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听了县一小魏玲老师的小花饰一课,感慨良多,可以说这是一节处处彰显生本课程理念的美术课,本课教学一开始就用倾听“砰砰砰”的敲门声,并以邮递员送邮件的方式导入课堂,这种设置悬念新颖而独特的导入形式,一下子就抓住了所有在场师生的心,可以说不得不令我们折服。值得学习的方面:首先,紧扣主题,激发热情。本节课魏老师能够紧扣课题的主体部分,将小花饰的用途,通过两大类十二个方面的图片进行了展示,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小花饰在环境装饰和物品装饰中所带来的美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作小花饰的热情。其次,抓住心理,激趣闯关。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魏老师能够很好的抓住二年级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这一心理,把喜洋洋带来的礼
2、物用邮件的形式分发给各小组,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的喜洋洋闯关做了铺垫。第三,自主探究,发散思维。在课堂拓展部分,魏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花饰的制作形式,由平面转为立体,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值得商榷的方面:第一、最后的作品集中展示部分,学生创作的小花饰张贴在精心设计的黑板上,虽然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但魏老师要是能把学生制作的精美小花饰再加以组织和穿插,组成一个全班性的“大”花饰,就能更加前后呼应凸显课题。第二、学生作品展示部分的另一设想,如果能够把小花饰的两大用途“环境装饰和物品装饰”,与学生的作品有机结合,比如,让学生通过用自己做的小花饰去装饰某件物品,或者是装饰某个环境,那学生就会产生更直接的美感,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自己的精心制作所带来的成就感。通过本颗教学实践,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刻认识,感受到用多种元素创设教学活动能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给孩子的思维注入想象的因子,并带给他们无限的创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