救器保护盒用螺栓固定在支架掩护板下两根支柱之间,工作面每隔两架支架安装一个自救器保护盒。一旦发生瓦斯事故,人员迅速打开保护盒,拉出面罩和送气软管,此时减压阀和开关自动打开放气,把吸气面罩戴上,安静地站在支架下等待救援。矿井压风自救系统有设置在地面

32、的空压机为其供风,空压机的保护装置和风包必须满足要求。二、安装要求1、压风自救系统安装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巷道内压缩空气管道上,安装地点应在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应保持在0.8m以上,管路安装高度应距底板0.5m,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压风自救系统下面不得有水沟无盖板或盖板不齐全的现象。2、煤巷掘进工作面自掘进面回风口开始,距迎头2540m的距离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工作人员数量多2台,然后每5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数量为58台,岩巷掘进工作面距迎头100130m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工作人员数量多2台,迎头向外每隔10

33、0m和放炮撤人地点各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数量为58台。3、回采工作面回风巷在距采面回风巷上安全出口以外2540m范围内设置一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工作人员数量多2台,向外有人固定作业地点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为58台;进风巷在距采面下安全出口以外50100m范围内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工作人员数量多2台;工作面回风巷反向风门外放炮警戒位置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为58台。1、三通 2、气管 3、弯头 4、接头 5、球阀6、气管 7、自救器 8、卡子 9、防护袋 图1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图4、管路敷设要牢固平直,压风管路每隔3m吊挂固定一次,岩巷段采用金属托

34、管配合卡子固定,煤巷段采用钢丝绳吊挂。压风自救系统的支管不少于一处固定,压风自救系统阀门扳手要在同一方向且平行于巷道。5、在主送气管路中要装集水放水器。在供气管路进入与自救系统连接处,要加装开关,后边紧接着安装汽水分离器。6、空气压缩机应设置在地面。7、压风自救系统阀门应安装齐全,能保证系统正常使用。进入采掘工作面巷口的进风侧要设有总阀门。三、管理与维护1、压风自救装置下井安装前须检查是否具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安装完毕后,需先进行安装质量检查,首先检查是否按规定要求安装,连接件是否牢固可靠,连接处密封是否严密,然后送气,检查系统有无漏气现象。再逐个检查送气器是否畅通,流量是否符合要求。送气不畅

35、通,流量小于规定值的自救装置需取下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再安装使用。经检查、测试完毕,装置才可投入正常使用。2、本系统必须每天进班时作好检查、维护工作以确保一旦发生灾变时能可靠使用。每班进班时打开汽水分离器排出孔,排除积存在内的积水与杂质。每班要逐个打开自救装置,作通气检查,如发现气不足或无气流出,要当班更换,如有连接不牢和漏气现象,要及时处理,保证装置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压风自救袋上的煤尘要及时清理,经常保持清洁。3、矿井应对入井人员进行压风自救系统使用的培训,每年组织一次压风自救系统使用演练,确保每位入井员工都能正确使用压风自救系统。第五节 供水施救系统一、系统组成系统一般由清洁水源、供水管

36、网、三通、阀门、过滤装置及监测供水管网系统的等其他必要设备组成。1、水源本矿井水源来自广顺水厂,能够满足供水施救系统的需要,经过净化处理后符合清洁饮用水的要求。2、供水管网本次设计采用供水施救系统与消防、防尘晒水系统共用。1)在采掘工作面每隔200m布置一组三通及供水阀门;2)在绞车房、上下车处安装一组三通及供水阀门;3)在安设压风自救峒室内安装一组三通及供水阀门;3、管网系统安设要求1)主管、分管、三通及阀门入口处应安设过滤网,在主水管、分水管安设压力、流量传感器,并有管网异常报警功能。2)在采掘工作面作业地点等人员人员集中地点在灾变时能够实现应急供水功能。二、安装要求1、应在饮用水管处或在

37、各个供水阀门处安装净水装置,以满足饮用水的要求。2、饮水阀门高度:距巷道底板一般1.2m以上。3、饮用水管路,埋设深度50cm以上。4、饮用水管路尽量水平、牢固,安装。5、供水阀门手柄方向一致。6、供水点前后2m范围无材料、杂物、积水现象。宜设置排水沟。三、日常维护要求1、供水施救实行挂牌管理,明确维护人员进行周检;2、周检供水管网是否跑、冒、滴、漏等现象。3、周检阀门开关是否灵活等;4、饮用水管需排放水每周1次,保持饮水质量。5、可以利用技术等手段定时检查6、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做相应的处理。第六节 通信联络系统矿井地面通讯现安装有来自荣昌县电信局的程控电话1门,小型防爆电话系统1套,技改

38、期间利用现有系统作为矿井与外界联系的主要工具。矿井达产后正常生产时期根据井下头面的实际布置情况,按照煤矿设计规范规定选配调度通讯系统设备。目前移动、连通无线通讯网络信号已经全面覆盖矿区各区域,矿井所有管理及技术骨干均配备有移动通讯手机,地面各管理人员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保持通讯畅通,充分保证矿井安全。根据2007年8月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下发的关于所有煤矿必须立即安装和完善井下通讯、压风、防尘供水系统的紧急通知的有关要求。矿井技改后,矿井原有小型交换机由于最大分接电话门数不能满足要求,矿井达产后根据井下系统及采掘头面的数量,新选配新型交换机系统设备。本设计选配

39、1套KTJ4H-64型煤矿小型调度电话交换机,64门,按照在主斜井工业场地,接入荣昌县电信中继线路2回,新建地面压风机房及风机房安装电话,根据整合后办公系统设置增加情况,适当增加电话门数。经耦合器后通讯线路由副斜井引入井下,分别在井下配电点、泵房、提升机房、上下车场、采掘头面安装本安电话话机,保证与地面调度室、值班室、风机房等的通讯畅通。井下通讯线路选用MHYAV型电缆。详见“矿井通讯系统图”。第七节 六大系统的使用管理1、矿井应建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设置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维护。要根据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情况,及时补充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2、矿井安全管理人员、通风工、队长、班组长、当班安全员等应携带便携式检测仪器,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随机检测,对风速、风质等进行定期测定,发现和监测监控系统显示数值不一致时,应及时进行调校。3、矿井应加强培训,确保入井人员熟悉各种灾害情况的避灾路线,并能正确使用安全避险设施。4、矿井每年应开展一次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应急演练,并建立应急演练档案。5、矿井每年应将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向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进行书面报告。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