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阳县太和镇中心学校三角形的特性(2) 教学设计 谢长英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并运用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二、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关系,并运用其解决问题。三、 学具准备 4组纸条(单位:厘米) 6、7、8 4、5、9 3、6、9 8、11、11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旧知。 1什么叫做三角形? 2下列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说明理由。二、创设情景 教学教材第62页例3。 1、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例3的情境图。 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他可
2、以怎么走? 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 2.说一说为什么中间这条路最近。 板书: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三、 探究新知 1、实验一:用3根纸条摆一个三角形。 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四组纸条,请学生随意拿一组来摆三角形,看有什么发现。 2、实验二:进一步探究3根纸条在什么情况下摆不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能摆成三角形。、以小组为单位摆三角形,并做好记录。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a、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情况有几种,并说明原因。 b、能摆成三角形的3根纸条又有什么规律? 、师生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四、 巩固练习 五、 拓展练习六、 创新练习七、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三角形的特性(2)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