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门市四甲中学高一历史学案 编号28 制卷: 审核: 审批: 2013-12-12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标要求: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和灌溉工具了解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知识梳理: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1)中国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_年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_和_的国家。(2)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_。2.夏商周时期的农业(1)农具:商周时期出现_农具,但在农业中只是少量使用, 木制的_和石锄、石犁,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 (2)作物:_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2、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1)开始:_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2)发展:西汉赵过推广_。后来又出现_,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_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出现_。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2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1)耕作方法: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_。西汉时,赵过推行_。(2)耕作技术:_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3)耕作制度: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_为主。_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_制,有些地方形成_制。3农业灌溉
3、(1)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 、 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2)农业灌溉工具:曹魏时,经改制的_用于灌溉;唐朝时创制了_; 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时出现风力水车。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商周时期的集体耕作特点:商周时期,土地归_所有,工具简陋,劳动者_耕作。2.小农经济的形成(1)形成时间: _时期(2)形成原因: _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 _的确立(3)特点:以_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_。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的_,它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为我国农业的_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小农经济十分脆弱。课堂练习
4、:1“刀耕火种”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是A石器 B铜器 C铁器 D牛2.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图(一) 图(二)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4.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
5、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5下图中被称之为“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的是 A B C D6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A B C D7.“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从中获取的有效信息是( )
6、A商代已经出现牛耕 B春秋末期,可能出现牛耕C春秋末期,可能出现马耕 D春秋末期,铁犁牛耕普遍使用 8四川不少地区过去都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崇州农户要给牛喂汤圆,简阳农户要给牛披红戴花,雅安农户要给牛王菩萨祝寿这反映了( )A四川地区农民生活富庶、安定B迷信思想借民间习俗广泛传播C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D川西地区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9古代文化常以耒耜来称犁从单纯依靠人力耕作转变为利用畜力拉犁,是农业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性进步。古代中国农业由牛耕代替耒耜大约开始于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时期10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
7、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宗法关系的疏远11“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A 筒车 B耧车 C 曲辕犁 D 水排12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13 “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
8、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 )A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B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C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D农业技术的变革创新14“昼出耘天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里所反映的经济形式是( )刀耕火种 B集体协作C小农经济D庄园经济15我国的古代农业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如图所示耒耜的使用,说明我国的农业生产已进入( ) A刀耕火种阶段 B石器锄耕阶段 C青铜器阶段 D铁器阶段16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A小农经济 B. 佃农经济C庄园经济 D. 商品经济17关于右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B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C与旧犁相比具有省力、提速、耕作随心所欲的特点D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18.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这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特征是A.刀耕火种 B.男耕女织 C.重农轻商 D.精耕细作ABDBBBBCBCADACBABB学风:立志、明理、刻苦、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